APP下载

AFU、 AFP-L3%和GP73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

2020-03-13马碧蓝甄广怀司徒瑞儒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5期
关键词:肝细胞灵敏度肝癌

马碧蓝,甄广怀,司徒瑞儒

1.广东省台山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台山 529200 ;2.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 510220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其病死率高,尤其以原发性肝癌(PLC)病情最为凶险[1]。PLC根据细胞学分型可分为胆管细胞型肝癌、混合型肝癌及肝细胞型肝癌[2]。目前,关于PLC的研究众多,其中早期诊断及治疗是临床关注的重点。早期PLC患者大多无明显症状,不易察觉,因而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待出现消瘦、黄疸、腹水、肝区疼痛等症状时,往往已是中晚期,甚至已发生癌细胞扩散转移,此时再进行治疗,效果欠佳。此外,早期肝癌的病灶体积较小,影像学检查常出现漏诊情况。甲胎蛋白(AFP)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PLC诊断指标,但AFP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低,假阴性率较高,一些晚期肝细胞癌患者还会出现AFP水平不升高的现象,容易导致漏诊[3-4]。因此,寻找PLC的早期诊断方法,对提高PLC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寿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PLC患者治疗前后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异质体L3比率(AFP-L3%)和高尔基体跨膜糖蛋白73(GP73)水平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在PLC的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台山市人民医院确诊和治疗的PLC患者71例为观察组,其中男53例,女18例;年龄40~76岁,平均(57.0±16.5)岁。所有研究对象均根据《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5版)的诊断标准,经腹部B超、CT扫描、组织穿剌活检或术后病理确诊为PLC。将观察组患者中行手术、射频消融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手术组;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的31例患者作为化疗组;观察组中4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死亡而未完成治疗,故未纳入手术组与化疗组;治疗3~6个月后复发的47例患者作为复发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56例,女24例;年龄40~72岁,平均(54.0±13.5)岁。各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台山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5 mL,4 000×g离心10 min,分离血清,检测AFU、 AFP-L3%和GP73水平。采用AFU测定试剂盒(CNPF底物法)检测AFU水平,检测试剂由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AFU参考范围:14.3~39.9 U/L ,>39.9 U/L为阳性。AFP-L3%检测试剂盒由北京热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采用糖捕获诊断方法检测AFP-L3和AFP水平,AFP-L3%=AFP-L3/AFP,AFP-L3%参考范围:AFP-L3%≥10%为阳性,当AFP<10 μg/L 时,AFP-L3%为阴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GP73水平,GP73参考范围:0~150 ng/mL,>150 ng/mL为阳性[5]。以上操作均严格按说明书进行。

1.3观察指标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检测血清AFU、 AFP-L3%和GP73水平;手术组与化疗组在治疗3个月后检测血清AFU、 AFP-L3%和GP73水平。手术组、化疗组在治疗3、6个月后分别行腹部增强CT、腹部B超等检查进行随访,如有2种以上影像学检查提示有新病灶形成则定义为复发,复发者纳入复发组并检测血清GP73、AFP-L3%和AFU水平。对照组于体检当日检测GP73、AFU、AFP-L3%水平。比较观察组治疗前、手术组治疗后、化疗组治疗后、复发组与对照组的AFU、AFP-L3%和GP73水平;比较观察组治疗前、手术组治疗后、化疗组治疗后、复发组AFU、AFP-L3%和GP73的阳性率;比较AFU、AFP-73%和GP73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PL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2 结 果

2.1各组血清AFU、AFP-L3%和GP73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化疗组治疗后、复发组AFU、AFP-L3%、GP7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治疗前比较,手术组治疗后AFU、AFP-L3%和GP73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化疗组治疗后AFP-L3%和GP73水平也较观察组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AFU、AFP-L3%和GP73水平与观察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血清AFU、AFP-L3%和GP73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观察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复发组比较,*P<0.05。

2.2各组血清AFU、AFP-L3%和GP73阳性率比较 与观察组治疗前和复发组比较,手术组和化疗组治疗后AFU、AFP-L3%和GP73阳性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AFU、AFP-L3%和GP73阳性率与观察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AFU、AFP-L3%和GP73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PL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 GP73单独诊断PL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7%、89.9%,高于AFU、AFP-L3%单独检测的特异度及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U、AFP-L3%和GP73联合检测诊断PLC的灵敏度与特异度高于各项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各组血清AFU、AFP-L3%和GP73阳性率比较[n(%)]

注:与观察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复发组比较,*P<0.05。

表3 AFU、AFP-L3%和GP73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PL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

注:与AFU比较,△P<0.05;与AFP-L3%比较,#P<0.05;与GP73比较,*P<0.05。

3 讨 论

PLC是我国病死率最高的肿瘤之一,其转移率和治疗后的复发率均较高,因此,早期诊断是PLC治疗、控制转移和复发的关键[6]。但PLC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且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逐渐出现的恶心、乏力、黄疸、体质量下降等症状也并非PLC所特有,难以帮助临床对其做出早期诊断[7]。

近年来,针对PLC早期诊断的研究成为热点。GP73是与细胞发生急性炎性坏死密切相关的一种高尔基体Ⅱ型跨膜蛋白。正常情况下,GP73在肝细胞中极少表达,但在急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中,因肝细胞发生急性炎性坏死,血中的GP73水平明显升高[8]。因此,GP73在肝癌的诊疗中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AFP是临床常用的肝癌诊断和疗效监测指标,但其灵敏度(30%~40%)和特异度较低,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在肝癌的诊断方面效果并不理想。根据AFP与小扁豆凝集素的亲和力,可将AFP分为AFP-L1、AFP-L2、AFP-L3,其分别来自良性肝细胞、孕妇和癌变肝细胞;因AFP-L3特异性存在于癌变肝细胞中,有研究证实血清AFP-L3%在肝癌的普查、早期诊断、术后监测和随访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9]。AFU是一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也是目前肝脏肿瘤辅助诊断的实验室指标之一。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前和复发组的AFU、AFP-L3%、GP73水平和阳性检出率均明显升高,提示其在PLC的诊断或复发监测中具有重要价值。GP73在观察组治疗前和复发组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达到85.9%和87.2%;GP73单独诊断PL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7%、89.9%,优于AFU和AFP-L3%单独检测(P<0.05),提示GP73为单独检测中诊断效能最高的指标。AFU、AFP-L3%和GP73联合检测诊断PLC的灵敏度与特异度高于各项单独检测(P<0.05),提示临床可通过3项指标联合检测来提高PLC诊断的准确性。

本研究发现,与观察组治疗前比较,手术组治疗后AFU、AFP-L3%和GP73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说明AFU、AFP-L3%和GP73可用于手术、射频消融治疗后的效果观察。化疗组治疗后AFP-L3%和GP73水平也较观察组治疗前下降(P<0.05),但不及手术组下降显著。考虑可能与肿瘤细胞为双重供血有关,TACE治疗会出现血管栓塞不完全,导致不能完全切断肿瘤血供,故治疗效果不及手术治疗[10]。

综上所述,血清AFU、AFP-L3%和GP73水平在PLC的诊断、疗效观察和复发监测方面具重要应用价值,临床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关检测。

猜你喜欢

肝细胞灵敏度肝癌
肝脏脾植入误诊为肝细胞癌1例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基于灵敏度分析提升某重型牵引车车架刚度的研究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导磁环对LVDT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影响
穿甲爆破弹引信对薄弱目标的灵敏度分析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