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期间利用交互学习模式结合多样化网络课堂开展预防医学的线上教育*

2020-03-11

甘肃科技 2020年19期
关键词:毒理学食源性公共卫生

牟 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食品安全与毒理系,上海200025)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教育”政策的提出,涌现出了诸多以慕课为主的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新模式,为提高全民教育效率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使得网上课堂也使得教学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为缓解教育公共服务的差异化提供了新思路[1,2]。然而,在高校的实际教学任务中,从前的网络课堂的构建和开展仅停留在教师录制慕课或者就某一知识专题拍摄主题微课,缺乏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以慕课为主导地位的线上教学,其发展源于教育领域的开放理念,强调知识应该免费共享,由于慕课的本质是为所有人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机会,为网络教与学提供了试验场所。所以强调的多为增加学习资源;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师生互动交流等培养。故而在高校的实际教学中,线上课程多以专业知识扩展教学等形式存在,作为高校教育的补充形式。然而,今年(2020年)初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大家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教育部等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做出了推迟开学的决定,同时要求各高校充分利用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将开展并改革线上教学任务作为目前高校教学的首要任务。

当今世界,食源性疾病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首位,是世界各国最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食源性疾病的爆发和流行使得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与挑战[3]。食品毒理学作为现代毒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毒理学和食品卫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关键技术手段。随着我国向创新型国家的发展,“一带一路”带动国际区域内各项产业交流,食品种类日渐丰富,各类化学添加剂层出不穷,食品添加及食物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日趋增多[4]。一些新型传染病通过食物链威胁人体健康及造成社会危害,如新型冠状病毒等。除了流行性传染病,食品毒性也导致各类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消化系统肿瘤等的发生。新的形势要求预防医学的建设者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创新能力,能够面对和解决新的公共安全问题[5]。因此,本系科以食品毒理学课程作为交互型网络教学的范例,将预防医学专业的食品毒理学课程中引入新模式,尤其是在网络教学中加强学生的互动积极性及创新型思维的培养。

1 在预防医学领域设计个性化的食品毒理学课程

传统网络慕课教学模式主要以灌输课程要点等理论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收,对专业知识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理解有限。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难以培养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的突破性思维[6]。同时,在教学工作中调研和授课过程中发现,预防医学专业对于食品毒理学课程的教学难点将食品安全的理化性质与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这两个关键知识点相互结合。因此,在医学院教育改革创新机制的支持下,基于疫情影响,公共卫生学院就开设的网上食品毒理学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设计等方面进行改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理解食品毒物及污染物所导致的疾病与公共卫生安全的密切相关性,结合案例分析教学法;还要实现网络-线下的情景问题重现、预先录课-聊天软件实时交流联动等新方法,提高教书的教学水平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促使思维能力的引导过程完成教学模式构建的主体,以达到对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升。

目前,慕课 MOOC(Massive Open Oline Courses)作为开放课程教学模式为每个人的学习成长创造了新的机遇,然而,慕课因其宣教对象层面广,针对性较差,以及知识更迭有所延迟等问题,是高校在进行专业基础教学中需要重点改进的问题。因此,食品毒理学在建设网上课堂时根据这些不足,尝试创建新的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样式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旨在达到为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建设“从食品安全到疾病预防“的核心知识内容、教学目标细分的新模式。食品毒理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因此SPOC构建时,注重与预防医学热点问题相结合,如在核心知识讲授中列举我国最近几年发生在食源性传染病领域的一些重大事件进行分析。例如,以2003年SARS病毒与2020年新冠病毒事件相比较,先利用图表讲解食品中微生物的污染途径,病毒型食物中毒的机制。利用武汉病毒所石正丽教授的研究型文章理解病毒通过食物链和中间宿主影响食品安全的过程。结合预防医学的同学在此次公共卫生事件中起到的作用,启发同学们将案例与实际工作中会取得的问题进行讨论,不仅可提高学生的兴趣、发人深思,而且给学生留下深刻影响,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同时,为了确保网上授课的出勤率和学习效率,利用多种实时监测软件进行在线签到系统的构建。因为在前期的实践摸索中,有些教师误地理解了线上自主课程和学生监管之间的必要性,仅放手让学生自行学习预先录制好的课程而不进行主动的互动,使得学生无法像传统课堂中那样受到引导和启发,互动效果不明显,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这次网络课程的构建中,考虑到学生在家学习更需要与传统课堂的学习气氛相融合。我们利用签到、投票和随堂练习来建立完善的线上教学兼管系统。例如在课堂中播放教学视频时加入防止视频拖拽和快进的模式;除了在课程开始前发起签到,也会在课程结束后进行随堂测试,巩固学习成果。

2 多样化网络平台构建学生的交互式自主学习模式

为了更好地进行交互式的线上教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系科任课老师与同学都积极测试各种线上教学平台,摸索线上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努力消除冰冷屏幕隔离的感受,教师和学生都可在频道中发送文本和语音消息。学生通过“抢麦”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可通过文本发言回答问题或与其他学习者进行讨论,教师以管理员身份控制发言的人数、时间和次序,通过“设置其他讲师”的环节,让学生参与到课程中。例如在医学课程中,经常引入以问题为导向的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7,8],既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在获取知识、整理知识及知识串联之间的能力。

食品毒理学课程与实际社会的热点问题关系紧密,因此,在预防医学的学生中开展食品毒理学这门课程,更应发挥“将公共卫生与毒理学联系”的中心思想[9,10],根据当今食品卫生引发的疾病等公共危机作为讲课重点,引入有效的PBL模式,既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PBL模式的精髓在于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基础的学习资料,旨在激发学生思考,尤其是师生间逻辑思维的互动。因此,在课堂直播时坚持“5-10min互动1次”的原则,并视具体情况采取下发电子资料与播放视频相结合,开启课堂互动问答等多种方式穿插进行。学生在交互式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预防医学知识和毒理学问题探索的多学科交叉碰撞,培养了由单向思维到多向思维方式的转变。

3 总结与展望

网络课程使得学习的个性化和互动性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学生在线上学习的行为趋于个性化、层次化已成为线上课堂的普遍共性。在创建网课时,要灵活运用多种即时通讯工具、多人写作工具等在录课和直播间(如ZOOM等)中进行交替使用。学生通过与授课教师的交流思想、沟通观点后获得学习与成长,由此会产生各种复杂的人与人的交互(师生、生生交互)行为以及人与技术(师生与网络信息传播与教学媒体)的交互行为。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目前丰富的网络资源和短视频拍摄工具,进行自创科普短视频。将线下的翻转课堂模式转为线上共享的形式。对于预防医学中食品毒理学的网络创新教学不仅可以让同学在家上课的时候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而且给了同学表达对于专业知识的观点的平台。

猜你喜欢

毒理学食源性公共卫生
秋冬季高发食源性疾病的危害与预防
论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的控制
夏季食品安全头号杀手——食源性疾病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蛹虫草对小鼠的毒理学实验研究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灾害毒理学理论研究初探
火灾毒理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