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膜中荧光增白剂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2020-03-11潘秀丽张虹艳李晨曦许晓辉

甘肃科技 2020年19期
关键词:增白剂面膜液相

潘秀丽,张虹艳,李晨曦,许晓辉

(兰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甘肃 兰州 730050)

面膜作为护肤品中的一种,具有补水保湿,美白,抗衰老,平衡油脂等功能。它以其较好的保养功能成为众多护肤品中最为欢迎的一种,拥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但近几年频频曝出面膜的各种安全问题,较突出的一种就是荧光增白剂在面膜中的使用。荧光增白剂以其特有的增白效果而被不法商家使用到面膜中,对消费者造成了严重的健康威胁,因此检测面膜中的荧光增白剂至关重要,文章阐述了目前国内常用的面膜中荧光增白剂的提取和检测方法。

荧光增白剂在20世纪后期开始广泛使用,主要涉及领域为洗涤剂、纸张和纺织品[1]。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荧光增白剂的功效更多地被人们熟知,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包括食品包装材料、化妆品等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物质都有了荧光增白剂的使用,洗涤剂、纸张、纺织品和食品包装材料等中的荧光增白剂都有相应国家标准,而在 《化妆品卫生规范》(2015年版)中未对面膜中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方法和使用作出明确规定,因此建立面膜中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方法来填补标准空白迫在眉睫。

1 荧光增白剂

荧光增白剂(Fluorescent Brightener)是一种荧光染料,或称为白色染料,也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它的特性是能激发入射光线产生荧光,使所染物质获得类似萤石的闪闪发光的效应,使肉眼看上去物质的白色和亮度都有所提升[2]。荧光增白剂按化学结构可分为五类:二苯乙烯型:用于棉纤维及某些合成纤维、造纸、制皂等工业,具有蓝色荧光;香豆素型:具有香豆酮基本结构,用于赛璐璐、聚氯乙烯塑料等,具有较强的蓝色荧光;吡唑啉型:用于羊毛、聚酰胺、腈纶等纤维,具有绿色荧色;苯并氧氮型:用于腈纶等纤维及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塑料,具有红色荧光;苯二甲酰亚胺型用于涤纶、腈纶、锦纶等纤维,具有蓝色荧光[3]。其中二苯乙烯型应用最多,使用最广泛。

2 荧光增白剂对人体的危害

有报道称荧光增白剂被人体吸收后,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如果有伤口,荧光增白剂和伤口处的蛋白质结合,会阻碍伤口的愈合,进入人体血液的荧光增白剂会破坏红细胞的细胞膜,引起溶血现象,造成血液系统受损,长期接触荧光增白剂,会对细胞的正常发育和成长产生影响,诱发细胞变异,产生潜在的致癌因素[4]。美国环保组织环境工作组(EWG)认为荧光增白剂可在阳光照射作用下造成皮肤过敏或瘙痒,对光敏感的消费者应尽量避免接触此类物质[5]。荧光增白剂通常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其中水溶性的荧光增白剂较易用清水冲洗,而脂溶性的荧光增白剂则易迁移到皮肤的角质层或血液里,导致肌肤排异,产生过敏反应,重则诱发癌症[6]。

3 面膜中荧光中增白剂的提取方法

对面膜中的荧光增白剂进行检测,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前处理过程,将目标物高效率提取出来,才能进行后续的检测,所以如何较为理想的提取面膜中的荧光增白剂至关重要。

3.1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是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进行提取,声波产生高速、强烈的空化效应和搅拌作用,破坏物质的细胞,使溶剂渗透到物质细胞中,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提取率。刘莹[7]等人用乙腈溶剂做提取液,超声辅助提取面膜中的荧光增白剂,回收率在87.6%~114.2%,线性良好。

3.2 QuEChERS 提取法

QuEChERS提取法原理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固相萃取(SPE)相似,都是利用吸附剂填料与基质中的杂质相互作用,吸附杂质从而达到除杂净化的目的,具体而言是均质后的样品经乙腈(或酸化乙腈)提取,采用萃取盐盐析分层后,利用基质分散萃取机理,采用PSA或其他吸附剂与基质中绝大部分干扰物(有机酸、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等)结合,通过离心方式去除,从而达到净化目的。张虹艳等人将QuEChERS前处理技术应用到面膜中荧光增白剂的提取中,使用1+1的乙腈水溶液提取,再用无水硫酸镁脱水后经过PSA柱除去杂质,最后浓缩定容上机检测,回收率在64.4%~106%。该法前处理过程简单,回收率高,适用于面膜中荧光增白剂的提取。

4 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方法

4.1 暗箱式紫外照射法

福建省日用化学品商会团体标准制定的《4T/FDCA/001-2018化妆品包装材料中可迁移荧光增白剂的测定》标准中使用了暗箱式紫外照射法。用碱性提取液超声提取化妆品包装材料试样中的荧光增白剂,用定性滤纸将滤液过滤至比色管中,在波长365nm的紫外分析仪中观察试样滤液是否有荧光现象[8],以此来定性试样中是否有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能产生荧光反应的物质较多,在化妆品中可产生荧光反应的成分有:甘油,水杨酸,抗老化的维生素A,维生素E等。所以面膜中产生荧光反应的物质可能是维生素等成分,而不是荧光增白剂,因此暗箱式紫外照射法会出现假阳性结果。同时也不能进行定量分析,无法检测出荧光增白剂的具体成分。此外,紫外线对眼睛也有刺激作用[9]。因此暗箱式紫外照射法只能进行快筛,无法最终定性定量判断。

4.2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FLD/DAD双检测器串联测定面膜中十种荧光增白剂》一文中建立了一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 (HPLC)-FLD/DAD双检测器串联测定面膜中十种荧光增白剂(荧光增白剂 220、210、85、71、134、351、368、393、373、184)的方法[7]。此方法的工作原理是根据目标物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的不同而将不同组分分开,再通过峰面积计算各成分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仪器分析方法。但是液相色谱分析只能通过保留时间来定性进行分析,对色谱分离有较高的要求,对于基质较复杂,目标物无法完全分离的情况将无法进行检测,同时,检测器灵敏度相对较低,对于微量添加的荧光增白剂可能无法采集,造成假阴性结果。

4.3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结合了液相色谱仪有效分离热不稳性及高沸点化合物的分离能力与质谱仪很强的组分鉴定能力。是一种分离分析复杂有机混合物的有效手段。它弥补了液相色谱分析中当目标物不能完全分离而不能进行定性定量的缺陷,张虹艳等人建立了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面膜中10种荧光增白剂(C.I.367、C.I.393、C.I.368、C.I.135、C.I.185、C.I.162、C.I.71、C.I.113、C.I.353、C.I.220)的分析方法[6]。该方法对分离效果不好的目标物也能定性定量,同时检出限低,检测时间短。用QuEChERS方法做前处理一次性提取不同扫描模式的组分,采用正负离子扫描模式检测目标物,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面膜中荧光增白剂的检测分析方法。

5 结论与展望

荧光增白剂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早已渗透到各个领域,食品包装材料和纸制品中关于荧光增白剂的研究较多,而对于面膜中荧光增白剂的研究论文比较少,然而人们对于面膜中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的问题越来越关注,从频频曝光的化妆品安全事件中,不乏荧光增白剂。因此应尽快建立快速高效的面膜中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方法并形成国家标准。目前,荧光增白剂对于人体的毒害作用评价不一,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论,鉴于此应同时进行毒理学试验,进一步研究荧光增白剂对表层皮肤和身体健康的危害性。对公众正确认识面膜中的荧光增白剂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增白剂面膜液相
雾面膜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四环素类的含量
牙膏中禁用漂白剂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40190-202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阿特拉津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甜蜜素
面膜里的新乾坤
哈哈镜 面膜
面膜DIY
三嗪型二苯乙烯荧光增白剂的研究进展
洗涤剂中荧光增白剂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