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动脉斑块与冠状动脉病变的核磁共振成像及相关研究

2020-03-11张承铎郝春利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期
关键词:颈动脉敏感性特异性

张承铎,郝春利

(涉县医院,河北 涉县)

0 引言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脑卒中患者人数逐年攀升,依然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隐患,据临床数据显示颈动脉斑块与冠状动脉病变同心脑血管疾病息息相关,如何有效检测病症做到早检查、早治疗是目前较为重要的事项,颈动脉斑块,属于动脉硬化,颈动脉是传输血液供应头面部的重要动脉,一般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大脑组织中近80%的血液是由颈动脉工作的,一旦出现斑块应该警惕脑供血不足;冠状动脉病变,也是属于动脉硬化,大多指冠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它是最常见的狭窄性冠状动脉疾病,特别是肌壁外冠状动脉支的动脉粥样硬化。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病情发展导致管腔呈不同程度的狭窄,有时可并发血栓、冠心病的形成,使管腔完全阻塞等[1]。为了切实有效地研究此两类疾病,开展研究势在必行,本次研究采用了彩超与核磁共振成像同时进行造影检验,以追求最为准确、有效的检查数据,为后期治疗起到良好基础,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选自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颈动脉斑块与冠状动脉病变患者4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颈动脉斑块患者26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22例,男性21例,女27例,年龄40~79周岁,平均(49.3±3.2)周岁。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数据,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数据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本次参与实验研究患者均符合颈动脉斑块与冠状动脉病变标准;②患者及家属经医务人员对研究方式进行详细讲解后,自愿签订知晓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者具有严重肾器官疾病;②患者具有严重认知障碍等相关精神疾病;③患者对于彩超和核磁共振具有禁忌证。

1.2 方法

彩超检查:医护人员指挥并辅导患者采用仰卧体位静休10~15 min,以保证各体征趋于平静状态,此次检测由业务能力娴熟的医疗人员采用PHILIPS公司生产的HDI5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测,将探头频率调至4~11 MHz,探头依次沿颈动脉、颈内动脉以及颈外动脉进行检查,探究颈动脉中斑块的存在数量以及位置[2]。

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患者同样需要仰卧位,尽量充分展示颈部,医务人员采用PHILIPS公司1.5T高分辨率核磁共振仪器进行检测,首先采用最基础的平衡式快速梯度回波序列为患者进行扫描定位,其中矢状位20层,冠状位20层以及横断位20层,保证患者输出心率时处于摒气状态,计算出左冠状动脉以及右冠状动脉在静期时的终点以及起点再将触发延续时间以及梯度回波因子都推算出并进行扫描定位,来确定患者的冠状动脉静息期具体在什么阶段;在通过起点、转折点以及终点三方面的定位来确定RCA的亮血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处理,将血管的厚度进行重新建立,已达到血管最大长度以及血管的连续性得到显示[3]。

1.3 效果判定

观察两组检测数据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记录并统计不同病变成分:钙化、纤维组织、脂肪成分以及血栓在MRI造影检测中T1E、PdW、T2W、TOF的信号表现。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来对比两组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不同斑块病理成分在于MRI中T1E、PdW、T2W、TOF的信号表现,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利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t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检测造影数据

观察组患者的敏感性(97.92%)、特异性(100.0%)和准确性(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敏感性(93.75%)、特异性(97.92%)和准确性(97.9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患者采用不同检测后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n(%)]

2.2 不同斑块病理成分在MRI中的信号表现区别

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斑块病理成分在MRI中的信号表现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病变组织是颈动脉斑块与冠状动脉病变,目前各项数据研究表明,两者之间具有因果关系,首先颈动脉斑块和冠状动脉病变的最常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即血压、血脂长期异常没有得到缓解引起[4]。两者只是同样的病理变化、不同位置的两个阶段而已,其本质都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来的。如果组织病变过程中能够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提前诊治疗效就显著优于出现明显病症后再加之干预。因此,开展颈动脉斑块与冠状动脉病变的核磁共振成像及相关研究具有现实的意义[5]。

据大量临床资料表明,颈动脉斑块和冠状动脉病变有着相同的病理基础,而MRI检测所得的患者机体数据信息量相较其他影像而言更加准确且全面,为医疗人员诊断时提供强有力的数据基础,减少诊断失误[6]。并且核磁共振检测是从病变组织的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以及不同斜切面进行造影,相比彩超伪影的几率小得多[7];并且检测时不需要使用造影剂、电离辐射极小,相对患者机体而言存在较少的副作用[8]。

综上所述,核磁共振成像用于颈动脉斑块和冠状动脉病变检测能够具有的预测心脑血管系统的发生,是早期冠状动脉病变、冠心病等疾病的有效检测方案,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颈动脉敏感性特异性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计及需求敏感性的电动私家车充电站规划
老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综合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血清铁蛋白、IL-6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痤疮患者皮肤敏感性的临床分析与治疗
超声对颈动脉蹼的识别意义探讨
教育类期刊编辑职业敏感性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