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国企制造费用核算处理的探微

2020-03-08刘冠辉

财经界·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制造费用国企核算

刘冠辉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为确保国有企业可以正常有序的发展,国有企业本身应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从细节处着手对自身进行完善,从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进而可以更好的为社会创造价值。

关键词:国企  制造费用  核算  问题  方法

一、国企制造费用核算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一)受传统模式影响国企人员对费用归集有认知局限

在国企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同样会产生大量的制造费用,由于这部分费用不具直接性,从而导致相关工作人员对这部分费用认知的困难。这其中包括生产车间以及车间相关工作者以及非生产者的薪资、固定资产在使用与非使用过程中的折损费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物资消耗、车间生产环节所消耗的水电费用、管理者的薪资待遇、国企办公人员办公耗材的消耗费用、医疗费用、办公楼以及生产车间房屋损耗、业务人员公出差旅费、受季节因素影响产生的误工费用,等等。制造费用的产生具有复杂性与多变性。在诸多的国企制造费用当中,有近乎百分之五十的间接费用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百分之三十的费用是在企业直接生产产品而产生,最后的百分之二十的费用虽然与产品生产没有任何直接关系,但按照会计准则,也应将其整体全部纳入制造费用中,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归集体系,使每一笔产生的费用都有迹可循。受目前高科技应用形式的影响,国企的经营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的发展模式,尤其是近年来信息技术逐渐成熟,办公系统化自动化技术在国企的运用,使企业打破了传统的发展模式,采取了新型的信息化办公模式,但这也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全新挑战。比如在制造费用的核算方面,传统的制造费用包含的内容比较单一,核算模式也相对简单,最主要的原因是相关工作人员对制造费用的归集认知有限。在采用信息化办公模式后势必有条件对制造费用内容进行相对精细化的细分,但细分后的权重相对较小的这部分制造费用和不经常发生的制造费用在日常管理中往往被完全忽略,这笔费用不容小觑。单从这个层面来看,因忽略了对这部分制造费用的正确认知和合理管控,会使得国企提质增效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对各项制造费用的分配与转出缺乏原则性

由于相关工作人员的认知局限,不能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制造费用进行合理归集,进而导致了对各项制造费用的分配与转出也受到一定牵连,无法科学正确对各项制造费用进行归集,相应的就不能对各项费用的分配与转出进行合理运作。进而影响费用核算和项目成本归集的准确性,影响到企业经营决策,甚至因此导致误判而对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且,由于国企经营模式相对于私企的经营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导致国企相关负责人对负责制造费用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缺乏管理力度,任其在管理过程中出现松懈懒散等不良工作状态,这都对国企长久有序的发展有一定干扰。相关职权人应加大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力度,使其清楚的认识到现实的局面,不要单方面的看到每一个独立的制造费用,而是应注意到各项制造费用加在一起是一笔庞大的费用,这在国企经营过程中并不是一笔小的数目,如果调控得当,势必会为国企节省一大部分开销,为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出贡献。

二、国企制造费用核算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加强相关人员对费用归集进行正确认知的能力

在国企制造费用核算处理过程中,相关职权人应加强相关人员对费用管控和正确处理费用归集的认知程度,这样有助于降低国企的经营成本,提升国企的经济效益。国企相关职权人应定期不定期召开制造费用归集主题培训会,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制定相对应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度上明确规定制造费用的具体内容,在制造费用内容分类上要结合行业特点、费用权重、管理需求和突出重点等方面来加以分类:国企员工薪资待遇,这其中具体包括职工薪资、外聘人员薪资、救济补助资金、职工培训经费、住房待遇补助、职工福利待遇补助、职工住院补助、特困人员补助费用、职工联谊会、职工餐费、非精神奖励福利等。固定资产折旧费,主要包括生产器械折旧费、房屋极其附属建筑折旧费、办公设备折旧费、运输设备折旧费和检测设备折旧费等。修理费方面,主要包括信息系统以及机器设备的维修费、电子化办公设备养护费用等。办公费用方面,主要包括固定电话以及手机通话费用、互联网多媒体产生的费用、办公用品费用等。公出费用,主要包括,市内交通费用、车船机票费用、住宿餐饮费用等。其他费用,主要包括,生产经营中产生的水电费用、运输费用、货物装卸费用、租赁费用、安全生产费、绿化费用等等具有复杂性与琐碎性的费用。上述制造费用的归集是通过集合分配账户进行的,可以清楚的反映出相关生产部门或者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发生情况。为了可以正确合理的对制造费用进行归集,国企相关工作人员应注意的细节包括,其一为,对直接与间接产生的费用进行正确区分。其二为,对期间费用与制造费用进行正确区分。其三为,对不同月、季、年产生的制造费用进行正确区分。其四为,对不同生产车间所发生的费用进行正确区分。其五为,对不同明细项目的制造费用进行正确区分。只有做到对各种制造费用的归集做到正确认知,同时又具备可以对各归集内的制造费用做到正确区分,这样才能为有效的管控制造费用和正确地归集与核算处理制造费用做好基础性工作,同时也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二)对各项制造费用的分配与转出需坚持原则性

通过相关工作人员对企业制造费用的合理归集,才可以使制造费用的发生做到明细清晰。月末采用统一标准按照受益原则以一定的比例对各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合理的制造费用分配,同时要注重分配指标与费用产生的动因之间的关联性,其具体分配指标可分为以下几大类。其一为,按照机器工时进行分配,即根据各种产品所耗的机器工时数的比例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其二为,按照职工工时或工资进行分配,即根据国企职工在生产各种产品时消耗的工時为标准,同时还应兼顾生产工时的比例作为标准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而在工资分配方面,主要依据实际的工资数量结合生产产品的比例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其三为,利用各种产品所消耗的原材料包括动力、人工等为依据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其四为,以各种产品所消耗掉的直接成本作为依据,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其五为,以产品的产量数据作为依据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在制造费用的分配方面,在秉承着科学合理分配原则的基础之上,还应结合国企的实际情况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比如在分配标准与制造费用之间制定出一定的比例关系,从而体现出分配的合理性。

为保证分配标准的共有性概念,应在分配中体现出分配标准的共融性。为了使各期的成本之间有一个恰当的考核依据,应遵循分配标准相对稳定的原则。

三、结束语

在国企经营发展过程中,由于企业制造费用包含的项目非常多,内容也具有复杂性。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要结合国企的实际生产发展情况进行完善系统的分析。在对制造费用有充分的了解下,利用合理有效的科学手段对制造费用进行归集。同时在明确归集工作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分配方法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进而确保国企制造费用核算处理的高效性与合理性,为财务分析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促进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艳娜.基于生产型企业的SAP系统成本核算研究[J].纳税,2019.

猜你喜欢

制造费用国企核算
我国金融机构投融资业务碳核算研究
中职成本会计教学探究
应用导向下的标准成本法综合案例构建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国企改革的困境及出路:基于动态关系治理的新视角
今年3季度起实施季度GDP核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