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马电池经营业绩坐“过山车” 营业成本存在虚减嫌疑

2020-03-08刘杰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过山车野马招股书

刘杰

野马电池主要从事锌锰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9年6月其在上交所披露了招股书,拟登录A股市场。然而,近年来野马电池业绩波动明显,其净利润如同坐过山车,先是惨遭“腰斩”,后又出现反弹;营业收入则先是大幅增长,后又骤然放缓。因此,其不论是在收入方面,还是在利润方面,表现均不稳定。

此外,野马电池的产品主要面向海外市场,在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背景之下,其主营业务已经受到影响,未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更重要的是,其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还存在诸多疑点,真实性待考。

经营业绩坐“过山车”

近年来,野马电池的业绩表现并不稳定,2016年至2018年,其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98亿元、10.78亿元、10.52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1.34亿元、5402.53万元、1.05亿元。其中2017年和2018年营收增速分别为20.02%、-2.4%;净利润增速分别-59.69%、94.13%。由此不难看出,其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有较大波动,并且收入和利润增长变化情况并不匹配,其中2017年表现为增收不增利,2018年则在营收下滑的情况下利润大增,显得异常。

详细分析野马电池经营数据不难发现,其2017年营业收入增加了1.8亿元,而营业成本却上涨了1.94亿元,进而使得其毛利率下滑了5.48个百分点。其营业成本的增长则是缘于原材料提价,其产生的锌锰电池对于原材料耗用量较大,报告期内,原材料占营业成本的比重在7成以上,因此对于材料价格的变动较为敏感,这也就意味着其经营业绩受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

同时,野马电池的期间费用也吞噬了其大量利润,2017年其销售期间费用率由上年的9.54%增长至13.12%,提高了3.58个百分点。正是因为对期间费用的把控不足,导致其2017年净利润大幅缩水。2018年虽然期间费用有所下降,但净利润仍未达到此前水平,与2016年相比仍有差距。

患上“依赖症”

在野马电池并不稳定的经营业绩之下,还存在着多项“依赖症”,而这些经营依赖行为恐将成为其日后发展路上的绊脚石。

作为锌锰电池生产商,野马电池并不被大众所熟知,主要原因在于其主攻境外市场。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8年其境外销售收入占比分别高达73.68%、86.98%、85.41%,可见,其七八成的收入均来自海外。反观其境内收入,2016年仅占营业收入的26.32%,2017年和2018年该比例进一步下降至13.02%和14.59%。国内市场销售收入的大幅收缩,说明其愈发依赖境外市场。

出口业务的好处在于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比如野马电池出口锌锰电池就能享受增值税出口退税的优惠。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其收到的出口退税额分别为5259.93万元、1亿元和9506.76万元,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高达33.20%、167.71%和76.14%。出口退税严重影响着其业绩水平,个别年份出口退税额甚至远超其利润总额,这也就意味着野马电池存在对出口退税政策的严重依赖,若未来增值税出口退税优惠政策发生不利变化,退税额减少,野马电池的业绩恐怕将深受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野马电池出口业务中,有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于美国市场,报告期内,在美国市场实现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62亿元、2.78亿元、3.03亿元,占各年营业收入比重达29.19%、25.80%和28.79%。然而,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野马电池的业务已经受到影响,其主要出口产品就包含在美国加征关税的清单里。2018年9月18日,美国政府宣布于当年9月24日起对包含锌锰电池在内的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次年5月10日又将该部分产品关税税率提高至25%。

美国加征关税,无疑加重了野马电池出口产品的成本,很可能会导致订单大量减少,使得其所出口的产品不得不降价销售,以削弱加征关税带来的价格方面的影响,这将对其境外市场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

此外,在出口销售模式上,野马电池主要向家乐福、乐购、松下、飞利浦、迪卡侬、麦德龙等连锁企业、电子设备生产厂商和贸易商等客户贴牌销售,这就使得其自有品牌在终端消费市场知名度较低。对此,野马电池在招股书中坦言,出口电池大多必须依托国外品牌,以贴牌销售为主,致使盈利水平较低,从长远看,没有自主品牌,也为持续稳定发展带来隐患。同时,随着日本、欧美电池转移的步伐减缓,国内中低端锌锰电池企业为了生存,必然加剧价格竞争,从而影响整体发展。

在销售客户方面,野马电池的客户集中度也偏高,报告期内,其前五名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55.06%、47.83%、46.37%,这方面的依赖使得其在对大客户的话语权较低,另外受到大客户经营政策变化的影响也较大,一旦大客户订单减少,将对其经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采购勾稽异常

野马电池不仅在经营层面存在诸多的风险,并且核算其财务数据,还发现其中存在巨额的勾稽差异,招股书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待考。

招股书显示,野马电池2017年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为3.06亿元(如表1),占采购总额的比重为38.96%,可推算出采购总额为7.85亿元。考虑到当年17%的增值税税率,可估算出其含税采购金额约为9.19亿元。根据财务勾稽关系,该部分采购金额应体现为相关现金流的流出及经营性债务的增减。

表1 与采购相关的数据(单位:万元)

2017年野馬电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金额为9.03亿元,剔除预付款项减少额30.83万元影响后,与含税采购总额9.19亿元相勾稽,则相较含税采购总额少了1540.04万元,理论上该金额应该体现为经营性负债的增加。

猜你喜欢

过山车野马招股书
虎牙直播更新招股书
被蝙蝠吸走的自控力
视觉过山车
疯狂过山车
野马之死
野马和蝙蝠
疯狂过山车
中矿环保招股书频出低级错误
重庆川仪招股书云里雾里矛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