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故宫慈宁宫建筑群木构件用材观其历史沿革

2020-03-06张琼

建筑遗产 2020年4期
关键词:用材楠木建筑群

张琼

1 引言

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古建筑群。2002 年,武英殿大修试点工程的启动,标志着故宫自辛亥革命以来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百年大修”工程正式拉开序幕。2020 年,值紫禁城建成600 年之际,大修也已进入尾声,整个修缮过程持续近20 年。此次大修是对故宫这一重要世界文化遗产的全面和长远的保护,在此期间,待修建筑的现状勘察与测绘、档案搜集与整理、价值认知与评估、保护技术研究等多项工作基本是同步开展的,而现状勘察是一切修缮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以武英殿工程为契机,故宫博物院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开始了长达十数年的合作,对故宫范围内众多古建筑木构件进行了树种鉴定和保存状况勘察,为故宫古建筑保护和建筑历史、建筑科学研究等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数据。

基于上述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已有学者对故宫武英殿建筑群[1]、保和殿[2]、大高玄殿建筑群[3]等处的用材情况有过分析。其中对保和殿及大高玄殿建筑群的研究,侧重点在于建筑用材总体情况的介绍和修缮历史的初步探讨,而在关于武英殿建筑群树种配置的研究中,除对每一座单体建筑的选材用材情况分别进行考察外,还结合文献对该区建筑的历史沿革加以分析,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一定参考。本文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承续了以建筑群木构件树种分析为基础,探究其历史变迁这一研究思路,选取历经明清两朝的慈宁宫建筑群作为新的研究对象,将其用材情况的分析与文献档案的记载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联系和解读,并且在分析的过程中有了一些新的发现和认知。

总体上,通过分析古建筑木构件的用材,一方面能够帮助研究人员解读古建筑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了解古代建筑选材用材的理念,进而管窥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变迁;另一方面,随着案例数量的积累,未来或许能够在故宫建立起以用材情况为参考基准的建筑年代序列,作为古建筑年代认知方法的重要补充。

2 故宫慈宁宫建筑群木构件用材情况概述

2.1 取样情况概述

慈宁宫建筑群是供明清太后及太妃居住的区域,位于紫禁城内廷外西路,隆宗门外西侧,南北长98 m,东西宽75 m,总占地面积约7 350 m2,共有13 座木结构建筑,分别是:慈宁门、慈宁宫(正殿)、大佛堂(后殿)、徽音右门、徽音左门、慈宁门东庑房、慈宁门西庑房、大佛堂东庑房、大佛堂西庑房、徽音右门北庑房、徽音右门南庑房、徽音左门北庑房、徽音左门南庑房(图1)。

慈宁宫建筑群的材种鉴定工作涵盖了上述所有建筑的主要木构件,包括柱(立柱、瓜柱等)、梁(三架梁、五架梁及其随梁、七架梁及其随梁、角梁、单步梁、双步梁、桃尖梁、天花梁等)、檩(脊檩、金檩、檐檩)、枋(额枋、穿插枋、承椽坊、天花枋、托斗枋)、其他(斗拱等)等多种木构件,选取不影响木材力学强度的隐蔽部位,共取得样品1 710 个,每个样品约3 ~5 mm 见方,分别制成横向、径向、弦向三切面切片,染色后利用显微镜观察显微结构,从而鉴定其木材树种,由此得到样本在各建筑及各类构件中的分布情况(图2、图3)。

2.2 树种鉴定情况概述

在所取得的1 710 个木材样本中,共鉴定出12 类木材,分别是:楠木、樟木、木姜、冷杉、落叶松、硬木松、软木松、金钱松、云杉、杉木、侧柏、圆柏。各类木材具体种属见表1。

针对表1,需要说明的是:(1)因“楠木”一词往往习惯性被用于统称明代宫殿建筑用材,为便于分析,樟科楠属及润楠属在本文中统一作为“楠木”统计;(2)硬木松与软木松均为松属,但二者物理力学不同,且显微切片能够观察到差异,因此一般在材种鉴定时会加以区分;(3)上述12 类木材中,金钱松、杉木、侧柏为单属种植物,因此鉴定时可以精确到种。由此得到慈宁宫建筑群各类木材样本数量(图4)。

从图中可见,12 类木材中,楠木数量最多,占比最高(约40%),其次是云杉(23%)、硬木松(11%)、冷杉(10%)和落叶松(8%),这5 类木材总占比约92%,其余7 类木材合计占比约8%。

这12 类木材,物理力学强度都较高(密度等级大致为木姜>落叶松>侧柏>楠木/圆柏/樟木/硬木松>云杉>软木松/金钱松>冷杉>杉木),均为较好的建筑用材。当然,作为古建筑木构件用材,除物理力学性能以外,其耐腐性和耐开裂性能也应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表2)。

综合比较上述各类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耐腐性能、耐开裂性能及加工性质,结合产地分析,可作如下讨论:

(1)同属阔叶材樟科树种的楠木、樟木、木姜均为我国南方珍贵树种,其不仅具有较佳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强耐腐性,并且弦径向干缩比均小于2,结构稳定,不容易产生干缩变形,此外,结构细致均匀,利于加工,堪称古建筑上等用材。

(2)侧柏和圆柏同属柏科针叶材,在我国南北均有分布,物理力学性能佳,弦径向干缩比小于2,结构稳定不易开裂,且结构细致均匀,于古建而言也是上佳的木材,但其在慈宁宫建筑群中占比极低,仅在1%左右。

(3)云杉、冷杉同属松科冷杉亚科针叶材,冷杉是我国四川特有树种,云杉则南北皆有分布,二者都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云杉更佳),但均不耐腐,结构粗至中粗,不均匀,弦径向干缩比接近2,耐开裂性能尚可。

(4)落叶松、金钱松、硬木松、软木松同属松科针叶材,杉木虽为杉科,但其在某些性质和使用上与硬木松、软木松较接近,因此也一并讨论。落叶松主要分布于东北,金钱松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其他三种南北皆有分布。这几种木材物理力学性能不完全一致(其中落叶松强度很高,软木松和杉木则强度稍逊),均具有一定的耐腐性(其中落叶松、金钱松耐腐性强),结构粗至中粗,不均匀,但弦径向干缩比均大于2,容易产生开裂变形。

3 慈宁宫建筑群木材所反映的建筑历史沿革

3.1 文献所见慈宁宫建筑群的历史沿革

针对慈宁宫建筑群的历史沿革,此前已有学者依据档案文献进行过研究和分析。综合文献所见,可将慈宁宫一区建筑的历史沿革归纳如下:

(1)初建——嘉靖十五年至十七年①关于慈宁宫于嘉靖朝初建事宜,下文所引语句均出自《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北平图书馆红格本影印),具体见卷一八六、卷四九、卷一八七、卷二百、卷二一四、卷二三八。[4]

图1 慈宁宫建筑群平面图(图片来源:张琼绘制)

图2 慈宁宫建筑群各建筑取样数量(图片来源:同图1 )

图3 慈宁宫建筑群各类构件取样数量(图片来源:同图1 )

图4 慈宁宫建筑群各类木材样本数量(图片来源:同图1 )

表1 慈宁宫建筑群所见各树种列表

表2 慈宁宫建筑群所用木材特性及产地分布

嘉靖十五年(1536)四月,由嘉靖皇帝提出拟将“仁寿宫故址并除释殿之地作皇太后宫一区”,仁寿宫此前已于嘉靖四年三月受灾,释殿则指禁中大善佛殿;嘉靖十六年(1537)五月,“慈宁宫工程已举,不敢少缓”;嘉靖十七年(1538)七月,“慈宁宫工完”。

工期超过一年三个月,用银“四十八万两”。

(2)较大规模重修——万历十三年①万历朝重修慈宁宫事宜,引文均出自《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北平图书馆红格本影印),具体见卷一四四、卷一五八、卷一六二。[5]、顺治十年②顺治朝重修慈宁宫事宜,引文均出自《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小红绫本),具体见卷七三、卷七六。[6]

a. 万历十一年(1583)十二月,“夜一更,慈宁宫火,圣母移居乾清宫”;次年开始着手鼎新,催办砖料、大木等物料;万历十三年(1585)二月,“营慈宁宫,遣尚书杨兆祭告后土司工之神”;六月,“慈宁宫成”。

工期约五个月,用银十五万两;从工期与花费来看,此次火灾并非将慈宁宫一区建筑尽数毁坏,重修规模有限,应主要是对过火建筑进行修复。

b. 顺治十年(1653)三月,“慈宁宫立柱”,“慈宁宫上梁”;六月,“慈宁宫成”。

工期约四个月,花费不详。

(3)大规模改建——乾隆三十四年③乾隆朝改建慈宁宫事宜,在现藏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的内务府档案中记载较为详细,如奏案05-0243-008、05-0245-047、05-0249-054、05-0267-022、黄册083 号等;此外在清人于敏中等编纂的《钦定日下旧闻考》之卷一八,以及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所编《史料旬刊》(第16 期)之《三和等奏报奉旨改建慈宁宫重檐大殿等项工程择吉日期事》中均有记载。

乾隆三十二年(1767),乾隆皇帝为在“圣母八旬万寿”之际“以崇尊养”,决定“于慈宁宫增加前殿重檐”[7]。此次改建慈宁宫变化较大:将正殿(即慈宁宫,七间)从单层檐添建为重檐,添展进深;因此后殿(即大佛堂,七间)向后挪盖;拆盖宫门(即慈宁门,五间)、添接前后廊;拆盖徽音左右门(共六间);拆盖周围转角围房四十八间(其中两间为添盖,由原四十六间变为四十八间);改修垂花门二座;以及月台、丹陛、甬路、海墁、散水、墙垣等。

具体的改建事宜是从乾隆三十二年开始筹备,但真正动土开工已是乾隆三十四年(1769)正月[8],至十月完工,工期约十个月;此外,档案中明确提到了改建所用木植、石料等包括“各处所拆旧料”,并写明旧料约可抵银六万八千余两,办买新料以及匠夫工价、运价估需银十万八千余两,后又奉旨核减至十万六千余两。

表3 慈宁宫建筑群各建筑木构件用材统计

(4)较小规模改建或修缮

a. 万历三年(1575)①万历三年之小规模改建,见前注《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三六、卷三八。:《明实录》中有关于万历三年“添造慈宁宫接檐披房”“修慈宁宫暖阁仙桥”事宜,记述较简略,应不涉及对建筑大木结构的改变;

b. 雍正十三年(1723)至乾隆元年(1724)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务府档案中对此次修缮多有记载,如奏销档190-025-1、193-270、194-206,奏案5 卷7 号4、来文档44、杂录档25、黄册083 等。:雍正十三年九月,乾隆即位,随后选定在慈宁宫西侧为其生母崇庆皇太后新建宫殿作为寝宫(即寿康宫一区),同时对整个慈宁宫区进行了改造,但此次改造,其所述工程主要涉及的是慈宁宫主宫区(即本文讨论范围)以外的建筑,除正殿旁垂花门二座是新添建外,主宫区之慈宁门、慈宁宫、大佛堂、徽音左/右门以及转角围房等建筑均未做大的改动,只是“找补木植,添换装修”以及“粘补修理,油饰彩画”;

c. 其他:乾隆后,慈宁宫再无大规模的重修或改建记录,目前所见档案,包括奏案、奏销档等,多为乾隆晚期及嘉庆、道光、同治、光绪乃至宣统各朝关于其宫殿渗漏、木植糟朽、油饰爆裂等的描述,其中光绪十六年的档案相对细致,修缮活动也仅限于瓦顶“捉节加陇”“挑换破碎瓦片”、油饰见新等处理,而对建筑大木结构基本未有重大干预,其形制布局延续至今。

(5)文献存疑之处

a. 关于顺治朝的重修规模

朝鲜《李朝实录》曾有记载,明末李自成撤离北京时,紫禁城“宫殿悉皆烧尽,唯武英殿巍然独存”[9],目前看这一说法虽不完全准确,但也反映了李自成对明紫禁城的破坏系确有其事,则慈宁宫一区建筑或亦遭焚,因此顺治朝关于慈宁宫“立柱”“上梁”的记载是合理可信的。

不过若结合工期来看,嘉靖朝初建时工期至少一年有余,乾隆朝改建工期亦有约十个月,而顺治朝工期仅约四个月,说明当时慈宁宫建筑群实际上应当保留了一定规模的明代原物,顺治十年的重修更有可能是在明代原有建筑上进行的修建。

此外,结合修建工期以及绘制于清早期的《皇城宫殿衙署图》③关于此图的绘制时间,目前未有定论:据刘敦桢在《〈清皇城宫殿衙署图〉年代考》(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六卷第二期第106-113 页)中推断为康熙十九年(1680)之前;王子林在《慈宁宫大佛堂考》(载于《故宫博物院院刊》2014 年第4 期第70-90 页)中认为在康熙二十二年;李燮平在《清代皇城图》(载于《紫禁城》2016 年第12 期)中认为在顺治十四年(1657)至顺治十八年(1661)间;以上推论均属清早期。中所见慈宁宫一区建筑之体量(图5),亦有其他学者持相同观点[10][11]。

b. 关于从顺治朝后期至乾隆元年间的改建

在绘制于清早期的《皇城宫殿衙署图》和乾隆十五年的《乾隆京城全图》④杨乃济在《〈乾隆京城全图〉考略》(《故宫博物院院刊》1984 年第3 期第8-24 页)中考证此图绘于乾隆十五年。中,慈宁宫一区建筑已发生明显变化(图5、图6):后殿面阔由五间变为七间,东西两侧斜廊拆除,改为围房;前殿面阔由五间变为七间,东西配殿拆除,两侧原有朵殿拆除,改为卡墙,中辟垂花门;徽音左/右门南北侧围房间数增加;慈宁门东西侧由原墙体改建为围房。

前述乾隆元年慈宁宫一区相关档案中,除确定垂花门二座为新添建筑外,对整个区域的建筑也有确切描述:“慈宁门五间,大殿七间,后殿七间,徽音左、右门六间,东佛堂三间,前后转角围房四十六间”,可见,除东佛堂所指目前存疑外,乾隆元年时慈宁宫一区的建筑面貌与十五年《乾隆京城全图》中所描绘的已经基本一致,由此推断,从顺治十年后(即《皇城宫殿衙署图》绘成时)到乾隆元年间,慈宁宫一区已经有过一次较大的改建。然而清代档案和历史文献中,目前没有查到关于此次改建的信息。《明清两代宫苑建制沿革图考》中述及“康熙二十八年(1689),重修慈宁宫、英华殿”[12],《清宫述闻》中亦提及“康熙二十八年重修”[13],但档案文献中同样尚未看到有关于康熙朝重修的具体记载。因此,两张图以及文献所反映的慈宁宫从顺治朝重修之后到乾隆元年修缮之前的变化,是否与康熙二十八年的重修有关联,从文献的角度尚无法明确。

(6)小结

总之,从目前掌握的档案和文献看:

a. 慈宁宫一区建筑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至十七年(1536-1538);

b. 在万历十三年(1585)、顺治十年(1653)经历过两次重修,但重修规模有限,更可能是在原有建筑基础上的修建,具体情形不详;

c. 推测从顺治后期至乾隆元年之前(1650-1736),有过一次较大规模改建,具体情形可能为:后殿(即大佛堂)面阔由五间变为七间,东西两侧斜廊拆除,改为围房(即本文所指庑房);前殿(即慈宁宫)面阔由五间变为七间,东西配殿拆除,两侧原有朵殿拆除;徽音左/右门南北侧围房间数增加;慈宁门东西侧由原墙体改建为围房;

d. 乾隆元年(1736)经历改建,但主宫区(即本文所讨论范围)除慈宁宫两侧垂花门为新添建外,其余主要建筑均未改动;

图5 《清皇城宫殿衙署图》之慈宁宫一区(图片来源:原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6 《乾隆京城全图》之慈宁宫一区(图片来源:原图现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e. 在乾隆三十四年(1769)经历过一次改建,规模较大,情形较为明确:大佛堂挪盖;慈宁宫添建重檐、添展进深;徽音左/右门拆盖;转角围房拆盖(数量增加两间,由四十六变为四十八);慈宁门拆盖并添接前后廊;

f. 乾隆朝后,再无改建慈宁宫的记载,自此慈宁宫建筑群形成了现有形制和格局,并维持至今。

3.2 慈宁宫建筑群各座建筑用材简述

以慈宁宫建筑群13 座建筑为单位,对上述12 类木材共1 710 个样本在各建筑上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见表3。

从表3 可以看出,软木松、杉木、侧柏、圆柏这4 类木材在所有建筑木构件中占比均不超过6%,不属于主要用材。据表3,若按照楠木所占比例对各建筑进行排序,绘制慈宁宫区各建筑用材比例统计图(图7),则能够看出其用材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按此规律可将慈宁宫区13 座建筑大致分为5 组:

A 组:徽音左门、徽音右门。使用木材种类很少,只有3 ~4 种,其中楠木占比高达89%以上,同时使用了部分木姜(徽音左门9.5%、徽音右门5.5%),徽音右门还使用了4.4%的云杉,几乎不见其他类别木材(仅徽音右门用金钱松1 处、徽音左门用杉木1 处)。

B 组: 大佛堂。共使用7 类木材,用楠木虽不及徽音左/右门,但仍属最多(75%),其次为樟木(19.4%),其余5 类(木姜、硬木松、落叶松、云杉、软木松)共占比5.6%。

C 组:慈宁门。共使用7 类木材,其中楠木较多(55%),其次为云杉(17.1%)、硬木松(13.3%)、落叶松(11.4%),其余3 类(木姜、金钱松、侧柏)共占比1.9%。

D 组:所有庑房类建筑(包括大佛堂东/西庑房、徽音右门南/北庑房、徽音左门南/北庑房、慈宁门东/西庑房,共8 座)。用材情况各有差异,没有明显的规律;但总体上看,楠木在建筑中的使用不似徽音左/右门以及大佛堂那样占据明显优势,占比在15%~50%之间;而与慈宁门相比,其使用云杉、落叶松的情形相似,但特殊之处在于均使用了冷杉(慈宁门未使用)。

E 组:慈宁宫。共使用9 类木材,以硬木松(37.8%)为主,云杉(26.8%)、落叶松(14.2%)次之,楠木占比在所有建筑中为最低(仅12.5%),软木松占比4.8%,其余4 类木材占3.9%,未使用冷杉。

3.3 从慈宁宫建筑群木构件用材观其历史沿革

基于前述统计分析结果及档案文献记载,结合建筑实物遗存,可以尝试对慈宁宫建筑群所反映的建造和改建的历史信息加以解读,并作如下讨论:

(1)明代修建慈宁宫一区用材以楠木为主。

(2)徽音左/右门很可能是明代原构。依据如下:

a. 从用材占比和在构件中的分布来看,所有样本中楠木占比最高(近40%),且其分布非常广泛,在所有建筑的所有木构件类别中均可见;

b. 关于明代建筑多用楠木一事,目前学界基本有共识,明代各类文献中关于朝廷派员赴四川、贵州、湖广等南方省份采运楠杉大木的记载相当之多,其中又以嘉靖、万历两朝为最①关于明代皇木采办,已有论著进行过探讨,如蓝勇《明清时期的皇木采办》(《历史研究》1994 年第6 期,第86-98 页)、李志坚《明代皇木采办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4 年硕士论文)等。,姜舜源在《明清朝廷四川采木研究》中更是直接提出“根据史料记载和现存明代宫殿实物,明朝宫殿的木材,基本纯用楠木”[14];而其他学者在对保和殿、大高玄殿等始建于明代建筑的树种配置情况进行分析后,也指出这些建筑在明代初建时基本是用楠木等南方樟科阔叶材;[2,3]

图7 慈宁宫区各建筑用材比例统计图(以楠木占比排序)(图片来源:张琼绘制)

图8 徽音左门(西侧)(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提供)

图9 徽音右门(东侧)(图片来源:同图8 )

c. 嘉靖朝营建慈宁宫,所用木材来源于四川等南方省份,《绍兴府志》载嘉靖朝进士周如砥任工部主事时“九庙四郊、慈庆慈宁,诸大工继起,川湖巨材衔尾至”[15];万历朝重修慈宁宫,关于采办楠木更有明确记载②万历朝重修慈宁宫采办楠木,在清人黄廷桂之《四川通志 · 卷十六上(木政)》、前揭《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一四七)以及清人葛昕撰《钦定四库全书》的《集玉山房稿卷一》之“寿宫营建事宜疏”中均有记载。,《四川通志 · 木政》载“万历十一年,建慈宁慈庆宫,巡抚都御史雒遵兼督木”,《明实录》载万历十二年,“工部题,恭建慈宁宫殿及预建寿宫,合用楠杉大木题行采办”,另清代文献有万历十二年“因鼎建慈宁宫殿等处,将仅贮楠杉鹰平取用数多,见存数少”,“楠杉等大木合先将各厂见存者委该司官会同内监酌量取用,一面仍移文川广等处抚按官,查照先题数目,陆续催解前来接济”的记载;

d. 如前所述,徽音左/右门使用楠木的比例均超过89%,若加上同属南方樟科阔叶材的木姜共同计算①将楠木与木姜放在一起计算的原因,除二者均属南方樟科阔叶材外,盖因从多年积累的材种数据看,凡故宫中公认较可能属于明代建筑的殿宇,其树种鉴定结果显示用材虽多以楠木为主,但木姜总是会伴随出现,限于篇幅此处不展开讨论,未来笔者或将另撰文探讨。,则分别为98.8%和94.5%(表4),除徽音右门有4 处使用云杉、1 处使用金钱松(均为檩构件),徽音左门1 处使用杉木(枋构件)外,无其他类别木材,基本可以认为是纯用以楠木为主的樟科阔叶材建造的,与文献记载相符;

e. 其他学者从大木形制及彩画形制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徽音左/右门有部分大木形制做法体现出明代特征或明末清初过渡期的特点,其梁架内大木构件旋子彩画均显示出明末清初的时代风格(彩画年代决定木构件年代的下限)[11];而据前文推断,慈宁宫区在万历朝和顺治朝的重修规模都比较有限,很可能是在原有建筑基础上进行的修建;徽音左/右门在乾隆元年未经改动,乾隆三十四年仅为拆盖;由此这两座建筑极有可能是该区建成年代最早、建成后变动最少、保留明代特征最多的建筑(图8,图9)。

表4 慈宁宫建筑群各类木构件用材统计

文献、实物、用材情况互相印证,意味着慈宁宫建筑群在明嘉靖朝始建和万历朝重修时,很可能是所有建筑全部使用楠木和木姜这两种樟科阔叶材,且以楠木为主。

(3)大佛堂虽在清早期由五间改建为七间,但仍有多处沿用明代原构件。依据如下:

a. 根据前述史料,大佛堂在顺治十年后、乾隆元年前,即清早期经历过一次较大改建,面阔由五间变为七间,此后乾隆元年改建时未动,乾隆三十四年也仅为向后“挪盖”;

b. 大佛堂使用楠木占比达75%,此外木姜占2.1%,是该区所有建筑中这两类木材占比第三高的建筑,仅次于徽音左/右门;

c. 大佛堂是整个慈宁宫建筑群中唯一一座使用樟木(同楠木、木姜同属南方阔叶材)的建筑,其占比(19.4%)仅次于楠木,且在各类构件中广泛使用;以立柱为例(图10),32 根立柱中,楠木21 根,木姜1 根,樟木4 根,楠木(内)与樟木(外)包镶柱1 根,硬木松3 根,云杉1 根,软木松1 根;而除立柱外,所有其他构件中仅1 处枋构件和1 处檩构件使用了落叶松,其余皆为楠木或樟木;

d. 从部分大木构件形制与梁架内脊步旋子彩画看,大佛堂与徽音左/右门具有相似性,也保留了较多明末清初过渡期的特征。

综上,从现存建筑彩画看,大佛堂(图11)与徽音左/右门具有相近的时代特征;从用材看,大佛堂的建造时间似晚于徽音左/右门,但其最后一次较大改建也不晚于乾隆元年;而樟木的使用,可能反映了大佛堂在明后期或清早期某次不同于其他各座建筑的、特殊的改建经历。

(4)慈宁门属清代建筑,主体部分建成于清早期,前后廊添接于乾隆三十四年。依据如下:

a. 首先,清早期《皇城宫殿衙署图》中慈宁门已存,为五间;其次,乾隆元年改建时慈宁门未经改动;《乾隆京城全图》中慈宁门仍为五间;乾隆三十四年改建时,明确记载慈宁门是拆盖并添接前后廊,即其主体部分仍未经改动;由此可推测,慈宁门的主体部分建成时间应不晚于乾隆元年,前后廊则添接于乾隆三十二至三十四年;

b. 慈宁门立柱用材情况见图12,22 根立柱中,前后廊的12 根均为楠木,而主体部分的10 根则包括5 根云杉、3 根落叶松、2 根楠木;

c. 结合档案中关于乾隆三十四年改建时使用旧料的记载,可知添接前后廊时所用的旧料恰为“各处所拆”旧楠木;反而主体部分立柱以云杉、落叶松为主,仅有2根楠木(且不能排除为此次改建时所替换);此外,在慈宁门所取样本中,楠木虽占一半以上,但云杉、硬木松、落叶松的使用也很普遍(表3),且云杉和落叶松在柱、梁、枋等构件中均有使用;以上皆与前述徽音左/右门、大佛堂的用材情况迥异(由此可见,慈宁门的主体部分建成时间晚于明代);

d. 慈宁门各开间脊檩的檩出头、柱头位置的旋子彩画也显示出明末清初的时代风格。

此处需对落叶松的使用略加探讨,由于明代对楠木的过度开采利用,到清代时,已极难获取堪用良材,因此康熙时开始陆续使用松木替代楠木作为宫殿建筑用材①关于康熙朝开始用松木替代楠木作为宫殿建筑用材,在《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小红绫本)中有相关记载,如卷二八、卷一二四。[16],如康熙八年(1669)有“修造宫殿,所用楠木不敷,酌量以松木凑用,著停止采取”的记载,到二十五年(1686),康熙帝明确提出“今塞外松木,材大可用者甚多,若取充殿材,即数百年可支,何必楠木,著停止川省采运”,可见,清代采用松木、尤其是东北松木的历史,应是始于康熙时期,而落叶松恰是我国东北特产的木材;由此,落叶松的普遍使用,很可能意味着慈宁门在康熙朝有过改建,这与文献反映出的建成或改建时间也是相符的,甚至,是否与前文所提及未看到档案记载的康熙二十八年重修有关,令人好奇。

综上可知,慈宁门(图13)的主体部分应建成于清早期(可能是康熙二十五年后、乾隆元年前),前后廊则添接于乾隆三十二至三十四年(立柱用料为各处所拆旧楠木)。

(5)8 座庑房类建筑经历过数次重修或改建,其木构格局面貌应是最终定型于乾隆三十四年,但仍使用了部分明代及清早期旧构件。依据如下:

a. 如前所述,据《皇城宫殿衙署图》,徽音右门南/北庑房、徽音左门南/北庑房在顺治或康熙朝已存,乾隆元年前有过一次改建;而慈宁门东/西庑房、大佛堂东/西庑房则基本能够确定是在顺治十年后、乾隆元年前的那次改建中,分别由原本的墙体和斜廊改建而成;其后在乾隆三十四年,所有庑房又经过一次改建,主要是拆盖,间数增多;可见,这8 座庑房类建筑在清代就至少经历过两次改建,此后其格局基本延续至今;

图10 慈宁宫大佛堂立柱材种分布图(图片来源:张琼绘制)

图11 慈宁宫大佛堂正立面(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提供)

b. 该组建筑用材情况各有差异,使用的木材种类主要包括楠木、云杉、冷杉、落叶松、硬木松、金钱松,零星使用软木松、侧柏、圆柏及杉木,但无论是从用材数量还是位置看,都没有呈现出特别明显的规律,反映的历史信息较为复杂;

c. 总体上看,楠木在该组建筑中的使用不似在徽音左/右门及大佛堂中那样占据明显优势,占比在15%~50%之间;与慈宁门相比,其使用楠木、云杉、落叶松、硬木松的情形相似,但特殊之处在于均使用了冷杉,而慈宁门未使用;由此可推测,这8 座庑房类建筑与慈宁门的改建历程是有差异的,但具体情况还有待深入研究;

d. 该组建筑中有若干构件均发现明末清初时代风格的彩画,但位置分散,也没有明显规律。

综上,慈宁宫区的8 座庑房类建筑在明清两朝经历过数次重修或改建,虽最终定型于乾隆三十四年,但仍使用了部分明代及清早期构件,体现了丰富而繁杂的历史信息。

(6)慈宁宫是清中期乾隆三十四年改建而成,更多反映了清中期建筑的特征和面貌。依据如下:

a. 从档案看,慈宁宫最终改建完成的年代和情形最为明确,“从单层檐添建为重檐,添展进深”;而在乾隆元年前,同大佛堂一样,慈宁宫也经历了由五间变为七间的过程;

b. 从用材看,在慈宁宫所取的400 个木构件样本中,硬木松最多,云杉和落叶松次之(这三种木材共占比78.8%),这与故宫其他清中期、尤其是乾隆朝建筑以硬木松或落叶松等为主的现状基本是一致的①;

c. 慈宁宫所见楠木样本仅50 个,占比12.5%,使用位置集中于梁(共34 件),样本中三/五/七架梁均为楠木,采步梁、桃尖梁、天花梁、角梁中偶见,其他柱、檩、枋构件上零星使用;在有关慈宁门的讨论中,已知乾隆三十四年改建时所用的旧料为“各处所拆”旧楠木,从慈宁宫的情况可见,也基本是如此;

d. 与该区其他建筑相比,慈宁宫从法式特征看,建成年代也明显要近得多[17](图14);另此次改建尚有实物为证,如:在慈宁宫明间藻井西侧面发现有“乾隆三十四年”字样的题记,在大佛堂西一次间前檐下金枋(树种鉴定为楠木,或属旧料)北侧面发现有“乾隆三十四年重做”的题记②。

3.4 从慈宁宫建筑群的木构件用材观其选材理念

前文提到,材种鉴定的取样位置包括慈宁宫一区建筑的立柱、三架梁、五架梁及其随梁、七架梁及其随梁、角梁、单步梁、双步梁、桃尖梁、天花梁、瓜柱、脊檩、金檩、檐檩、额枋、穿插枋、承椽坊、天花枋、托斗枋、斗拱等多种木构件。为便于分析,按照普遍认知将这些构件分为以下几类:

(1)柱:包括立柱、童/瓜柱等,为主要受压构件,其中立柱直接与地面接触。

(2)主要承重梁:包括二/三/五/七架梁、单/双步梁、角梁/抹角梁、采步金等,为主要受弯或受剪构件。

(3)次要承重梁:包括随梁、桃尖梁/天花梁/爬梁等,亦多为受弯或受剪构件。

(4)檩/枋:包括所有檩(金檩、脊檩、檐檩等)和所有枋(大/小额枋、穿插枋、托斗枋等),与柱/梁相比较,在建筑整体中可看作是次要承重构件,主要起横向拉接、提升建筑整体刚度的作用。

① 如分别建于乾隆早期、乾隆后期的寿康宫一区和乾隆花园一区,其用材皆是以硬木松、落叶松为主。

② 均为慈宁宫大修时在前期建筑勘察过程中所发现。

图12 慈宁门立柱材种分布图(图片来源:同图10)

图13 慈宁门北侧外立面(图片来源:同图11)

图14 慈宁宫大殿正立面(图片来源:同图11)

(5)其他:包括斗拱、藻井/顶板等。

按此分类,上述12 类木材在慈宁宫建筑群各类构件中的使用情况见表4 及图15。从图15 中可以看出,各类木构件的用材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1)柱类构件中,主要用到的树种有楠木、落叶松、云杉。其中,童/瓜柱中这三类木材共占比100%(落叶松高达55.6%);立柱中这三种木材共占比78.6%。

(2)主要承重梁中,主要用到的树种有楠木、樟木、木姜、云杉、落叶松、硬木松,且楠木占据绝对优势(楠木占比从62.5%~100%)。其中,二/三/五/七架梁中这六类木材共占比98%;单/双步梁仅见楠木(81.2%)与木姜(18.8%)两类,占比100%;角梁/抹角梁中这六类木材共占比100%;采步金仅在慈宁宫出现2 根,均为楠木(100%)。

(3)次要承重梁中,主要用到的树种有楠木、云杉、落叶松、硬木松。其中随梁中这四类木材共占比100%(以硬木松42.8%居多);桃尖梁/天花梁/爬梁中这四类木材共占比94%(以楠木77.4%居多,云杉12.2%次之,其余两类共占比4.4%)。

(4)次要承重构件檩/枋中,主要用到的树种有楠木、云杉、冷杉、硬木松。其中,檩构件这四类木材共占比86.6%;枋构件中这四类木材共占比86.6%。

(5)其他构件中,主要用到的树种有楠木、硬木松。其中,斗拱中这两类木材共占比69.7%(另有木姜、云杉共占比17.4%);藻井/顶板仅见楠木(100%)。

仍沿用表4 的统计数据,只改变统计方向(即以各树种为横轴,观察各类构件在其中的占比),可得到图16。

对图16进行分析,也可以看出一定规律:

(1)整个慈宁宫建筑群中,楠木的使用最为广泛,数量最多,不仅见于各座建筑(图4),也见于各类木构件,呈现“占比高、分布广”的特征。

(2)木姜虽然在所有树种中占比很低(约1.1%),但也在多处建筑、多种构件上使用;樟木虽仅见于大佛堂,但在大佛堂的各类构件中均有使用;与楠木相比,木姜和樟木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占比低、但分布广”的特点。

图15 慈宁宫建筑群各类木构件用材比例统计图(图片来源:张琼绘制)

图16 慈宁宫建筑群各树种所在构件比例统计图(图片来源:同图15 )

图17 慈宁宫建筑群推测建筑分期图(图片来源:同图15 )

(3)云杉、冷杉主要在檩、枋中使用(云杉在这两类构件共占比73%,冷杉占比达89.8%)。

(4)落叶松多见于立柱(48.8%),但在檩、枋中也有使用(各占比19.4%);硬木松多见于枋(57.7%)。

(5)其他诸如金钱松、软木松、杉木、侧柏、圆柏等树种,因整体使用占比很低(共占4.9%),应是作为后期补配或小规模维修之用,对其的分析不足以得出确切结论,故在此不作过多讨论。

总之,因楠木、樟木、木姜这3 类木材都是产自我国南方的珍贵树种,具有上佳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腐性,结构稳定,不易干缩变形,利于加工,具备作为建筑用材的优越性能,因此在明代及清初的建造、重修过程中,被大面积使用。到清代早中期,由于楠木等良材愈发难得,故在改建、修缮过程中逐渐引入了云杉、冷杉、硬木松和落叶松等其他树种,根据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工匠对各类木材的材性是有较高的认识水平的,比如:强度高且耐腐的落叶松多被用于与地基直接相连的柱构件;不耐腐的云杉和冷杉则主要用于对耐腐性能要求不高的檩、枋构件上,尤其是强度稍逊的冷杉,绝大部分用在檩、枋构件上;小部分云杉也被用于立柱,可能是在其高强度与耐腐性能之间取舍的结果;各方面性能没有明显硬伤的硬木松,在立柱、檩、枋等各类构件中均有使用,但以枋构件为主,应是反映了清代改建的选材情况。

3.5 小结

通过对慈宁宫建筑群各座建筑、各类构件的用材特征进行分析(图7),就可以从用材规律对其进行初步分类,并了解当时工匠的选材用材理念;再结合文献梳理和实物遗存,则各座建筑的建造年代和改建历史会呈现出更加清晰的面貌。

总体上,慈宁宫一区建筑(图17)中,徽音左/右门极有可能是明代原构;大佛堂虽在清早期经历改建,但仍沿用了大量明代构件;慈宁门的主体部分建成于清早期,前后廊添接于乾隆三十四年;8 座庑房类建筑曾经过历次改建,叠加了较多的历史信息,最终定型于乾隆三十四年,但也使用了一些旧楠木构件,属于“明清混体”建筑;慈宁宫由于在乾隆三十四年经历过较大改建,则成为该区最典型的一座清中期建筑。

4 结论和展望

(1)通过对慈宁宫建筑群木构件用材进行树种鉴定,发现其使用的木材共有12类,均为较好的建筑用材,其中楠木占比最高;通过考察慈宁宫建筑群的用材配置,可将该区建筑分为五组,结合文献档案记载,认为用材情况一定程度上能够印证其在不同时期的修建及改建历史,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古人的选材用材理念。此外,以慈宁宫建筑群为代表,通过分析能够看出明代修建紫禁城时,几乎是不分建筑、不分构件全部使用楠木、木姜等南方樟科阔叶材,而到清代,随着资源禀赋的变化,其建筑用材类型趋于多样化,尤其是落叶松、硬木松的使用逐渐成为主流。

(2)以武英殿大修试点工程为起点,故宫与林科院木材所展开了长达十数年的密切合作,对故宫内多处古建筑木构件进行了材种鉴定,为建筑的研究和保护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数据资料,为建筑年代判别提供了新的思路,从而有助于对古建筑进行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的评估,并为保护提供依据。随着科学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基础数据的长期积累,再加上未来可能引入的新技术、新方法,比如树木年轮学、同位素分析、植物DNA 鉴别等手段,研究者或许能够对古建筑的构件进行精确定年和产地追溯。到那一天,我们对古建筑的研究也将迈入一个新的阶段。

猜你喜欢

用材楠木建筑群
南头古城数字展厅建筑群
周发祥:“我老了,让我儿子来守护楠木林”
建筑与建筑群储能工程初探
题小女微信发美国校园松鼠照(外一首)
茶盘洲的楠木王
关于建筑材料检测和质量控制的探讨
楠木栽培管理技术探讨
金丝楠木不神奇
造林绿化用材、观赏树种适应性研究
袖珍公园——高密度建筑群与户外公共空间矛盾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