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生而不同,你有何不同

2020-03-04安知灰鱼

读者·校园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支气管镜稿费学姐

安知灰鱼

在很早的時候,我就听过这样一句话:人生而不同。

我记得,当时语文老师用“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片叶子”来为这句话做补充比喻。

一直以来,我对这句话的认识只停留在“知道每个人都不一样”的层面上,直到5年前,我私自给它加了后半句:既然人生而不同,那你有何不同?

人总是要经历点什么才能有所成长,而到目前为止,我遭遇的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变故,是5年前的那场病。

大一的暑假我回到家,妈妈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怎么瘦成这样了?”

我也不知道自己具体瘦成了什么样,只记得我的历史最低体重只有36公斤。妈妈以为我只是在学校没吃好,努力给我做了很多好吃的,但是我怎么吃都胖不起来。

老师曾经跟我们说过这样一句话:“能吃又不胖,小心有甲亢。”

我的病不是甲亢,是肺结核。

临近开学,我的体重还是没有增加,并且开始出现后背疼痛的症状,半夜疼醒后的我无法再次入睡,只能听着隔壁传来的呼噜声,趴在墙上等天亮。

我想着等开学了再去看病,于是就这样忍了三四天。开学前一天晚上突然疼痛加剧,我实在忍不住了才告诉父母。父母陪我去县医院检查,医生建议我去市医院检查;去了市医院后,市医院的大夫又建议去更大的医院。

于是我和爸爸坐着动车去了更大的肺科医院,门诊医生看了一眼我的肺部CT片,马上联系住院部,给我腾出一个床位,说第二天就安排我做支气管镜。

我后来才了解到自己的检查结果:肺结核、支气管结核还有肺不张,当时我的右肺被压缩到正常体积的1/3。

第二天我做了支气管镜,就是用一根特殊的管子,从鼻腔伸到肺内的气管里,然后直接打药进去,再取一点组织出来,让堵塞的地方疏通——前后一共做了5次。

那段时间对我来说最难熬的不是这样的手术治疗,也不是每天要吃的一大把的药,而是深夜里的孤独。

我住的病房是五人间,除了我都是当地人,晚上都各自回家。我心疼水土不服的爸爸,把他也赶回家了,只是到了要做支气管镜的前一天,需要他过来签字。

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这间传说是全院最大的病房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孤独感被无限放大。我全无困意,但是想到医生说熬夜对病情不好,我便逼着自己入睡,越是如此,越是失眠,陷入恶性循环。

病友换了一批又一批,唯独我在55号床上“坚守”了两个月,为新来的病友介绍开水间在哪里,食堂在哪里,哪一家外卖好吃……

住院期间,我仍关注着班级的动向,得知有一次小测验要计入期末成绩,我从行李箱里面拿出书本,看了几天就上了考场,结果看到试卷的时候,我懵了,因为我连题目都看不懂。

那一个小时,我像犯了错后不敢出声、不敢乱动的孩子,人生中第一次交了白卷,连名字都不敢写上去,最后和几个同学匆匆道别便逃回医院。

我知道,这个时候继续上学已经晚了,辅导员也建议我休学一年。

出院的时候,护士姐姐再三叮嘱我,要乖乖吃药,因为我已经耐多药了(就是几种很有效的药对我没有作用了),她总是吓唬我,说我要是再发病,就无药可救了。

这一年的经历改变了我的很多人生观念,说让我脱胎换骨也不为过。

忘了是在怎样的机缘巧合下,我开始接触网络文学。其实我上初中时曾经和同桌一起在本子上写过小说,后来不知道怎么就不了了之了。

怀着紧张和希冀,我写了第一本网络小说。毫无意外,没有读者,没有点击量,没有签约,没有稿费,自己默默写了十几万字就完结了。

幸运的是第二本成功签约,我拿到了第一笔稿费,虽然文笔和情节稚嫩到自己都不忍回头看。

最重要的不是稿费,而是网络文学给我打开了另一扇门,让我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一条路是我可以走的。

妈妈终于如愿让我的体重增加了10公斤,导致我一年后回到学校被朋友问:“你的下巴去哪了?”

如果曾经的同学、舍友还在学校,估计还会有更多的调侃。他们在大三时各奔东西,到各个单位见习,全都离开了学校,而我要和大二的学生一起上课。曾经的学弟学妹成了我的同学。

新的班级,新的同学,新的舍友,但在他们的眼里,我不是一个新人,而是比他们老的“老人”。

所以他们总喜欢叫我学姐。

每次听到这个称呼我都备感压力,既然被喊学姐,成绩总不能太差,偏偏大一稀里糊涂地拿了奖学金,让他们对我的期望值变高。

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自信,我一直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差。

大一刚入学那会儿,一位学长说平时上课不听没关系,期末老师都会总结重点,背了重点都能过,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

有了学长的“教诲”,此后但凡听不懂的课,我就趴在课桌上睡觉,心里想着学长说了,期末有重点。

这点倒是不假,临近期末,学习委员不知道从哪搞来的资料,大家背下来应付期末考试完全没问题。像我这样本来基础就稍微好一点的,还能拿奖学金。

这对大一时的我来说相当满足,如果没有之后那一年的沉淀,大二时的我肯定也还是这个样子。

返校后新学期的第一节课,看着邻桌熟睡的同学,我突然意识到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发生变化。

那是我第一次思考自己的未来——难道我的大学就是一次又一次地应付期末考试吗?毕业后这些成绩能带给我什么呢?

在此需要交代一下我的专业——临床医学,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专业。

医科学生从入门到真正独立走上临床,需要耗费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那时的我还没有想到这么远,只是单纯为了实习的时候不被老师骂得太惨,所以决定要认真学习。

教室、食堂、宿舍、图书馆,四点一线,我把各个等级的奖学金拿了个遍。虽然每次临近期末还是会有一本本的“重点”传到我的手上,但我把它们收好,一页也没有翻过,连名字都没有写。

我想对大一新生说,高一级的学长或学姐并没有多“高大上”,他们只不过比你早一年来到这所学校。第二年你也会成为别人眼中的学长或学姐,那时候,我希望你能谨言慎行,不要再对学弟学妹说出那种“平时不用读书,期末可以背重点”的话。

想当年我上大一的第一節课,老师问我们上大学后有什么目标,我第一个举手,理直气壮地对她说:“我就是来玩的。”

因为在此之前所有老师、朋友、长辈都是这样告诉我的:“大学就是去玩、去放松的。”

他们总说没有挂过科的大学是不完整的,但是我的自尊心不允许我挂科,尤其是在这样的专业。

我有一颗想当医生的心,同时也有一个不太适合当医生的身体,一天3次、一次8片的药我吃了730天。最后一次复查时,医生交代我尽量不要熬夜,不要太劳累,以免复发。

偏偏医生就是一个要经常熬夜值班、特别劳累的职业,这在我第一次实习值夜班时就感受到了,本就睡眠浅而且入睡困难的我好不容易在值班室里合上眼皮,急诊病人来得比周公更快,一阵忙活后,我再次努力睡觉……那一刻我想起了肺科医院的55号床。如此几个循环后,我抬起头望向窗外,天已经微亮……

那是我第一次对当医生这件事产生迟疑。别人嘲笑我太矮,说我够不到手术台的时候我没有屈服;别人说我读了5年本科(实际上是6年)混得还不如一个专科生的时候我也没有屈服。但是第一次值夜班后,我害怕了,不管成绩多优秀,不管救死扶伤的愿望有多迫切,但我更想活着,这很现实。

因为,我和别人不一样。

我的身体经不起过度消耗,我必须过自律健康的生活,这样的身体注定我去不了大医院,这不是没有抱负,而是我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是去多大的城市、多好的医院、评多高的职称、赚多少钱,而是简单平静的生活。

我和别人是不一样的。

我热爱文学,喜欢写小说,我可以赚稿费,这是一条我随时都可以走的路。当然,这只是一条备选的山间小路,至少目前我仍然坚持走在医学的道路上,如果有一天我的身体承受不了了,这就是我的后路。

马克·吐温说:“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两个日子,一个是你出生的那天,一个是你明白自己为何出生的那天。”

我不敢说自己已经明白了,但是我已经开始思考并且得到初步的答案,那么你呢,朋友?你是否也开始思考,既然人生而不同,那你和别人相比,究竟有何不同呢?

关于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无论你是否找到答案,都请你记住,你和别人不一样!

猜你喜欢

支气管镜稿费学姐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经支气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导致腔内阻塞的效果观察
学姐
“稿费”的由来
视觉科学
知心学姐
Dear Incoming Freshman (from an Incoming Senior) 高中怎么过,学姐有话说
面对爱情的时候,你能拿出多大的勇气
历史上外国作家的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