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振兴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实现路径研究

2020-03-04

关键词:农业产业特色人才

苗 国 强

(洛阳理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32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时期,没有“三农”的振兴就没有全中国的振兴,没有“三农”产业的振兴就没有农村社会的全面振兴。2018年2月,中共中央发布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并在当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我国乡村振兴进行全面的布局与指导。乡村振兴作为国家战略,是新时代农民富、农业兴、农村美的总抓手,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三农”的兴旺程度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性指标。乡村作为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场域,单方面的发展不足以支撑整个农村的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长期处于发展不平衡状态,只有狠抓产业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才能从根基上解决问题。实现产业兴旺,产业创新是关键。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振兴不振兴,关键看农村。只有农村走上创新之路,跟上现代化步伐,“老树发新芽”,摘掉“穷帽子”,挖掉“穷根子”,才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专业的产业人才激活振兴因子

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人的振兴。人是振兴的主体,也是振兴成果的分享者和受益者。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让老百姓过上美好生活,这也是振兴农村社会的根本目的。传统乡村发展主要靠自然条件——土地优良、肥料得力、气候有利等,人的因素体现在以重视体力为主,人多力量大、起早贪黑、勤劳苦干,根本谈不上专业化发展。这也是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却总与第二、第三产业之间存在差距的制约因素,更是长期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影响与后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背景下,要实现“三农”产业振兴,弥合城乡差距,建立新型城乡关系,实现全面振兴,人才振兴绝对是首要因素。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要素理论中最为活跃的要素,人与物的结合程度最能体现一个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水平。但是,改革开放以后,一方面,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不断吸纳广大劳动人口,就业人口结构随之进入重组期,由此引起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落后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入发达地区,导致农村社会产生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而老弱病残者留守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部分农村人口通过考学、异地成家就业等其他方式,一些“优秀人才型”农村人口转变成城镇人口,离开农村生活场域,造成农村人才流失而缺乏知识型、技术性人才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应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农村产业只有走专业化路子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这就尤其需要多类别、多层次的产业技术人才。针对不同的人才需求,融合好人才平台和服务,搭建好人才流动平台,“引进来”并能“留下来”,发挥好各类产业人才的专业性、知识性作用,使得乡村振兴产业的细分类目都有相应的人才支撑,通过人才带动老百姓学习新理念、新技术,增强老百姓在农业产业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其次,通过政策激励和支持,吸引走出去的人才返乡回流,他们带回先进的理念、技术和资金,在故土家园创业并带动就业,一方面为当地培养新型农民,另一方面为剩余劳动力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再次,建立起各类人才间的互动交流和继续教育培训渠道,提升农业产业从业者的产业技能,健全人才融合机制,根据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靠山兴山、靠海兴海”,培养一批专业突出的“养殖大户”“粮食大户”或者复合型的“产业能手”“带头人”,“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让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2]。使农业产业由过去的传统生产方式走向“专业化”道路,使农业从单一的产量增加转向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提升,用人才驱动力推进产业现代化。最后,紧扣产业链条做好人才分类。“乡村振兴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复杂工程,几乎需要各领域各专业类别的人才支撑,随着产业融合和区域发展,人才分类也很难严格做到唯一性和排他性”[3]305。如教育教学人才对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医疗卫生人才对人们医疗问题的解决、互联网人才对产业发展的创新等。但是,在人才主要功能属性之外,每类专业人才还必须具备其他功能,应该是“复合型专业人才”。总之,要激活人的因素,使人与其他生产要素合理、科学配置,发挥出人才的综合实力,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振兴目标。

二、合理的产业结构优化振兴布局

产业结构是全面振兴的框架支撑,合理的布局就是构筑产业大厦的四梁八柱。农业虽然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但是长期以来处于以工业为主、农业为辅的经济结构之中,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一直是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自然环境各异,农业作物也有其自身的生长周期,导致各地农业产业发展存在差异,发展不平衡、产业种类差别明显、市场需求与农业生产不同步等现象严重,农业产业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具体表现为:一是大部分农村地区仍以传统农作方式为主,农业生产效率低、产出低、收入低、现代化程度低,绝大部分生产仍然主要用于满足自给自足;二是农业产业与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受农作物生长规律制约,农业投入与收获之间存在时间差异,很难与市场需求信息完全匹配,“谷贱伤农”问题时有发生;一些地方种植、种养产品不注重地域化差异,“一窝蜂”上马同一项目,导致产品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与经济效率失衡;三是三大产业结构在农村地区不平衡,工业经济占比微小甚至不存在,农业生产所需的工业产品得不到及时满足,在地理环境差的地区,其传统农耕方式向现代化转变的进程缓慢。第三产业在农村区域的分布少、水平低,农村消费市场的现代化程度低、消费能力弱,对高水平服务的需求极少。因此,在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产业结构布局优化是乡村振兴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第一,要继续坚持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尤其是粮食主产区的重要战略地位;保持土地政策的稳定性,创新土地使用方式,充分发挥土地效能;加快新型农村建设步伐,培育懂“三农”知识、有专业技术的新型农民;在设计产业结构布局时不踩红线,不脱离各地农村社会实际。第二,要着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或升级,创设调整产业结构的综合条件,从体制机制上吸引资金和企业参与农村产业振兴。第三,加大利用先进农作方式的力度,提高科技含量,科学种养、科学管理,提高农产品产出率和农业产业收益率,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和产业信心,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第四,建设生态产业群,拉长农业产业价值链,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拓宽农业副产品的增殖渠道,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市和乡村的联动发展。第五,通过现代化、智能化手段打通相关壁垒,进入到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中来,促进形成产品、生态、经济共同体,不走高污染、高耗能、损布局的发展之路,加大三大产业在农村的生态链,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建立三大产业示范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区,让科技服务地方、服务百姓,促进生产力转化,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绿色发展。

三、鲜明的产业特色突出振兴优势

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的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遵循乡村建设规律,着眼长远谋定而后动,坚持科学规划、注重质量、从容建设,聚焦阶段任务,找准突破口,排出优先序,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各个领域都有着明确的指导意义。比如针对农村的“精准扶贫”,就精确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强调因地制宜、精准到户到人。依据这一原理,产业振兴更要突出特色。一是品牌特色。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一个地方与另一个地方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差别较大,而这恰恰又是形成鲜明特色的优势条件。对于已有的产业品牌要适时跟进新的市场需要,用新方式满足当今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让老产品出新特色,促使老品牌走得更远、影响更大;对于最能代表和体现本地特色、过去未能树立起品牌的农产品、农副产品等,要通过现代化方式塑造品牌,突出特色,发挥农产品“合作社”的合力作用,创出新品牌并使其发展壮大;随着乡村产业的振兴,农村企业的兴起,还要形成企业品牌,知名企业品牌也是乡村振兴的一股重要力量。另外,还要加强品牌保护意识,地方特色不能搞“异地复制”、照本宣科,不抄袭也禁止被抄袭。二是文化底蕴特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孕育一方文化。文化是民族的基因,文化是农民生活内容的精华,文化是“特色”的底色。文化底蕴越深厚,特色就越突出。深入挖掘各地农耕文化、民族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实质、优秀传统等,结合时代要求,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基础上着力创新发展。三是经营模式特色。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了乡村振兴的步伐,也丰富了农业产业的经营模式。网络信息时代提供了多元化的经营方式,也拓宽了国际国内市场,通过电商、“互联网+”等新兴手段加速品牌宣传和市场营销力度;通过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等创设产品体验情境;通过“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等复合形态实现线上+线下联动;通过单项适度规模经营,形成片区特色并提供专业化、组织化服务等。四是功能特色。依托各个地方独特的地理资源如森林、湿地、河流、峡谷等,充分发挥利用各种资源的功能优势,形成地域特色。运用各种利益联结方式,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挖掘资源的多方面功能,促成传统资源+创新功能式产业链,让农民成为特色产业链条上各个环节的参与者和获益人。五是生态文明特色。依托各地的生态环境特色,“要大力挖掘乡村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因子,将之升华为具有乡村特色的生态文化,如茶园文化、竹园文化、庭院生态文化等”[4]141绿色优势,用生态文化内涵助力发展“生态农业”模式;还要打造“温泉小镇”“森林氧吧”等专业性、专属性强的联合功能经济体。如,主打养生和健康文化的农产品越能被大众认可,地域特色越特别的乡村越容易做大做强旅游业等。六是现代化特色。加大农村水、电、暖、交通、厕所等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缩小城乡生活条件差距。同时,综合运用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乡村和城市间各类信息及时、即时和适时交互,从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上保持信息畅通、公开、透明。在5G即将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发展农超、农社、农企、农校等产销对接的新型流通业态。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农民掌握较为熟练的媒介工具做好传播、生产、销售等工作,为产业振兴提供群众智慧,为产品销售提供渠道,为产业兴旺增加人气。同时,调动全民、全域参与,也能对乡村产业振兴起到大众评价和舆论监督的作用。

四、高度的融合发展助力全面振兴

融合发展是实现全面振兴的题中之义,也是难中之难,更是策中之策,对推进产业振兴和乡村振兴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在传统价值理念里,城市优于乡村,工业优于农业,城市与工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农业、农村和农民则处于从属和被动地位。主要表现为城市发展以牺牲乡村为代价,土地、资源和劳动力配置均以城市为中心;城市和工业发展的负面效应,如环境污染向农村转移、低质量产品向农村销售;城市和工业发展无节制攫取农村资源;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城市和工业发展粗放型劳动力来源,劳动强度大、劳动收入低。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增强产业振兴的聚合力,尤其是融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将城市与乡村置于一体化、平等化的价值认知基础上,相互支撑、相互渗透,多元结合、优势互补,发挥三大产业的合力作用。二是培育多元融合主体,以平等、互利、共生的视角来看待和对待城市和乡村的发展。产业间主体互鉴,用命运共同体的思路融合人才、土地、工厂、商业等要素。三是发展多类型融合业态,打跨界牌、复合牌、链条牌,打造产业融合载体。客观地认识城市与乡村各自的优势和短板,通过“先强”主体带动贫弱主体参与,共同通过供给侧改革谋质量,将优势最大化、短板尽可能补齐。

乡村振兴,以人为本,最终目的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别,让广大农民充分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走上共同富裕道路。而农民致富的主渠道仍然在于产业振兴,产业振兴在于既回归农民之本又挖掘振兴之源。只有切实回到农民的初心和农业产业本身,建设和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乡村振兴才有稳固的根基。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特色人才
人才云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完美的特色党建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