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背景下“三位一体”生涯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2020-03-03林婷婷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生涯规划三位一体教育模式

林婷婷

〔摘要〕2018年9月,福建省启动了新高考改革。这次高考改革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潜能及未来发展方向去选择高校和专业。然而自主性加强的同时,他们又面临着选择能力不足的现状,因此,亟须对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实践证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教育“三位一体”的生涯规划教育模式,有助于提升高中生生涯规划能力。

〔关键词〕生涯规划;教育模式;三位一体;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6-0033-04

一、建构“三位一体”生涯教育模式的背景及现状

依据国务院2014年颁布的《关于深化考试和录取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福建省制定了《福建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确定2018年开始正式启动新高考。2019年4月,福建省发布《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赋分办法的通知》,将最终方案确定为“3+1+2”。以专业为导向的新高考改革倒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在新高考的带动下,生涯规划成为热门话题,学生生涯规划意识开始觉醒,各校都在如火如荼地研发生涯规划课程,但课程内容往往与实践脱节,仅停留在形式上;绝大部分学校孤军奋战,家长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生涯规划教育仅有一个空壳,举步维艰[1-2]。

二、基于核心素养,建构“三位一体”教育模式

通过对“生涯规划教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内涵的研究发现,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我们以新高考与核心素养为时代背景,结合调查研究,提出建构学校、家庭、社会 “三位一体”的生涯教育模式(见图1)。

该模式以来访者中心疗法[3]、建构主义[4]为理论背景,认为学生是规划的主体,生涯指导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接纳,在尊重学生个人特质的基础上,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资源、工具与手段,指导学生主动进行生涯探索,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下,逐步建构属于自己的生涯体系。我们提出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不是为了让学生决定自己要选择什么,而是引导学生不断进行自我探索,形成对自己相对客观的评估;引导学生进行外部环境的探索,形成对客观世界更深刻的认识,并进行整理分析;引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升学目标,从而指导自己的选课、选考;在具备觉察与分析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自我调整,实现自我管理。

在“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开设六大课程(生涯规划教育校本课、职业实践体验课、多元智能发展与探索活动课、成长发展课、家长学校课程、生涯规划师专业化课程)。根据每学年学生的发展任务及课程要求的不同,有梯度、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内容如下:

高一:适应高中,认知自我,生涯初探,指导选班;高二:目标调整,动机激发与维持;高三:高考心理调适,志愿填报指导。

(一)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高中生接受生涯教育、理解生涯发展最主要的方式。舒伯认为“生涯发展课程是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最适宜的方式”,因此,我校(福建省福州市第十八中学)将生涯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不仅开设专题课程,而且将生涯发展的概念纳入现有学科教育体系中。

1.生涯规划教育校本课程

(1)生涯规划通识教育。邀请校外专家、校内生涯规划骨干教师,以讲座的形式为学生、家长、教师开展生涯规划通识教育课程,让学生、家长、教师了解新高考,掌握生涯规划基本知识。

(2)生涯规划校本选修课。学校心理教师根据学生发展特点与需求,开设不同主题的生涯规划选修课,例如“高中生生涯规划”“成长与成才”“时间管理”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选课。

(3)主题班会。班主任根据学生生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阶段性问题开展团体辅导活动,解决班级学生生涯规划的共性问题。

2.多元智能发展活动课程

我们利用学校运动会、校园科艺节等趣味活动,将学科知识融入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提升生涯能力,让学生树立对学习和自我的信心。

3.成长发展课程

研发成长记录册——《天行健》,指导学生如何度过高中三年,正确认识自己,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跟踪学生成长,收集学生成长记录,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载重要收获,形成高中三年的成长轨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成长轨迹进行分析与反思,从而作出适合自己的生涯决策。

4.生涯规划师专业化课程

定期聘请专家到校对学校教师进行生涯教育培训,全员开展生涯规划教育;选拔优秀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升教师生涯规划教育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建立学校生涯教育骨干教师队伍。

(二)家庭教育

生涯发展与规划教育不能单纯依靠学校,还需要家庭的参与。父母影响着子女的职业发展,所以生涯规划教育需要家庭与学校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5]。我校开发家长课程,通过家长学校的方式,向家长提供系统和科学的家庭教育专业知识,让家长具备生涯相关知识,成为指导学生生涯规划的得力帮手。

(三)社会实践教育

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教育共同体。邀请各行各业优秀校友、知名专家、成功人士助力学校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提早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了解社会发展趋势;开展体验式活动,将体验生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分析自身资源,进行生涯探索。

1.开展“家校共联,走进职业”职业讲座活动,将家长作为课程资源,邀请家长到校与师生座谈,让师生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工作的基本特质与条件。

2.利用寒暑假等社會实践时间,开展“工作影子的任务”“亲身体验职业”活动,让学生体验职业,在真实情境中探索生涯,使学生对于职业有更直观的认知,提升学生的生涯决策能力。

3.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职业实践体验活动,如模拟选课报志愿、生涯规划书评选,将活动作为载体,让学生对生涯有更全面的认识。

4.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

经过一年的实践,我们在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探索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

(一)学校层面

1.师资配置问题。其一,缺乏专职教师,兼职师资力量单薄,师生比例失调严重,无法做到为学生提供个别生涯指导。其二,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大部分生涯教师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通过网上查阅资料自学,或接受几次速成生涯培训后就“无证上岗”,并未具备完全生涯指导能力。其三,生涯规划教育依靠部分骨干教师的力量去推动,未形成全校合力,即使在校领导的牵头下,设立 “学生生涯发展与规划指导小组”,也存在团队内部职责、任务不明确,完成任务仅依靠个别教师的现象;开展活动过程中,需要学校其他教师或职能部门配合时,有时得不到理解,认为这是“无用”的事。其四,兼职教师往往还有其他教学任务,时间、精力不够,对生涯规划教育往往有心无力。

2.时间紧,内容多,生涯规划教育启动太迟。在新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各学校纷纷开展生涯规划教育课,通过访谈得到的反馈结果是:“生涯规划就是帮我选科。”“学习压力太大,没时间进行生涯规划。”“有时间我还不如多刷两道题。”……从访谈结果可以看出,首先,面临突然的选择,学生有点措手不及,从高中阶段开始的系统的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太迟,因为生涯规划需要学生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能够理性分析,具有规划未来的能力,这不是通过一年的教育就能夠实现的;其次,进入高中后,学习难度、学习任务量加大,面临繁重的学业任务与巨大的考试压力,学生优先选择学习。

3.从管理层面来说,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了开展生涯教育的要求,却未出台相关文件。学校在缺乏实施标准的情况下,各自为政,“摸着石头过河”,生涯规划教育效果不佳。

4.没有校本教材。

(二)家庭层面

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舶来品”,在新高考的推动下,它变成了一个热点。然而大部分家长理念更新滞后,依旧认为“规划无用”。如何打破家长固有的陈旧观念,让他们形成全面且科学的生涯规划观,是生涯教育宣传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社会层面

生涯规划实践课程举步维艰,主要存在两个问题:缺乏官方认定的安全的实践场所,学生应付了事。

四、改进高中生涯教育课程的建议

(一)提升教师生涯指导素养,提倡全员生涯导师制度

专业的生涯师资力量是实施生涯规划课程的有力保障。首先,学校应该开设生涯规划通识教育课,实现生涯教育全员应知应会,减少不必要的“不理解”;其次,加强生涯骨干教师培训,聘请专家进校给教师进行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培训,选派教师去其他地区、其他学校参加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研讨,提升生涯规划教育能力;再次,挖掘一批有教学热情与能力的教师,在校内形成生涯规划教师学习小组,定期研讨、反思,在不断实践与不断反思中,提升自己的生涯教育素养;最后,落实生涯规划师资待遇,在学校无法配备专职生涯教师的前提下,绝大部分生涯教师凭借的是对生涯教育的热忱开展工作,难免会产生倦怠,因此要落实待遇,让生涯教师能够有持续的动力坚持这项工作。

(二)生涯规划,宜早不宜迟

在发达国家,生涯规划教育一直广受重视。以美国为例,要求生涯规划教育从6岁开始。因此,建议在保障高中开足课时的前提条件下,尝试在初中甚至小学开设相应的生涯课程,让学生从小接受生涯教育的全面熏陶,建立生涯规划的概念,不断尝试生涯探索,以便在高中阶段能够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生涯概念,不至于面临选课时措手不及。

(三)教育行政部门整合优势,搭建生涯规划教育大框架

整合优势师资培训资源,提升教师培训质量,促进教师培训常态化发展。

组织经验交流会,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

出台指导意见,明确生涯规划发展教育要求,制定统一课程标准。

整合社会资源,设立官方认定的实践场地;鼓励企业开放岗位,供学生实践体验。

参考文献

[1]王等等,徐瑛瑛.十余年来我国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研究述评[J].教师教育论坛,2019(2):12-15.

[2]刘敬云.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6(1):9-11.

[3]王文鹏.“来访者中心疗法”对人本德育的启发[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112-115.

[4]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2(5):74-81.

[5]杨青,陈云.高中生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家校合作的生涯规划辅导[J].教育导刊, 2013(7):37-40.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第十八中学,福州,350001)

编辑/于 洪 终校/纪 悦

猜你喜欢

生涯规划三位一体教育模式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策略探究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机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