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草药综合防治小瓜虫病的新方法

2020-03-03吴国思

甘肃畜牧兽医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瓜包囊虫病

吴国思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渔业技术推广站,甘肃 天水 741020)

小瓜虫病又称为白点病,是危害淡水养殖品种的主要纤毛类寄生虫病,能在淡水鱼中广泛地流行,疾病传播快,危害大。其病原体为多子小瓜虫,多子小瓜虫对宿主无严格选择性,能感染多种淡水养殖鱼类,各年龄组的鱼类都能寄生,尤其对鯮鱼、长吻鮠等的苗种危害大,发病后产生爆发性死亡,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1 病原

小瓜虫病的病原体是多子小瓜虫,属纤毛门、寡膜纤毛纲、膜口亚纲、膜口目、凹口科、小瓜虫属。

小瓜虫的生活史经历寄生于鱼体上的滋养体、繁殖阶段的包囊体、自由游动的感染期幼虫三个阶段。

滋养体阶段,小瓜虫寄生在鱼皮肤或鳃的上皮组织,把身体包在寄主分泌的小囊胞内,在胞内缓慢生长发育,这一阶段由于鱼皮阻挡,对鱼药不敏感;在包囊体阶段,成虫离开鱼体后,作短时间游动(一般3~6 h),就沉落水底、塘边等各种物体上,静止下来后,分泌一层透明胶质的厚膜包住,形成胞囊,然后经过一定时间,虫体开始分裂,产生数百或上千只纤毛幼虫,这一阶段小瓜虫对药物敏感的时间较短;在感染期幼虫阶段,从包囊中孵化出来的小瓜虫幼虫有1~2 d时间寻找宿主鱼寄生,这一阶段小瓜虫对鱼药很敏感,最适合施药杀虫。幼虫孵化时间通常在夜间,即午夜至凌晨,所以用药最好在凌晨前进行,以便杀灭抵抗力相对较弱的幼虫。

2 流行情况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多子小瓜虫的适宜繁殖的水温为15~25℃,pH6.5~8,发病季节多在初冬、春末和梅雨季节发生,夏季发病少见。当过度密养,饵料不足,鱼体瘦弱时易得病,当水温降至10℃以下或升到28℃以上时,小瓜虫就开始死亡。

3 症状及病变

在病鱼的皮肤、鳍条、鳃上、肉眼可见白色小点状囊泡,严重时体表似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病鱼游动迟钝,食欲不振,体质消瘦,有时与其他物体摩擦,游泳逐渐失去平衡,漂浮水面。镜检小白点可见马蹄形核,呈旋转运动、圆形或卵圆形、全身具纤毛的虫体,可确诊为小瓜虫病。鳃组织因虫体的寄生,鳃上皮组织增生,鳃小片破坏,鳃静脉有充血现象或部分鳃组织贫血,最终鱼因呼吸困难而死亡。虫体若侵入眼角膜,能引起发炎变瞎。病程一般5~10 d,传染速度极快,若治疗不及时,短时间内可造成大批死亡。

4 中草药防治优势

中草药具有无药物残留、无激素、无耐药性、药源广、就地取材、价格低廉、疗效稳定、毒副作用小等优点,是生产无公害水产品的重要生产资料。中草药不仅能抗菌、消炎、抗病毒、驱杀寄生虫,还具有促进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应用日益广泛。

5 综合防治

5.1 预防

5.1.1 调理肝肾 拌饵投喂鱼,每100 kg饲料添加水产多维100~150 g,每天1次,连投4 d。

5.1.2 提高免疫力 根据饲料重量,拌入黄芪0.3%、茵陈0.6%、板蓝根0.6%、大黄1%、当归0.2%、甘草0.3%,制成药饵投喂,每天1次,连投3 d。

5.2 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冷水鱼降低水温到10℃以下、温水鱼升高水温到25℃以上,再配合药物治疗,通常治愈率可达98%以上。

5.2.1 发病鱼塘667m3水体,用辣椒粉210 g、生姜片100g,煎成25 kg溶液,全池泼洒,每天1次,凌晨前进行泼洒,连用3 d。

5.2.2 用10:1的苦楝提取物与10:1的青蒿提取物和烟碱合剂,0.2~0.3g/m3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3 d。

药物治疗结束后,第8 d用漂白粉消毒1次,667m3水体泼洒漂白粉1 000~1 500 g。

经过以上中草药综合防治,达到了很好效果,小瓜虫病的治愈率高达98%以上。在小瓜虫病防治过程中不能用硫酸铜或食盐等治疗,该类药物不但不能杀灭小瓜虫,反而能引起小瓜虫形成胞囊进行大量繁殖,使鱼的病情更加恶化。

猜你喜欢

小瓜包囊虫病
南美白对虾养殖孢子虫病频发,实战派专家的五点预防建议
海洋甲藻包囊及沿革
《四川省若尔盖牦牛藏绵羊包虫感染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图版
四川省若尔盖牦牛藏绵羊包虫感染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规模场奶牛新孢子虫病感染调查
保护地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
不负缘起缘灭
一幅漫画概括你的2016
一例羊脑包虫病的防治报告
腹腔镜肝包囊摘除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