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彭建中教授诊治肾病的经验辨治肾系疾病的体会

2020-03-03耿贤华彭建中

光明中医 2020年6期
关键词:络脉三焦水肿

耿贤华 彭建中

慢性肾病包括现代医学所认为的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肾损害性疾病,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此类疾病属难治性疾病,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彭建中教授传承赵绍琴先生治疗慢性肾病的学术思想,不断完善,有所发挥。彭教授认为慢性肾病的病机为热郁血分、络脉瘀阻,或湿热伤血、络脉瘀阻,并确立以凉血化瘀为大法,以疏风胜湿、疏调三焦、通腑排毒、利水消肿、益气培元为辅,以大法指导下的随证治之法为佐,结合饮食调控和运动锻炼的全方位综合治疗之法,取得了良好疗效。吾何等有幸,位列恩师门墙,随师侍诊,聆听恩师教诲,收获颇丰。临证运用彭师传授经验诊治疾病常获佳效,对于慢性肾病诊治的体会尤为深刻,今将运用彭师经验诊治肾系疾病的案例4则分析如下。

1 腰病

杨某某,男,32岁。2019年4月19日一诊。腰痛7天,伴两小腿略肿。腰部酸胀痛,弯腰则加重,查血肾功尿酸457.4 μmol/L,同型半胱氨酸19 μmol/L,舌红胖苔薄白,脉滑。诊断:腰痛。证属热郁血分,络脉不畅。治疗疏风胜湿,凉血通络之法。处方:荆芥6 g,防风6 g,白芷6 g,独活6 g,生地榆10 g,槐花10 g,丹参10 g,茜草10 g,槟榔10 g,大腹皮10 g,大黄6 g,枳壳10 g,竹茹6 g,水红花子9 g,鸡内金10 g,焦三仙各10 g,桑枝30 g,丝瓜络10 g。水煎温服,每日1剂,10剂。嘱:忌食高蛋白、高脂、高糖食物,适当锻炼。

二诊:2019年5月6日,服用前方10剂,现腰己不痛,小腿肿胀消失。今查尿酸402.8 μmol/L,同型半胱氨酸13 μmol/L,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化验结果尿酸已经正常,舌淡胖示热淸过半,湿去大部,络脉通畅。脉细乃湿热刚去,气血未复之兆,于上方加紫苏叶6 g,以助升阳散邪,续服10剂。

按:“腰者,肾之腑[1]”,此患者因腰痛而就诊,检查时发现两小腿略肿,嘱其查肾功能和尿常规,发现尿酸略高。既往无肾病史,无高尿酸史,其他肾功指标无异常,诊为高尿酸血证待查,中医诊断为腰痛。尿酸增高与肾的排泄减少有关,舌红胖脉滑示热入血分之征,是为体质欠佳,失于锻炼,饮食不节,脾虚生湿,湿郁生热,伤及血分,络脉瘀阻,不通则痛。故宗彭老师治肾之法,予以凉血通络、疏风胜湿之法。药后佳效,说明诊断明确,用药合拍,亦说明从肾辨治高尿酸血症的可行性。

2 肾病综合征

李某某,男,61岁。2019年3月11日一诊。两下肢水肿2个月,伴阴囊水肿,肤痒,小便不畅,仅上午面部浮肿。该患者已患肾病综合征5年,有家族史,最近2年,间歇服用中药治疗较有效,此次因感冒诱发,生活不能自理,于医院输液、口服中药效效果不佳,经人介绍来诊。刻见:患者形体消瘦,行动困难,面色灰暗无光泽,神疲,目光略有神,大腹膨隆有振水声,双下肢肿胀明显,小腿更甚,凹陷性水肿久久不能恢复,稍动则胸闷心慌。化验检查:尿蛋白+++,血尿素9.6 mmol/L,血肌酐140 μmol/L,血红蛋白96 g/L。舌暗胖苔白厚根部尤甚,脉细无力。诊断:肾病综合征。证属湿热郁阻,三焦不畅,水湿停聚,湿热伤血,络脉瘀阻。此时治疗急当凉血化瘀、分消水湿。处方如下:荆芥6 g, 防风6 g,白芷6 g,独活6 g,生地榆10 g,赤芍10 g,丹参10 g,炒槐花10,茜草10 g,金银花15 g,大黄6 g,萆薢60 g,土茯苓80 g,葶苈子60 g,冬瓜皮30 g,抽葫芦30 g,生黄芪 30 g,生杜仲30 g,地肤子30 g,白鲜皮30 g,草河车30 g,车前草30 g。水煎温服,每日1剂,20剂。嘱:低盐饮食,忌食高蛋白食物,坚持散步锻炼。

二诊:4月1日,患者服上方后,小便增多,仅10天两下肢、阴囊水肿即消大半,现仅两小腿轻度凹陷性水肿,面目已不水肿,皮肤已不觉痒,能正常活动,惟大量活动时胸闷心慌,能从事正常活动,舌暗胖苔白略厚,脉细无力。前进凉血化瘀、疏风胜湿及大量利水消肿之品,水肿已消大半,气血畅通故行动如常,既已显效仍宗前法。前方去白鲜皮、地肤子加红景天10 g,薤白10 g,全瓜蒌30 g。后以基本方调理3个月余。水肿未再作。

按:该患者是一名患肾病综合征5年的患者,因2个月前感冒后加重,经输液及服中药,或略消而复肿,或根本不消,故来诊。观前方皆治利水健脾益肾之法。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大量蛋白的丢失,导致低蛋白血症,水肿顽固不易消除。历来多认为慢性肾病为肾虚及低蛋白血症,往往以滋补类药物、食品,结果加重肾脏负担,使肾病进一步加重。赵绍琴先生提出“慢性肾病非肾虚论[2]”“慢性肾病忌食高蛋白论”等新理论,丰富了肾病的中医理论,确立了以活血化瘀为主大法的治疗方案,取得了较高疗效。彭师继承发扬了赵老观点,并以赵老治疗方案为基础方,对确有虚的肾病案例,辅助益气培元的治法,对慢性肾病的疗效又提高了一个台阶,进一步完善了赵老诊治肾病体系的内容。此例患者即是典型的湿热伤血、络脉瘀阻所致。湿热阻滞,三焦不畅,气化不能,小便不利,水液潴留,水肿乃作,聚于腹部振之水声,湿性趋下,故下肢肿甚;络脉瘀阻,气血不畅,神疲乏力,复加湿郁,则面色灰暗;湿热郁阻,络脉损伤,久则化毒,泛溢肌肤,故见肤痒;水湿之邪上阻心肺气机,复加久病气虚肾虚,故动则胸闷心慌;舌脉亦显血瘀气滞、湿热壅阻之象。故宗彭师治肾病之法,予凉血化瘀、分消水湿之剂,所幸收效甚快,后仍按师传经验调理3个月,收到理想疗效。

3 慢性肾炎

王某,男,37岁。一诊:2019年3月15日,腰部酸痛3个月,伴两小腿略肿,夜尿多。有高血压病史3年,有慢性鼻炎史,体检时查BP150/110 mmHg,查尿常规:尿蛋白+++,红细胞1+,小便有沫。舌淡红胖苔薄白根部黄厚,脉滑数。诊断:慢性肾炎。证属热郁血分,络脉瘀阻,湿郁不化。先以凉血化瘀,疏风胜湿法。处方:荆芥6 g,白芷6 g,独活6 g,防风6 g,生地榆10 g,槐花10 g,丹参10 g,茜草10 g,桑枝30 g,丝瓜络10 g,决明子30 g,土茯苓60 g,萆薢30 g,槟榔10 g,大腹皮10 g,大黄6 g,金银花10 g,连翘10 g。水煎温服,每日1剂,20剂。嘱:忌食高蛋白食物,坚持散步锻炼。

二诊:2019年4月10日,腰已不痛,腿肿消失,BP140/95mmHg,尿蛋白+,每于劳累则腰酸胀,夜尿多,舌淡胖苔薄白,脉滑。处方:荆芥6 g,防风10 g,紫苏叶9 g,白芷6 g,生地榆10 g,赤芍10 g,丹参10 g,茜草10 g,土茯苓60 g,萆薢40 g,蒲公英30 g,生黄芪30 g,杜仲20 g,桑寄生30 g,金樱子20 g,茅根10 g,芦根10 g,冬瓜皮30 g。水煎温服,每日1剂,20剂。

三诊:2019年5月4日,尿常规检查无异常,腰已不痛脉弱,予二诊方继服10剂。嘱饮食控制,适当锻炼等。

按:本例患者正值青壮之年,由于作息不规律,饮食辛辣高热、高脂,工作压力大等原因,致脾肾不足,湿邪内生。又有长期鼻炎史,属伏邪为患,柳宝诒说:“邪伏少阴,随气而动,流行于诸经,或乘经气虚而发,或挟新感而发。”[3]邪伏少阴,久郁生热,伤于血分,络脉瘀阻,则血压升高;腰为肾府,不通则痛;邪热伤络,故尿中见蛋白及红细胞;伏邪化热内郁,脉见滑数。其治疗之法先以凉血化瘀,疏风胜湿。热减湿退,再辅以益气培元之法,补肾益元,促进慢性肾炎恢复。

4 水肿

满某某,女,45岁。2019年5月20日一诊。两小腿浮肿20天,脚面尤甚,按之凹陷久久不能恢复,右侧略重。BP120/80 mmHg,余无不适。舌淡红略胖边尖瘀点,苔白厚,脉弱。诊断:水肿。证属湿热伤血,络脉瘀阻。治法:凉血化瘀,疏风胜湿,疏调三焦。处方:荆芥6 g,白芷6 g,独活6 g,防风6 g,生地榆10 g,赤芍10 g,丹参10 g,茜草10 g,槟榔10 g,大腹皮10 g,大黄6 g,枳壳10 g,竹茹6 g,水红花子9 g,鸡内金10 g,焦三仙各10 g,藿香6 g,佩兰6。水煎温服,每日1剂,7剂。嘱:低盐饮食,忌食辛辣、寒凉、高蛋白食物,适量运动。

二诊:2019年5月28日,左下肢已经正常,右脚略肿,余无不适。舌淡红略胖边尖瘀点,苔白,脉弱。前进凉血化瘀、疏风散热之剂,湿化热消,络脉已畅,故下肢浮肿消退,效不更方,继进原方7剂。

药尽后,电话告知完全不肿,不再来诊。

按:经云:“肾者水藏,主津液”“肾者胃之关也……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4]本例患者除浮肿外没有其他症状,也没有辅助检查,只能求之于舌脉。幸好舌象一派湿热之像,不难诊断,边尖瘀点示络脉瘀阻,脉弱乃湿郁所致。予以凉血化瘀、疏风胜湿、疏调三焦之法,凉血通络、散湿除热,仅7天水肿明显消退,说明药证合辙,续进原方,果收佳效。

5 讨论

慢性肾病属于中医学“关格”范畴,其病情较为复杂,既有邪实的一面,又有正虚的一面。主要病机为热郁血分、脉络瘀阻,或湿热伤血、络脉瘀阻。邪热入血,血热内盛,热伤血络,同时又致络脉瘀阻。邪热日久,或久病及肾致肾气虚损,或耗伤阴精致阴液亏损,或损伤真元致元气不足,或蕴蓄生毒而漫行全身。肾者主水,气化不足,湿浊乃生,或与热合难于解分,或壅三焦雪上加霜,或蓄久生毒弥漫。

基于慢性肾病的以上病机,郁热、湿热是致病因素,络脉瘀阻是症结关键。彭师在赵老治疗慢性肾病大法的基础上,确立了凉血化瘀法、疏风胜湿法、疏调三焦法、利水消肿法、通腑排毒法、益气培元法[5]。凉血化瘀法凉血清热、化瘀通络,清除邪热、畅通肾络。疏风胜湿法宣肺气、开腠理、畅水道、外散湿邪,风性宣散、达邪外出、疏透郁热,风能解痉、缓肾络拘急、使络脉通畅。疏调三焦法通阳化气、运行水液、畅通气机、消邪热之源。利水消肿法排出多余水液,“渗湿于热下”,畅三焦,以祛湿、热之邪。通腑排毒法清解、排除体内浊毒,减轻浊毒对机体的损害。益气培元法配合大法使用,补肾益元,养疲弱之躯,促进肾病恢复。

本文4个案例中,案2、3诊断明确,属于慢性肾病的范畴,宗彭师治疗慢性肾病的经验治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另外2例,由于检查资料不完善,不能确定为慢性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经四诊综合分析,当属于肾系病症。经辨证分析,适合应用师传肾病诊疗方法治疗,故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启示我们,彭建中教授诊治慢性肾病的经验,不仅适用于各种慢性肾病,很多肾系病症在辨证准确的情况下使用同样能收到良好效!

猜你喜欢

络脉三焦水肿
舌下络脉诊法研究❋
看小儿络脉识宝宝病变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侯江红从三焦论治小儿久咳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一) 两手托天理三焦
孕晚期胎儿水肿宫内干预及预后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望“纹”知病,“掌”握小儿健康
结肠络脉探析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