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三明市省属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思路

2020-03-03三明市林业局王芳宇

绿色财会 2020年1期
关键词:林场森林资源林业

○三明市林业局 王芳宇

国有林场是保护建设森林资源的重要基地,承担着绿化荒山、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净化空气以及美化环境等生态功能,承担着国家木材战略储备、林业科研和经营示范等公益任务,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以及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林木良种补助、林业技术推广、林业防灾减灾、森林培育以及森林资源管理等项目资金的投入和建设,国有林场基础设施有了一定的完善,场部办公及职工宿舍、林区道路、生活用水、场区硬化绿化等得到进一步改善,也为林场的改革与发展夯实了基础,注入了活力,增强了发展后劲。

一、三明市省属国有林场基本情况

全市有省属国有林场13个,分布在12个县(市、区),现有经营面积134万亩,其中森林面积119万亩,林木蓄积量1237万立方米。经营区全部位于闽江上源,其中有9个国有林场分布在河流两岸及县(市、区)城区周边,有4个分布在禁止开发、限制开发和重点水土流失区的县,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生态区位重要。

国有林场作为全市重要的森林资源战略储备基地,以生态建设为主,是绿色三明建设的主战场,是维护生态平衡的核心和基础。其主要工作为:开展林业科技推广,承担全省大部分林业技术研究、试验和推广任务;建设林木种苗基地,现已建成沙县官庄、尤溪、将乐三个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为社会提供林木良种;培育国家木材战略储备林,国有林场亩均蓄积量12立方米,是集体林的2倍多,仅占全市3.9%的林地培育出了11.1%的林木蓄积,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国有林场林区道路、供水供电等设施建设,改善了周边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来,国有林场每年返还乡村集体林价达700多万元,补助乡村基础建设资金达750多万元;国有林场造林、抚育、管护、采伐、采脂及基础设施建设等聘用当地劳力,每年为农民提供2000左右个就业岗位,每年给付的工资性支出达6700多万元,为农民增收、林区稳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存在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三明市省属国有林场大多建于20世纪50—60年代,基层管护站用房几乎都是建场初期建筑,尽管近几年加大投资,基础设施有了一定的改善,如场部办公及职工宿舍、林区道路、生活用水、场区硬化绿化等得到改善,但很大一部分基础设施还待完善。2016年摸底调查发现,全市56个管护站中存在危旧房的管护站有27个,危旧房面积 23 209 平方米,有42个需要重建或改造。经营区内林区道路和巡防步道还需维修、完善。林场监控系统建设相对落后,难以满足林场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火灾有效防控、森林病虫害防治的要求。网络信息化相对滞后,部分护林站点还没有网络连通,员工的日常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

2.森林资源质量不高

三明市国有林场人工林多, 天然林(包括次生林)少;树种结构不合理,以杉木和马尾松等针叶纯林为主;龄组结构不合理,成过熟林比重大;单层林和单纯林多,多层林和混交林少,抗林业有害生物能力弱,森林生态效益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林业科技含量较低,产品的附加值不高。

3.林场管理制度滞后

现如今林场还在采用传统粗放式的发展模式,经营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较低。和其他行业相比,林场产业结构比较简单,且产品的生产周期比较长,以至于市场竞争能力较低。林场目前实行的管理机制未能充分调动起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职工的工资收入不高。同时国有林场主要从事野外工作,导致很难引进人才,存在着人员老龄化、文化素质不高、专业人才匮乏等现象,很难在科技不断进步、专业型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的市场发展中立足。

三、林场改革的思路

1.提高生产生活条件

国家有关部门要为国有林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政策导向。林业局要加强政策干预,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体系,针对地区差异实施相应的扶持政策,促进国有林场的护林站点站房、防火瞭望塔(观景台)建设,满足林场职工的工作生活需求。通过完善国有林场的基础配套设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国有林业的健康发展。加强道路建设,对林区道路进行加宽和硬化,建设巡防步道,形成完善的林区道路网和巡防步道网,确保森林火灾有效防控。推进网络信息化建设,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效率。完善林场场部、各工区、护林站点的有线及无线网络及移动网络建设,根据林场的发展方向确保信息化规范和有序发展,从而满足林场的实际要求,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整体水平,实现国有林场改革工作的优化创新。

2.提升林场生态功能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牢固树立并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生态安全“四个着力”和对福建林改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动融入新福建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三个大局,全力推进深化改革、绿化美化、资源保护、产业升级4项行动,着力打造林业生态高颜值、林业产业高素质、林区群众高福祉的三高林业,努力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将全市省属国有林场全面建成以森林资源为基础,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理念,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实现林业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为标准的现代化国有林场。为维护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和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加大森林资源培育、提升森林质量、建设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

3.创新完善管理体制

首先,确立劳动力产权。在薪资方面构建绩效挂钩机制,工作人员的薪资依据对林场日常运营所作出的贡献进行合理化的差别对待,将国有林场利益和工作人员利益有机联系在一起,构建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共同体。其次,明确体制分类。全市13个省属国有林场已确定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因此国有林场要把保护和培育好森林资源放在首要位置,执行林业科研和经营示范等公益任务,推动国有林场在资源管护上向精细化、标准化管理转变,充分发挥生态功能、提供生态服务、维护生态安全,确保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最后,确保经营区稳定。国有林场经营区的安全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政策宣传,积极稳妥地解决林权纠纷,本着“尊重历史,维持现状,依法办事,保持稳定”的原则,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稳妥地解决好国有林场经营区稳定问题;要积极宣传林场对当地的贡献和作用,努力提高群众对维护国有林场经营区安全稳定重要性的认识。

四、结语

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生态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基础、人民绿色生活的保障及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坚实后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经过数年的国有林场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加大科技支持,创新管理思路,充分发挥林业科研和经营示范作用,促进林业产业结构升级,采用集约化的森林采伐方式,合理控制采伐强度,实现对幼、中龄森林资源的重点抚育,提高森林经营水平,保证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林场森林资源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林场起火了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land produces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