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刊2019年主要篇目索引

2020-03-03本刊编辑部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业素养评价

(括弧内依次为期数、起始页码)

测评新视点

基于大数据的学业水平选考科目赋分方案 杨志明(1·3)

保障考试质量的休哈特图大数据分析技术 杨志明(2·3)

教育测量的未来趋势 Randy E.Bennet(t3·3)

“一年多考”机制下稳定英语高考难度的三种方法 杨志明(3·15)

学习力测试及其在走班制分类分层中的应用 杨志明 王殿军 朱建宏(4·3)

新高考背景下走班制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杨志明 王 蕊 黄月初 王卫华 陈 玫(5·3)

基于题目参数等值的学习力成长性评价 杨志明 朱建宏 程惠云(6·3)

多元录取中的多功能多阶段模式及其应用 杨志明(8·3)

新版美国高考SAT-Ⅰ的成绩报告设计及启示 杨志明 孔淑仪 杨笑颖(11·3)

第三方教育评价研究专题

社会第三方评估机构如何服务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来自香港考试及评核局的经验 王 璐 王琳琳(4·25)

美国基础教育第三方评价及其启示——以尼奇公司“美国最佳公立高中”排行为例 邹礼程 洪 明(4·31)

我国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的资质认证现状与标准 莫玉音(4·38)

理论与技术

PISA 测试的限度:国际学者的批判 黄志军(1·11)

Rasch 模型项目参数不变性的验证研究 李付鹏 宋吉祥 杜海燕(1·18)

认知诊断模型中项目参数的方差-协方差矩阵估计方法比较:Bootstrap 与解析法 李令青 辛 涛 刘彦楼 赵海燕(4·10)

结构方程模型在数学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余晓娟 林子植 徐章韬(4·18)

用于成长评估的学生成长百分等级模型:来自美国的经验 谢小庆(5·3)

Rasch 分析中 Winsteps 控制数据文件的生成与应用 蔡旻君 曹洋洋 欧阳鑫颖(9·3)

4~5 年级阅读障碍儿童汉语单字的认知诊断测验 范晓玲 耿 博 李添韵 宋少坤 李 汪(10·3)

学校管理与发展

对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的多维视角 刘阳科(2·22)

问题与改进:小学教师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理解与实施 黄 俊 乔 虹 陈红云(2·27)

2014 年以来我国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 徐 彬(2·33)

“国培计划”实施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提升策略 王向华(3·19)

区域中小学教师分层分类培训需求的实证调查——以长沙市岳麓区为例 黄梦娟 谢福胜 向利平 袁雄敏 范晓玲(5·9)

实践与展望:与学校共谋发展的问题导向性教育督导 刘 朋(5·17)

美国INTASC 教师评价标准及其启示 姚春霞(5·25)

基于 TALIS 调查的教师评价及其反馈——以深圳市为例 武向荣 银艳琳(6·10)

基于ECERS-3 评量表的幼儿园班级学习环境质量评估及其文化反思 李 琳 范洁琼(6·17)

PISA 测试引发的教育政策回应及革新——以德国和加拿大为例 王 佳 刘淑杰(6·27)

纽约市公立中小学学校评价:主要内容、特征及启示 侯小妮(7·26)

高中数学教师概念教学元认知知识水平评价——优秀型与新手型教师的个案比较 莫倩华 周 莹(7·32)

中学物理教师教研能力的现状与提升:基于教学论文的文本分析 刘健智 蒋 国 李 兰(8·9)

教育实证研究中数据采集的基本规范、现实困境及其改进 阳 泽 韩睿婷 林晓婷(8·14)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问题、逻辑与行动框架 李璇律(8·21)

美国区域性教育评价中介机构的运行模式——以新英格兰地区学校与学院协会为例 吴 钢 詹 越 王佳慧(9·11)

小学教师隐性评价行为的调查与思考 安桂花 师玉生(9·18)

美国科罗拉多州中小学教师示范评价体系及其启示 李玲晨(9·23)

小学教师专业能力的实证研究及提升策略 王 薇(10·8)

法治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测评的重要维度 程艳霞(10·15)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教育评价政策的回顾及展望 冯 虹 朱 瑞(11·28)

近十五年我国“深度学习”研究述评 张绍军 陈名英(11·34)

新手型化学教师概念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莫秀庆 刘 宝 谭学才(11·41)

我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述评及展望 张红霞 侯小妮(12·3)

学校教育对抗逆学生学业逆袭的作用研究 马海燕 王 逸(12·12)

小学英语教研组建设的困境与发展路径——基于S省L市的实证调查 王丽君 张 琦 毛 音(12·19)

课程与教学

基于学业标准的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价:聚焦学生核心素养 胡 进 黄冬芳 王 耘(1·45)

初中生数学学科素养测评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市T 区八年级为例 徐柱柱 张 迪 綦春霞(1·53)

八年级处境不利学生文言文文本阅读能力的区域监测 任明满 杨继利(2·40)

小学生数学学习投入水平的测评与提升 李 新(2·48)

课程研究:百年审视与未来想象——第16 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会议综述 权俊驰 袁梦迪(2·56)

小学生习作语言核心素养测评与提升 谢 攀(3·24)

整本书阅读中的改写训练及其形成性评价 董仕霞 杨志明(3·32)

基于SOLO 理论的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评价模型建构与应用 林子植 胡典顺(5·32)

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基于SOLO 分类法的视角 孙 露(6·34)

高中化学学科关键能力的测评及教学建议 江合佩(6·42)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情境测评 刘 年 王后雄 王 伟(7·38)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投入与数学成绩的关系——基于PISA 上海测试 余蓉蓉(8·29)

首都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标准的研发与实践——以初中历史学科为例 胡 进 王 耘(9·30)

NAEP 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测评框架、评估设计及启示 柏 毅 黄雪莹 周安然(9·38)

回溯与展望:我国中小学英语教材建设70 年 吴 驰(10·20)

教—学—评一体化:目标导向、研究推动与双向建构 帅飞飞(10·29)

名著阅读中的概括训练及其形成性评价 王诗宇 杨志明(10·34)

中学生深度阅读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应用及启示 徐 浩(11·47)

高中生数学元认知与数学问题提出的相关性研究 林 毅 周 莹(11·56)

初中生数学直观素养的实证研究与启示——基于湖南省Z 市八年级的数学学业监测 徐柱柱(12·26)

初中生数学运算素养的实证研究及思考——基于华北中部地区某市的数学学业监测 路 红 杜宵丰 綦春霞(12·34)

名著阅读中的沟通能力训练及其形成性评价 王士凯 杨志明(12·43)

考试研究

Rasch 模型在试卷质量分析中的应用——以小学科学六年级技术与工程素养评测试卷为例 柏 毅 朱文琴 陈慧珍(1·25)

2014—2018 年江西省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内容效度历时研究 朱晓东 欧阳舟(1·32)

以评价标准建设促考试改革纵深推进——“2018 学业水平考试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杨东莉(1·40)

新高考选考科目保障机制的作用:从沪浙改革试点出发 崔 伟 孙晓园 李葆萍(2·7)

从国际大型阅读测试审思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以2017、2018 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为例 夏晨玫(2·14)

考生身份验证系统在教育考试中的应用 刘罗春 张清洁 许 勇(3·39)

全港性系统评估中主观题的设计及启示——以2018 年初三学段中国语文科试题为例 钟展艳(4·45)

2018 年13 套高考数学试卷审思: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 李作滨(4·51)

科学素养视角下中学物理试题的编制与改进——以2018 年山东省物理学业水平考试为例 于星河 张雨强(5·39)

中考化学试题SOLO 思维层次考查与探析——以2018 年无锡中考化学为例 韩江涛 王 宇 崔广瑾 汪 嵘(5·45)

流程、工具、培训三位一体的试题审核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 刘海龙(6·50)

基于Achieve 模式的 2018 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与最新版课程标准一致性研究 陈鹃娟 周 莹(6·57)

香港小学中国语文科考试主观题评析及启示 钟展艳(7·10)

英国 A-Level 计算机科学测试评价机制——以“程序设计题”为例 季金杰(7·16)

泛加拿大评估项目数学试题风格及启示 张 迪 王瑞霖(8·37)

汉语作文自动评价及其关键技术——来自作文自动评价(AEE)的经验 吴恩慈 田俊华(8·45)

基于课程标准的 2019 年高考化学全国卷试题分析与启示 陶 勇 王后雄(9·45)

2019 年美国ACT 学生成绩报告单的设计及启示 张健龙 高振华 孟雯娉(9·52)

新课程标准下2013—2019 年中考英语书面表达题历时研究——以福建省厦门市中考试题为例 黄 锐 陈京娜(10·41)

基于语料库的中考英语完形填空测试内容效度研究——以宁波市2012—2019 年中考英语完形填空试题为例 郑玲晓 朱嫣然(10·49)

新高考学业水平考试两种等级赋分方式的比较研究 李付鹏 宋吉祥 杜海燕(11·14)

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如何影响高中生选考信念——基于新高考背景下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兴趣的中介作用分析 王旭涛 王国香 任雪梅 胡琳丽(11·20)

2019 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基于韦伯一致性分析模式 付 钰 王雅琪(12·49)

2019 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基于 SEC 模式 张 蕾 刘 聪(12·56)

品德与心理

中学生学业成就对学习投入的影响:师生关系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 王小凤 梁 琼 屈 茗(3·50)

大五人格对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 徐明津 杨新国(3·57)

小学生语文学习倦怠的实证研究及其干预——以徐州市C 小学为例 宗胜男 程 岭(4·58)

生活事件与自我效能感对高中生抑郁的预测研究 凌 宇 刘彩丽 潘 丽(5·53)

不同家庭类型对初中生自杀意念的影响 谢云天 温东辉 罗华勇 黄 星 曾娅婷(5·59)

初中学生的学习品质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浙江省某市初一年级学生的调查 李 强(7·45)

父母心理控制、学业效能感与青少年问题性网络游戏使用:亲子关系的调节作用 梁 俏 陈泉凤 谢晓东 魏 昶(7·54)

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同伴侵害:母亲教养与学业成就的链式中介作用 甄霜菊 邱博宇 刘楚铜 张 卫(8·55)

初中生受欺负、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刘丽琼(9·59)

父母婚姻冲突、不良同伴交往与初中生饮酒行为:学校联结的调节作用 陈泉凤 梁 俏 连依淇 喻承甫 路 红(10·56)

(因篇幅有限,本刊“随笔与感悟”“学界动态”及“小讲坛”等栏目的文章未列入篇目索引,特此说明)

猜你喜欢

学业素养评价
艰苦的学业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