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基本素质教育和培养

2020-03-03崔铭仁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培训

王 超 崔铭仁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8)

2019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下发《关于推动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中青联发〔2019〕9号)文件指出:学生会人员应当为共产党员或共青团员, 理想信念坚定,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爱国情怀,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品行端正、作风务实、乐于奉献,具有全心全意为广大学生服务的觉悟和能力。学生会工作人员应该是学有余力、学业优良的学生。目前,如何加强高校学生干部的思想建设,提高学习成绩、增强业务能力、提升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是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应当为之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

一、高校学生干部基本素质现状调查

(一)学生干部政治理论学习流于表面

我国高校历来重视学生干部的教育和培养,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学生干部的思想建设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从目前来看,部分高校在进行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时,存在站位不高,缺乏科学谋划和合理统筹;培养内容照本宣科,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教育形式陈旧,不能全方位调动学习积极性等问题。如何进一步改进和创新教育手段,便于学生干部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将理论知识生动化、通俗化、大众化,将理论知识更好地指导实践并反哺理论,是提升高校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学生干部专业知识学习不深不透

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是第一要务,也是本职工作。当今社会,只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才具有核心竞争力。但有些学生干部将工作放在了第一位,缺乏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的意识,认为只要高质量完成老师和组织交派的工作任务,妥善处理好与老师和组织成员间的关系,就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同时,在处理学习、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时,不能很好地分清主次,经常出现为了工作而逃课、旷课的现象,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还存在考试挂科的现象,严重影响学生干部的未来发展。

(三)学生干部业务能力水平有待提升

业务能力水平的强弱是衡量学生干部的重要指标。现如今,许多学生干部在日常工作中,缺乏大局意识和创新意识,沟通协调能力不强,缺乏认真细致的思考和探索,工作中经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当工作结束后,也没有及时地进行总结和反思,业务水平提升缓慢。高校在对学生干部进行业务能力培训时,也常常存在安排不合理、内容形式不新颖等情况,为了培训而培训的现象多。同时,学生组织工作的标准不高、学生组织的传帮带也没有做好,从而影响学生干部业务水平的提升。

(四)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有所淡化

目前来看,大部分学生干部都能以服务同学和提升能力为目的,通过学生干部的历练,既可以开阔眼界、丰富自身,同时也可以提升素质能力。但不可否认,还有一部分学生干部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私利才加入学生组织的,这样的学生干部做事经常拈轻怕重,缺乏奉献精神,对艰险的工作能躲就躲,遇到困难时能撤就撤,只考虑个人的得失,将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抛诸脑后。但面对涉及切身利益的事情时,又往往急功近利、唯我独尊。

(五)学生干部个人作风建设仍须加强

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些学生干部功利心过重,存在“官”本位的思想,加入学生组织的目的是在评优选先、入党、就业等方面具有优势。同时,有些学生干部还利用自己在学生组织中的便利条件,以权谋私,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带到学生组织中,产生了极坏的影响。部分高校对学生干部作风建设指导不到位,没有建立有效的约束和管控机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高校学生干部基本素质现状问题成因

(一)上级党团组织缺乏顶层设计和科学谋划

部分高校党委和团委只注重学生组织的自身建设以及校园文化、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工作的安排部署,忽视了对学生干部本身的教育和培训。主观上没有重视学生干部的教育和培养,缺乏顶层设计和科学谋划,没有深入细致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及培训效果。只用不教,久而久之,学生干部这支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就会丧失,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会削减。

(二)学生组织本身缺乏科学的引导和有效的运转

众所周知,优秀的学生组织一定会凝聚优秀的人才,而优秀的人才又会推动组织更好地发展,循环往复,才能相辅相成。作为学生组织本身,是否将提升学生干部的全面发展作为育人目标关乎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干部的问题。很多学生组织的领导者缺乏高站位和大局观,不重视教育和培训,也不组织集体学习,传帮带的工作做得不好,学生干部经常是边干边学,没有接受系统全面的培训,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提升缓慢。

(三)学生干部自身缺乏教育管理

学生干部应该是广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是先锋模范的代表。但是有些同学错误认为自己是“学生官”,工作中存在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倾向;还有的学生干部认为做学生工作比学习重要。学生干部经历是学生在完成学业外的正常经历,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是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学生干部应该学会正确处理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加强自身的教育和管理,正确认识学生干部身份及其工作职责。

三、加强高校学生干部基本素质教育培养的途径

(一)以政治理论学习为统领,提升学生干部思想素养

重视学生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制订详细的培养计划,依托青马培训班、“三会一课”、青年大学习、主题团日等平台,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生干部政治理论学习。探索教育培训新形式,增加互动交流和体验教学,将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指导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用先进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

(二)以学习文化知识为本职,提高学生干部学习成绩

学生的本职是学习文化知识。以共青团中央等三部委下发的《关于推动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精神为指导,严格执行对学习成绩和专业排名要求,让学生干部从主观上认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学生组织内部可以通过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学习方法分享会、“双优双进”、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培训会、 “同学同进”等活动,发挥学生党员、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的作用,共同提升学生干部的学习成绩。

(三)以理论实践结合为目标,提升学生干部业务能力

注重学生干部业务能力培训,科学谋划培训内容和形式,加强部门业务能力的有效指导,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工作经验分享会、新老委员交接仪式、活动安排部署和经验总结反馈会等,使学生干部在传帮带中得到锻炼。学生组织内部还可以通过召开例会、举办部门活动,提升学生干部的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全面提升学生干部的工作水平。

(四)以全心全意服务为宗旨,提高学生干部的素质

完善学生干部选拔机制,将服务意识纳入到选拔和考核学生干部的评价指标之中,广泛听取普通同学和其他学生干部的意见,将能够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选拔到学生组织中,树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学生干部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学生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同学们的真实诉求,协调各方资源维护同学的正当权益,做学生的益友,不做学生官僚。

(五)以密切联系群众为核心,加强学生干部作风建设

各高校要重视学生干部作风建设,通过教育和培训,增强学生干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既要密切联系群众,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又要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组织学生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年终述职大会、“整风、正风、树新风”主题教育等活动,刀刃向内,深刻剖析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作风问题,只有红红脸、出出汗,才能有效推进学生干部的培养和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干部培训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