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重大事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初探

2020-03-03

辽宁高职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重大事件突发事件政治

王 丽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0)

本文所说的重大事件包括重大节日纪念日、重大突发事件等。我们党和国家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了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节日和纪念日,比如建党纪念日、建军纪念日、建国纪念日等。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1]。近年来,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比如1998 年大洪灾、2008 年南方数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2008年汶川地震、2020 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2015 年天津港“812 爆炸”等安全生产事故。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这些突发事件,加强重大事件的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新时代的大学生正确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理解、支持、践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一、利用重大事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抓好重大事件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中国人民的选择

我们党的领导地位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在领导广大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得到最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而选择确定的。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不断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探寻救国自强之路,从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到辛亥革命,在不断探索中,出现了一些救国思想,如实业救国、科技救国、教育救国,并成立了林林总总、大大小小的政党和社团组织。然而,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是由它的国情、社会制度以及文化传统决定的[2]。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在这林林总总的主张和组织中被中国人民所选择?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用实际行动回答了当时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时代之问:如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如何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在历史提出的这两个任务面前,任何政治力量都是平等的,谁能够领导人民完成这两个任务,谁就有资格成为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用二十八年的艰苦卓绝斗争和巨大牺牲,完美地回答了时代的提问,赢得了最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历史性地确立了自己的领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唯一正确的选择[3]。

目前大学生的主体已经是出生在新世纪的“00”后是中国新一代独生子女,他们所处的时代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战争的光辉伟大岁月时间较久远,因此印象不深。虽然从小到大,学校里面都有革命史的教育,但是更多的是纸面上、抽象的记忆,现实的、深刻的体会不深。而通过对重大革命纪念日等重大事件的回顾与讲解,通过重温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波澜壮阔的革命和建设,可以引导当代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历史赋予的,是人民的选择。

(二)抓好重大事件的教育,为大学生就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解疑释惑

当前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智能手机不断更新换代,消息传播之快、范围之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4],各种突发事件的消息可以第一时间传递到大学生,对大学生思想认识、道德观念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迅速和深远。比如2015 年8 月12 日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大爆炸,爆炸在当晚23∶30 左右发生,先由附近居民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工具上传播扩散,而地方官方媒体在接近凌晨4 点才有所反应,逐步开始发布事件相关新闻。

近几年,从包括2011 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2015 年“6·1”东方之星旅游客船倾覆事件、2015 年“12·20”广东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受纳场“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等重特大事故事件的应对实践看,如果不能在各种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对事件信息做出有效的回应,特别是不能准确地、客观地发布事件信息,便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后果,甚至造成严重的公信危机[5]。同样,突发事件发生后不能第一时间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就会使他们面对社会热点问题感觉迷茫和困惑,不知所以,不能很好地认识和应对社会生活中不可预测的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不能理性、客观地分析形势,甚至对党和政府产生误解。

要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防御型、任务型的模式,积极抓住各类重大事件的契机,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争取主动,第一时间分析解说,紧密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他们关心的重大问题给出权威说明,对他们思想上的困惑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纠正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的状况,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三)抓好重大事件的教育,反击敌对势力的造谣中伤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西方敌对势力对我们的封锁、攻击、和平演变就从来没有停止过。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壮大,中国人民富起来了、强起来了,但随之而来的嫉妒、诋毁以及各个领域的竞争、遏制更加突出。特别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流行,西方体系中的某些国家更是不顾国际关系准则、不顾斯文和体面,对我们毫无底线地进行“甩锅”、恶意造谣中伤,一时间甚嚣尘上。这些对大学生们的思想认识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冲击,一定程度影响到高校能否培养出政治坚定、理想远大、学有所长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一重大的战略问题、政治问题。要加强重大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把党领导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实践,当作一部生动鲜活的爱党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教材,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教育和实践,向大学生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向他们推送党领导人民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向他们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实践案例,让大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6]。同时,可以通过应对重大事件的中外对比、古今对比,彰显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彰显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同样是应对危机,蒋介石炸开了花园口,让几十万父老乡亲流离失所;同样是应对传染病疫情,我们党和国家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的生命健康为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决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7],不惜一切代价防控和救治。而西方一些国家,以牺牲穷人、老年人、少数民族等弱势群体生命健康为代价,大搞所谓全民集体免疫,甚至为了所谓恢复经济,不顾科学,强行复工复产致使疫情反复和扩大,既损害了群众身体健康,也没能真正恢复经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的那样:“我们改进和加强对外宣传,运用多种形式在国际舆论场及时发声,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及时揭露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污蔑抹黑、造谣生事的言行,为疫情防控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8]只有通过应对重大事件的对比,才能更好地反击西方和敌对势力的不实指控与恶意中伤,才能更好地同各种错误思潮、敌对势力进行斗争,争取年轻一代。

(四)抓好重大事件的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

大学生在高校的学习只是一个阶段性的任务,他们终究要走出象牙塔奔赴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主战场。而且现在一些突发事件离大学生并不遥远,它也可能发生在高校,发生在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抓好突发事件的预防应对教育和心理疏导,可以有效地教育大学生正确应对,同时在应对挫折中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激发他们的危机意识,培养他们的奋斗精神,磨砺他们的意志品质。

二、当前高校针对重大事件形势教育面临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抓住重大事件的契机,引导大学生主动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消除和降低不良影响。重大事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个很好契机,但是部分高校特别是一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时却不能很好地把握这一教育机会,分析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不敢讲

重大事件特别是突发事件,无论是自然灾害、各类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事故,还是突发的社会事件,由于其发生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广泛传播力,许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不及反应,导致不能及时有效地利用这一良好契机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主要表现为:

一是把握不好“质”。现代传媒的快速发展,一个突发事件发生后几十分钟可能就已经传播开来,而对其进行的了解、调查、处理、定性等却需要较长时间和精准的工作,这种时间上的不对称性,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把握不准,不敢轻易讲。

二是把握不好“度”。比如近年来国际上出现了几起辱华事件,这些事件或大或小激起了社会各个层面的抗议和抵制。大学生群体往往爱国热情很高,能够迅速地举行各种声讨、游行抗议、消费抵制等,迫使侮辱者道歉反省或者交由有关部门作出严肃处理,对反华辱华事件开展斗争,起到了较大推动作用。但同时,由于一些大学生在事件发酵过程中不明真相、言行过于偏激,呈现出不和谐因素,严重地破坏了大学生形象,影响了高校和社会的稳定[9]。面对这种情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往往把握不好度,怕或左或右,导致不敢及时跟进,不能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不会讲

开设专门的突发事件应对课程的高校很少,导致一些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不是很熟悉,以致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对大学生的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缺席、失语、妄语”现象。例如关于地震救援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有87%的人选择了地震后先救弱势群体。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做法并不科学。专家提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救壮年,进而汇集更多的救援力量去救更多的人[10]。对突发事件处置方法不熟悉,是导致高校思政教师不会讲的重要原因。

(三)不愿讲

重大事件初起时,由于对重大事件的政治性掌握不准,怕承担责任,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敢讲,过了一段时间后又人尽皆知,失去了讲解的时效性。加之对突发事件应对知识掌握得不准确、不全面,有的还认为应对突发事件是安全保卫部门的职责,导致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愿意讲重大事件相关课题,形成了不愿意讲的局面。

三、抓好重大事件契机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

(一)有所准备集中讲

高校应将重大事件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制定长期的战略和计划以及法治化、科学化的工作机制,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讲课和宣传口径。平时针对重大纪念日等有预期的重大事件制定具体的教案,安排固定课时讲授。针对临时出现的各类突发事件,应坚持集体备课,第一时间与应急管理、维稳等职能部门沟通,搞清事件基本情况和主体观点,必要时邀请相关职能部门到校讲课或做报告,掌握主动,及时向大学生发出正确声音,占领舆论制高点,提高应对危机的效率和质量。

(二)提前培训计划讲

高校无论是应对有预期的重大事件还是无预期的突发事件,都应该加强思政课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政治素质,引导他们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提高政治敏感性,养成通过党媒党报、电视、广播、门户网站等渠道及时准确了解新闻动态和事件的来龙去脉的好习惯。这样在面对自媒体、微博、朋友圈、社区论坛等平台的众说纷纭时,才能有敏锐的政治触觉、清醒的政治头脑、独立思考的思维品格,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传闻中把握事件的真相,把准学生思想的脉搏。

(三)结合实际现身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贵在贴近实际。利用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更应该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做好“结合”这篇文章。要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以及党领导人民应对重大危机的鲜活实践,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进而转化为报效国家、投身建设的强大动力。

(四)今昔中外对比讲

《尚书》 里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论述。今昔中外,各类突发事件层出不穷,如何应对这些危机,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政权的价值取向和治理能力。蒋介石炸开花园口,人为制造黄河泛滥,冲了父老乡亲;而1998 年长江大洪水和2020 年的南方洪涝灾害,我们成千上万的子弟兵冲在抗洪最前线,以血肉之躯保卫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生命至上,科学有序应对,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以生命为代价推行无科学根据的所谓集体免疫,应对工作混乱不堪,防疫无能,甩锅有方。这样的对比随处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要充分对比今昔中外应对突发事件的不同做法与效果,用鲜活的事实,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从今昔中外的对比中,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猜你喜欢

重大事件突发事件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本周重大事件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浅析重大事件中的新闻策划
亟待建立重大事件伤员救助基金
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