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化发展路径探析①

2020-03-03

关键词:英语课程思政英语教学

明 明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1)

以往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没有融入思政教育内容,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校的重视度较低,以及英语教师的思政意识不足、教材中西方文化知识内容过多。但是当前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化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立足于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析发展路径具有深远意义。

一、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者,同时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强国的历史使命,所以高校学生必须具备正确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念。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度进一步提升,要求大学生在党的方针政策引领下,自觉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具备是非的辨别能力。面对近年来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价值观的不断渗透,以及当前社会中诸多不良文化思潮对学生意识形态的消极影响,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所以,高校必须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贯彻落实于高校教育的整个过程,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促使学生自觉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并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在此背景下,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化发展是必然趋势,英语教师必须结合英语课程的学科特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民族文化,在面临中西方文化冲突时保持清醒的认知。同时,高校英语教学的覆盖面较广,应注重促进其思政化发展,充分借助媒介优势,进一步强化对大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引领。

语言不仅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工具,同时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了解和学习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高校在开展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其侧重点在于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学生不仅要对语言知识有深入掌握,同时需要了解英语语言的文化背景,以及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等。同时,许多英语教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通常会不断渗透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等。事实上,这些文化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面对当今互联网背景下多元文化的碰撞,许多大学生无法正确地认知和抵御不良文化的影响,导致大学生政治信仰逐渐弱化,缺少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信念,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例如,当前许多大学生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对西方的价值观念十分认可和推崇,但对我国传统文化却缺少认同感,注重西方节日忽视我国传统风俗习惯。语言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特别是高校英语课程,英语教师必须自觉承担起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是非辨别能力的任务。

二、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化的发展现状

(一)教师思政意识不足

在当前高校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侧重点放在了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讲解中,将培养学生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从基础英语教学到专业英语教学,所有教学的聚焦点,均是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所以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十分注重提高自身的英语知识素养和教学水平,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却忽略了英语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甚至许多英语教师认为思政课程通常设立独立学科教学,与英语课程教学并无任何关联,所以自然无需承担学生思想教育的重任,导致当前高校英语课程教学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即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进而通过等级考试。英语教师思政意识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课程思政化发展。由于高校英语教师对英语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认知不足,导致当前高校英语教学中并未贯彻实施思政教育,对高校的人才培养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教材西方文化元素过多

高校开展英语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专业的英语应用型人才,使其能够适应日后的工作岗位。语言承载着文化,语言交流的过程实质上也是文化传播的过程,这种文化传播应是双向进行。但当前我国高校英语教材传播的文化内容主要以西方文化为主。以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为例,全书课文中蕴含着众多语言知识内容,但涉及中国文化的课文少之又少,几乎所有课文全将视角置于西方文化。这种文化交流不平衡的现象会导致诸多问题。一方面,西方的文化背景以及意识形态会渗透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很容易造成学生失去理想信念及政治信仰,对于高校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十分不利。与此同时,学生学习了大量的西方习俗、生活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认同感降低,这也是当前许多高校学生喜爱和推崇西方节日、追求西方生活方式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学生在掌握一定量的英语知识后,仍然无法运用英语语言来表达本国文化,导致学生在对外交流过程中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这对于语言交际过程中文化的双向传播产生阻碍,更加不利于中国优秀文化向世界传播。

三、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化的发展路径

(一)引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

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具有较多的课时安排,教学时间较多,同时蕴含着十分丰富和全面的教学内容。因此,在高校英语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促进课程思政化发展具有较强可行性。为了更好地将思政内容融入高校英语课程中,英语教师必须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解“Weeping for My Smoking Daughter”这一单元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以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教学,如北京市公共场所室内不允许吸烟问题,以及王源在背景室内吸烟被网络热议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不文明行为所指的含义,阐述自己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文明行为和现象。进而导入西方现代文明话题,让学生对西方文明具有一定的认知,对学生实施分组教学,给予学生关于西方现代文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两个文明概念区别的话题,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探讨研究。通过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高校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具象化的思政教育,促使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

(二)完善高校英语教材与课程

教材是开展高校英语课程教学,以及促进其思政化发展的关键,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化发展的进程,所以,必须进一步完善高校英语教材与英语课程。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材料的选取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例如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抗战中的英雄人物,促使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形成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的文化自信,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其具备思维辨别能力。英语教师在课后练习过程中,设置一些关于西方文化比较的话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文化自信能够保证学生思想价值观念不发生偏移。伴随当前我国网络技术高速发展,高校学生可以通过许多渠道获取信息,所以,必须要培养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避免学生受到外来文化影响而丧失理想信念,削弱政治信仰。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设置必修课程,同时应加强公共英语选修课程建设,为学生拓宽文化的视野。如,开设中国文化的相关课程,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文化解读能力,使其在日后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具备良好的自信心。

(三)创建英语课程思政第二课堂

高校还应通过构建英语课程思政的第二课堂来促进英语课程思政化的发展。首先,应借助英语竞赛活动,为思政育人实效性提供保障。现如今全国性的英语赛事,在社会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如全国英语演讲大赛、辩论赛、英语竞赛等。高校英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并给予学生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同时,高校应与赛事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竞赛活动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信仰。其次,立足于校园活动,充分发挥其思政育人的载体作用。高校英语课程与思政教学存在着密切的内在关联,所以,构建第二课堂发挥协同效应。例如,借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容,开展高校英语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等活动,促使大学生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部署,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和发展放在首位,在日后的人生发展道路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借助现代化多媒体平台,保证思政教育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传统应试教育背景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课堂互动较少,整体的课堂氛围较沉闷,通过新媒体平台可以实现在线交流,网络的虚拟性会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高校英语教师应立足于当前高校英语教学现状,设置微信群、贴吧等平台,在为学生回复英语知识困惑过程中,给予学生良好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促进高校学生的综合发展。

(四)强化英语教师的思政意识

英语教师的思政意识是影响课程思政化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强化学生的思想观念,则必须要高度重视培养英语教师的思政意识和能力。基于意识层面,主要是英语教师需要对课程思政具有充分且正确的认知,意识到自身肩负的思政教育使命,明确促进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化发展的现实意义。特别是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渗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学生充分认知并自觉维护,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思想,引导学生在社会主义特色道路中不断学习和完善自己,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与此同时,高校英语教师要不断强化自身的道德水平,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以及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自觉践行者,自觉拥护党的方针政策,促进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基于能力角度而言,高校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则是运用英语语言,传播中国本土文化的能力,利用课余时间加强传统民族文化学习,了解其精髓,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对比教学,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只是单纯为学生讲解语言知识,同时还承担着促进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使命,所以英语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真正促进英语课程思政化发展,为高校英语课程教学不断开拓新的局面,为培养新时代可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思政英语教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