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信仰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①
——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03-03胡生琴黄建军

关键词:农林效度信仰

董 波 胡生琴 黄建军

(1.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句容 212400;2.江苏省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

党的十九大强调,广大青年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并且阐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性。这为高职院校学生信仰教育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推进了高职院校信仰教育的有效开展。新时代下,高职院校应重视信仰教育的开展,以正能量思想教育为引领,修正大学生认知,提升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进而提升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因此,研究大学生信仰教育面临问题及对策十分必要,不仅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办学质量提升的需要。本文试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信仰教育为例,加以阐述。

一、大学生信仰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信仰教育理论与实践脱离

在大学生发展过程中,信仰教育占据重要地位,能够修正大学生思想观念,使大学生在多元化文化视域下更好地生活、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信仰教育包含理论与实践教育两部分,这两部分在大学生发展过程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效度。但从当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信仰教育发展现状来看,存在理论与实践教育相脱离的问题。部分教师在信仰教育中重视信仰教化,忽视信仰实践,使大学生不能够将所学信仰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使大学生信仰知识学习停留在形式,没有发挥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根本性效度。同时,信仰教育包含理论与实践教育两部分,这两部分在大学生发展过程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效度。理论与实践脱离,使大学生信仰教育与社会发展脱离,不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信仰教育方法单一

以信仰教育为导向,助力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管理质量的提升,有效地教育管理大学生,促进大学生向综合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为使大学生接受信仰理念,应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在信仰教育学习中取得一定的造诣,树立大学生良好的“三观”。但从当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信仰教育开展现状来看,大学生信仰教育学习兴趣不足,影响到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学习效度。究其原因,是学院开展的信仰教育过于单一化,大都以灌输式方法传递信仰教育知识、思想。大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影响到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信仰教育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信仰教育处于封闭化教育状态,很容易让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形成厌烦及抵触的思想情绪。信念的思想认知,应推进信仰教育走向普通群众,使信仰教育成为每一名公民的教育准则,提升大学生对信仰教育的认知,以目标为导向,在大学生生命体系中渗透信仰教育;另一方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于大学生信仰教育,改变以往将信仰教育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的认知度,应将信仰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伟大中国梦实现相融合,以信仰教育为引领,帮助大学生树立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思想理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信仰教育实施要求

(一)坚持正确思想导向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实施大学生信仰教育中,坚持正确思想引领方向,借助信仰教育平台将正能量知识传递给大学生,提升大学生思想认知,以此健全大学生人格素养。例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等内容传递给大学生,以此提升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信仰教育质量。与此同时,在信仰教育操作层面上,首先,以信仰教育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以先进典型为榜样教育,给予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引领大学生,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觉悟,提升大学生凝聚力。其次,在大学生信仰教育实施中,培养优秀青年领袖,深入大学生群体中,了解大学生实际情况,知晓大学生发展诉求,加强舆论导向,与大学生群体打成一片,给予大学生针对性的引领。最后,在大学生信仰教育实施中,打造“明星讲师”,提升普通教师思想认知、业务水平,提升教师自身影响力,使教师在自我发展、提升中做到因材施教,进而树立大学生正确“三观”。

(二)推进信仰教育解读的多元化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信仰教育的实施,立足于党中央战略方针,成为党思想教育、党文化教育的践行者,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使人才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在我党实现伟大民族复兴之梦中,应以此为坐标,提升大学生对信仰教育的认知,加强大学生对信仰教育的多元化解读,培养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自觉,进而使大学生在多元化文化生活背景下更好地取舍、明断。因此,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信仰教育传递中,以马克思主义为导向,推进信仰教育的有效性实施,提升大学生文化、思想、信仰教育解读能力。在提升大学生信仰教育解读能力中,需要从两方面进行转变。一方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宣传教育效度,改变以往信仰教育只是共产党员最为崇高的

三、大学生信仰教育实施对策

(一)完善大学生信仰教育内容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大学生信仰教育,信仰教育内容占据重要地位,能够对整个信仰教育的实施起到引领效度。在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体系中,重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开展,推进大学生信仰教育内容的完善。

首先,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于大学生信仰教育模式,发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引领效度,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渗透到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进而提升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信仰教育质量。其次,信仰教育中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以平等、自由、爱国、诚信等教育为引领,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并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盈大学生信仰教育内容。最后,在大学生信仰教育中,重视传统文化的融入,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完善大学生信仰教育内容,健全大学生人格素养。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以传统文化渗透信仰教育中,能够引领、教育大学生更好地发展,以此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

(二)创新大学生信仰教育方法

在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大学生信仰教育中,关注大学生信仰教育接受反应程度,以此达到良好的大学生信仰教育效度。从个体接受知识视角来看,个体融入学习过程中,必定会产生学习反应,大学生信仰学习过程必定会形成,“高兴”“厌倦”“激动”“有趣”“享受”“狂喜”等思想情绪。通常情况下,大学生信仰教育信仰关注这样两种反应:一是通过信仰教育获取知识,从中获得快乐;二是通过学习而喜欢上信仰教育,通过在信仰教育中获得的知识,忍不住想找人聊一聊。我们希望其他人,特别是和自己的朋友一起体验,并且聊一聊信仰教育的内容、情感、思维,以此使大学生之间相互感染,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学习信仰教育。与此同时,在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大学生信仰教育中,重视教育方法的更新,实现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增强大学生信仰学习兴趣。

首先,重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在大学生信仰教育中,不仅要重视理论教育的传递,更要重视实践与理论相融合教育,给予大学生全面的引领,使大学生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更具有强有力的实践能力,推进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融合,以此彰显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信仰教育价值。在大学生信仰教育开展中,立足于课堂教学活动,促进信仰教育知识,通过课堂教学知识的传递,推进课内外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例如:根据课内信仰教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大学生信仰知识的运用提供平台,使大学生深入理解、认知信仰教育,明确信仰教育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其次,重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信仰教育的重要内容,通常情况下,在教育实施中重视显性教育,忽视隐性教育,影响到教育的平衡性。事实上,隐性教育更能够提升大学生能力、素养,健全大学生品质,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助力效度。隐性教育能够给予大学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度,推进教育水平的有效性提升。因此,在大学生信仰教育中,重视显性与隐性教育的融合形式,在显性教育的同时,重视情感教育、环境教育,以此构建良好的大学生信仰教育氛围。

(三)构建良好的大学生信仰教育环境

“所有的教育都是在某个地方发生的。每个学习者都知道,在哪里学习能够助力于自身学习。”因此,在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信仰教育实施中,应重视信仰教育环境的营造、构造,进行教育的时间、地点、位置、设施、布置、人群、氛围等的打造,通过环境,引导大学生学习知识,进而促进大学生发展。因此,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大学生信仰教育重视环境的构建。环境的构建包含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等平台,以此提升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质量。首先,信仰教育室内教育形式,在环境上重视教学设施的丰盈,诸如教室环境、教学工具等。其次,依托于互联网平台,重视网络大学生信仰教育环境的构建。在互联网平台中,打造适合大学生学习的信仰教育环境,带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大学生通过环境感染,更好地学习信仰教育知识,以此提升大学生教育管理质量。同时,加强信仰教育交流活动的开展,在网络平台中,教师发挥引领效度,加强与大学生交流,为大学生组织形式多样的信仰教育活动,以此增强大学生对信仰教育的参与积极性,实现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信仰教育开展的有效性。最后,根据信仰教育特性,借助环境感染效度,依托于社会、生活环境,推进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开展,为大学生信仰教育实践提供平台,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进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信仰教育,有利于促进教育管理质量的提升,实现大学生人格素养的健全与发展,以此推动大学生服务祖国、服务社会。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大学生信仰教育,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推进理论与实践信仰教育融合,进而彰显教育育人的效度。

猜你喜欢

农林效度信仰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慈善募捐规制中的国家与社会:兼论《慈善法》的效度和限度
论信仰
铁的信仰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