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探析①

2020-03-03许倪倪

关键词:大学校园价值观校园

许倪倪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这就需要高校进一步研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立身处世的根本遵循。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一元价值观与文化多样性相统一

高校校园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其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既有主流文化,又有非主流文化;有地方文化,又有非地方文化;有高雅文化,也有通俗文化。文化的发展演进与生物的演进规律相似,文化差异是多样性的基础,多样性是文化发展、创新的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价值观一元性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必然。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价值观一元性主要体现在,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公民价值观教育具体内容。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高校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来看,一元价值观与文化多样性不是互相矛盾、相互抵触的,不能以一方来否定另一方,而是统一的。从地位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统领,文化多样要在其引领之下不断丰富和发展。没有一元价值观的引领,大学校园文化的多样性是无序混乱的,容易偏离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从文化环境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缺乏了文化多样性,文化的生命力就停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失去基础。

(二)坚持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类型存在于社会文化生态中,学校不断创新文化的内涵、载体,体现以育人为目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神圣职责。高校文化建设的普遍性主要表现在,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具有其共同性;各高校文化建设都应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尚品位,遵循高校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使校园文化建设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要求相适应。高校文化建设的特色性则是要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之下的校园特色文化建设。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认清任何一所高校的校园文化都兼具普遍性与特殊性,并要在坚持文化特殊性和普遍性相统一的基础上体现校园文化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此外,从传统文化,即民族的文化性和文化发展全球化的趋势来看,也要注意坚持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这就是一方面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创造性转化,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吸收外来文化是有必要的。

(三)引导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有序共存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以育人为目标,同时也满足着师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学校园里既有大量高雅文化,也客观存在部分大众文化。高雅文化集中体现人类思想智慧的精华,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具有根本指向和启迪作用。大学生一直以来耳濡目染高雅文化,深受其熏陶,也对大学校园高雅文化的内容、形式有着渴求,高雅文化的学术性、继承性、高雅性对大学生人格气质的熏陶是持久而深沉的。此外,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以“潮文化”为代表的大众文化以其随意性、娱乐性吸引着广大学生,比如,抖音视频、网络直播、微博等。

我们要认识到大众文化不等于低俗文化,它也可以表现真善美,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引导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有序共存,“有序”指的是,高雅文化通过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更好指导大众文化的深度和广度。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由大学教育教学和生活物质条件构成,是能被人们感知到的实体文化,也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校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基础设施、环境景观等,也就是人们经常讲的“校园硬件”,他们的建筑风格、审美情趣、创意主旨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大学要充分利用“校园硬件”开展文化建设,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

一是要注重基础设施内涵建设。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等是学生日常校园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不仅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设计理念为学生创造更方便、更舒适的学习和居住环境,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考虑,还需要加强文化内涵建设。比如,教学楼等主体建筑可尽量采取环保材料,教室内分区设置一些绿色植被覆盖的景观,随处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理念;图书馆、综合楼内可设置校史陈列馆,定期开展爱国荣校教育,凝聚爱国主义精神,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是要在校园景观上做“文章”。人的心理往往受客观环境影响,大学校园的整体规划要整体一盘棋,从一砖一瓦到一草一木,彰显人文情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校园的景观设计可以遵循“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应与文明校园、生态校园等建设内容相契合。

三是结合学生实践活动开展物质文化建设。通过开展校园景点“征名”“征稿”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亭台、小桥、长廊、雕塑等具体的建筑和景观的文创评奖活动中,一方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校园整理规划的深意和内涵,让所要传达的精神气象、价值观念内化于心;另一方面,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作为文化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二)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高校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最根本的是要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涵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精神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始终引领校园精神文化,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一是强调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高校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大学精神、校风、校训、价值理念中,学校要加大理想信仰教育,让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成为学校办学理念、价值引领最根本的底气。学校要引导学生在习得校训、校风的过程中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二是从课程文化建设入手,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外,学校层面可大力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比如建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中心,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指导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明确课程育人目标、优化课程标准、健全评价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程文化建设,使学生在德性品格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三是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校园活动为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平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一方面,学校可分主题组织实践活动,构建系统的专题实践模块,有针对性地融入人生价值、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法治观念教育等内容;另一方面,学校统筹校内校外教育资源,进到社区、街道、工厂、各扶贫点,开展精准扶贫调研、志愿服务、普法宣讲等。

(三)融入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高校制度文化是学校在各种教学、科研、生活模式、管理行为等中所体现出的规范。高校制度文化归根结底是价值观、理念的体现,一所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制度建设,制度文化也是精神文化的承载,赋予物质文化以活力。制度文化制定出来并不代表就有了制度文化,只有制度本身内化为一种理念、信仰,从而使人们在行为中处处遵循这种价值观的约束和引导,才营造出校园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的灵魂在于所倡导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制度文化建设,规章制度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从制度的制定出台到制度的落实,高校制度文化建设始终要诠释和贯彻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的理念。

一是制度文化的建设要注重科学性。制度文化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制度的科学性,指的是制度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合理的、公正的,符合实际和客观规律的。比如,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要充分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国家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做到公正、公平;学生素质考评制度要符合学生各阶段成长需求和成才规律,体现公开、透明的要求。

二是制度文化的建设要有可操作性。注重操作性就是在动态执行过程中增加执行主体与客体间的沟通与反馈,这也是在制度执行层面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

(四)融入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当前,网络科技的发展正深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应运而生的网络文化成了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新课题。从高校育人的角度思考,网络文化建设也成为重要的育人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网络文化的生成路径,涵养网络文化的精神气象、文化底蕴。

一是积极搭建网络主流平台,在平台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平台繁多,学生选择多样的前提下,高校要精心打造内容积极健康,话语表达易于学生接受,有吸引力、亲和力的主流平台。从形式上看,包括校园网站主页、各类专题网站、微信公众号、APP等。从内容上看,涵盖心理健康、就业创业指导、慕课学习、艺术赏析、法治军事等内容。

二是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媒体的作用,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阵地。高校要加强顶层设计,宣传部门要引导、激发学生建设校园媒体的热情,建设一批深受学生喜爱的校园媒体。学校可利用校园网络媒体开展红色影片展播活动,举办影评会;利用网络音乐平台播放讴歌新时代、催人奋进的经典歌曲,用高尚的情怀感染学生;利用网络互动平台发起“我和我的祖国”“新时代青年之声”等话题讨论,引导学生将个人的志向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三、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句空谈,可实实在在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网络文化等方面着手进行建设,构建一个内部互相融通,密切关联的运行模式,进而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要求基础上,不断开展文化创新,真正做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的成长成才。

猜你喜欢

大学校园价值观校园
我的价值观
高密度大学校园规划指标与形态研究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