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美公共图书馆少儿分级阅读推广的实践与启示

2020-03-03冯木维

江苏科技信息 2020年32期
关键词:年龄阶段馆内书籍

冯木维

(茂名市图书馆,广东茂名525000)

1 公共图书馆少儿分级阅读概念界定

1.1 少儿分级阅读定义

图书馆中少儿分级阅读指由于少年儿童之间的年龄、心智、兴趣爱好等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根据少儿内在因素的具体情况,图书馆为少年儿童开设不同层次的阅读书目和创建不同级别的阅读环境,进而实现少儿的发展与眼界的开阔[1]。换句话来说,少儿分级主要指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提供不同级别的书目[2]。而少儿分级阅读在公共图书馆的广泛推广和应用,促进了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2 公共图书馆推广少儿分级阅读的发展特点

首先,公共图书馆开展的少儿分级阅读具有资源丰富性的特点。横向来看,由于少年儿童之间存在着内外因素的差异性,可能导致每个人在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差别;从纵向来看,少年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可能需要的资源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公共图书馆为了满足不同儿童的不同需要,就必须使馆内的资源丰富。其次,少儿分级阅读的有效性特点也突出,针对不同儿童群体提供全方位的年龄层次服务,让少儿获取了符合自身兴趣爱好的内容,推动了公共图书馆少儿服务的系统化发展,进而促进少年儿童心智的成长与蜕变。最后,推广少儿分级阅读的服务模式让家长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公共图书馆产生了依赖性,有助于增强儿童对于文化的认知,对于知识的进一步向往,让家长、学校与公共图书馆三方协同促进青少年的成长。

1.3 我国公共图书馆少儿分级阅读的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深入,公共图书馆在一定程度上为了顺应时代、立足社会发展也做出了改变。公共图书馆少儿分级阅读系统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完善与改革,在打破传统文化服务的基础上,添加了新时代的新内涵和新要素,呈现出继续向前的发展趋势。少儿分级阅读的服务模式在公共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推动着少儿在教育、成长过程中的和谐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少年儿童的发展潜力。新时代在文化方面倡导自信发展,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书籍阅读得以广泛开展。阅读是提升自身文化素质的关键方法,另外如果想要文化自信更加的凸显,就需要发挥青少年的作用,因此培养广大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成为当前公共图书馆开展少儿分级阅读服务模式的主要任务之一,立足实践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并有效发展。

2 欧美公共图书馆少儿分级阅读发展的典型案例

2.1 美国少儿图书馆阅读发展实践分析

美国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是最早开展少儿分级阅读的,公共图书馆在制定少儿分级模式、相关管理规定相较于其他国家也是较为先进的。在美国分级阅读的开展中比较适用的方法有Lexile、GRL以及DRA,然而它们采取的不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制定不同的阅读模式,而是通过实践找到儿童发展的普遍性规律,制定相关参数,总结并制定出等级参照表,同时使用于儿童阅读发展的过程中。在Scholastic中,以1年级为例,建议学生能达到的蓝思阅读等级为190L-530L,对应的A-Z分级为A到I级,DRA分级为A-1到16[3]。在美国的公共图书馆中,正在并且持续开展着有效的分级阅读活动。例如,根据参数划分,与学校、家长形成合力,共同参与少儿的文化教育成长,为其提供符合年龄发展的阅读书籍,馆内也定期按照年龄层次开展讲故事活动等。总之,美国公共图书馆少儿分级阅读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是值得肯定和支持的。

2.2 英国少儿图书馆阅读发展现状分析

英国在少儿阅读方面,根据年龄层次、心理特征等设置了分级形式。在处于7~9个月的婴儿设置了“阅读方面的起跑线”,在3~8岁阶段设立了“我为学校读书”的发展项目,在8~11岁又设立了“闲话读书阅读”活动[4]。英国公共图书馆的分级阅读,是以青少年儿童的不同发展阶段开设的,同时为儿童的教育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信息,如科普知识、自热科学、童话故事等,馆内资源丰富,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的参照较为多样,有利于实现青少年知识文化需求的满足。另外,英国公共图书馆少儿分级阅读形式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有利于尚未步入社会阶段的青少年丰富自身的阅历,有助于少年儿童知识体系与能力的完善化发展。

2.3 德国少儿图书馆阅读发展特点分析

德国少儿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着重强调少儿分级阅读的开展与进一步发展。在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发展成效,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提升贡献了一定的力量。在硬件基础设施上,德国的公共图书馆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城市中都设立了相关的少儿阅读服务区,目的在于为区域内的儿童提供有效性的服务。在服务项目方面,德国公共图书馆为少儿的阅读活动添加了很多免费的项目,有教育意义的书籍和电子图书。在个性发展方面,德国公共图书馆为少年儿童开展了上千次的阅读活动和大型的阅读平台,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制定了因材施教的管理方式。有些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举措做得相当周到,会定期邀请劳动局专家以及学者教授,为16岁到18岁的青少年做未来职业发展、前景的讲座和报告[5],让青少年能够在听取他人建议的基础上更好地审视自身未来的发展。

3 欧美公共图书馆少儿分级阅读推广对我国的启示

3.1 加大少儿分级阅读宣传力度

在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中,少儿分级阅读形式的开展可能出于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改革和优化。一方面,少儿分级阅读开展的主要机构就是公共图书馆,需要完善内部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为少儿分级阅读模式的落实提供基础前提条件,另外通过网络智能平台大力宣传少儿分级阅读的特色优越性,让更多的家长、学校、教育机构等了解少儿分级阅读服务带来的有利作用,进而对分级阅读服务有一定的掌握和利用,从而让公共图书馆与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形成合力,推动少儿分级阅读的广泛展开。另一方面,政府在公共图书馆分级阅读的开展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少儿分级阅读的推广同样需要政府提供大力支持,为其提供物质条件、文化资源等的帮扶,有助于实现青少年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培养新时代追梦人。

3.2 根据少儿的差异性因材施教

公共图书馆是为大众提供免费性服务的[6],其中对于青少年的发展应该给予适当的帮助。馆内采用少儿分级的方法主要是依据调查结果,研究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着横纵向上的不同。为了能够确保公共图书馆照顾到每一个孩子发展的经历,因此少儿分级阅读模式应逐渐推广。它是能够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提供实质性阅读意见的重要方法,有助于根据少儿的差异性因材施教。例如,3~6岁的孩子处于心智刚刚起步阶段,对于是非善恶分辨还不是太清楚,可能在推荐阅读书目的过程中偏向儿童读物以及童话故事书籍等。分级阅读的发展,有助于让学校教师、家长不再盲目地为孩子选择阅读的书籍,而是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发展兴趣选择有价值的书籍去阅读和学习,帮助孩子阅读水平的快速化提高。

3.3 结合少儿不同年龄丰富信息

公共图书馆中少儿分级阅读的书籍、资源、信息不是静态分布的,而是相对动态发展的。在通过调查、走访、网络意见等过程中,馆内人员汇总反馈消息,依照少年儿童发展所需,填补馆内所缺少的资源,对馆内的信息资源进行一定的丰富。少年儿童心智、心理发展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2],若想要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分级得到全面性的推广就需要在不同时期针对青少年发展做出准确的判断,明确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从而让馆内资源知识得到有效的丰富发展,让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都能有一个适合自己阅读的发展环境和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另外通过定期的调查和反馈,能够准确把握青少年目前处于哪个阅读阶段、适合阅读什么样的书籍等,帮助儿童充分了解和认识自己,进而满足自己的阅读兴趣。

4 基于欧美经验我国公共图书馆少儿分级阅读推广的策略

4.1 建立相应的分级阅读制度和管理规定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分级阅读发展的前景充满光明,同时公共图书馆的内部人员对其也充满信心。合理的规章制度是每个机构得以完善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少儿分级阅读需要一定的制度和规定来确保其正常运转。一方面,作为少儿分级阅读推广的主要载体,公共图书馆内部应该确立相应的管理规定,例如设置分级化管理书籍规定,按照不同级别、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儿,设置不同类别的书籍。设置和培养专业化的分级阅读员,按照少儿发展的水平和规律,给予正确的引导,建立相关的分级硬件、软件管理规定,为分级阅读发展提供良好的前提准备。另一方面,政府和国家是公共图书馆得以发展的支持者,所以在少儿分级阅读推广上,国家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少儿分级阅读的顺利开展,政府也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支持其发展。从而让国家、政府和公共图书馆三方共同发力,推动分级阅读的广泛推广。

4.2 立足实践发展基础,实事求是进行完善

无论是什么样的管理方法的实施以及持续发展都是建立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少儿分级阅读的推广就需要立足实践发展基础,实事求是地进行完善和优化。针对时代发展的不同,不同时期的少年儿童接触到的事物也是具有差异性的,例如网络信息时代带给青少年的资源和知识有利有弊等,而分级阅读的开展就需要站在不同层次、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儿的实际发展中。由于时代在不断变迁,青少年的心理、行为特征也随之不断变化和发展,所以公共图书馆可借助网络平台、社会力量等途径,有效整合不同发展阶段儿童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通过汇总整理总结规律,同时又依据科学化的社会级别评定准则,为分级阅读的完善提供实际情况上的补充说明,为青少年的阅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平台。

4.3 搭建技术信息平台,实现资源丰富补充

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为少儿分级阅读的推广给予了先进性手段的支撑。搭建网络反馈平台,一方面与学校方面形成共识,共同关注孩子成长阶段的发展变化,例如建立网上沟通平台,老师能够为公共图书馆分级阅读的推广提供学生发展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相反,公共图书馆能够为教师提供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兴趣取向,让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进而制定和改善教学方法和管理办法。另外与家长方面达成共识,让家长通过直接与孩子接触的点滴生活反馈给公共图书馆孩子发展呈现的规律性变化,让公共图书馆通过反馈补充馆内资源、信息来适应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公共图书馆也通过网络载体将孩子在阅读方面展现的级别反馈给家长,让家长为孩子选择具有价值意义的书籍。学校、家庭和公共图书馆的共同目的就在于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7]。

5 结语

我国少儿分级阅读的推广是符合青少年发展、顺应时代潮流的,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目前在发展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立足青少年儿童心理、年龄层次的需求,借鉴欧美国家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少儿分级阅读的推广提供了内在联系和外在条件,有助于公共图书馆转型,也有利于青少年儿童得到不同发展阶段的精神食粮,推动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阅读风气。

猜你喜欢

年龄阶段馆内书籍
印象·福州新馆
鲁迅与“书籍代购”
我的各路好友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寻宝博物馆记
一起跳
书籍
逛图书馆
少儿美术培养的年龄阶段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