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初中学生运动性骨膜炎的调查研究

2020-03-03吴宇锋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运动性小腿发病率

吴宇锋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文翰中学,广东佛山 528000)

根据调查发现,当人体在进行剧烈的下肢运动时,容易引起运动性骨膜炎的发生。其中以跑跳类运动项目最为突出。如果我们能对运动性骨膜炎的发病原因、病理特征、预防和处理方法有一定的了解,那么我们就可以科学、合理的对运动性骨膜炎的病状进行合适的处理,在发病初期把病症控制好,减少损伤的程度,在最大程度上减轻学生因为训练所带来的身体上的疲累和痛苦,而且还有助于减轻学生因为身体所产生的不适所带来的厌学和厌练的心理负担。本文对佛山市南海区某中学部分学生运动性骨膜炎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总结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希望能在为体育的教学和运动训练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佛山市南海区某中学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学生共 150名学生,其中男生75名, 女生75名,年龄13-16周岁。

研究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150份,回收率100%, 有效率100%。对运动性骨膜炎的调查,本人首先对运动性骨膜炎的病理进行分析并且查阅近期国内外有关运动性骨膜炎防治的文献资料并且进行整理分析。

2 调查结果

通过对所回收问卷的调查统计,发现一共有26名学生发生过不同程度的运动性骨膜炎,占被调查人数的17.3%,其中轻度患者占59%、中度患者占33%和重度症状患者占8%,详见表1。

表1 疲劳性骨膜炎症状比例

2.1 各年级学生运动性骨膜炎的发病率

表2 各年级学生运动性骨膜炎发病比例

通过对回收的三个年级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各年级运动性骨膜炎的发病率为:初一级占19%,初二级占31%,初三级占50%。原因分析:初一年级的体育课教学内容要求相对轻松,教师在安排课程时多以小强度的训练内容和球类教学居多,在运动轻度不大的情况下,运动性骨膜炎的发病率就相对比较低;初二级学生运动性骨膜炎的发病率相比初一级大幅提高的原因在于初二级的体育课多以跳为主的素质训练;初三年级学生的发病率占了一半,原因是因为初三有升中体育考试的压力,教师为了使学生能拿到高分,在体育课内容的安排上都以大强度的素质练习和加速跑为主,学生也因为体育考试关乎到自己的贴身利益,所以在训练中没有像初一、初二同学一样怕苦怕累,在高强度的身体负荷下出现了运动性骨膜炎发病率高的原因[1]。

2.2 不同性别的学生运动性骨膜炎的发病比例

从表三可以看出,女生出现运动性骨膜炎的比例大大超过男生。原因分析:男生相对于女生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很多男同学平时都很活跃,参加各种球类运动,如篮球、足球;和男同学相比,大部分女同学平时不怎么参加体育锻炼,除了体育课外,可以说基本没有。所以一旦体育教师在课程安排上加大了运动的强度,很多女同学就会出现不适,由于身体承受不了高强度的运动负荷,所以很多女同学出现了运动性骨膜炎的症状。

表3 不同性别的学生运动性骨膜炎的发病比例

调查中还发现, 当学生发生运动性骨膜炎后,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见表4),这种状况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课课程安排的设计运动训练计划的有效实施。

表4 发生运动性骨膜炎病症学生的心里感受

3 分析与讨论

3.1 运动性骨膜炎的发病原因

(1)准备运动不充分,气温低时,身体没有得到充分活动,肌肉和韧带粘滞,没有得到充分的预热和拉伸,使得肌肉的伸展性和韧带的柔韧性降低。因为准备活动不足,肌肉与骨骼之间的磨擦增加,继而引起骨膜损伤。

(2)练习方法不正确,学生没有掌握好正确的动作技术要领。在跑和跳的练习中,由于动作错误,导致脚与地面的接触位置不正确,使身体没有得到相应的缓冲,从而加大了小腿所承受的由地面传来的反作用力,最终导致骨膜受损,引发运动性骨膜炎。

(3)运动负荷过大,运动强度过高,使小腿的肌肉群过分疲劳,难以恢复,这种疲劳长期累积,导致运动性骨膜炎的产生。

(4)场地设施问题,由于运动场地过硬、甚至不平整,在完成跑、跳动作落地时,小腿承受过强的反作用力,令小腿负荷增大,导致胫骨慢性劳损,从而产生炎症[2]。

4 运动性骨膜炎的预防

4.1 预防

运动性骨膜炎的发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制定好合理的训练计划安排适当的运动强度;配合较好的恢复手段和均衡营养的膳食;以及较好的运动场地设施对有效避免运动性骨膜炎的发生都起着重要作用。在平常的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的预防措施:

(1)重视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内容和量要有针对性,要与相关的运动项目相互联系,对在运动中负担承受较重和容易受伤的部位,特别是小腿要有专门性的准备运动,可以进行主动或被动的伸展练习,使受力部位充分活动开。4.1.2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要做到科学训练,避免下肢负荷过度,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学生年龄、性别、运动水平和健康状况等特点,合理教学内容,对一些易发生胫骨损伤的项目,要认真备好课,事先做好充分的预防准备。

4.1.3 选择合适的运动场地,避免在硬的(如水泥地)地面上进行跑跳的练习,学生应选择鞋底柔软轻质的鞋,可以在鞋里垫上海绵垫或厚鞋垫,从而减轻小腿承受的反作用力。

4.1.4 针对性地加强小腿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练习。练习时,可以先在松软的沙坑中练习纵跳,以加强小腿肌力量,并在机体适应能力增强后逐渐加大负荷量。

4.1.5 伤后恢复期参加运动训练时,应戴保护带,循序渐进,勿操之过急,当局部感觉舒服、温热或无痛后,才可进入正常训练。

4.1.6 科学营养的膳食.高强度的运动负荷会消耗身体大量的能量,我们应该通过合理、营养的膳食及时补充身体因为运动所大量流失的水份、蛋白质、矿物质、糖、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4.1.7 运动训练结束后要积极进行训练恢复和放松。在冬季要防止小腿受凉,可采用按摩、热水浴等方法及时消除小腿肌肉疲劳。

5 运动性骨膜炎的处理

5.1 发病初期即单纯性胫腓骨骨膜炎:发生后可不必停止训练,这时要及时调整下肢负荷量,减少跑跳运动,特别是大负荷的后蹬跑、单脚跳和疲劳的长距离跑练习,同时可以用绷带包扎小腿,采用热敷方法治疗。在炎症消退和组织恢复并产生适应性变化时,使骨组织的负荷能力逐渐提高,并随着力量的加强逐渐加大训练量随着负荷能力的提高,经 2~3 周后症状消失。

5.2 重症者应停止训练,并用绷带裹扎小腿,抬高患肢或请医生治疗,除减少局部负荷外,还要外敷新伤药或用温水浸浴,配合按摩治愈后重新参加训练时,运动负荷不要太大,以免再次发病。也有人用紫外线照射患处,以加速异位性骨化。

总之,运动性骨膜炎在初中学生的体育课训练过程中比较常见.教师平时应多注意观察学生的身体状况,积极预防,对其初期症状及时诊断、治疗。对发生运动性骨膜炎的学生,教师应主动关心、安慰,缓解其精神压力,以期待他们早日康复,恢复训练。

猜你喜欢

运动性小腿发病率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语言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
小腿抽筋不简单
“一个元素的面孔” 两位大家的灵魂
运动性血红蛋白降低的机理及营养防治
我的朋友
父与子
信息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