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团组织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路径探析

2020-03-02李晓书于秋叶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基层团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

李晓书 于秋叶

摘 要:在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主题背景下,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重要载体仍旧是基层团组织,基层团组织在创新创业理论指导與实践活动中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工作路径缺乏创新、平台建设不够健全、成果转化效率低下、自身定位不够明确等问题。因此,在创新创业质量提升的过程中,基层团组织应不断转变教育理念,搭建有效创新创业平台,构建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实现创新创业质量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基层团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创新创业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20)02-0017-03

引言

党的第十九大以来,为响应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以及重视突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各大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创新办学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进行深化改革并全面落实,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综合改革的重大课题,并作为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一流大学的重大机遇。高校基层团组织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有效载体,应该帮助青年大学生提升对创新创业的热情与参与度[1]。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同时有效推进创业项目的进度,促进创业收益的达成,进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高校基层团组织要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

一、基层团组织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的重要性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基层团组织主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并与当代大学生紧密联系,在形式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引导当代大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同时在各种活动中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造活力。在服务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基层团组织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覆盖优势、文化阵地优势、载体平台优势和社会资源优势,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更好地为大学生服务,引导大学生成才[2]。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客观需要

近年来,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主体性,缺乏对青年正确认知创新创业价值的引导。面对一些青年学生奉行的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的价值取向并未进行积极的价值渗透、引导和干预。对一些急功近利、盲目选择的创业观没有采取有效的引导和评价方式。在一个社会群体内,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保障是青年人要拥有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目标,由基层团组织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通过对创新创业体制的完善、平台的搭建、路径的优化等相关举措,可以改善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的基础条件,更有利于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注入动力,提升创新型人才的水平与质量,能够让学生明确精神方向、树立正确的价值目标、明确自己的价值立场[3]。培养出有情怀、有思想、有志向的新时代创新型人才,为我国向创新型国家转变和国际竞争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策。

(二)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通过基层团组织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指导,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项目)的转化,符合新旧动能转化的新时代要求,且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技术的研发。为了响应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青年群体主要以大学生为主体,基层团组织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对学生的精神引导和凝聚。因此,基层团组织要鼓励当代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不仅要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大学生,还要注重对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以便学生更好地锻炼自我,使得当代大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锻炼自身团队协作能力,而且更好地提高大学生在当下激烈就业形势下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特别是在国家创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学生还可以选择自主创业,所以提升青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直接关系国计民生,提升当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质量尤为重要。

(三)夯实团组织的青年群众基础

通过基层团组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进行积极的价值渗透、引导,把广大青年学子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进一步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基层团组织生存和继续发展的根基所在是为党赢得青年群众,基层团组织的出路正是全心全意致力于服务青年群众。基于此,基层团组织应深入到青年群体中去,了解青年学子的思想、倾听青年学子的呼声、服务青年学子的需求。通过反馈不断改进和完善团的工作方式与机制,用扎实的作风与良好的形象赢得青年学子的信任和支持。

二、基层团组织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基层团组织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及创新创业精神培养作用尤为重要,高校应充分利用基层团组织的特殊育人功能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基层团组织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工作路径缺乏创新,学生隐性知识、创业能力不足,平台建设不够健全,成果转化效率低下,基层团组织自身定位不够明确,授课教师在指导青年学生过程中过分强调记忆性概念、作用等理论知识,而对创新创业的风险不够重视,以及忽略了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致使两者间产生了脱轨等问题。

(一)工作路径缺乏创新

基层团组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路径缺乏创新。一些高校引导青年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存在功利性过强的状况,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高校没有长远规划和认识,只是紧跟时代的潮流,为了获得所谓的成效,而这样得到的成效都是短期的,这种状况忽略了教育培养人才的基础性。单纯地把其归结为创业指导,会忽视创新精神培育的长期性,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路径过于单一,基层团组织在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时往往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缺内涵。教育的成长需要不断的理论研究和创新,因此,基层团组织要坚持站在时代的前沿,不断开辟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增强基层团组织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指导的有效性。

(二)平台建设不够健全

基层团组织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提升过程中,所提供的平台功能不够完善、体制不够健全、结构不够合理。基层团组织应充分灵活发挥好自己的平台优势,充分利用團组织的校内多方面资源,创建创业平台,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以此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其综合素质,降低创业的风险。而现阶段基层团组织对平台的建设不够重视,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很少行之有效地建设专业化平台。助力学生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及创业活动,并未充分利用团组织的社会、经济等资源。高校基层团组织要着力于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平台,提供创新创业机会,推动学生创业取得进展,使得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同社会各领域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三)成果转化效率低下

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取得的成效毋庸置疑,但是我们目前需要面对的是创新创业成果不仅转化过慢,而且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近年来,政府以及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支持的政策越来越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团组织应该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此,基层团组织开展了多形式、多维度、多种类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如开展创业实践、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模拟创业竞赛或科技创新类比赛等,为学生创建了科技创新实践基地、提供了实践平台。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周期长,项目参与人员数量多,知识层次高、专业化指导教师较少等问题直接导致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效率低下。

(四)自身定位不够明确

在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基层团组织对自身定位、具体工作分工、职能等不明确,特别是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自我定位的研究过程中,都要落脚于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并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因此,在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下,基层团组织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及如何与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等部门联系是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基层团组织应明确自身定位,发挥好联系纽带作用,应与教务、就业、创新创业学院等部门之间形成育人合力,协同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的同时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

三、基层团组织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的实现路径

针对当下大学生创业热情高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比赛不断增加而创新创业质量偏低的困境,基层团组织应灵活转变传统教育工作理念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不断更新教育方式,对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进行培训,树立起科学正确的教书育人观念,师生同步学习。同时,还应提供经过实践检验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师生互鉴,采取积极的态度搭建完备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将基层团组织特有的社会资源优势完美发挥出来,彻底利用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添砖加瓦,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提升。

(一)转变传统教育工作理念

在创新创业质量提升过程中,基层团组织的最主要方式即为教育。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思路,把教学重心放在学生的能力、实践、思考上,积极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努力探索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创新创业的先进教育方式。应该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大学生身心特点出发,不断培养大学生群体的创新创业意识,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与探索,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的能力,积累丰富的经验。同时,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优势的基础上,探索和构建同步教学机制,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教育机制的有效落实,切实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既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就业观念,又要在进行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

(二)搭建有效的创新创业平台

基层团组织具有良好的文化优势、资源优势以及组织优势。因此,在提升创新创业质量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的各项优势,构建有效的创新创业平台。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发挥学生社团的载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社团活动中培养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其次,利用信息化平台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质量。通过校园网络多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创新创业精神,积极引导青年投入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再次,利用基层团组织优良的社会资源,通过假期社会实践这个大舞台、大机会,为大学生们提供实践基地,帮助大学生们在实践中寻找创业主题、紧握创新机会。最后,着力于邀请相关领域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给青年大学生普及创新创业知识,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创业学习渠道和资讯机构,搭建一个专业化的平台,使青年学生们获得专业的指导,促进青年学生正确自我价值观的建立。

(三)构建完备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要构建具有科学系统、功能齐备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就要注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全力推动两种教学方式的融合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的体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我们所讲的创新后的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要摒弃传统意义上的专业理论知识教育,而是一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创新机制,倡导学生们既能够通过传统教学方式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接受创新创业思维的训练以及深刻领悟到学科的内涵,是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思维的训练以及学科内涵的领悟,构建实践式及启发式的教学模式[4]。对于有创业热情的大学生应当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鼓励,通过创立相关的工作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思想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平台,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推动典型项目建设,加强各个基层团组织进行科技创新标兵的评选展示工作,为学生们营造校园创新创业的氛围,通过身边的榜样标兵力量,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鼓励学生们自主进行科学探索,促进理论与实践教育,通过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引领学生善于思辨,敢于实践,勇立潮头争做科技先锋。

(四)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素质

针对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质量提升过程中出现的成果转化效率低下、知识层次高等问题,基层团组织应当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及综合素质[5]。首先需要学生真正做到“敢创业、创好业”的思想转变,这就需要基层团组织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积极引导学生切实参与到创业中来,营造“创新创业正当时”的良好氛围,有效探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机制。除此之外,还应当举办各式各样的科技竞赛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要求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挖掘专业领域的创业元素,积累经验,提高创新能力。

结束语

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呈现出大众化、普遍化的状态,基层团组织应根据学生对创新创业的需求,多层次开展教育,以提升大学生创业综合素质能力为导向,注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由于基层团组织具有凝聚力和积极主导作用,高校应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基层团组织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针对当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提升面临的问题,发挥基层团组织的特殊效能,不断探索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的可行路径,最大限度地实现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群体创新创业综合素养的提升,进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国发[2017]37)[EB/OL].中国政府网,2017-07-27.

[2]刘子高.高校基层团组织促进大学生创业路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3):34—35.

[3]杰弗里·蒂蒙斯,小斯蒂芬·斯皮内利.创业学(第六版)[M].周伟民,吕长春,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8.

[4]刘伟,邓志超.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基于8所大学的抽样分析[J].教育科学,2014,30(60):79—84.

[5]林崇德,等.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29.

(责任编辑:朱 岚)

猜你喜欢

基层团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
模式化可持续的创新创业联动机制设计
高校教师赴东航机务产学研践习之思考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商业模式分析
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基层团组织建设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