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呼兰河传》中的地域印记与精神家园

2020-03-02姚冬青杨艳秋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期
关键词:呼兰河传呼兰河精神家园

姚冬青 杨艳秋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黑龙江女性文学创作与地域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5ZWB02)的研究成果。

摘  要:黑龙江这块土地是萧红的根,亦是她灵魂皈依的所在。对于故乡她有着深厚的眷恋,她的文字里处处留有地域的印记。在萧红将生命中最为深切的情感融入进《呼兰河传》这部怀乡之作中时,故乡的地域印记显得鲜明生动,富有色彩。尽管小说折射了她在孤寂生病时的内心写照,传达了她在漂泊生涯中对童年生活的重新体会和对生命的感悟,同时也对她找寻的家园尤其是精神家园做了指引。本文就《呼兰河传》中所体现的地域印记和传递出的精神家园进行浅析,探索这些要素对萧红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萧红;《呼兰河传》;地域印记;精神家园

作者简介:姚冬青(1979-),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人,副教授;杨艳秋(1978-),女,黑龙江人,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2-0-02

在萧红短暂的生命中,“逃离”这个词占据了她大部分时间。从20岁逃婚离开故乡呼兰后,为生计奔波,为寻找爱和家的温暖而漂泊、流浪,从哈尔滨、北京、上海、日本东京、重庆,最后到香港,一路“逃离”。不仅仅逃离战争、贫穷、饥饿,更是逃离心灵上的困境。她辗转不停地逃难和流亡,从北方到南方,与“家”的距离却越来越远。正如“飞向异乡的燕子的心情/我不知道/但自己的心情/自己知道。”[1]

与萧军、端木的感情经历是萧红希望建立一个实实在在的、属于自己的、没有封建意识、平等和谐的家庭,并将其视为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希望所在,是人生道路上的驿站和归宿,而做出的选择。可是这种选择并没有给萧红她想要的那个“家”,她依然是一个漂泊者。在这个过程中她试图以离开挽救与萧军的婚姻,但也只是徒劳的挣扎。萧红有坚强的性格,又处处需要支持和爱,这与端木的性格完全不同。两个人都有所需求,却都得不到对方给予的满足。再加上动乱年代,她始终没有一个稳定的家。“生活是寂寞的,心境是寂寞的”。[3]当对家的寻觅都归于失败和绝望时,身心疲惫的萧红把目光投向了呼兰河老家那块黑土地,投向了她记忆中的童年,尽管童年里有欢乐,也有痛苦。她期待着故乡能给她一个家,一个她不断寻觅的家。

萧红选择用文字书写生命。当她的家的需求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她就把情感投注到文字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家园。《呼兰河传》所蕴含的情结就是这种需求的体现。就像萧红在《永久的憧憬和追求》一文中所说:“所以我就向着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2]

一、地域印记

在《呼兰河传》中,呼兰河这个小城的一切都是刻板单调的,不管是环境还是人。并不繁华的小城中,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成两条大街交叉存在,街上分布着各种店铺,有传统风格的,也有新式风格的。这些店铺装点着小城的生机,也记录着小城的历史。街道,店铺,还有那个不可忽视的大泥坑,这些都是呼兰河的特色。这样特色鲜明的地方是萧红记忆里不能忘却的部分,而且是精神依托的来源。她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寻找家园,不仅仅是有一个可以生存的地方,还有对于精神依托的一种追寻。她的渴望化作笔下缓缓流动的文字,传递出找寻的努力气息。《呼兰河传》成了这种找寻的代言。

呼蘭河小城中的人们按照传统的既定模式生活着,极富规律。传统思想和文化在人们生活中处处凸显着它的主导地位。每一年的四月十八日娘娘庙大会,跳大神的仪式,唱秧歌,放河灯,听野台子戏等等,这些都是人们遵循的必过的节日。每一年都是一样的内容,看起来很是单调。除了这些节日之外,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样单调却又带着些不一样的色彩。小城里人们凑在一起拉家常,争吵,看热闹,过着简单却又满足的日子。黑土地养育了人们,在这四季分明的地域里,人们与环境和季节相呼应,春夏秋冬交替轮回,粗犷豪放又细腻敏感。他们遵循着几千年来的传统习俗过活,不轻易改变。小城里的人们是善良的,但同时又是思想麻木,愚昧的。生活成习惯,琐事成乐趣,他们按照自己认为是最合理的方式,事情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的样子过着日子,蛮横又带着残忍的味道。然而害人害己的想法在他们这里是没有的,可以说这里的人们是带着原始性的色彩在现代生活,而产生出的矛盾冲突又以原始的方式进行解决而消弭。所以我们在看到这里的人们如小团圆媳妇、胡家婆婆、冯歪嘴等等会有同情、憎恨的情绪出现,会为他们叫屈,替他们不值。这里的人有可恨的也有可怜的,但都是传统思想的牺牲品。呼兰河小城的生活充满了各种色彩却又单调寂寞。

呼兰河小城里有着“我”的童年的美好记忆。那里没有阴暗与冷漠,有的是活的、生动的、也是欢乐的、热闹的、单纯的童年生活。这是存储在萧红记忆里温馨的部分。可以说这是萧红最初的家园,也是她后来找寻的家园的样子。萧红的童年并不是那么欢乐和美好的,这些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大多数的记忆是破碎的,不完整的,有着痛苦和寂寞。“我”的唯一的伙伴是祖父,念祖父口授的唐诗,听祖父讲那已经听腻的故事是我和祖父的相处方式。“我”的活动的地方是堆满了破旧东西的黑暗而尘封的后房。每一天,每一年都是同样的生活内容,死水似的生活没有变化,偶尔会有些涟漪却是邻居们的琐碎事情构成。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生病了,老胡家请神,跳大神给小团圆媳妇“治病”,最后生命被结束。冯歪嘴忽然有了老婆孩子,又忽然老婆死了剩下刚出生的第二个孩子。这样的事情自然而然地发生在小城里,而人们的反应是见怪不怪。人们在这千年不变的文化环境中,任其自然地生死,不会去想为什么生、为什么死,不去想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却驯服而无奈地听凭命运的摆布。所以,对于小团圆媳妇的死他们是麻木的,没有波澜的。整个呼兰河小城都是一副生命在沉睡的状态。这是环境的困扰,也是思想的规囿。

二、精神家园

封建思想和传统文化束缚下的小城人们,生活如同刻印在画上的线条,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一成不变。尽管童年是固化的,又有着破碎的记忆,找到完整的原来的样子是不可能的,精神依托却在里面生根发芽,成为牵挂,无法抵达却又无限靠近。从某种意义上说,呼兰河既是起源也是归宿。这是一个不回去的家,又是一个可以怀念可以眷恋的家。

在萧红苦苦找寻现实家园未果的情况下,转向精神家园以获得慰藉就成了必然。既然选择了用文字来书写生命,那么文字里的世界就是她对于一切尤其是生命、命运的思索和审视。在这个过程中,她不断地透过笔端描绘记忆中的、向往的世界,不断接近那个理想的精神家园。在《呼兰河传》里她写小城的日常,小城人的机械式的生活状态,普通而平凡。小城里发生的一切都是按照既定轨迹运转的,没有什么变化,也不被允许有变化。这与她找寻的家园有着极大的差距,产生了让她困苦、焦虑,甚至有了忧郁的情绪。这时候文字又成了她的代言人。从《呼兰河传》里就透出了一种怀念却又不认同的思乡之情,对于故乡即想亲近又有疏离的怯乡之情。实际上,在萧红历经磨难、可居他乡时,孤独和寂寞是她主要的感受。异乡都市的繁华对照着记忆中破碎不堪的小城,都市人的生活又呈现出与家乡人不同的特质,自身遭遇的困苦与自满自足的故乡人形成对比。在这样的对比下,她无比想念故乡和故乡人,这种怀念之情充斥着她整个人,虽然故土给她的记忆里温馨的少,多数都是悲凉。家乡的那些显着破败的景象给了在迷雾中找寻的她一线光明和希望,精神家园即便早已破败,依然是皈依的所在。她“找到了”家园,已经远去的家园。

三、地域与精神家园的联系

在萧红的创作中,关于地域的描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像《呼兰河传》中对于呼兰河小城的整体介绍,当地风俗的描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适应,都与此有关。这固然与她自身的经历有关,也与她小时候所受到的一切相连,包括记忆里的欢乐与困苦。地域给了她生存的空间,同时也蕴含着精神力量,在她困惑时成了她的支撑。因此,我们在《呼兰河传》里就看到了“我”小时的生活状况,“我”身边的人,包括亲人、邻居及其他人,在东北黑龙江冰天雪地的环境中与自然抗争,顽强而倔强地生活着,性格中的狂野、粗放也随之而来。在一代代的繁衍生存中,形成共有的特性。尽管由于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人们的生活变得麻木、冷漠,愚昧又可怜,作出了一系列看起来冷酷无情的举动,又不轻易接受新思想的洗礼,导致身边的悲剧时常发生。萧红对这些是持有审视态度的,可以说她是冷眼观看的。这是她的故土,有着她的根基,但也是她要揭露的残酷的现實状况,落后的一切需要新鲜的血液和活力才能有所改变。当她在现实中去寻找出路,寻找家园而不得的时候,目光自然转向了熟悉的故土。在这被审视的黑土地中孕育着她所要找寻的精神家园,是她精神力量的来源和灵魂归属地。所以,《呼兰河传》在悲剧中透着一丝光亮,对现实进行思考,进行审视,在现实中找寻答案。可以说,在与都市生活进行了对比之后,呼兰河这座小城成为了她精神家园生长的土壤,自然皈依于此。

四、小结

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有地位和价值的,但是她的生命确实短暂的。在她短暂的人生中,她一直在寻找家园,不管是实际生活中的家,还是精神上的家园。走出落后的东北黑龙江小城,在都市中找寻家园。都市给她的是无能为力的现实和生存的尴尬,她的人生体验到的都是困苦和悲哀。这时,遥远的呼兰河家乡成了她最后的依托,精神上的支撑。回首故乡,小乡村古老而落后,人们生活质朴和而传统。尽管落后,闭塞,人们有愚昧、麻木的状况,从内心深入和文化传承上都是她难以割舍的牵挂。《呼兰河传》中的生命状态和生存境遇都是她的人生感受的文字化。这里有欢乐的、纯真之美的世界一角,也有残酷野蛮生活的存在。在作品中,萧红写了记忆中的黑土地的风俗画,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渗入了现代性的思考,历史的、民族的、社会的、心理的,多个层面的反思。她自己生活在现实中,却向往记忆中有美好生活画面的小乡村,这是她对于家园的一种追寻,一种不管从现实还是精神上的追寻,尽管没有实现。

参考文献:

[1]萧红.萧红作品集[C].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129.

[2]季红真.萧红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256.

[3]萧红.萧红作品精选[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294.203.172.190.

猜你喜欢

呼兰河传呼兰河精神家园
梦游呼兰河(组诗)
译者主体性之动态研究
强化“四个意识” 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
浅析葛浩文《呼兰河传》的英译
经营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坚守精神家园 争创文明城市
浅谈《呼兰河传》中萧红的“赤子之心”
概念整合视阈下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解读——以萧红《呼兰河传》英译本为例
弘扬“最美” 打造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