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中地区梨肥水管理及整形修剪技术

2020-03-02邵永会河南省濮阳市林业技术推广站457000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0年4期
关键词:枝组树形果枝

邵永会(河南省濮阳市林业技术推广站,457000)

梨是我国主栽果树之一,具有结果早、适应性强、丰产性好等特点。现将其在华中地区的肥水管理及整形修剪技术要点详细阐述如下,供大家参考。

1 肥水管理

1.1 需肥特点及需肥量

梨幼树阶段以营养生长为主,主要是树冠和根系发育,氮肥需求多,并适当补充钾肥和磷肥,以促进枝条成熟和安全越冬。结果期树从营养生长为主转向以生殖生长为主,氮肥是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其需求量随着结果量的增加而增加;钾肥对果实发育具有明显作用,使用量也随结果量的增加而增加;磷与果实品质关系密切,为提高果实品质,应注意增加磷肥的使用。

春季为梨树器官的生长与建造时期,根、枝、叶、花的生长随气温上升而加速,授粉、受精、坐果都要求有充足的氮供应,树体吸收氮、钾的第1个高峰均在5月。

5—6月是幼果膨大期,大部分叶片定型,新梢生长逐渐停止,光合作用旺盛,碳水化合物开始积累。此期对氮的需求量显著下降,但应维持平稳的氮素供应,过多易使新梢旺长,生长期延长,花芽分化减少;过少易使叶片早衰,树势下降,果实生长缓慢。8月中旬以后停止施用氮肥,对果实大小无明显影响,否则果实风味下降。

梨树对磷的最大吸收期在5—6月,7月以后降低,养分吸收与新生器官生长相联系,新梢生长、幼果发育和根系生长的高峰正是磷的吸收高峰期。

7月中旬为钾的第2个吸收高峰期,吸收量大大高于氮,此时正处于梨果迅速膨大期,钾到后期需求量仍高,所以钾后期供应不足,果实不能充分发育,风味变差。

梨树每生产100千克果实需氮肥(纯N)0.23~0.45千克、磷肥(P2O5)0.2~0.32千克、钾肥(K2O)0.28~0.4千克,以N∶P∶K=1∶0.5∶1效果最好。

1.2 施肥

(1)基肥。秋施基肥断根早、发根多,肥效较好,而从多年改土、壮树的效果来看,仍以采后施肥为好。土壤封冻前和早春土壤解冻后,及早施基肥,早施基肥能保证春季树体有足够的营养供生长结果之需。基肥可用条沟深施、放射状沟施或全园撒施,磷肥最好结合基肥施入,施肥后应及时灌水。

(2)追肥。一般梨树每年追肥3次。第1次在萌芽至开花前,以氮肥为主,占全年施肥总量的30%左右;第2次在幼果膨大期(疏果结束至套袋前)完成,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氮肥用量占全年用量的40%左右,钾肥占50%~60%,磷肥占50%左右(如果基肥未施用磷肥);第3次于7月末施用,氮、钾肥配合施用。每次追肥后一定要灌水,以利根系吸收。追肥的次数和用量要结合基肥用量、树势、花量、树体负载情况综合考虑,如基肥充足、树势强壮,追肥次数和用量均可相应减少。

(3)叶面喷肥。在叶片生长25天后至采收前,结合病虫害防治,可掺入尿素、硼砂、磷酸二氢钾、硫酸亚铁等叶面肥进行喷施,能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

1.3 灌水与排水

梨是需水量较多的树种,对水的反应亦比较敏感。就华中地区来说,干旱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春夏干旱,对梨树生长结实影响极大,秋季干旱易引起梨树早期落叶,冬季少雪严寒,树易受冻害。据研究测定,梨树每生产1千克干物质需水300~500千克,每生产30吨果实全年需水360~600吨,相当于360~600毫米降水量。凡降水不足的地区和出现干旱时均应及时灌水,并加强保墒工作。

早春漫灌可降低地温,对萌芽开花不利。有条件的地区应改用喷灌、滴灌,或者采用开沟渗灌。盐碱地宜浅灌,不宜深灌和大水漫灌。

梨树的主要灌水时期为萌芽至开花前、花后、果实膨大期、采后和封冻前。特别是果实发育期,如果土壤含水量不足应及时补充水分。

位于低洼地、盐碱地、河谷地及湖、海滩地上的梨园,地下水位较高,雨季易涝,应建立好果园排水工程体系,做到旱能灌涝能排,保证雨季排涝顺畅。

2 整形修剪

2.1 主要树形

华中地区梨成年大树多采用主干疏层形,近年来为适应密植栽培和优质生产,树形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树形如下。

(1)多主枝开心形。适于栽植密度5米×3米和6米×4米的梨园。干高60厘米,主干上配备4~5个主枝,主枝开张角度50~60°,其上直接着生中小枝组和短果枝群,无中心干,树高3米左右。该树形光照好,骨架牢固,丰产,易管理。

(2)单层一心形。适用于栽植密度6米×4米和7米×5米的梨园。干高60厘米,具有明显的中心干,在中心干的下部错落着生一层主枝,主枝3~4个,层内距50~60厘米,主枝与中心干夹角55~65°,每个主枝上着生2个侧枝,其余为中小枝组。在中心干上不再培养主枝,而是每隔40~50厘米配置1个大型枝组,树高3.5米左右。该树形是原疏散分层形的改良树形,主从分明,适用于作大树改造的树形。

(3)Y字形。适于栽植密度4~5米×1~2米的梨园。干高40厘米,主干上着生伸向行间的两大主枝。主枝基角40~50°、腰角55~60°、梢角75~85°,每个主枝上直接着生中型枝组、小型枝组和短果枝群,树高控制在2.5米左右。该树形成形快,结果早,有利于管理和提高果品质量。

(4)棚网架树形。适于栽植密度6~7米×4~5米的梨园,干高50~60厘米,主干上着生4个主枝,主枝向四角伸展,基角50°,腰角70°,主枝上直接着生枝组,引缚于网架(棚网距地面2米左右,网线构成50厘米×50厘米的网格)上。棚网架栽培,树冠扩展快,成形早,早期叶面积总量大,枝条利用率高,树势稳定,树冠内光照条件良好,生产出的果实个大均匀,果实品质好,但架材成本较高。

2.2 主要修剪特点

梨与苹果相比,修剪具有3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根据梨树树冠大、极性明显、干性较强的特点,以及枝条硬脆、开张角度小的特性,必须重视控制顶端优势,限制树高,重视生长期开张角度,平衡骨干枝生长势;二是根据梨萌芽率高而成枝力低的特点,以及枝条基部有盲节的现象,为保证早期结果面积,并防止中后期衰弱,应在修剪中适当增加短截量,减少疏枝量,少用重短截,尽量利用各类枝;三是根据多数梨以中果枝、短果枝及短果枝群结果为主的习性,必须注意培养中型枝组、大型枝组,精细修剪短果枝群。

猜你喜欢

枝组树形果枝
密植条件下陆地棉不同果枝铃重、衣分及纤维品质差异研究
南疆矮化密植骏枣建园前期空间结构及产量分布初探
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综合配套技术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海岛棉不同果枝类型杂交F2代产量品质性状分布规律
‘红富士’苹果树枝组的培养与更新
红富士苹果树枝组的培养、维持与更新
猕猴桃树形培养和修剪技术
休眠季榆叶梅自然开心树形的整形修剪
苹果树结果枝组修剪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