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进展

2020-03-02颖,江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7期
关键词:腰椎下肢血栓

赵 颖,江 闽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重庆 400042)

深静脉血栓形成属于腰椎术后卧床病人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多发于骨科患者,骨科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不断增加,形成血栓后,患者的血栓远端静脉高压,会导致患者出现肢体肿胀、静脉曲张或是扩张、肢体疼痛等临床症状,甚至会对患者的动脉供血造成影响[1]。本研究中,选取78例行腰椎手术的患者,探寻护理进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78例行腰椎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术前检查发现存在凝血机制障碍以及出血倾向的患者。随机分组,两组人数为36例、42例。常规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32~86岁,平均(55.64±3.21)岁,腰椎间盘突出11例,腰椎管狭窄8例,腰椎肿瘤9例,腰椎骨折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36~82岁,平均(56.32±2.71)岁,腰椎间盘突出7例,腰椎管狭窄9例,腰椎肿瘤10例,腰椎骨折1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具有同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护士采用口头宣教的方式为患者讲述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健康知识,并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各项注意事项,同时对患者的用药以及饮食提出指导建议。

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

(1)全员培训。应对科室护士进行深静脉血栓的相关知识培训,使护士能够对深静脉血栓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以及疾病后果形成全面的认知,并明确临床观察要点。

(2)实施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强化对高危人群的护理干预。叮嘱患者戒烟限酒,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会对患者血管产生一定的收缩作用。针对存在心肺疾病以及糖尿病的患者,应当积极给予患者术前治疗,使患者适应手术创伤。

(3)健康宣教。护士应明确告知患者术前、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使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能够配合治疗,做好术后护理。同时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护理,消除患者的顾虑,更好的接受治疗。对患者的饮食进行严格控制,叮嘱患者多摄入高纤维素的食物,多喝水,保证大便通畅,降低患者的血液粘稠度。

(4)术后预防护理。①要尽早帮助患者进行下肢被动活动,定期帮助患者更换姿势。当患者的肢体活动恢复之后,应当指导患者主动展开踝泵训练以及下肢抬高训练。护士应当做好巡回工作,如果患者出现下肢肿胀以及酸痛不适等症状时,考虑是否有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应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处理。②强化高危人群的预防护理。护士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出个性化的功能训练方案以及肢体活动方案,指导患者进行肌肉以及关节的被动活动。③在为患者实施静脉穿刺时,应当选择上肢浅静脉实施穿刺,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避免对患者血管内膜造成损伤。

(5)药物预防。①低分子肝素。在临床预防深静脉血栓时,低分子肝素是一种常用药物,低分子肝素通过降低患者的凝血因子活性、使患者血液高凝状态能够得到缓解,并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从而达到抗血栓的目的。②利伐沙班。利伐沙班属于一种抗凝药物,该药物能够对凝血因子Xα产生直接抑制效用。通过将凝血因子Xα对凝血瀑布内源性途径以及外源性途径的阻断产生抑制,从而有效抑制血栓以及凝血酶的形成。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1.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行t、x2检验。P<0.05表示存在显著差异。

2 结 果

常规组,深静脉血栓9例,占比2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1例2.38%;进行组间对比后,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x2=8.873,P=0.003),两组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血栓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导致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减缓,患者的血液呈现出高凝状态,并淤积在患者的下肢静脉,最终形成血栓。为行腰椎手术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现阶段的临床护理中,国内外医学领域中均认为对深静脉血栓进行干预的重心应当放在预防方面,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之前给予患者主动预防。因此,护士在手术前必须要对患者做好全面评估,尽可能的减少易发因素,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及心理疏导,同时,手术结束后,还应当尽早安排患者展开肢体功能锻炼,促进患者下肢静脉回流,避免血液滞留,从而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手术结束后,应当为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根据患者术后的实际机体状况,给予其相应的护理措施,避免发生深静脉血栓。除此之外,护士还应当调动患者的主动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确保患者能够严格遵照医嘱进行功能训练[2-3]。

在预防护理深静脉血栓时,除了使用早期护理干预以及药物预防之外,采用物理预防措施也能够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在早期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间歇充气加压泵、足底静脉泵以及弹力袜等装置,均能够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在临床护理中,护士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实施物理预防或是药物预防,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根据本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可知,与常规组患者相比,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后,其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更低,这提示早期为实施腰椎术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综上所述,腰椎手术后预防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早期护理干预是一种重要手段,护士应当对此提高重视。

猜你喜欢

腰椎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