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微创经皮肾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青年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效果

2020-02-28西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软镜石术输尿管

朱 西

(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重庆 402289)

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属于近几年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泌尿结石疾病之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手术治疗也成为了对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1]。本文采取两种不同的手术实施方案,探讨其治疗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来我院泌尿外科进行治疗的70例青年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进行干预研究,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干预;对照组患者35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处于30岁~45岁之间;研究组患者35例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处于31岁~42岁之间;对两组患者的各项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对比,P> 0.05。

1.2 方法

研究组患者接受微创经皮肾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进行治疗: 患者进行全麻,截石位接受手术, 于膀胱镜组合下,将F6 输尿管导管插入患侧,并进行人工肾积水制造。后姿势改为俯卧位,于彩超的定位下,以结石位置为依据,进行肾穿刺操作,对经皮通道进行建立。穿刺点为12 肋下腋后线和肩胛线之间,使用 G19 穿刺针,对目标肾盏进行穿刺,尿液溢出则表明穿刺成功,后置入斑马导丝。使用筋膜扩张器沿置入的导丝对通道进行扩张,递增扩张至F18后,置入输尿管镜,对结石的位置、大小进行确定,并使用钬激光进行碎石[2]。若是出现硬镜无法处理完的结石,则沿导丝,将输尿管软镜置入并进行碎石操作。

对照组患者接受微创经皮肾取石术进行治疗,方法与研究组一致。

1.3 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结石清除率来衡量)、手术进行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在对数据进行双人复核后,使用SPSS 16.2.1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 结 果

研究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为33(94.29%),残石率为2(5.71%),而对照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为23(65.71%),残石率为12(34.29%),研究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7.15±4.25)min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0.51±3.68)min,P<0.05。

研究组高热1(2.86%),肉眼血尿1(2.86%),泌尿感染1(2.86%),而对照组患者的高热3(8.57%),肉眼血尿5(14.29%),泌尿感染6(17.14%),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x2=9.401,P=0.002)。

3 讨 论

青年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是泌尿结石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上对于患者的治疗,也多为手术治疗。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段发展,微创手术治疗,也成为了临床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微创经皮肾取石术在手术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进行碎石,并对肾脏功能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但其因穿刺定位以及输尿管硬镜等多方面原因的局限性,穿刺位置较近,易出现碎石不净的情况[3];而输尿管软镜因其镜体纤细、柔韧性好等优势,可达到硬镜所无法到达的输尿管远端及肾盂、肾盏位置,两者结合,可有效加强手术的效果。

综合研究结果发现,在对青年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取微创经皮肾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进行治疗,虽手术时间有明显增长,但其有效提高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同时进一步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可能。

猜你喜欢

软镜石术输尿管
World J Urol:输尿管软镜治疗肾下盏结石的疗效评估
——可重复性或一次性输尿管软镜孰优孰劣?
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对肾功能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在孤立肾与非孤立肾结石中的临床分析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26例临床观察
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干预价值探讨
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66例临床分析
无管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输尿管软镜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在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