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原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2020-02-28李东丽

林业科技情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荒漠化牧民草地

李东丽

(会泽县林业和草原局,云南 曲靖 654200)

所谓草原荒漠化,即原本地表存在的大片草原被一些一年生植被和灌木逐渐取代,这些植物与原本的草原植被有较大的差别,由于其生长过于稀疏,难以有效覆盖地表,从而导致地表细土暴露在外面,再受到例如常年干旱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和人为破坏的原因(如:过度砍伐、放牧等),就会造成草原逐渐形成荒漠化[1]。近年来,我国新疆等地均出现了大面积草原荒漠化现象,约1/3的草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荒漠化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因此防止草原荒漠化并进行草原生态修复已势在必行。

1 草原荒漠化防治的重要意义

荒漠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目前受其影响包括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全球约占1/6的人口在这些地区生活。现阶段,全球范围内约36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荒漠化问题,其中我国是荒漠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荒漠化问题的出现与千百年来的沧桑变化、气候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类发展有相当大的关系。草原不仅守护着我国的边疆安全,还承载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2]。防治草原荒漠化、促进草原生态修复问题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一项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深刻的认识到开展草原荒漠化防治的重要意义,增强忧患意识,持之以恒的开展草原荒漠化防治工作。

2 草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分析

2.1 垦荒过度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农业发展都非常重视,开垦了大量的土地。实际上土地开荒就是铲除原本生长于草原上的植被,重新开垦后用于种植粮食作物。在上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国内粮食紧缺,因此才出台和实施垦荒政策,进而造成了草地被大面积开发的情况,大量能够防风固沙的草地和灌木丛被砍伐、开垦,从而引发水土流失、草地退化等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3]。况且开垦后的草原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不重视保养土地,只是盲目种田,造成土地产量不高,进而逐渐被废弃,成为了松动、无用的土地,导致了当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2.2 草原上放牧过度,造成了草地的快速退化

在我们生存的大环境里,所有生物均有与生俱来的自我恢复能力,在人们没有过度使用草地时,草地是可以自我恢复的,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变回原有的样子。然而在最近几年,饲养牛和羊等牲畜的牧民越来越多,到了每年的春秋两季,草地上都会有大量的牧民进行放牧,在此期间,牲畜大规模的进食草皮,导致草地植被破坏非常严重,地表植被越来越稀疏,草地难以实现自我恢复,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4]。如果某一年出现干旱少雨等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草地自我恢复难度将加大,退化现象将会进一步加剧。现因部分河流也发生了断流的问题,草原地区一些小的湖泊和水湾不断消失,植被生长条件极其恶劣,从而导致深处饲草短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5]。正是因为上述种种原因,草原面积不断减少,放牧牲畜数量大量增加,严重超出草原可承受能力范围,进一步加剧了草原退化问题。

2.3 滥采滥挖,加剧草地破坏和水土流失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野生药材开始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青睐,随之带来了草原药材资源被滥采滥挖的问题。滥采滥挖草原药材的现象对草原植被的发展演替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致使草原生态环境遭到大规模的破坏,其破坏的不仅是草原药材资源,同时还会在挖去药材时连同草皮一起挖出,导致草地难以恢复,加剧该地区水土流失[6]。此外,大量砍伐草原上的灌木丛用作柴草也对草原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虽然新疆地区具有相当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资源,但部分地区由于远离资源点及经济较差等原因,仍然还是以柴草为主要生活燃料,因此会对草原植被造成严重的破坏。

2.4 绿洲区大量截水,导致水资源环境恶化

通常情况下,草原绿洲会大量截留途经的河流,从而导致下游水量变少,出现下游缺水的情况。在此情况下,一旦遇上干旱气候,下游地区的草地就会由于缺水而大规模枯死。此外,下游的水湾和湖泊也会逐渐消失,进而导致下游草原植被逐渐消失,开始向荒漠化发展,难以恢复原状。

2.5 农事开发和工程建设导致草地被肆意破坏

如新疆、内蒙古等草原分布较广的地区,同时也富含大量的石油、煤炭等资源,因此前往开采的企业和单位都非常多。但是由于一些单位在开采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滥采乱挖,工程车辆反复辗轧草地,大规模的破坏草地植被。尤其是近年来,煤矿、石油以及有色金属开采越来越频繁,由于不注重对草地的保护,致使草地破坏程度进一步加剧,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3 草原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

开展草原生态保护和修复,是现阶段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不仅对草原地区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整个国家和社会都至关重要。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必须将自身职能发挥出来,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途径,加大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宣传力度,不断提升人民群众保护草原生态的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氛围,让群众以及部分企业单位自发性的转变原有的会对草原环境造成破坏的生活生产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生活生产方式的普及。

3.2 积极推行各项草原保护制度

一是各级政府部门在对草原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后,要以此为基础对草原进行规划,在各区域设置标志,并及时进行公告。此外,相关部门还必须对草原的征用进行严格的审批,禁止出现擅自改变草原用途的现象发生,并依法追究违反者的相关责任。二是要在草原地区实施平衡制度。相关部门要着手调查清楚草原载畜量,管理好草原草畜平衡,向牧民宣传好草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并与其签订相关协议,以此保证每片草原均符合相应的载畜量要求[7]。除此以外,政府相关部门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草原供给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也可以引导牧民选择更加优良的畜种,提高生产效益。三是要严格执行禁牧休牧制度。各级政府都要重视对禁牧休牧制度宣传教育,让广大牧民认识到实行禁牧休牧制度帮助草原生态恢复的重要性。并且制定科学合理的禁牧休牧措施,严格追究在禁牧休牧期间违规放牧牧民的法律责任。

3.3 构建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

所谓生态补偿机制指的是修复及补偿草原生态环境所受破坏的一种机制,该机制通过对环境破坏因素的附加影响,重新调整环境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需要针对草原作出补偿的对象为利用草原生态获取经济效益的单位和个人[8]。如部分单位在草原地底开采矿产资源获取利益,破坏了草原植被,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导致草原退化的情况。由于企业经济效益与草原生态环境的不平衡,因此该企业需要对草原生态环境进行相应的补偿,如按照利用草场的公顷数定额收取资金补助,增加当地牧民收入,从而间接的减少当地牧民土地开垦和养殖放牧数量,降低对草原的过度开发利用[9]。然而从草原退化层面上来看,一旦草原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生态补偿机制只能起到极其微弱的效果,其主要作用在于减少对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度,但其保护作用非常小。

3.4 自然修复和人工治理相结合

防治草原荒漠化,首先要以草原的自我修复能力为根据进行治理。由于草原具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并且草皮也有较为顽强的生命力,因此对于一些荒漠化还不算太严重的草原地区可以简单的进行播种,通过播撒草籽和肥料,就可以使草地生产力得到有效的恢复,进而提高草原植被覆盖率、草原荒漠化的防治必须要注重科学性,通过积极促进草原的再生能力,并通过制定一些禁止放牧或某时期停止放牧的规定,来防止草原趋向荒漠化的现象[10]。这样结合自然与人工的管理就能有效的防治草原荒漠化问题。

3.5 合理运用水资源,保证生态环境用水

在草原荒漠化防治中,水资源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条件,由于其能够有效的满足草原生产和发展需要,因此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在草原荒漠化防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需要解决绿洲区截流引水供绿洲自已使用的因素。绿洲截流是不会改变的,因为绿洲是自然形成的,我们不能去破坏它的存在,因此可以绕过绿洲另引一条水流渠道,使水流能够顺利的流至下游,下游的草原就能够用到水资源。在此基础上,人民生活用水也要得到合理的运用,不能过多的占用草原的水资源。因此节约水资源、合理用水和引出水流可以有效的防治草原荒漠化的发展。

4 结语

总而言之,草原不仅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资源,而且更是防止土地荒漠化的重要物质。草地可以保护我们的土地,也可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它就像是保护层一样,包裹在大地的表面上,使它免受风吹雨打。草原退化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重大的,因此需要平衡草原保护与资源、生态间的关系,持续的进行防治草地荒漠化及草原生态修复工作,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

猜你喜欢

荒漠化牧民草地
牧民的遗嘱
牧民歌唱冬奥会
草地上的事
甘南牧民 赵云雁
荒漠化地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以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为例
防治土地荒漠化 推动绿色发展——写在第二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我国召开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
Laughing song
商人买马
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