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邮政农村电商助力精准扶贫初探

2020-02-27赵杭玉李照青

电子商务 2020年2期
关键词:邮政精准扶贫电子商务

赵杭玉 李照青

摘要:电商扶贫是现代化的扶贫工作中最有效的一种扶贫方式, 是推动精准扶贫进程实现全面小康的新引擎。近年来,贵州将“三农领域”作为电商发展的主战场,“黔货出山”成为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因此,探讨邮政在农村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助推农村电商发展的问题,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贵州邮政农村电商平台“黔邮乡情”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其在电商精准扶贫中的经验,简要概述了该平台在精准扶贫中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了问题和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精准扶贫;邮政

1、贵州农产品电商平台的背景与现状

随着我国现今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子商务平台的迅速崛起以及农业领域的电商扶持政策的密集出台,在快递行业迅猛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大趋势下,我国农林牧渔的产品迎来了黄金时期。相关数据表明,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电子商务发展较为迅速,网络购物消费增速排行较前的百个县中75%位于中西部,我国民营物流、乡镇快递网点已覆盖近九成。黔货要出山,快递物流成为其最重要的环节,贵州“村村通”高速工程有效地提高快递运输效率、保障了农副产品运出速率,依托于“村村通”高速“快递下乡工程”和“邮政基础设施建设”成为贵州省邮政局重要的工作之一。2016年1月贵州省出台《贵州省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方案中要求要培育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的重要地位、搭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加强农产品电子营销的推广,提升“大数据+精准扶贫”扶持深度、广度及力度,规范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秩序,推进农村电商有效发展。贵州因地理因素导致现今仍是贫困人口较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电子商务走进农村成为贵州省农村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方式及助推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在接近十个月的农村电子商务方案实施过程中,省内建成6949个农村电商服务站,相关业务电商交易额达到1436亿元,同比增长34.7%,增速位居全国前列,有效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精准扶贫,直接或间接带动近10万贫困户脱贫。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快递行业的高速发展,农贸副产品也逐渐进入电商平台。贵州将“三农领域”作为提升电商平台竞争力的重要领域,依托于云上贵州大数据网络平台,有效地融合山地农业特色提升农业生产各阶段效率推进现代化以促进农业与电子商务接轨。贯彻落实“黔货出山”政策,制定高效率有质量的脱贫道路,形成农产品高质量优销售、农民致富、农村优化发展的新趋势。2019年上半年,贵州省打造“黔货出海”通道,鼓励相关企业进行境外网络销售,实现向东南亚国家出口数额超过一亿元的各类农副产品。根据相关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方案及中标协议,下半年将实现交易额近十亿元。“黔货出山”政策的出台提高了省内相关农产品的销售量,贵州电商云、“黔邮乡情”等地方平台提升了农产品的推广范围,有效地实现绿色农产品宣传推介和展示销售。

2、贵州邮政“黔邮乡情”电商平台发展情况

随着各大行业的兴起,快递已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邮政作为我国最基础、覆盖范围最广、送达方式最多的快递服务商,附有各县各村通邮、通商、便利大众的服务宗旨。有效地发挥了快递寄出投递的优势,为优势利益最大化,实现邮政为大众服务、提供快捷高效的邮递支撑,在贵州省相关政策背景下,提出了“服务三农”这一方案,发现扶贫新路线,优化农副产品经营面,基于邮政覆盖广的自身优势,开展农户电商服务相关培训,有效地将“参与扶贫”转换为“主动扶贫”,开创电商平台使农户脱贫致富,一方面促进电商及快递相关行业发展,另一方面解决当地政府扶贫问题。实现有产就有销,能产就能销,开创农副产品销售新模式,推进大范围城乡资源共享,形成良好的产销链,促进农户增收,得到政府的认可。

2016年贵州省政府为加快脱贫速度,缩小城乡差距,与贵州省邮政分公司联合启动电商精准脱贫工程,成立邮政精准扶贫电商平台公众号“黔邮乡情”,希望通過该平台实现贵州特色农产品覆盖范围更广、邮寄损耗更低、买家权益有保障、农户效率有提高,进一步实现让贵州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作为贵州邮政企业的电商助农工程,“黔邮乡情”旨在通过平台,利用信息流、金融流、邮政物流的“三流合一”优势资源,优化农产品进入城市的中间环节,解决农产品有产无销的难题,为农户提供新的销售模式,形成有产即有销的新农业环境,促进农户增收。

“黔邮乡情”利用自身邮政服务覆盖广、信息数据交换快、资金流通有保障等相关服务优势,减少了农产品进城繁琐环节、降低了物流运输费用、缩短了运输时间,让买家拿到新鲜高品质农特产品,并且实现了创新农户产销模式,鼓励老百姓在“黔邮乡情”平台上开设个人店铺,实现自产自销。通过“黔邮乡情”平台,一方面对于农户来说,突破了自身销售能力的不足,特别是对于贫困户来说网络是很陌生的,通过电商平台农户节省了寻找市场时间,降低产品运输损耗,整体流程高效简便。另一方面,买家足不出户,通过平台实现了多种选择购买高品质、较新鲜、较实惠的农特产品。“黔邮乡情”在实现精准扶贫的同时,构建优质的电商购买链,优化农户生产销售模式,为买方提供更加便捷的购买平台,真正实现了“扶贫不是简单地施与,于我无损,于他人无所知,才是最大的善良”的理念。

“黔邮乡情”以农户为主体、合作社为阵地、电商平台为桥梁、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合作模式下,形成农副产品完整的生产销售链,解决贫困地区农副产品有产无销、能产难销的问题,将传统销售与网络营销有机结合,形成有序的农业电商生产销售环节,增加农户收入,实现精准脱贫,助力脱贫攻坚。自2016年启动相关扶贫工程以来,“黔邮乡情”通过卖家自销、买家推荐、平台推广等多种模式销售农产品两千余吨,销售金额近两千万元,入驻平台的农户已达七千余户,相关农户收入增长一千三百余万元。

3、“黔邮乡情”案例分析

素有“西部之秀”之称的贵州省安顺市的核心区域西秀区为了实现精准脱贫,在农业领域上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利用“黔邮乡情”电商平台将相关本地特色农产品放在平台售卖,拓宽相关销售渠道。西秀区大西桥镇狗场屯村的村民说:“以前我们开始摘山药的时候,是在大西桥市场上定一个摊位,每天挑着、拖着去卖山药,从早到晚一直推销,销售很困难;现在通过这个电商平台,我们在家里包装好,通过“黔邮乡情”电商平台在网上销售,给我们降低了很大的难度,摘多少都不愁销不出去。“黔邮乡情”电商平台的进入,一改种植户们传统市场上销售的方式。足不出户,就能把家里的山药销往全国各地,不愁销路。为了保证顾客收到的山药新鲜,合作社都是前一天收到电商平台的订单后,根据具体的数量再从地里挖出,西秀区电商便民服务点的站长带领合作社的社员们熟练的进行山药的称重、封装。货物回到安顺市邮政公司包裹业务揽收局,两三名帮助卸货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的将山药放上转运车,将山药运往分解仓库,打印快递单,将快递单贴在每箱山药上。

自黔邮乡情项目启动以来,安顺市分公司充分发挥渠道优势、平台优势、网络优势在扶贫攻坚路上不断尝试,初步打通了农产品进程的高速路。截止2017年1月31号,安顺市分公司共上线农产品7款,网销农产品3.71万单,实现销售金额达46.27万元,建成电商扶贫站25个。对接39户贫困家庭,为其创收46.27万元。小黄姜、金磁力、土鸡蛋、糯山药、七彩山药、一个个扶贫项目的成功运作,为邮政电商扶贫奠定基础,也探索出了一条有别于其他电商物流企业的农村电商的发展之路。因此,“黔邮乡情”电商平台利用贵州特有的“大数据+大扶贫”的电商模式,让农副产品搭上电商快车,利用电商机制使省内特色农业产品覆盖全国各地,有效地解决农民销售难、渠道窄的问题;实现互联以产促销,有效推进农业及电子商务发展现代化,优化形成产销对接机制,与多平台、多合作商建立长期穩定销售渠道,农户及邮政一同完善相关物流流程及设施,使西南地区特色农副产品走向全国市场,走进千家万户;优化相关物流流程的同时一并实现了高质量,打造绿色优质的商业品牌,实现农副产品销售机制质量优、速度快。

4、结论与建议

通过三年的努力,“邮政+电商”的电商模式对助力精准扶贫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它有许多可以复制的地方,但是也有不足之处。首先,相对电商行业发展的需求而言,贵州省农村电商人才缺乏;其次,“黔邮乡情”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最后,“黔邮乡情”电子商务平台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仍未对大众普及,电子商务尚未成为农村土特产品营销的主渠道。针对存在的问题,贵州邮政农村电商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培养新型电商人才。邮政应加强对快递人员培训管理,积极引进电子商务人才,加强与政府合作,定期开展相应电商教育活动、注重吸纳农村贫困人员就业、培训农民电商平台的应用能力,使农民真正由旁观者变为具体参与者,弥补农村优质劳动力外流所带来的负外部性以促进贵州电商团队的建设。二是服务网络需不断深化。邮政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网络结合,尽快完成村村通邮的目标;快递企业要通过合作互进,加快“快递下乡”进程并优化乡村快递投递流程,让老百姓享受更便利的服务;不断完善“寄递+合作社+农户”“寄递+农户”模式,加大与上游平台的合作力度,推动政府有关部门培育农特产品电商网购商户,争取更多优惠政策推动电商行业扶贫工作开展。三是邮政企业充分发挥便民、利民的综合服务平台功能;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主动寻求与农村合作社、农户、地域特色产品商家合作;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吸引扶贫资金、政府补贴、金融助农资金等,不断完善自身电商平台的服务功能、减少邮政快递在运输中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赵晖,赵华.邮政服务农村电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 2017,32(06):32-34.

[2] 邓文博,梁同忠.发展邮政农村电商助力精准扶贫初探——以广东河源为例[J].市场论坛,2018(11):37-40.

[3] 张潇.“互联网+”时代下电商精准扶贫路径探析[J].电子商务, 2019(05):18-19.

[4] 谢乐.精准扶贫下“湖南电商扶贫小店”发展问题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9(12):11-13.

[5] 曹慧影.精准扶贫下的农村电商发展[J].河北企业,2019(07): 102-103.

[6] 杨雪,王思凡,杨晓.农村电商扶贫困境及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 2019(20):183-184.

[7] 雷世文,杨俊孝,邓方江,殷小波.精准扶贫视角下新疆农村电商发展研究[J].东北农业科学,2019,44(03):88-91.

[8] 李美璇,刘宏,冯瑞琳.辽宁省农村电商精准扶贫“2+1”战略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15):33-34.

作者简介:

赵杭玉,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制度经济学、农村经济和区域经济。

李照青,贵州师范学院商学院,讲师,金融学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金融学。

猜你喜欢

邮政精准扶贫电子商务
USPS美国邮政
USPS 美国邮政署
辽宁大拇哥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邮政进化史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电子商务: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