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元次山碑解读元结清正廉洁的为官之道

2020-02-27王杰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17期

王杰

摘 要: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元结,出生于北魏豪门世家,经历安史之乱,后半生颠沛流离。元结做官期间体察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贯彻其执政生涯始终,清正廉洁的为官之道是元结的优秀品格。文学上元结一方面继承了《诗经》等上古文献的治学精神;另一方面元结的山水诗也继承了陶渊明、谢灵运的自然率真的风格。元结与颜真卿亦师亦友的情谊一时传为佳话,《元次山碑》碑文记载其奉公为民的廉洁品质就是对其一生清贫最好的解读。

关键词:元结;四面碑;颜体;中唐;廉洁品格

元次山碑原在河南鲁山县城北青岭元结墓前,现在位于平顶山鲁山县一高校园内。该碑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公元772年花甲之际为好友元结撰写并书丹的悼文。此碑楷体写成,字迹浑厚,气势磅礴,透着一股宁折不屈的浩荡正气,是颜真卿晚年代表作之一。碑为青石雕刻而成,碑额缺失。整个碑为长方体,通高1.9米,通宽0.95米,通厚0.28米。因碑采取四面环绕雕刻技法,又称四面碑。整个碑阴阳两面均17行,左右两侧各4行,每行33到35个字不等,全文1300余字。现存碑文整体完好,仅缺203字。碑文已收入《颜鲁公论文集》。

元结(719—772),唐代著名文学家,字次山,号浪士,自称猗玗子。十七岁始知书,师从宗兄元德秀。天宝十二年(753),进士及第,复举制科。唐宝应元年(762),拜著作郎。763年,授道州刺史。大历四年(769),拜左金吾卫将军,并御史中丞。大历七年(772),奉召回京,卒于途中。

1 碑文对元结廉洁的赞颂

碑文末尾铭词曰:“元君文质彬彬,为国尽忠之臣。义勇威烈刚劲,忠诚简朴辛勤。文采彪炳上国,武略安定边屯。见危不屈不挠,临难为国忘身。德行已具全美,实乃今之古人。奈何清贤之士,怀抱大志未酬?群士立碑刻铭,美名传于不朽。”记述了元结尽忠报国、清正廉洁的自律品格。

2 四面刻碑体现的清贫风格

唐朝是一个富丽堂皇的王朝,人民生活比较富足,作为一方官员的元结生活也应该比较殷实。然而,用来总结其一生丰功伟绩的碑刻却是节俭的四面碑。四面刻碑较之单面刻碑至少节省六成的石材,作为官至州刺史的元结来说,其充满传奇的一生竟然负担不起一个单面碑的费用,足以从侧面反映元结廉洁、清贫的生活。

3 元结的廉政思想形成分析

3.1 元结颠沛流离的生活是其廉洁思想形成的根源

元结祖居太原,后迁河南鲁山。本为鲜卑拓跋氏,北魏时期易姓为元。天宝十二年(753),进士及第。安史之乱曾于猗玗洞避难。后因平定史思明、安禄山叛乱立大功,乃迁水部員外郎。上元元年(760),任荆南节度判官。唐代宗宝应元年(762),拜著作郎。唐广德元年(763),任道州刺史。广德二年(763)到任。唐永泰元年(765),再理道州。唐大历四年(769),任左金吾卫将军,不久因其家母身体抱恙而辞。大历七年(772),因病卒于返京途中,年五十四。

3.2 宗兄元德秀廉洁品格对元结清正廉洁思想产生重要影响

元德秀(约695—约754),字紫芝,北魏昭成皇帝孙常山王遵的后裔,鲜卑人,原姓拓跋,后改为元。父亲是延州刺史。家贫,为鲁山令。元德秀的清正廉洁的品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表现在性格特征上。他正直、朴实、忠厚,没有修饰,崇尚自然天性,喜欢简易、清净的生活。

第二,表现在生活作风上。他对自己要求极其苛刻,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元德秀母亲去世后,他在墓旁盖了间茅屋,“食无盐酪,藉无茵席”。

第三,在治理国家上。一是关爱百姓,主张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反对政府无端对百姓加税,对形式主义深恶痛绝,从来不主张铺张浪费。

元结自幼跟随元德秀学习,其兄长品行对元结一生的廉洁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3 元结的文学风格是其廉洁思想的体现

元结生于大唐王朝由盛转衰时期,为适应时代需要,元结开始把眼光转向诗歌领域,主张“风雅”传统,以时事为诗歌内容的主体,以复古为诗歌形式的表现。其诗歌内容多半是描写百姓疾苦、人生百态的现实主义风格。

元结作为唐代著名文学家,其承袭盛唐陈子昂,下接元稹、白居易,是唐代古文和新乐府运动的先驱。元结一直反对六朝文学上的淫靡之风、污惑之气,提倡汉魏风骨,主张恢复风雅精神,率先在唐代提出诗文革新口号。元结和其宗兄元德秀继续推动文学要有忧国忧民意识,反映百姓疾苦,强调文学作品一定要有其社会作用,针砭时弊。

元结的大半生都是在战乱中挣扎度过的。安史之乱后的政局动荡不安,这时期的文人写作大多都是表现战乱主题。这一时期唐朝也出现了很多伟大的诗人,他们用诗歌来反映这段颠沛流离的生活,元结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撰写的表和奏章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谢上表》里,元结记述了道州人民凄惨的生活状况,顶着革职风险为百姓减税四处奔波。他撰写的《县令篇》对其所辖县的县令的告诫也说明了他高尚的官德。元结称得上是一位难能可贵的地方官。元结的家国情怀深深地影响着后代的文人,同时期的杜甫也对元结忧国忧民的人文情怀大加赞赏。鉴于此,元结的事迹被《道州志·名宦》记载,元结廉洁的品格从此名垂青史。

4 颜真卿与元结廉政品格相互影响,惺惺相惜

颜真卿与元结既是好友,又都是唐朝有名的忠臣,性格耿直,却屡遭奸臣陷害,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斗中又都是立有赫赫战功的将领,相同的经历与家国情怀将他们联系在一起,使他们成为挚友。元结在其《五规》中不止一次提到颜真卿,可见他俩有着深厚的友谊。

元结的力作《大唐中兴颂》是湖南最为著名的一处摩崖石刻,这是元结撰文、颜真卿书的碑文。此碑刻不仅在书法界十分有名,在史学界也久负盛名。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是唐从盛到衰的转折,长安沦陷,玄宗南逃。元结带领族人一路避难湖北、江西等地。公元761年平乱结束,元结于九江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大唐中兴颂》。公元771年,元结隐居湖南浯溪,想起好友颜真卿,于是请他书写刻石。

《大唐中兴颂》碑刻是颜真卿书法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其娴熟的楷书技巧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碑刻布局十分严谨,张力十足,字体饱满,气势恢宏,似有金戈铁马之气势,展现了大唐元气恢复后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在《集古录》中记载:“《大唐中兴颂》字尤奇伟而文辞古雅。”明代大家王世贞在《弇州山人稿》中云:“《大唐中兴颂》字画方正乎稳,不露筋骨,当是鲁公法书第一。”清代学者杨守敬在《学书迩言》中记载:“《大唐中兴颂》碑文雄伟奇特,自足笼罩一代。”品读《大唐中兴颂》,我们不仅可以切身体会到元结文中的唐代中后期中兴的辉煌景象,而且能欣赏到颜真卿出神入化的书法艺术,甚至可以从中体味到那个时代文人的艺术、思想和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唐朝书法名家辈出,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颜真卿是最能代表“大唐盛世”的书法家,其古朴遒劲、雄浑大气的艺术风格开创了书法史上壮美篇章。颜真卿忠贞义烈的政治品格和书法艺术并煊于史,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其楷书成就斐然,其中的代表作就包括亲自为元结撰并书的《元次山碑》。

5 从颜体中体会唐代官员的廉洁意识

《元次山碑》碑文字体横平竖直,正大庄重。碑字结构严谨,方正有致,笔力遒劲,如铁犁嵌入大地,作者有意把元结廉洁的一生都化入书法中。欣赏《元次山碑》,不由让人想起元结在国难之际的大义凛然。《元次山碑》也是对唐代文官廉洁品格的最好诠释。

参考文献

[1]唐忠勇.元结之忠[J].湖南科学技术学报,2008(10):26-27,57.

[2]刘玉峰.元结对时政民生的关切[N].学习时报,2012-07-16(009).

[3]彭敏.元结在湖南的文学创作及影响研究[D].成都:西南民族大学,2013.

[4]彭小乐.元结研究述评[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2):64-69.

[5]石随欣,王顺利.鲁山文史系列之三—元结[J].协商论坛,2018(5):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