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可磨灭,但也无法模仿

2020-02-25赵园

名作欣赏 2020年1期
关键词:纪念活动漫长学术

最近纪念活动还是比较密集的。樊骏先生去世后,我们组织了一批纪念文章,一直拖到了2013年才出版,题目挺好:“告别一个学术时代”。我自己觉得一次次参加这种活动,实际上是我个人的一个告别仪式。我从来没有“我是为学术而生”的这种想法,也不希望是这样。大家的志向还是有点不同的,所以我不认为有清浊高下之分,都是个人的选择而已。 2014年是王瑶先生诞辰一百周年,2013年是唐弢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唐先生纪念活动可能是我们研究室主办,在12月。所以我觉得,这真是要让人想到告别。2013年我退休了,我很享受这种状态。虽然还在做,但是感觉不一样,这种状态还是很好。在人生中,告别其实先于纪念活动就已经开始。

我们离开王先生,离开严老师、樊骏先生,他们那个时候主持学会、学科的时代已经很遥远。说起来其实是有一点悲壮,有一点黯然。我们这个学科在20世纪80年代很喜欢划分世代。王先生、唐先生、李何林先生是第一代,然后樊骏、严老师是第二代,我们是第三代,诸如此类。之后呢?还有代吗?还有这个世代的概念吗?还能够有些什么样醒目的标记来识辨这个世代呢?我其实已经不知道,因为我已经远离这个专业,不太清楚还有没有这个东西。但是我们都很怀念。

一边怀念,我一边对自己说,我们在这个怀念中其实是做了很多删除的。20世纪80年代并不是像我们在有的场合所描述的那样明亮。那个年代其实有很多的问题。对于这个学科来讲,80年代有很值得怀念之处,尤其是那种和谐的内部关系,那么不同的视角,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毫无障碍。我记得王先生、樊骏先生、严老师,组织过不止一次创新座谈会,其实都是为了鼓励新人,一次次地,希望推动人才成长。后来整个的学术生态其实都已经发生了变化,不止这一学科。所以有些境界,也在告别。虽然说得比较悲观,但这是一个事实。因为樊骏先生、严老师对于学会、对于丛刊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不仅是因为他们做过学科带头人。那么现在还有谁能够像这样无私地忘我投入呢?首先,我要说我不行,我早就离开这个专业,凌宇怕是也不行。老钱,庶几近之,但是可能境界还是有些不同。

赵薇“致青春”现在是个热词。最近我通过老伴读到了高远东的一篇纪念他同学的文章,写得多好啊,我头一次发现高远东散文写得如此文采飞扬。更没有想到,他早年居然还是个诗人。我自己就自惭形秽,因为我感觉到自己从皮肤到文字都已经干巴巴的了。看见当年的东西,就会想这是我写的吗?当年怎么能写出这样的东西呢?很奇怪。岁月很无情。在我们中看看,我又要拿老钱来调侃,除了老钱青春永驻之外,全都不同程度发生着变化。至少我跟凌宇都觉得自己老了,确实抵抗不了岁月的力量,不能够像我们的师长辈一样延续自己的学术。在我,确实也是一種告别。我会做别的,但是,学术我觉得适可而止。

1978年我回到了北大,那个时候有点比较好玩的事。在那之前,严老师可能很熟悉,有过关于两个口号的论争。那还是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我已经记不清准确的时间。王老师和严老师好像是两派不同观点的代表人物。而我那个时候对派性是很敏感的,在这些事情上会自觉站队。谁说鲁迅一个“不”是不能容忍的,那个时候的心态,现在觉得很奇怪。所以,在回到北大之前,就已经先站队了,那时觉得严老师就很可亲,对王老师就有成见。现在想起来很幼稚,自己也很吃惊,但是那种激情也仍然值得怀念。现在好多时候无可无不可。别人说鲁迅什么不好,我有可能就无动于衷。通过这些小事,你就可以知道我们已经离开那个年代。记得以前我跟王晓明开玩笑说,如果有一个“鲁党”,你加入不加入?王晓明当然也知道是玩笑话,当即回答说:“加入。”但是我觉得我现在不太会问这种问题了。我觉得现在变得有点无关痛痒,少了一点派性,但是也少了一点切身之感。对于专业、对于学术的那种全身心的投入,我用过一句话,也可能是别人的,不一定是我自己的:将自己烧在里面。最近,《文艺报》有人来采访提问,就谈到我跟学术的关系。我对学术的态度其实发生了变化。我们自己也有提高,但是仍然有个人成长中的一些代价,这些代价得失有时候可能不一样,所以我们是不是一定要比较得失?

还有一个小故事,也都是大家很熟悉的了。我做论文答辩的时候,严老师参加,当时还有樊骏先生,所以别人都说赵园要经历“严骏”的考验,因为他们两位都是以严格出名的。另外,在我到了文学所之后,还有一件事情跟严老师打交道比较多。严老师主持《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其中有一部分是由我们所的一个同事承担,但是这个同事一直拖着不交稿,让严老师极其焦虑,万般无奈之下就通过我来催促他。我就跟我这个同事,也是我的一个朋友说,你要想到你这种做法对严老师是一个折磨。后来严老师甚至被逼得跑到我们文学所,坐在他办公室里等着。我不敢告诉他严老师在那等着,所以把他哄过来,见严老师。

严老师极为认真,对我的意义甚大。我不知道是不是记错了,我读完研究生之后,有一次听严老师说,在我们研究生考试的时候,我所在的考场大概漏记了一项分数。后来严老师发现了,又重新审查了考场,重新记分。如果没有对错误的发现或者重新计分,我肯定现在不会坐在这里。我会是一个中学老师,也可能从中学语文教师这个位置上退休。我并不是说我有多么幸运。其实回头来想,幸或者不幸,得或者失,本难说得清楚。我只是说它确实是改变了我的命运,就是1978年之后,我的人生被这一次纠错所改变,这对我来说是个有趣的故事。从1978年到今年,确实很漫长,套用“漫长的二十世纪”的说法,确实是漫长的一生中很漫长的一段。回头来想,还百感交集。事实上,心情其实很淡漠,这也是一种老态。

但是我仍然应该说我对于我的老师,对于严老师,对于我不称之为老师的樊骏先生都怀有敬仰。这一代留下的东西不可磨灭,而这一代人也是我们无法模仿的。我常常比较我们跟他们的区别,我们即使是看似相似的地方,其实也有很大的不同。那么代际之间的区别,我觉得也是个话题,可能留给年轻一代说更好。

(赵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著作有《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等)

猜你喜欢

纪念活动漫长学术
漫长的“旅行”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我也来两圈
春天的告别
50岁
冰天雪地的生计与浪漫
受邀者 安倍晋三
小布熊的漫长一周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
梳理学术渊源 审视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