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肘管综合征病人行尺神经松解前置术的康复护理体会

2020-02-25孙剑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肘管肘关节综合征

孙剑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长春 130000)

肘管综合征又名迟发性尺神经炎抑或是创伤性尺神经炎,旨在基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使得肘管布尺神经受压,并以进行性肌萎缩无力及手尺侧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具有多见性特征,是周围神经卡压疾病中发病率第二的疾病[1]。 当前临床多通过手术给予诊治, 而属尺神经松解前置术应用率最高,该手术具有稳定疗效、创伤性小、操作过程简单等优势,是目前医学领域公认的肘管综合征诊治满意方式。 但因手术目标在与尽快恢复并加强患者患肢功能,于术前、中、后等各种因素影响下对机能恢复产生了一定影响,所以,给予患者康复护理极为重要[2]。 该次研究中对该科室2017 年8 月—2019 年8 月收治的30 例肘管综合征患者实行康复护理,且与参照组实施对比,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该科室收诊的60 例肘管综合征患者 (均行尺神经松懈前置术)进行研究。 依据随机法分组原则分成参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参照组30 例中男性人数20 例,女性人数10 例;年龄上、下限25 岁、68 岁,均龄(48.7±5.2)岁;病程2 个月~15 年,均程(8.5±2.3)年;病变分级:Ⅰ级(感觉障碍,无显著肌肉萎缩)病变10 例、Ⅱ级(感觉障碍与轻度肌肉萎缩并存)病变8 例、Ⅲ级(感觉障碍加重,且肌肉萎缩显著)12 例。 观察组30 例中男性人数18 例,女性12 例;年龄上、下限26 岁、70 岁,均龄(48.6±5.4)岁;病程2 个月~15 年,均程(8.5±2.3)年,病变分级:Ⅰ级9 例、Ⅱ级8 例、Ⅲ级13 例。 对参照组与观察组临床资料展开独立样本检测比较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纳入标准:满足肘管综合征临床相关性诊断标准[3];认知功能无异常; 入选者接受尺神经松解前置手术;对该研究知情且同意。

排除标准:心肝肺等重要脏器功能性障碍;并发其他神经系统病症;手术耐受力较差;非自愿参加研究。

1.2 方法

参照组行常规干预,入院后开展患者及家属疾病知识的宣讲工作,阐明疾病诱发因子、病理作用与诊治方法及护理措施,同时介绍医院医疗技术及其他概况,消除其紧张、顾虑,从而加强临床诊治信心。 观察组采取康复护理干预:(1)心理干预。 肘管综合征的疾病特征及患者自身因素使其心理萌生诸多不良心绪,如焦虑、烦闷、担忧等,如未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干预,易发展至心理障碍,不利于康复。 鉴于此,护理人员应进行与患者沟通频率的增加,进行治疗措施、须知事项及疾病知识的讲解,同时借助自身所学护理知识对患者心理展开诱导, 减轻其焦虑、 烦闷等情绪影响。(2)病情监测。 定期进行创口敷料的更换,确保伤口处干燥;指导患者曲肘90°,随后用石膏托实施固定,在此期间密切注视患肢末梢皮肤温度、 红肿状况及颜色,如有异常发生,需在第一时间告知医生采取措施处理[4]。 (3)并发症护理。 皮神经完全受损后机体有瘢痕远侧麻木抑或是疼痛性瘢痕表现;如若皮神经未有损伤,但受瘢痕压迫,可表现出瘢痕远侧感觉障碍,上述现象一旦发生需进行患者前臂的理疗与按摩,效果不明显时反馈医生行手术处理; 尺神经持续性受压后,患者症状不但无缓解迹象且有加重嫌疑,这一并发症多是因术中止血不当所引起,因此护理人员需在术后加强患者肌力检查强度, 记录并分析其恢复状况。(4)康复功能训练。术后第1 天~石膏拆除2 周内,功能训练目的为加速患肢血液循环与手指肌力修复,以免发生关节僵硬等情况[5]。 具体方法:每日对患肢手指实施主动被训练,并配以转腕、扭肩活动,活动时间至少2 min, 此后逐渐结合机能恢复状况加大训练强度;石膏拆除后15 d 内,这一期间功能训练核心在于肘关节功能、手指功能的有效恢复。 具体方法:石膏拆除后开展肘关节屈伸运动,屈伸范围从小到大,每次5 min 左右,3 次/d,循序渐进增加训练时间,直至术后1 个半月可采取肘关节全范围运动, 并施以手部细节化活动,如穿针、系携带、绕绳等,需要注意的是,手部锻炼时间不宜过长,保持5 min 即可;术后4 个月,这一阶段康复训练关键在于进行肘关节与手指的日常活动功能的恢复。 方法:基于肘关节全范围活动的前提下逐渐实施患肢负重训练,起初可指导患者手拿较轻物体(500 g),3 次/d,锻炼时间不得超过30 min/d,后期逐渐增加,直至日常活动技能恢复。 并且继续开展手部细节化运动,有利于手指功能康复[6]。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种护理下两组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 采用生活健康测量表对该次护理研究患者的躯体能力、心理功能、 社会领域及物质水平实施评定, 分值100分,得分越高越好[7]。

(2)比较两组护理总效率。 护理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肘部关节可正常活动即为显效;症状及体征改善,肘部可开展小范围活动即为有效;无达到上述指标为无效[8]。 总护理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开展处理分析,生活质量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t进行检验。护理效果用[n(%)]说明,以χ2进行验证,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

干预后,观察组躯体能力(71.25±2.33)分、心理功能(70.02±3.01)分、社会领域(70.58±1.58)分及物质水平(73.54±1.42)分 相 较 于 参 照 组(60.24±2.05)分、(61.02±2.58)分、(59.69±3.21)分、(64.02±2.11)分显著较高,差异统计学意义(t=19.431 4、12.434 4、16.671 5、20.502 0,P<0.05)。

2.2 护理有效率

观察组显效16 例、 有效12 例以及无效2 例,护理总效率达93.33%,参照组显效12 例、有效10 例以及无效8 例,护理总效率达73.33%,与参照组比,观察组护理总效率提高幅度更为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 0,P=0.037 7<0.05).

3 讨论

肘管综合征属于尺神经病变的常见类型,其致病原理是由于肘关节在骨折后对肘部产生压迫性伤害继而出现外翻畸形等情况, 导致尺神经被异常牵拉,打破肘管内骨质既有平衡,进而使尺神经受损,而作为人类劳动的主要工具,即手部,在上述损伤后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9]。 临床现阶段多通过手术对该病实施治疗,如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术后可有效恢复机体相关功能,对机体无显著创伤,但因手术有创性特点,加之患者疾病多因素影响,致使术后恢复效果欠佳,因此予以积极干预对患者预后效果具有深远意义[10]。

此次研究中,予以观察组康复护理,结果显示其躯体能力、心理功能、社会领域等生活指标较参照组显著较优,且护理有效率提升幅度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康复护理效果令人满意[11]。该护理模式借助心理干预、疾病监测、康复功能训练及并发症等护理干预,最大限度实现肘部功能有效恢复的目的,其中疾病监测是对术后患者各项指标实施监测,观察皮肤颜色、温度等,防止出现不良事件;心理干预的实施显著减轻了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其护理配合度;康复功能锻炼以分阶段训练原则为主,不同阶段给予患者不同功能训练,切实改善肘部与手部日常活动功能,加速身体恢复。

综上所述,尺神经松解前置术应用康复护理对肘管综合征患者有较为满意的效果,不仅能提升手术效果,改善生活品质,且对预后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可行性较强,临床使用及推广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肘管肘关节综合征
尾水肘管扩散段采用“小坦克”运输设计及施工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Chandler综合征1例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考前综合征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丰满重建工程机组尾水肘管安装技术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运动疗法联合可调式肘关节固定器治疗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