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结果分析

2020-02-25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负增长测算生产率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 100048)

一、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

数据包络分析(DEA)是测算行业效率中使用最频繁的一种方法,最早是在1978年被查恩斯和库伯等人提出。该方法的原理是把有效生产单元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组合在一起,构造出最优生产前沿面,然后通过评价各决策单元离最优生产前沿面的距离来评价各决策单元的生产效率。数据包络分析将每一个被评价的企业、行业、省份或者国家等等都称为决策单元(DMU),将DMU的各个输入以及输出指标的权重向量作为变量来进行计算和评价,通过比较分析各个DMU与生产前沿面的距离,来判断每个决策单元是DEA有效还是无效。DEA方法能被国内外许多学者广泛使用,是因为它相对于其他方法不需要提前假设任何形式的生产函数,适合于具有多投入多产出的复杂系统,能够排除很多主观因素对测算结果的影响,使得结果更具有客观性。

按照Fare等的思路,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的指数法可以分解为不变规模报酬假定下技术效率变化指数(Efficiency Change,EC)和技术进步变化指数(Technical Change,TP)。所以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可以分解为:M=EC×TC=ΔSEC×ΔPEC×TC

当M大于1时,说明TFP呈上升趋势,当M等于1时,说明TFP保持不变,当M小于1时,说明TFP呈下降趋势;同理,当TC大于1时,说明存在技术进步,TC小于1时存在技术退步;当EC大于1时,说明技术效率提高,当EC小于1时说明技术效率下降。ΔSEC是指规模效率指数,ΔPEC是指纯技术效率指数。

二、全要素生产率的现状

为了测算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将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来计算全要素生产率的指数,本文选取了2000年-2017年除了西藏外30个省市有关数据。

(一)投入产出指标说明

1.总产出。采用选择作为产出变量的GDP是实际GDP,使用GDP平减指数折算名义GDP处理得到的(基期为1978年)。

2.劳动力投入。选取各地区就业人口数作为劳动投入。

3.资本投入。采用固定资本存量来衡量各省份资本投入量,由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只提供各省级行政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因此本文参照张军等(2004)进行处理,通过永续盘存法换算为存量数据,并采用单豪杰(2008)的做法,将1978年各省的资本存量作为基期。

本文利用DEAP2.1软件,通过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得到全国30个省(市、除去西藏地区)2000-2017年的TFP以及其分解所得的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指数,以下对TFP及其分解指数的变化趋势以及区域之间的差别做简要分析。

(二)总体变动趋势分析

从全国总体来看,2001-2017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平均值是0.985,所以TFP的年均增长率是-1.5%,技术进步整体没有变化,技术效率下降,平均增长率为-1.5%,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也同样发生了下降,平均增长率为-1.2%和-0.2%,这说明了2000年-2017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全部是由技术效率的下降引起的,是技术效率的负增长阻碍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和分解指数的变动趋势来看,2000年-2004年全国的技术进步指数是大于1的,技术效率指数是小于1的,最终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2003年和2004年达到最大值,而从2005年到2017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都小于1,全要素生产率在2005年之后呈现出下滑趋势。观察技术进步指数可知,除了在2005年、2008年、2009年、2013年、2016年、2017年,技术进步指数都是大于1的,在大部分年份都是存在技术进步的,而除了2000年技术效率指数大于1和2005年技术效率指数是等于1的,其他年份的技术效率指数都是小于1的,技术效率总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全要素生产率呈下滑趋势,是因为技术效率的不断下降阻碍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从纯技术效率来看,除了2016年和2017年是大于1,其他年份都是小于1的,见,技术效率的降低主要是由于纯技术效率的下降导致的。

(三)区域差异分析

将我国分成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分别研究不同区域TFP及其分解指数的变动情况。基于DEA-Malmquist方法测算的TFP及其分解指数结果见表3-2。2000-2017年,全国及东、中、西部全要素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5%、0、-2.5%、-2.4%,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高于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中部和西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增长最慢。从省份上来看东部地区只有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浙江省四个省市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增长趋势,且上海市增长最大,平均每年增长3.7%,其余各省都是呈现出负增长趋势。中部地区所有省市都呈现出负增长趋势,而西部地区除了内蒙古自治区全要素生产率是增长趋势,每年增长1.7%,其余各省市都是呈现出负增长。说明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与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背景状况有着紧密的关系。我国东部地区一直以来都有着良好的经济基础、基础设施和较高的人口素质,并且管理水平和资源配置都比中西部地区更先进,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自然环境和劳动力素质等方面相对东部地区较为落后,所以导致了西部地区生产率的较低水平。

从技术进步上看,从2000年到2017全国及东、中、西部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是0、0.9%、-0.09%、-0.05,只有东部地区存在技术进步,中部地区各省市不存在技术进步,西部地区除了内蒙古自治区和青海省,其他地区不存在技术进步。从术效率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都处于技术效率的下降趋势,只有个别省市存在技术效率的提高。

从纯技术效率指数来看,我国及东、中、西部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0.06%、-1.6%、-1.5%,可见东部、中部、西部纯技术效率均为负增长,中部纯技术效率变动中部最差,东部下降较慢。从规模效率指数来看,全国及东、中、西部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0.2%、-0.3%、0.1%、-0.04%,只有中部地区实现了规模效率的增长,东部以及西部都是负增长。

猜你喜欢

负增长测算生产率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跟踪导练(三)4
车市负增长几成定局
基于最小开发单元模型的住区紧凑度测算与评价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基于概率分布的PPP项目风险承担支出测算
关于机床生产率设计的探讨
输电线路附着物测算系统测算功能模块的研究
图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