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关于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的思考

2020-02-25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轴对称图形深度

崔 毅

(福建省泉州市晋光小学 362000)

一、解读深度学习的内涵

1.深度学习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将新知识融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并能够批判、质疑新知识,在批判的基础上学习.同时能够将旧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解决新问题.

2.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未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深度学习策略符合这一要求,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实施深度学习的策略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较缺乏,对于有些数学问题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不利于学生的思考、学习.引用生活实例,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亲切感,更易理解,也更易接受.能够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些有利因素能够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热情,这些积极因素都有利于“深度学习”的开展.

例如教授《轴对称(二)》一课,师说“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那如果让你剪一个轴对称图形,你会吗?”学生热情高涨地动手剪轴对称图形,之后教师将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首先学生需要判断哪些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接着请剪得快的同学介绍自己的方法,从介绍中同学们能够发现“对称轴”这一重要因素.整个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在剪一剪、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的环节中逐步深入,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多个感官,真正实现了深度学习.

例如教授《滴水实验》一课,《滴水实验》是综合与实践领域的一节课,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已知的知识、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在经历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所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前提.我通过谈话引入课题,先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了我国的用水现状,又展示了生活中的浪费水现象,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此时我提出问题:“同学们,观看这些资料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同学们踊跃举手,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例如“水龙头这样滴水,一个月到底会浪费多少水呢?”“我们可以怎样做才能帮助缺水地区的同胞呢?”“拖地的时候如果节省点用水、能节省多少水呢?”在大家热情高涨时,我接住学生的话题:“大家提出了好多有价值的问题,但是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只能选择一个问题研究,你们觉得选择哪个问题研究合适呢?”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研究“水龙头不拧紧,已知滴水,一年会浪费多少水?”理由是,这个问题是首要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许多其它问题都可以解决了.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从我国的用水现状和生活中的浪费水现象入手,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之后的整节课都是水到渠成.

2.注重说理,追求真相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严密的学科.“说理”就是要让学生放慢思考的脚步,对看上去理所当然的解释进行深入剖析.“说理”的过程呈现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将隐藏在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想法暴露出来.正是这样逐步深入地过程,引领着学生逐步走进本质,寻根问底.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倾听能力、表达能力、推理能力等多个能力,真正将“深度思考”融于课堂.

例如教授《长方体体积》一课,在学生汇报完作品后,我适时追问:“你听懂了什么?”.重新把问题抛回给了其他孩子.这不是简单的问题重复,而是再现本质内容.通过再讲道理,启发更多学生一起再思考.为什么“长×宽×高”算出的是长方体的体积?事实证明,并不是很多的孩子都能够理解.多位学生再次进行解释时出现了许多错误.此时,我拿出另一幅作品,提出问题“猜一猜,他摆的小正方体长什么样呢?”学生的解释是“每排摆5个,摆了3排,摆了2层”.我巧妙地转换问题,直指问题本质,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使学生明白了,“5×3×2”算出的是1cm3小正方体的个数.有几个1cm3,长方体的体积就是几立方厘米.通过再解释、再追问、问题转换的教学策略的实施,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度思考.在课后的调查了解中,学生都说这节课收获丰富,很有挑战性,都在积极思考.可见,说理也是“深度学习”的一项重要策略.

3.拓展延伸,活学活用

课堂最后的拓展延伸,是对学习内容的补充,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发展.“深度思考”的前提是值得思考、有得思考.因为问题的设置不能太简单,简单就没有挑战性,无法激发深度思考;也不能太难,太难无法激发兴趣,会使学生出现烦躁等负面情绪.因此以“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来设置问题最为合适.

例如教授《长方体体积》一课,在全课拓展部分呈现了这样一道题:“一名登机乘客的行李箱的长是3dm、宽是2dm、高是5dm,另一名登机乘客的行李箱长是0.5dm、宽是0.5dm、高是40dm,根据有关规定计算得出,带入飞机客舱的行李每件体积不得超过44dm3,哪个箱子不能被随身带上飞机?”情境的设置巧妙.第一、材料来源于生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热于探索.第二、渗透数感.在体积大小都符合有关规定的情况下,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尺寸上,通过高是40dm发现,第二个箱子明显不符合生活经验.第三、激发学生多样化解题策略.多角度思考问题,也是“深度思考”的一个重要途径.

例如教授《三角形边的关系》一课.在全课拓展部分呈现了这样一道题:“三支铅笔竖直插入高为9cm的笔筒中.(1)三支铅笔长都是10cm时,能围成三角形吗?(2)其中两支铅笔长10cm,第三支看不到了,三支铅笔能围成三角形吗?第三支最长可以是几厘米?最短可以是几厘米?(3)三支铅笔长分别是11cm、10cm、4cm,能围成三角形吗?如果要将其中的一支剪短,应该剪哪一支呢?应该怎么剪?”拓展部分的设计基于教材又没有超越教材.是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有利补充.第一、材料来源于生活,是学生常见的笔和笔筒,激发学生体会数学的乐趣、数学的使用价值;第二、问题层层递进,由易到难,激发学生深度思考;第三、借助“数形结合”突破难点渗透了“数形结合”的解题策略.以上两个课例,都是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典型例子,授课效果良好.

4.注重直观,学生演示

小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较抽象的知识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直观教学法就成为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直观教学能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以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得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有助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性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例如教授《搭一搭》一课,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从三个不同方向辨认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面,并能画出所看到的平面图形.将立体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较为抽象,特别是根据从左边看到的图形画出平面图形更是其中的难点.因此,我将全班同学分成许多小组,要求在组内先观察准备好的小正方体,先搭一搭,再画出从左边看到的图形,最后组内交流:“有什么快的方法帮助我们画出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呢?”首先,借助实物直观,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再经过交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都能总结出“从左往右,至内而外”等口诀.这使我不得不叹服,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

深度学习是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应当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理解《课程标准(2011年版)》精神,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思考、认真探索、勇于实践,才能助力学生深度学习的实现,教学路漫漫,践行来相伴.

猜你喜欢

轴对称图形深度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轴对称”单元测试题
《轴对称》巩固练习
认识轴对称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关于轴对称的几个基本概念
分图形
找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