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的价值本质与合理实践
——兼论邵式平劳动教育思想

2020-02-25卢水平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劳动者劳动生产

卢水平

(上饶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上饶334001)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在社会分工愈来愈精细的今天,劳动教育是成为合格劳动者的必由之路。劳动教育不单纯是劳动技能教育,它还包含着丰富的德智体美等教育资源,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和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劳动教育理念与实践严重疏离,劳动教育畸变为技艺学习,只是教会了学生某些简单的手艺,甚至某些学生在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之后,对将来做一名辛苦的劳动者感到恐惧;劳动教育畸变为休闲娱乐,某些学校所谓的体验活动就是如此,学生的体验就是“好玩”,远离了真实劳动的辛苦,缺少对劳动、劳动过程、劳动成果及劳动者的起码敬畏;劳动教育畸变为惩罚手段,劳动被视为一种痛苦的、应当尽量避免的人生经验,劳动的宝贵价值被完全歪曲。

“劳动教育”现实畸变的根本原因,就是劳动教育者已经忘记劳动教育的价值本质。什么才是“劳动教育的价值本质”?如何开展劳动教育的合理实践?在邵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带着这些问题,重温马克思主义作家的经典,学习邵式平同志这位“教育省长”的劳动教育思想,可以从中寻找到关键智慧。

一、正确把握劳动教育的价值本质

第一,培育健康的劳动价值观是劳动教育的价值本质

马克思认为,劳动对于一个人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就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生命,这种表现生命的方式同他们的生产劳动即他们生产什么、怎样生产是一致的[2]。早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马克思就做出判断:“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3]在剥削阶级社会里,劳动者为什么“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4]147呢?马克思归因于劳动的“异化”,认为只有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劳动与人自身的对立才能消除,劳动者才能获得肉体和精神的自由与解放。因此,在马克思的语境中,劳动教育的本质目标是:在合理的社会制度下,通过适当的教育途径培育具有健康劳动价值观、实现体力脑力结合、培育具有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劳动教育应当强调的重点是:消除劳动“异化”;劳动、劳动者光荣,不劳而获可耻。

邵式平对劳动教育的价值本质的理解和经典作家是完全一致的。

邵式平认为:教育就是将生产、生活和社会三大知识的经验传授给不知道的人,受教育者由此掌握社会、了解社会、最终服务社会[5]149。在《关于社会主义教育学的若干问题》一文中,邵式平对教育本质进行了深刻的论述:“教育起源于劳动,其主要属性是生产性和生产的职能。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教育的阶级属性和阶级斗争职能也将逐步消失,而教育的生产属性和生产职能将逐渐增强。”[5]149

邵式平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在旧社会,劳动人民与生产资料分离,被迫劳动,在剥削劳动中丧失自身,越劳动越贫困、越劳动越不自由。现在是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社会了,劳动理应成为“最光荣的事情”,劳动群众当然就是“最有前途的人”[6]。毋庸置疑,工人、农民的工作非常辛苦,体力劳动是流汗甚至流血的工作,但是,“新中国的青年应该不怕艰苦,下定决心吃苦,老老实实地劳动,特别是老老实实参加农业劳动。同时,必须明确我们今后的教育方针,应该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身体健康的劳动者”[5]60。他甚至建议,在学校教学计划安排中都应加入体力劳动课,让在校学生接受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的现实劳动训练,教育青年学生工农业生产的辛苦和光荣,培育他们尊重劳动、爱惜劳动产品的健康的价值观,树立热爱劳动的优良品德。

邵式平的这一系列表述,是马克思“劳动光荣”理论的朴素解释,是“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4]239这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观点的再次强调,劳动创造了人类财富,劳动创造了人类自身,劳动创造美和人类的全部文化,劳动以及劳动者当仁不让都是“无上光荣”。

第二,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劳动教育的核心意涵

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劳动教育的核心意涵,马克思在多个场合精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7]96,劳动力就是体力和智力的结合物。机器大工业、现代社会的分工导致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第二次分离,但是,分久必合,不久的将来,我们又将见证机器大工业、现代社会的分工促成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在更高水平上的结合。

马克思站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高度,强调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能提升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提高社会生产的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尤为重要的是,这一结合能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使社会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8]。

毛泽东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倡导者。邓小平对这个命题则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早在1978年,针对改革开放后工业生产发展迅猛、技术工人短缺而大学生动手能力较弱的现状,邓小平同志就呼吁要大力发展培养技术工人的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9]。接着,邓小平又利用给北京景山学校回信的机会,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10],“三个面向”体现了他对当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在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的殷切期待。

在某些人固有的思维中,劳动教育是进行体力惩罚与思想改造的手段,是简单的进行阶级斗争的工具,或是谋取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方式,他们错误地把“劳动教育”视为特殊的劳动教养,这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格格不入。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鲜明地表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7]96。劳动是培养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人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外化,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的。在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劳动教育理所应当是积极的、健康的、充满阳光的,各级各类学校应该责无旁贷地执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把培养具有健全体力和脑力的新型劳动者视为己任、把培养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我们实施劳动教育的目标。

教育应当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亦是邵式平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他通过对封建教育的口诛笔伐来思考这个命题:“封建教育的内容与实践脱节,与生产劳动脱节。封建社会不重视自然科学和技术教育,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5]60封建教育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绝对分家,“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读书人不屑体力劳动,认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信条,这种人一旦科举成功,委以重任,由于没有生活的历练,难以独当一面,“帝国主义来了几乎亡国。这样的腐朽教育是当然要被淘汰的”[5]60。

邵式平接着精辟地分析:对劳动者的教育就是对他们脑力和体力的培养,因此“半工半读”就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半工半读”是为了使教育与生产劳动更好地结合,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5]114。这些劳动者具有对于劳动的内在热情与劳动创造的积极性等劳动素养。他们热爱劳动、追求美好生活、获得劳动幸福。因此,邵式平半工半读模式的创造,不能简单化、庸俗化为纯粹的办学经费问题,而更重要的是探索解决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反而被自己所生产的产品、生产过程、劳动价值符号(如货币)等要素所奴役的劳动价值的异化的实践。在邵式平“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的劳动教育思想的语境中,前提条件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半工半读”,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才跳出了只是为了谋生的藩篱,上升为人解放和发展的手段。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是快乐劳动,是享受性和合意愿性的统一,劳动对人来说就是展现人作为人的类本质的最高幸福的获取过程。

当然,只有当“劳动不是作为对象,而是作为活动存在;不是作为价值本身,而是作为价值的活的源泉存在”[11]的时候,劳动的这种巨大的幸福感才可能获取。否则,“工人越是感到自己是人,他就越痛恨自己的工作”[12],劳动哪还有什么幸福感可言?

邵式平提醒大家:在资本主义国家,不少穷人的孩子上学也是一边读书一边打工,但是这与我们提倡和实行的“半工半读”有本质的不同。在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半工半读的学生一般都是小资产阶级或较为贫苦的学生”[5]113,有权有势的家庭的孩子是不可能半工半读的,也就是说,半工半读是家庭条件所迫,带有很大的不情愿和无可奈何;其次,读书的目的也不一样,劳动人民的孩子一边读书一边打工,以打工来养学,目的是希望通过读书来跳出祖辈的阴影、改变自己甚至家族的命运,“求一官半职,以脱离他们视为畏途的体力劳动”[5]104。

二、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合理实践

邵式平对劳动教育本质的精准把握,充分体现在他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合理实践上。不论在残酷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艰苦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都特别注重健康劳动价值观的培育,强调教育生产的属性,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劳动教育的旨趣是人自身价值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抗战时期,在陕北公学当教务长的日子里,邵式平特别重视生产劳动教育。陕北公学的学员有不少来自国统区的大城市,他们普遍缺乏体力劳动锻炼,有的人身上还“洋气”十足。针对实际情况,陕北公学特别规定,学员入校,第一课就是挖窑洞。在根据地大生产运动中,陕北公学响应号召,开荒生产,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开荒2 000多亩,种菜400多亩,“结果生产搞得很好,一个人每月吃十五斤肉”[5]104。更重要的是,劳动教育实践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培养了学员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事实证明,陕北公学出来的学生,政治素质好,思想作风硬,军事技术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中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13]的革命干部。

新中国成立后,邵式平主政江西,面对江西这个“孩子会读书、母亲会养猪”的农业大省,他创造性地办起了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共大”成了新中国教育史上光彩夺目的一页。1958年6月,邵式平建议并由省委决定,在当时偏僻的南昌市北郊梅岭脚下,划地万亩,创办“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不久就在江西省全省发展了30所分校,一年后学生规模迅速发展到5万余人。“共大”的横空出世,震惊中外,毛泽东亲自赋文予以肯定,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题词高度赞扬。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创办,开创了现代高等教育的新方式,为探索工农教育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共大”的生源主要是知识青年,农民、复员退伍军人、工人、农村基层干部、劳动模范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他们大多从农业生产战线上来,毕业后回到生产第一线去。邵式平特别强调,“共大”的学生“必须学会做人民公社的工作,学会农业生产,学会经济核算,学会商品交换,学会生产管理,学会多种经营,学会综合利用。要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一支强大有力的先头战斗部队’”[5]60。在教育方式上,实行“半工半读,勤工俭学”,把教室搬进工厂,把学习写在田野,上午上课,下午下地,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共大”的开办,为全国特别是江西省培养了大批急需的涉农专业人才。新中国成立后,江西的农业发展状况在全国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粮食、生猪的调出数量非常可观,在关键时刻,江西省总能为国家解决粮食问题做出重大贡献,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共大”的作用不容小视,“共大”为江西这个农业大省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直至今天,在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南昌总校基础上成立的江西农业大学,依然是江西高校的第一梯队,在全国农业类高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对当时学校教育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毛泽东同志曾经痛心疾首地进行了批评:“现在这种教育制度,我很怀疑。从小学到大学,一共十六七年,二十多年看不见稻、粱、菽、麦、黍、稷,看不见工人怎样做工,看不见农民怎样种田,看不见商品是怎样交换的,身体也搞坏了,真是害死人。”[14]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毛主席的这一批评。

三、回归劳动教育的价值,践行新时代劳动精神

劳动创造伟业,劳动创造未来。劳动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坚实底座,平凡的劳动,铸就我们生命里的一切辉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标着建设者们奋斗的底色。无数普通劳动者的芳华,汇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彩。

今天,“热爱劳动、崇拜劳模”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新风尚。但是不可否认,弱化、软化、淡化劳动教育的现象仍然存在,好逸恶劳、精致利己、鄙夷踏实劳动、缺乏奉献精神和家国担当的使命感的思想还有一定的市场;体质孱弱、“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年轻人比比皆是,这种人往往意志薄弱、精神空虚、缺乏脚踏实地的韧性和耐力。因此在青年学生群体中进行劳动教育、回归劳动教育的价值,践行新时代劳动精神非常必要。

首先,加强价值引领,教育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学习包括邵式平在内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劳动思想,特别是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今天,绝大部分的高校学生出生于改革开放年代,成长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基础家庭条件相对优越,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的参与度远远不如父辈,对劳动的艰辛缺少真切感受,劳动观念淡薄,价值取向扭曲、不爱劳动、轻视体力劳动者的现象在部分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状况呼唤着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教育。我们要教育学生懂得:劳动产生财富,劳动创造价值,劳动蕴含欢乐,劳动实现自我,世间一切的美好无不来源于劳动;要教育学生明白:按劳分配合乎正义,不劳而获可耻不义,在为什么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问题上端正立场,在什么样的人是光荣、崇高、伟大、美丽的等问题上明断是非。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时代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热爱劳动,把劳动当作一种乐趣融入物质和精神生活之中,把火热的青春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波澜壮阔事业中,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实现人生价值。

其次,强化实践体验,鼓励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践行新时代劳动精神。思想的引领最终要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劳动实践中。劳动观念的培养、劳动习惯的养成都需要通过实践才能完成。只有挥洒劳动的汗水、体味劳动的艰辛,才能收获劳动的快乐,更能真正理解劳动的内涵。通过劳动实践健全心智、磨炼性情,加深劳动者对积极劳动观、价值观的认同。通过强化专业实验、实习实训,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双创”活动、寒暑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社会服务性劳动实践。学校要引导学生走入社区、走入社会、走入自然,通过身体力行参与劳动实践的体验,在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增强劳动积极性,提高社会责任感,在火热的劳动实践中淬炼心智体质,在具体的劳动中拉近自身与劳动人民的情感距离,在体验劳动的艰辛疾苦的过程中,树立以所知所学服务于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理想信念。在劳动中丰富阅历、增长才干、磨炼意志、熟习技能,知荣辱、懂感恩,在增强劳动体力和劳动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人生观、荣辱观的认同,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真挚情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动脑,学会创新,成长为知识渊博、专业过硬、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劳动者劳动生产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劳动者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热爱劳动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