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数控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2020-02-24顾李星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专业英语数控技术

□顾李星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数控技术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石,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领域。高职院校数控专业的人才培养应紧紧围绕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任务,由“注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向“注重综合发展”转换。面对这场技术变革时代的到来,要推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英语教育模式。就英语教学而言,在产教融合的基础上要主动转变育人思路,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融入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发挥英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拓宽学生的职业选择,建立起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先进技术的引进与转化提供更有力的人力支持。

1 “中国制造2025”对数控专业英语教学的要求

1.1 从语言技能向人文素养转变

数控专业分为设计、数技、维修、制造以及销售等多个方向。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及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各个方向之间呈现交叉融合趋势,界限划分将不再那么明显,高职院校培养的数控技术人才应是掌握综合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一专多能的复合人才,只会单一技能的人才难以适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要求。英语属于一项语言学科,其人文属性贯穿在各个学科的学习过程之中,尤其是数控专业的领先技术都掌握在英、美、德、日等国家,英语语言的人文知识掌握得好,对技术的认识就更深入全面,还可以促进数控专业各种交叉知识的学习理解,将来走向工作岗位还可以在跨文化的交流中促进双方的合作,尽快达成共识,这也是高职数控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因此,英语教学要立足于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与高质量的创新,发挥英语语言人文性的特点,从人文角度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2 从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转变

目前,理工类高职院校均开设数控技术专业,但一直都是在为数控机床操作、数控编程培养一线劳动者。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智能制造”将成为高档数控机床下一步转型升级的方向。“智能制造”的核心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就是通过对工厂中机床、工具、刀具、人等全部制造资源的实时数据采集,再通过对数据的网络化传输,利用传感器最终实现智能操控和决策。随着这一过程的推进,将来制造业的岗位设置必然会发生革命性变化,人才培养目标的改变必然引起教学模式的改变,因此数控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也必须与时俱进,跟上这一改变的步伐。作为英语教学者,首先从教学理念上要明确这一变化,根据这一变化设定教学目标,更加突出英语教学是服务于学校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服务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更加突出培养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更多地侧重于交际、翻译等能力,主动去了解数控技术的发展动态与方向,来反哺课堂教学以及评价体系的改革。

1.3 从语言能力向创新思维转变

一门语言代表着一种思想,一种思维模式,而创新能力的来源就是思想的创新,所以语言水平直接影响着创新能力。英语教学要从语言习惯的角度来阐述中西方思维方式的特点,保持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对专业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对问题的探索能力以及独立深度思考的能力。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社会信息化部印发的《制造业发展规划指南》预测,至2020年,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的人才缺口为300万人,这300万人首要的能力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当前高职英语的学习过程基本还是单向性的输入,将来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也自然缺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缺乏迎难而上的动力和勇气,只有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才可能做出有价值的创新。高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在数控机床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情况下,如果不具备自我学习、独立思考能力,很难培养起持续创新的能力,实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2 当前高职数控专业英语面临的现状

2.1 教材内容偏难,缺少梯度衔接

课程计划、教材内容是指导教师教学的大纲,目前高职院校一般开设基础英语和数控专业英语课程。基础英语作为与高中阶段英语的衔接,偏向于职场英语的日常交际,而数控专业英语课程的教材基本上是本科院校的压缩版,侧重于数控专业的知识传授讲解,知识点偏难。两者之间缺少互补互通的有机融合,教材整体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不强。比如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数控技术专业英语》教材,缺乏专业场景口语训练,实操性不够强;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数控技术专业英语》其中虽然设有情境对话,有专门的词汇与翻译习题,但习题内容还是以语法为主,且教材中的文章多为专业性阅读文章,听说材料少。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专业词汇、日常交际达不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往往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后,学生只是掌握了一定的数控专业英语词汇与翻译,达不到专业知识与英语语言的融汇贯通。如果能适当降低教材难度,增加听说练习,就可以充分发挥英语学科的工具性,把学生带入到实际操作的语境,并以此来提升专业技能。目前,虽然各高职院校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提高教学实践水平和质量,但由于缺少梯度合理、内容恰当的教材,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都未达到预期的目标。

2.2 课程定位不清晰,岗位应用不明确

高职教育是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途径,作为数控专业英语,也应该结合岗位需求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数控技术应用岗位的专业英语要求包括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三个方面,要熟悉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加工、维修等岗位中常用英语词汇和基本语法知识,能看懂简单的数控技术岗位英文招聘启事、撰写英文求职信、接受简单的英文面试,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数控技术交流,能翻译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加工、维修等岗位的简单英文资料,善于利用数控专业英语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敢于主动用英语进行数控技术交流等等。数控专业英语教师要结合这一课程标准,与专业教师共同研课,达成共识。首先,英语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学习数控机床操作、安装、调试与维修、计算机编程等课程的基础,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承接融合的作用;第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一种增强职业竞争力的技能,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未来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当前我国在数控机床领域仍与国际标准有所差距,学生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还有很多走出去的任务,只有熟知数控设备有关的专业词汇和术语,才可能熟练掌握领先技能,进而跟上乃至引领行业的发展。

2.3 师资建设不足,教师创新乏力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的一半以上,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其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尽早了解社会与岗位需求。在此过程中,英语教师本应走进车间深入了解学生的专业内容以反哺英语教学,但因为师资不足、培训不足等原因出现课程安排不妥、英语教师普遍缺位顶岗实习过程的现象,从而导致了英语教学与专业脱钩的问题。

另一方面,数控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师一般为本科以上英语专业毕业,他们在语言教学上有优势,但在数控专业知识方面相对欠缺,因此他们在教学内容上自然侧重于语法或口语,对专业知识传授有限,在教学形式上也往往采取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虽然他们在备课中做了很多工作,搜集了很多资料,但是隔行如隔山,由于缺乏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有效沟通的常态交流机制,学校方面也没有组织专门的培训讲解,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深度融合就无法实现,英语教师的创新也因此缺乏源泉,也就不能以英语教学为工具,帮助学生打开专业学习的通道,为学生呈现一堂精彩的数控专业英语课。

2.4 评价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

英语课程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目前的过程性评价只能通过学生作业、考勤、课堂提问来实现,不能有效促进英语与数控专业的结合,也不能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和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不明确,从而带来考评指标的导向性模糊。总结性评价则主要采用笔试方式,对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实际掌握数控专业知识理论以及数控专业英语的运用能力也无法评价,所以数控英语的教学效果仍然是枝是枝,果是果。

3 高职数控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3.1 培养高素质的专业英语师资队伍

丰富的想象力和多维度的链接能力是高素质专业英语师资的关键能力。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创新能力就是联想和知识链接的能力。对老师来说,链接就是找到新旧知识、课堂知识与生活知识好的结合点,把课堂变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对未来展开联想并充满憧憬的一个场所。人才培养,师资为先。为了提高师资力量,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联合颁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中明确提出:选派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专业教师到发达国家进修访学。如果各院校能组织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进修,对于学校的师资建设与人才培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院校要加大师资建设力度,以师资专业化建设推动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对于主动承担公开课、示范课,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活动、开展课程研究的教师,可以优先安排学术活动和社会活动,及时提升这批教师的职称。作为教师要主动加强三方面的学习,一是加强学科知识培养,拓展语言知识与文理知识;二是注重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用行动研究的方法解决问题,研究自己和同事的教学,并通过研究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主张。三是了解专业最新动态,自觉自愿主动参与数控专业教师的教研活动。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动态、不断流变和革新的过程,是教师作为主体自觉、主动、能动、可持续的建构过程。

3.2 营造情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数控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束缚性强,师生互动性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高职院校数控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强调“做中学”,通过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学习上起到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做到“做中学”,同时教师也要做到“做中教”。

如教师利用“翻转课堂”对学生课前在线学习情况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可以任务为驱动进行项目化教学,做到“学习情境(实训环境)、实训教具(教学模具)、合作任务(本节课学习内容)、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图片、视频、微课)及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协同进行,确保教学做合一的实际效果。例如,讲“NC Operation Panel”这篇文章时,可以在实训基地进行,通过实际的数控操作面板,为学生讲解面板上各按钮的英文名称及功能,让学生分组进行面板按钮英文介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习印象,而且可以提升口语能力。此外,在教室的学习中我们可以按照“直观性、趣味性、实践性”的原则,营造教学做合一的简单实训基地,参照企业真情实景进行仿真综合口语训练,利用教室墙面布置、数控专业教学模具摆放、视频动画等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强化他们对数控行业的初步认识与认同。

3.3 建立多样化的课程评价方式

数控专业英语的教学任务是语言能力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具体目标就是通过英语教学来促进数控专业知识的学习交流,因而对于阅读、表达以及交流能力的训练与考核必须纳入到专业英语课程考核评价中来。作为老师要重点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可以利用学习通、蓝墨云班课等APP资源,让学生在课前自学并制作PPT汇报展示学习成果或者小组协作完成某项教学任务,比如设计英语语言运用场景进行对话练习、围绕专业内容设置职场情境并录制成视频形式,作为学习成果,纳入学期总成绩。课程设计要围绕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通过建立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进行更多的场景练习,从而更好地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制造业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是必然趋势。高职院校数控专业英语课程建设必须立足“中国制造2025”的时代背景,明确课程定位,在教学模式与手段、课程评价方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改革,充分发挥英语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属性特点,发挥英语学科在制造业人才培养中前瞻性、国际化的作用,推动院校管理层、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形成共识,共同促进英语教学的改革,从而培养出更多复合型的人才,为高职教育注入新的时代气息。

猜你喜欢

中国制造2025专业英语数控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员工专业英语素养构建探讨
面向智能制造的数控技术教学改革与探索
核心素养下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数控技术在矿山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探讨
智能制造与先进数控技术的发展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浅析机械数控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