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推进我国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2020-02-24刘美平孙玉瑶

生产力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数字化电商数字

刘美平,孙玉瑶

(上海海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306)

一、引言

信息全球化是21 世纪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之一。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掀起了全球数字革命的浪潮。中国要想在这场数字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带动的高质量发展。

2016 年G20 杭州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力主倡导并推动促成《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2017 年,数字经济首次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数据显示,2017 年我国数字经济体量达26.7 万亿元人民币,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升至32.28%。2019 年5 月,腾讯研究院发布《数字中国指数报告(2019)》,2018 年我国数字产业指数达到1 538.64 点,同比增长184.10%。为了壮大数字经济,中国数字化进程开始转向产业互联网主导并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然而农村数字经济的滞后将严重制约国家发展数字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这样一来,发展我国农村数字经济便成为国家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2019 年5 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纲要》还特别强调要将数字乡村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方面,其中,发展农村数字经济是重点内容和任务。

发展农村数字经济意义重大。一是农村数字经济是中国高质量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市场空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市场报告和研究分析显示,农业农村被社会各界公认为数字经济的下一片蓝海,并且是有待于深度挖掘的一片蓝海。二是数字经济是未来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16 年末,我国农村户籍人口5.9 亿,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就是农民的收入问题。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业态一定会促进农民新就业岗位的增加,并由此为农民带来新的收入。三是数字经济发展能够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数字经济可以推进乡村产业质量变革、推进农村经济效率变革、推进乡村发展动力变革、推进农业发展方式变革[1]。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数字经济这一机遇,培育和利用好新一代信息技术所创新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推动农村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加速实现农村产业融合,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四是农村数字经济发展为未来发展农村数字社会保障打下牢固的基础。农村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之后实现农村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和金融服务等的基础,所以农村数字经济的深入可持续发展对于高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有着重大意义。

二、当前我国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初见成效,农村网民数量呈现大幅上升

发展农村数字经济从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开始。“要想富,先修路”,发展农村数字经济,“数字之路”必须先行畅通。在认识到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之后,多地开始着手搞好县、乡、村级数字网络的建设。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对口支援,通过扶贫和其他项目的实施来帮助其进行网络建设。这一系列措施的落实,直接的结果是我国农村地区的互联网覆盖率大幅度提升。虽已取得较大进步,但现实中诸多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村相关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健全等仍是主要问题。

农村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农民的网络体验成为现实。随着互联网在农村地区普及率和覆盖率的提升,农村地区网络使用环境和网络服务水平得到相应提高。农民作为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主体,对网络信息的认知和使用程度十分重要,随着多年来国家对于农村地区的各项投入与扶持,农民群体的整体素质实现了飞跃,农民对于互联网的使用也可以间接地体现出农村数字化的进程。2019 年2 月发布的第43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8 年12 月,中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22 亿,占整体网民的26.7%,年增长率为6.2%。农民开始拥有越来越充分的条件来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作用,认识互联网、相信互联网、使用互联网,从而逐渐参与到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大军中来。虽然这一数据比例已有所提高,但从整个农民群体占全国人口的比例数据来看,农民的互联网覆盖率仍需要继续提高。

(二)依托数字经济优势,农村电子商务助力脱贫攻坚

农村电子商务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与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比,数字经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两大特征:一方面是数字经济能够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并加以创新形成新业态;另一方面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新市场。与之相对应的优势便是数字经济顺应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以及具有快捷性、高渗透性、边际效益递增性、外部经济性和可持续性[2]。电子商务是数字经济最活跃最集中的表现形式之一,充分利用数字经济优势,培育并且发展壮大“互联网+农业”。在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的支持下,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农村电商逐渐成为推动乡村经济飞跃发展的主要力量,为乡村经济振兴提供了新动力。我国电商规模增长态势明显,商务部数据显示,2018 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37 万亿元,同比增长30.4%;农村电商平台众多,包含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拼多多等平台如雨后春笋一般成长起来,农村的网店数量达到约986 万家,较2016 年增加169.3 万家,同比增长20.7%;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2 305亿元,同比增长33.8%,农村网络销售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 800 万人。

农村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助推精准扶贫顺利进行。对于比较富裕的农村地区而言,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提升了农村产业结构、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了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对于落后的农村地区而言,农村电商的发展则是助力农村脱贫进程加快的推进器,是弥补城乡数字鸿沟的填充剂,是增加贫困农村人口收入的新载体。许多因受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影响农产品销售的贫困地区,利用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子商务形成线上销售平台,使得偏远的农村土特产品从此有了新的销售渠道,走出了一条“互联网+特色农产品”的脱贫之路,从而建立健全当地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的市场机制[3],从而实现了赋能予农最大化。这说明利用农村数字经济培育了特色农业品牌,贫困地区农村的特色农产品因而有了新市场和新空间。这是农村电商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典型表现形式,也是全面脱贫攻坚战享受到了数字经济红利的表征。

(三)弥补城乡“数字鸿沟”,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初见成效

着力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是当务之急。在农村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致力于解决城乡“数字鸿沟”问题。对此,在《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的总体要求中明确提出,着力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培育信息时代新农民,这是缩小城乡数字差距的必然要求。当前为了加强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多地区对于平衡城乡发展,公平城乡发展资源分配都做出了努力。一方面将农村农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发展前景,对照城市数字化建设进行追赶;另一方面引进了相关数字技术和信息化人才,在多个试点区和示范区进行数字经济建设。这些努力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后示范区的大范围推广也必将对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起到促进作用,这是尽力弥合城乡“数字鸿沟”的实践体现。

以农业数字化为基础的智慧农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农业数字化主要包括农业要素的数字化和农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就农业要素的数字化而言,从农业劳动力到农业劳动工具,都要进行数字化改造和提升。这样的改造和提升的结果是:把数字化技术内化为农民的新技能,把农业劳动工具进行智能化改造,从而提升农业装备和数字化水平。就农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而言,主要通过加大智慧农业技术与农业设备研发投入,实现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例如有专家学者研究出在拖拉机等机械设备上安装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定位系统等数字技术导航装置和水肥药变量施用装置,利用遥感技术开展作物长势和病虫害防治的监测预测,在耕种收管机械设备上安装更多的传感器等等,这样就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作业,形成数字农业经济体系[4]。新型数字农业经济体系是智慧农业的发展趋势,是未来农业、农村、农民全部数字化的表现形式。

三、我国农村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农村信息贫困锁定现状有待改善

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民信息贫困问题突出。一些落后地区的农民缺乏基本的文化素养,信息素质能力较低,城市数字经济形成的信息溢出路径受阻,导致农民对外界知之甚少,农民信息贫困现象十分普遍,农村信息贫困锁定比较严重,这就使得这一群体很难形成统一的、正确的对信息价值的重视和对信息技术的认知,缺乏对数字信息技术的认知便难以具备有效甚至高效应用数字信息技术的能力,这一缺陷非常影响农民参与数字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制约着农村信息服务的工作发展速度。另外,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民对待信息化、数字化的态度冷淡。正是由于农村存在比较严重的信息锁定和信息贫困问题,才形成信息匮乏的恶性循环。处于老、少、边、穷地区的大部分农村还处于半自然状态,思想观念比较保守落后,农民的科技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和信息意识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乏,直接体现为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较低,忽视科学技术的引领作用和适应信息化发展能力不足,对于互联网和大数据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持不接触、不信任、不重视的态度,这是我们推动建设数字化乡村的第一大挑战。

农村数字技术普及人才短缺是制约推动农村数字化最严峻的挑战。当前农村空心化、分散化问题,农村年轻人口数量少,导致农村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已经失衡。受农村地区发展资源限制和前几年的“进城务工”热潮影响,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并且在城镇转户落户,年轻农民外流造成了多地的农业从事人员大多属于文化素质不高和数字技术匮乏的农民这一后果。对于农村从事耕种的老龄人口而言,该群体在从事农业生产工作时过于依赖经验,这不仅增加农业经济的风险,也不利于数字化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由于农业农村工作条件、发展资源和待遇相对于城市来讲处于劣势,难以吸引农业技术人员、从事农技推广的专业人员以及一批高学历人才主动下乡从事农村农业工作,长久以来造成了农村数字化人才缺乏的局面,也就无法满足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另外,农村电商人才也非常匮乏。一是缺乏相应的电商培训教育资源,尤其缺乏针对农村电商发展的人才培训,且农民数字素质尚待提升,培训成本和培训效果存在一定差距,电商相关的软件、数据、摄影、美工等诸多服务,在农村领域没有形成体系[5]。二是农村的发展资源与发展空间无法吸引优秀的数字化人才和高水平电商人才,所以在农村电商发展的初期过后,根据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技术、模式和机制有待创新,人才匮乏导致的电商运营模式滞后会制约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进程,影响农村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人口空心化导致居住空心化,进而导致农村地区的经济资源空心化,所以农村的产业空心化、人口老龄化、人才外流化这三大问题也制约了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数字化信息技术供给短缺引发涉农电商发展空间溢出效应不强问题

一直以来,农村信息化技术供给短缺问题突出。由于地方政府对于农村地区的信息技术建设滞后,使得农村地区的多项信息化建设虽然有一定基础,但在很多方面的投入仍然存在很大缺口。经济条件和资源整体较好的地区近年来信息基础设施发展较快,但是存在运行不通畅的问题,例如,网络覆盖不全、信号差、网络速度慢,造成农村信息资源分布散乱,体现出较发达农村数字化建设水平的落后。而地处偏远山区、环境复杂的农村地区面对网络信息建设难度大、未来使用率评价低、设施维护成本高等难题,呈现出数字基础设施投入非常不足的局面。硬件设施的不完全建设直接导致农村信息软件服务的落后,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不可能实现与数字化的深度融合。

涉农电子商务发展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农村数字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不足,网络平台的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传输、发布服务不健全,在市场化培育成熟程度还不够高的情况下,涉农电商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而电子商务恰恰就是依托网络平台进行数字经济发展的,当数字化信息建设滞后,网络平台溢出空间有限的时候,电子商务交易就很难达成,实现数字经济红利扩大化也就步履艰难。从当前的农村电子商务环境来看,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专业的涉农电商平台、农产品电商平台创新能力不强、信息服务发展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例如技术设备还不够成熟、计算机的覆盖率较低。二是物流系统组成元素短缺和流通结构较冗杂导致农村电商的物流成本高。这主要表现为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物流在可达性和时效上需要提升,如农村电商物流亟须打通“最后一公里”,无法形成自己完备的电商生态体系,需要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民网上购物或销售农产品比较分散、缺乏规模效应等问题。三是缺乏有竞争力的农村电商品牌。虽然有不少已建成和运营的本土农产品电商平台,但是知名品牌较少,市场认知度低,加之整体成本较高,使得最终盈利能力不强。在农产品经营方面,大多数农业企业规模较小,企业产业链条较短,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少,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6],农产品附加值低,这使得农产品的竞争力大打折扣。此外,由于农村地区人口密度低,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农村开设网点时的经营成本高[7],导致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水平明显落后,这也是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

(三)城乡数字差距制约城乡数字经济共荣共享

城乡数字差距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农村区位劣势。传统意义上的城乡“数字鸿沟”是一直并且长期存在的,集中体现在与城市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管理措施的对比上面。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数字鸿沟”很难解释当下城乡数字化现实差距的深层表现,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存在差异,城乡居民的互联网理念和对信息知识的应用就存在着较大差异,新的城乡“数字鸿沟”也不断呈现新的形式,新的城乡“数字鸿沟”更多的是体现在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理解和使用上。这样的新型“数字鸿沟”带来的发展制约是更加明显和迅速的,也对农村培养数字化生产力形成阻碍。

城乡数字差距影响了城市区位优势的发挥,也制约了城乡数字经济的共建与共荣。因信息贫困而引发的城乡数字差距表现为城乡数字经济发展速度落差和发展质量落差。现在的问题是,城市数字经济优势为什么不能自动实现空间溢出,为什么城乡“数字鸿沟”难以填补。这是因为,一方面城乡“数字鸿沟”体现出城市对于农村的反哺出现瓶颈,城市的数字信息资源并没有实质性的反哺农村,存在城市数字资源内循环化的现象;另一方面,城乡数字经济发展所依赖的制度体系不同,主要表现为城市数字经济领域制度的完备性和农村数字经济所需要的相关制度的不完善,这就引发了城市先进信息技术、信息要素、信息主体不能引导农村智慧农业规模化发展。当然,农村数字经济所需要的庞大基础设施投资也是单个城市所不能承受的,也就是说,城市单薄的财政反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数字鸿沟”问题,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乡数字经济共建共荣的发展。

四、深入推进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一)发挥基层政府的主导作用,做好数字农村顶层设计和制度供给

地方政府做好促进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制度供给工作。基层政府应当全程掌握,实时跟踪了解当地农村的经济资源和当地农村数字化建设的水平,依托于当地的优势资源和项目,尤其是农产品的特色优势,建立或者健全一套适合当地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政策,特别是可以制定出一套适合当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优惠举措,补足数字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制度体系,营造适合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制度氛围。同时,协调各级政府部门,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主体提供必需的物质和资金支持,以此来引导和激励当地的数字经济发展。面对发展的劣势和短板,基层政府应当集思广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攻坚克难,运用好党和国家给予的惠农政策,以数字乡村发展战略为纲,加大农村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投入,切实改善农村信息公共资源的配置状况和配置效能,做好整体发展规划,当好数字农村建设的顶层设计者。

基层政府在指导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时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农村数字经济所需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政府要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扛在肩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事关国家信息安全,事关农村百姓福祉,事关农村数字经济带动的高质量经济发展进程,因此,由政府投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非常有必要。当然,也可以适当地引进战略投资者,对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进行非关键性投资。政府还要健全农村市场运行机制、完善公正规范的政策法规,以此来保障农村数字经济有序、长久的发展。这是政府用制度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同时,政府还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尤其是要尊重数字经济发展特有的规律,及时制定出台有关农村数字经济服务主体的监督考核机制、权责规定、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8],用这些规章制度来化解农民和电子商务市场消费者出现矛盾和冲突,做好市场监督和利益协调,切实发挥好基层政府在农村数字经济发展中的经济社会规制作用和宏观调控作用。

(二)培育电子商务市场意识,摆脱信息文化贫困的空间锁定

农村数字经济发展首先要培育农民电子商务市场意识。电子商务市场是新型市场,是农村的新事物,要让农民从不认识到逐渐认识、从不认同到逐渐认同、从彼此隔离到逐渐融入,让电商市场意识深入人心,深入农村经济领域各个角落。要通过主题宣传、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等途径来向农民宣讲科学技术的引领作用,坚持以农民为中心的思想,进行国情和农情教育。同时也要进行国家农业相关政策的解读和宣传,使农民群众快速直接地接收当前信息化发展的各项成果,分享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在乡村振兴的发展大环境下,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要让农民群体有与时俱进的意识,培育起农民自己的创新思维,把握好“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机遇,利用数字化、现代化设备来实现智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参与到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时,必须不断提高信息扶贫的市场意识,遵守市场相关的政策法规,融入到农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去,融入到数字精准扶贫的伟大实践之中,鼓励农民积极接触和参与到农村电商中去,彻底打破农民信息贫困锁定的藩篱,为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

在发展农村数字经济的同时,切实提升农民数字素质和数字技能。在农民思想意识得到强化的前提下也要注重提高农民的数字素质,尤其是基层农民干部的数字素质。农民的数字素质提升是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要组建专业团队,针对当前农民数字素质短板,搭建专属农村数字化教育平台,运用网络学习农业技术,学习智能化农业耕种与管理技术,学习电子商务交易知识,学习现代物流管理知识,学习信息搜集与信息发布方法。坚持不懈地支持乡村人才教育培养,通过政策宣传和物质激励吸引年轻干部和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下乡服务支教,同时农民也可以利用远程教育等新型教育培训模式进行城乡教育共享型信息化学习,为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培育和储备人才。

(三)坚持城市反哺农村,补足农村数字经济短板

发挥城市实体经济优势,弥补农村数字经济供给短板。就发展农村数字经济所需要的基础设施而言,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现代物流系统是突出的两个方面。经过70 年的发展,新中国城市系统已经在上述这两个方面积累了相当的经济实力。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需要有先进、完备、牢固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但由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使其成为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所以,要加强通信网络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发展契机,追求农村地区的通讯网络的全覆盖,无死角的建设广度,来保障农村地区的数字化信息接受畅通,尤其是可以满足农村电商发展的信息需要。例如当前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高物流成本,即是应当率先解决的问题。要加快农村地区的物流体系建设,各地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物流周转仓储建设以及物流集散地分化等问题进行实地研究,打造高效智能的物流配送服务平台,构建起兼具推广试用和自身特色的农村物流体系网。

发挥城市虚拟经济优势,弥补农村数字经济融资不足的短板。在农村地区自身谋求发展的同时也要利用好城市反哺农村这一优势资源,城市财政反哺主要加大对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的财政支持,城市金融反哺主要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建设和物流设施建设,合理分配财政金融资源,明确反哺农村数字经济的具体领域,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数字经济体系。

发挥城市制度优势,弥补农村发展数字经济方面所需要的制度短板。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落后,就是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制度短缺造成的,因此,进行城乡制度协同建设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在制度反哺方面,农村要善于学习城市数字化发展理念、数字化硬件技术、数字化运行体制,将城市的数字化建设模式解构,并将其加以重塑,使其适应农村数字化发展的实情,切实提升农村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水平。

(四)实现信息技术与农村的全产业链融合,推动农村数字经济引领的高质量发展

利用数字经济的渗透性和溢出性,实现信息技术与农村各产业全产业链融合。数字经济具有强烈的渗透性,它可以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进行不同程度的融合发展,以此促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中国进行高质量经济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高质量发展不能同日而语,中国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表现在城市制造业领域,另一方面要放在广大农村[9]。在农业信息化技术渗透层面,要注重涉农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创新,重视农村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强农村信息服务业人才的培训,依据农村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整体需求来进行投入和研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技术服务效率,使得先进的农业信息技术适应我国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真正做到通过信息技术下的农产品开发和应用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以此来促进农业数字化的发展,推动农村数字经济引领下的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旨在通过产业链延伸、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使农业和二、三产业融合,形成新的技术、新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10]。数字经济还具有较强的溢出性,它可以在和一类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同时将效益溢出到其他产业。例如以乡村农业生产与乡村旅游为突破口,运营集自然生态、现代信息化农业、人工搭建和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与休闲观光景点来促进农村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就是许多农村发展数字经济、数字旅游的成功典范。

发挥数字经济的共享性和非排他性,实现城乡电子商务市场供需的无缝对接。过去因为城乡市场的空间分割导致的农产品供需中断情况时有发生,而电子商务最明显的特点是共享性和非排他性[11],这样就可以实现城乡农产品市场一体化运营。在农村电商的进一步发展方面,要让农民把握自己农产品的特色优势,深耕农产品网络市场,做精、做细、做强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形成带有自身特色的品牌,增强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让网上售卖的农村特色农产品成为城乡供需的共享产品。同时,还要优化电商平台建设,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季节的农产品建设专门针对农村地区特点的电商平台或增设专门的网页菜单指引;农村电商运营也要实现与社交网络的高度融合,利用新媒体资源和自媒体用户群来拓宽宣传、推广、销售渠道,实现农产品产供销的信息化和一体化,把高质量农产品及其农产品加工品送到电商的信息高速公路上,从而推动农村高质量数字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数字化电商数字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答数字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