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悟说明文中的语文味

2020-02-23

语文天地 2020年18期
关键词:说明文松鼠自然段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编有不少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比较多,有说明科技知识的;有说明动物知识的;有说明环保知识的……说明文虽然和记叙文等文体的写作方法很不相同,但是也含有浓浓的语文味,需要我们重视引导学生去感悟。下面以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的《松鼠》为例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取得的一些经验。

一、梳理课文信息,找出语文味

说明文中讲述的信息比较多,众多的信息一下子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可能会感到新知识拥挤不堪,无所适从,不知该从哪儿学起。如果在教学时引导学生仔细研读课文,弄懂每个段落所讲的内容,再把每个段落的意思综合起来,就能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梳理课文中的各项信息,让学生从中找出语文的趣味性,对课文所介绍的知识做到了然于心。

《松鼠》一文主要介绍了关于松鼠的知识。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以后,让学生自主学习,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了解到课文主要从外形、活动、行为、搭窝、其他习性等方面来介绍松鼠的,然后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学习,讨论作者又是具体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这些特征的。例如,描写松鼠的外形特征是从“面容、眼睛、四肢、尾巴、进食动作”等几个方面展开的;描写松鼠的活动范围和规律是从“经常在高处休息、白天休息、晚上活动”等方面展开的。在学生汇报学习情况以后,师生共同在书上圈圈画画,提炼出各个部分的关键词语,教师再鼓励学生作进一步的探索:文章介绍了这么多关于松鼠的信息,那么有什么妙招让人读了以后清楚地知道这些信息呢?教师适时向学生介绍画图表、编写提纲等学习方法,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梳理信息,分条呈现出来,最后小组交流,进一步完善提取的信息,做到准确,没有遗漏。

说明文为了把事物的特点介绍清楚,条理都非常清楚,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仔细阅读文本,分段梳理,分条整理,在清晰的思路中就能感受到语文味。

二、依托语言特色,悟出语文味

说明文用词准确,语言描写独具特色,教学时应依托课文的语言特色,通过咬文嚼字的方法弄懂作者所介绍的内容,引导学生在理解意思的同时体会到说明文的语文味,扎扎实实地学习语文基础知识。

《松鼠》一文融科学、知识,趣味于一体,语言生动形象,如描述松鼠的外形时运用了“玲珑的小面孔、帽缨形的美丽尾巴、直竖着身子”等词语,让人读了以后眼前就会浮现出松鼠娇小的模样,就是不看图片也能想象出松鼠的小巧可爱;描述松鼠搭窝时的动作,“搬、放、编扎、挤紧、踏平”等动词使松鼠聪明、勤快、灵巧的形象跃然纸上;描写松鼠的行为特点时,采用拟人手法来描写松鼠的警觉性强、储存粮食的聪明劲儿,让人对松鼠充满了怜爱之情;描写松鼠吃东西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会“像人们用手一样”,把松鼠吃食的模样写得活灵活现;描写松鼠的作息规律“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中的“躲”“奔跑”等词语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松鼠的生活习性,字里行间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松鼠》这篇说明文以准确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对所描写的对象进行生动而细致的介绍,根据说明文的语言特色,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课文中的词句,从而悟出其中浓浓的语文味。

三、重视朗读练习,读出语文味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明文教学也应该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挖掘说明文中的情感因素,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主动与文本对话,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到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感。

《松鼠》整篇课文都写得非常活泼有趣,是进行朗读感悟的好素材。如课文第一自然段介绍松鼠外形,首句“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语言形象生动,突出了松鼠的特点,让人觉得松鼠活泼有趣,能激发阅读的兴趣;第二至四自然段详细地描述了松鼠乖巧和驯良的特点;第五自然段谈到了松鼠毛发的颜色以及松鼠如何梳理毛发,表现了松鼠爱干净的生活习惯。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品读、指名读、齐读、问答读、合作读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在朗读中感受说明文的风格特点。

朗读是学习课文的基本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学生与作者的情感有了很好的交流和融合,对说明文中所描述的对象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因而用自己的声音读出说明文的音韵,读出语文味。

四、迁移说明方法,写出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中提出的要求是: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说明性文章常见的说明方法主要有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下定义等,在学习说明文的过程中,应让学生体会这些说明方法的特点,并及时尝试迁移运用,写出语文味。

《松鼠》一课运用最多的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因此在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再细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仔细品味打比方的巧妙之处。如“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形象地写出了松鼠吃东西的模样;“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真切地交代了松鼠在高处活动的特点。课文中还运用了其它的说明方法,如“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通过把松鼠和山鼠作比较,突出松鼠喜欢蹦蹦跳跳的特性;“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则是通过举例子说明松鼠储藏粮食的方法等,这些说明方法的运用,使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对松鼠的了解就更加深入。然后要求学生选择自己的一个文具用品,尝试运用课文中所学到的说明方法,把这个文具用品的主要特征介绍清楚。学生由于掌握了课文中的说明方法,所以都能灵活地使用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形式把自己的文具用品介绍清楚。

恰当运用说明方法,把事物的主要特征写清楚、写具体,写出的片段就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课堂上进行迁移说明方法的时候,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思考打比方的时候是否让人更加清楚明了,作比较的时候是否突出了事物的主要特点,举例子的时候是否做到通俗易懂等,要让所写的句子体现出语文味。

结合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教师要善于找出说明文中蕴含着的趣味点,通过梳理课文信息、依托语言特色、重视朗读训练、迁移说明方法等引领学生感悟说明文的语文味。让学生爱上说明文的渠道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教师做个有心人,紧紧把握课文的特色,精炼细锤其中的语言味,引领学生正确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色,一定能使学生习得说明文的真谛。

猜你喜欢

说明文松鼠自然段
来来来,一起装修数据库——说明文也能很生动
说明文阅读专练
秋天
小松鼠
松鼠
松鼠
松鼠
美丽的秋天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