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中段说明文教学策略探究

2020-02-23

语文天地 2020年18期

说明文属于语文教材中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能够广泛的应用到生活、学习中,小学生进入中段之后,已经能够具备一定的生活资助能力,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了解说明文,使其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特点,对其中的表达方法进行学习。

一、紧抓语文脉络——巧设疑问

由于说明文其本身特点原因,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弄清课文内容,教师需要一次又一次的提问,使得课堂教学极为零散,而且有些问题设计的难度较大,导致学生难以下手,不利于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紧抓语文脉络来巧设疑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对说明文进行学习时,需要能够抓住要点,了解说明方法。”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飞向蓝天的恐龙》中,教师要提炼出文章的要点来向学生提出问题:“在这篇课文中,文章认为恐龙能够演变为飞向蓝天的鸟类,关于这个观点你相信吗?理由是什么?”学生为了能够将该题顺利解开,便需要在该说明文中提炼出两个事例要点,第一个要点为赫胥黎发现鸟类和恐龙骨骼相似;第二个要点为中国科学家发现保留有羽毛印记的恐龙化石。教师通过该问题的巧设,能够帮助学生很快读懂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同时还掌握了文章要点提炼相关技巧。说明文有着诸多的说明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说明方法是学习说明文必不可少的环节。

比如,在带领学生体会“列数字”的妙处后,教师便可以用揭示方法来提出问题:“恐龙演变成鸟类经历了多少年?”这个简单的问题能够促使学生不断的对课文相关语句进行阅读,之后通过推理演算,最后得出答案,即两亿五千万年。这种问题的巧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恐龙演变过程,同时还能够复习说明文要素。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层次的梳理来巧设疑问,在《飞向蓝天的恐龙》中,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梳理层次的同时掌握说明文的精准性,教师可以提出相关问题,如“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个表格,将恐龙进化历程有条理的展现出来。”学生能够抓住其中的关键词来进行分层梳理。包括“有的”“两亿三千万年前”“数千万年后”等。

二、挖掘语文乐趣——激发热情

小学语文教师在展开说明文教学时,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图片、文字以及视频资料等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恐龙的灭绝》中,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有关于恐龙的视频,在学生看得正投入时戛然而止,从而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之后教师再揭示课题内容,为学生展示各种恐龙图片,以及文字资料,让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到恐龙的庞大,继而引发思考:“这么强大的物种,是什么原因导致灭绝的呢?”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将其自然而然的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为后面的高效课堂奠定好良好的基础。这种带着解谜欲望来参与课堂教学,无疑能够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除此之外,字词的累积依旧是小学中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基础所在,因此教学需要深挖语文字词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积累文字的热情。比如,在该文本中,教师在帮助学生识字释词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发现同类词句的内部秘密,比如“尘埃”一词,教师便可以让学生总结该词的构词规律,使其举一反三的找出文章中构词类型相同的词语,比如“枯萎”“死亡”等,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字词积累。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设计诸如“恐龙解说”等活动,让学生争当解说员,从而调动课堂气氛。

三、坚守语言之根——品味精彩

小学语文说明文有着简洁通俗、文字严谨的特点,但即便文章叙述再客观,也不可能不包含作者的情感,因此教师学员掌控好语文的特点与特质,通过课程本位的坚守来发展学生阅读能力与语言能力。例如,在《最大的“书”》一文中,教师首先要对文本中的字词进行科普,比如,在学习“册”这古老的象形文字时,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来为学生展示“册”字演变过程,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配以解说,讲述字义相对应的变化,使学生能够非常直观清晰的了解到汉字的字形美,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汉字的神奇,从而挖掘文化内涵,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品味汉字的意蕴。

在《最大的“书”》一文中,其对话较多,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通过朗读来品味文章,方法可以是变式朗读、角色扮演、看图背诵等,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说明文中的反问句以及句序调换等,从而帮助学生在说明文中与文本亲密接触,潜心会文。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加强学生的自主阅读,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文本内容进行发现、感悟、体验和创造,通过迁移,将文本中的句子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说明文课堂教学的语文味,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与阅读能力。

四、运用网络技术——辅助教学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已被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有效的丰富教学形式,比如图片、音乐、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能够使学生的视听感官被有效调动起来,从而弥补传统语文教学的单调性,使得教学手段多样化。首先,教师可以前置多媒体技术,将其应用于导课中,帮助学生熟悉文章中的“陌生点”。在对一篇新课文进行阅读时,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率先关注的通常是哪些表达新颖的句式或者段落,这些较为新鲜的内容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与欲望,而说明文中,这样的“陌生点”比比皆是。

比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蝙蝠与雷达》中,学生需要能够了解蝙蝠与雷达,但这两类事物都离学生的日常生活较远,使学生难以真正的深入理解,因此,教师可以事先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蝙蝠与雷达,使学生对其有个全面的了解。在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中,有一些难点与重点知识,是无法单凭教师的提问、讲述来让学生完全了解的,这时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其中,通常都能够使这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被学生较好的掌握。在《假如没有灰尘一课》中,学生脑海中通常只会固定的认为灰尘是有危害的,如果没了灰尘空气就会变得新鲜,人也不会害病。这样的认知较为片面,教师借助多媒体来演示课件,能够使学生迅速了解到灰尘的重要性,从而明白事物具备两面性。除了上文的前置多媒体技术,教师还可以后置多媒体技术,使文本中的“熟悉点”陌生化,使那些司空见惯的东西重新焕发新鲜感,从而提高学生欣赏与品位的兴趣。

在小学说明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将说明文相关知识以下定义的形式给学生灌输,而是要引领学生来对说明知识进行随文学习,通过巧设疑问、激发热情、品位精彩、辅助教学等形式帮助学生探索到说明文的表达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