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访谈在纪录片中的功能和运用探讨

2020-02-23李炜

视听 2020年8期
关键词:访问者纪实编导

□李炜

纪录片中的访问者,是纪实过程的主要参与者,甚至影响纪录片的走向。但是,访问者如何在不影响事件真实性的前提下有效地介入、掌控访谈过程,挖掘到人物内心更多的故事,是我们纪录片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本文从纪录片中访谈的功能和作用出发,探讨纪录片中访谈的具体运用。

一、纪录片中访谈的功能

(一)访谈是纪实语言形态发展的必然结果

纪录片中的纪实性访谈,某种程度上是人类心理本能的需求反映。访谈过程中,当事人亲口说出一些人和事或者一些观点,是最直接的第一手材料,最能满足观众追求事实真相的心理需求。影视技术的进步,使纪实语言的形态发展和访谈结合在一起,为纪录片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二)人物在访谈中的言语更接近内心真实

通过访问者与访谈对象之间的沟通,可以挖掘到人物背后的故事和过往的经历,逼近人物的内心真实。在纪录片的访谈中,你来我往的对话比任何解说词更有说服力,尤其是观众预设的问题在访谈中得到回应,会大大增加纪实效果。在纪录片中运用好访谈手段,既区别于传统纪录片中的单向式采访,又不存在虚构故事情节的弊病。

(三)访谈能使观众更有代入感

在纪录片中适当增加访谈环节,回应观众事先预设的各种疑问,和观众进行互动,能拉近观众与纪录片的距离。观众在观看纪录片时,既是观众,又想象自己是访问者,会更加有观看的欲望,并且促使观众代入纪录片的背景和事件中。

时下,有些纪录片片面追求作品的电影化、剧情化,有意弱化纪录片中的人物访谈,访问者本身的介入不明显。如果纪录片通篇都是解说词或者故事画面,而事件中的关键人物没有接受访谈,很容易让观众把纪录片当剧情片来看,这就有违纪录片记述事件真相的原则。

二、纪录片中如何更好发挥访谈的作用

(一)筛选有价值的访谈对象

纪录片不可能对每一位事件中的知情者都一一访谈,因而,在选择访谈对象时保证所选对象的代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访谈内容始终围绕具有纪实价值的客观事实展开,那些接近、介入或参与事件,知悉和掌握事件真相的当事人、知情者和相关人,才是访谈的关键人物。

但也并不只有事件的主体或当事人才能作为访谈对象。事件的主体或当事人作为“局中人”,其主观状态和客观环境因素都会对他们的叙述内容产生影响。因此,不能只做单一访谈或单方面的采访,而应采访其他相关人或知情人,对相关情况或材料予以验证或核实,保证访谈的客观真实性。

时下,一些纪录片编导心浮气躁,在访谈前准备潦草,对访谈对象了解不深,对相关信息了解不细,匆匆上阵,往往不是提的问题没击中要害,就是所提问题有限,找不到话题,访谈中一度出现尴尬,这样的访谈效果很差,出不来好的作品。

能不能选择关键的访谈对象,对纪录片创作者是一个考验。访问者通过对事件细节进行不同角度的提问与挖掘,对访谈对象的亲身经历和对事件的看法做多角度呈现,不但凸显了纪实人物的性格特点,也让内容变得更加真实可靠,增加了作品的信服力。

(二)访谈问题宜具体

要使纪录片中的访谈显得生动,关键要有细节的呈现,要在访谈中挖出那些细微的闪光点,积累丰富具体的素材。纪录片是用事实说话的,有了具体的东西,才能深入认识事物。没有一个个具体的事实、具体的细节,全是一般性的素材的话,就难以拍出好的纪录片。

因此,访谈问题要具体,不能漫无边际,也不能大而空。那种不分场合、时机,开口就问“你对此有什么感想?”的访谈方式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问题太宽泛,对方往往不知如何应答,大都以“我太激动”“我太高兴”之类的言辞应付了之。在纪录片《扩招》中,编导与某所大学负责人进行访谈,谈到该校为扩招进行的保障工作时,该负责人侃侃而谈,但说的都是宏观大政等方面。偶然说起新建了一个食堂,编导马上追问:新建食堂有多大?可以同时容纳多少人就餐?食堂供应的餐饮品种有多少?学校还有没有其他为扩招而新建的项目?那位负责人很快就讲到扩招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纪录片《扩招》关系到我国的高校扩招政策,如果当时编导不具体追问,对方很可能一语带过,就得不到具体的素材了。

(三)保持对访谈过程的主导和把控

纪录片中的访谈,因为访谈对象的具体情况不同,访谈的时间、环境、条件不同,访谈的性质不同,都可能影响到访谈过程的顺利与否。访谈中一般会顺着提纲进行,但有时访谈对象会在一个话题上跳出了访谈提纲的范围。即使如此,也不宜轻易打断访谈对象,要耐心地听下去并留意抓住关键点,主动把话题往需要的方向上引导。访谈对象在这样的状态下反而更放松、容易说出更多的细节。

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地处理访谈内容、访谈方式等。对不利于访谈对象的一些负面话题,要想获得真实、可靠的第一手素材,不但要注意访谈对象的情绪,而且还要从提问、交谈、观察的技巧、包括说话的语气上留意,力求赢得对方的配合。

(四)尊重访谈对象

纪录片编导的言谈举止和对访谈对象的态度,会直接影响访谈的最终效果。因此,在访谈中,编导一定要注意礼貌,尊重访谈对象。一是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在访谈时应入乡随俗,以免引起访谈对象的不快。其次是注意访谈对象的地位身份,提问得体,不唐突、不鲁莽、不咄咄逼人,不要不合时宜地提问,也不要太让访谈对象难堪。特别对于一些敏感的、涉及他人隐私的话题,突如其来的提问会让访谈对象措手不及,有个性的访谈对象可能会拒绝回答。要在征求对方意见后,再以对方能接受的方式提出。最后,编导在访谈中要仔细倾听,认真回应,不要随意打断,也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打呵欠或看手机,这些都会引起访谈对象的不满。

(五)营造和谐的访谈气氛

编导应在短时间内与访谈对象“一见如故”,倾心相谈,快速进入有效的沟通环节。这就要求编导有亲和力,能够消除陌生感,让访谈对象很快熟悉自己、适应自己,营造和谐的访谈气氛。

访谈中的语言艺术对营造和谐的访谈气氛很重要。有经验的纪录片编导能拉近与访谈对象的距离,走入访谈对象的内心,挖掘到更生动的细节、更细腻的情感表达。比如在纪录片《建筑工地》中,编导用接地气、拉家常的语言,很快与工地上的建筑工人融入一片,在友好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访谈,把想问的问题一个个抛出。访谈中最容易使建筑工人和观众产生共鸣的一个问题是:工人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工人回答:“想回家,想看老婆和儿子的样子。”通俗的语言,展现出众多工人放弃休息,坚守在建筑施工第一线的工作状态。他们抢工期、抓进度,用辛勤的汗水为城市建设默默奉献,是一群平凡但了不起的劳动者。

总之,在纪录片中有效运用访谈手段,能满足观众追求事实真相的心理需求,可以挖掘到人物背后的故事和过往的经历,逼近人物的内心真实。在纪录片中适当增加访谈环节,回应观众事先预设的各种疑问,和观众进行互动,能拉近观众与纪录片的距离。但是,要让访谈的效果更好,就要在多方面下功夫,要在前期做足功课,遴选最佳访谈对象,注重访谈过程的主导和把控,以及娴熟运用语言艺术,营造和谐轻松的访谈气氛。

猜你喜欢

访问者纪实编导
砚边纪实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简述电商运营大数据标准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人物专访的技巧性分析
电视编导的机制创新研究
“造访”与“到访”
混乱实验室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
新闻纪实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