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记者出镜的常见误区及对策

2020-02-23张劲

视听 2020年8期

□张劲

随着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发展,以及5G通讯的全面商用,视频直播成为最常见的内容形态,电视新闻也早已迈入直播常态化的时代。新闻节目播出方式发生了改变,新闻报道手法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了满足公众对突发事件“快速、及时、深入、全面”的报道要求,直播手段开始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新闻报道中。新闻直播对出镜记者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一些记者因为思维定式或者缺少经验,出镜效果往往不理想,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力图梳理记者出镜报道中常出现的问题或失误,分析相关原因,并提出改进对策。

一、现场出镜演播室化

有些出镜记者本身就是播音员或主持人,在新闻现场出镜时很容易出现思维定式,不自觉地就展现出演播室里播报的职业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记者可能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着装是否得体、语速是否适中、语调是否标准、站姿是否端庄,却忽略了自己身处什么环境,应报道什么内容。例如在一次矿难的连线报道中,一位记者站在井口,身后是忙碌的救援队员。现场气氛十万火急,但记者不紧不慢、字正腔圆的讲解让直播效果大打折扣。观众通过直播根本感觉不到应有的紧张和急切。同样是灾害报道现场,深圳电视台的一名记者现场表现则可圈可点。在台风登陆的现场,由于雨大风急,记者不得已将自己绑在围栏上,解说时语速急促,信号断断续续,尽管模样狼狈,但是很真实,现场感强,能迅速抓住观众的眼球。

要避免现场出镜演播室化,记者必须做好自身角色的定位,把自己定位为现场的目击者和报道者,要根据所处的场景,利用准确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进行报道,让观众获取身临其境的新闻感受。

记者出镜要尽量“动”起来,避免站桩式出镜。站桩式出镜是一种演播室常见的出镜方式,但如果在新闻现场也是采用站桩式出镜,就失去了现场报道的意义。由于记者不能带动摄像机动起来,观众希望看到的现场环境、周边事件就不能得到一一呈现,自然就不会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因此在直播连线中,记者要动起来,镜头应该活起来,要更多地展示现场,更好地还原现场,真正体现新闻现场的魅力。在一次现场报道人行道红绿灯间隔时间过短的连线中,出镜记者待绿灯亮起,就一边讲解一边随人群横过马路,当她走到马路中间时,绿灯开始闪烁提醒尽快通过。这时记者有意识地用手指着跳动的绿灯时间,解说道:“绿灯时长根本不够行人安全有序通过。”这个出镜报道十分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试想一下,如果记者仅仅是站在马路边指着过马路的人群解说,又是什么样的传播效果呢?

二、出镜场景随意化

有的出镜记者对场景的选择过于随意,特别是主题报道,不管是什么题材,走出电视台大门随便找个背景模糊的地方就出镜,给人的感觉是为出镜而出镜,形式大于内容。还有的记者不讲究环境的典型性,例如报道高新技术产业,却站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出镜;报道城市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却是站在一片花海里出镜,让人感觉文不对题,或是敷衍了事。

记者出镜的场景被称为典型的环境,本身具有独特的意义,反映并可能影响新闻人物的行为及新闻事件的走向。如果场景选择过于随意,一定程度上会损害电视节目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场景的选择是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观众通过电视画面,在出镜记者的带领下走进新闻现场,而不同的出镜场景能带来不同的现场信息。随意挑选的出镜场景必然导致必要现场信息的缺失。

优秀的出镜记者往往能选择具有独特意义的地点作为出镜场景,并随时跟踪捕捉最具现场感的场面。一方面,这个地点要与报道主题契合;另一方面,这个地点要有丰富的信息量,能够展现出足够的新闻要素。2020年5月27日,中国测量登山队再次成功登顶珠峰,重新定义世界最高峰。央视记者在珠峰大本营做直播连线时先站在帐篷外面介绍情况,然后镜头随他进入帐篷内,里面的登山队总指挥正在对登山冲顶做现场部署。整个过程自然流畅、一气呵成,信息丰富,还原了真实的现场。

三、道具使用形式化

巧用道具能有效增加信息量,使报道更加生动。很多记者在出镜时喜欢使用道具,但是如果道具使用不当,反而显得做作,起不到好的传播效果。在一次冰灾的报道中,记者到高速公路上采访滞留的旅客,照理说在现场可以找到很多生动的道具,但记者却偏偏“就地取材”,在路边抓了一个雪块,解说天气如何寒冷。其实用雪块做道具并非不可,但是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下,报道的重点对象应是旅客,而不是天气,这个道具并不典型,流于形式,自然不可能为记者的出镜添彩。

记者出镜在使用道具时,一定要让道具合理自然地出现在节目中,确保道具要与报道的主题有必然的关联。深圳台记者在报道高温酷暑时,巧妙地带了一支温度计,在现场连线时一边解说,一边把温度计放到地面测试温度。摄像机给了温度计一个特写的镜头,让观众在听到记者介绍的同时,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夏日的炎热。而在一些比较抽象专业的报道中,道具的使用能使现场解说更加浅显生动,观众也容易接受。重庆台记者在介绍创意产业的现场,拿着一个可爱的卡通玩具介绍说,这个动画片的衍生产品,每年能为企业增加数百万元的利润。小卡通的出现不但让观众眼前一亮,而且和整个报道融合在一起,巧妙地引出了报道的内容,显得自然、可信。

四、语言表达书面化

记者在出镜现场的语言表达,对于提高信息传播的有效到达率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著名电视主持人敬一丹曾说过,出镜记者最本质的业务能力是在话筒和镜头前交流,自如表达,一边发现一边表达,呈现现场是媒体工作者的一种能力。

此处所说的自如表达,指的是以即兴口语对新闻事实进行自然、流畅、清晰的表达。一些年轻出镜记者由于缺乏这方面的锻炼,在出镜时语言表达或前言不搭后语,或口语化不足、书面化有余,让观众听不明白。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掌控现场的能力。要尽量做好出镜前的信息收集整理工作,及时应对现场的变化,做出自己的解读,胸有成竹方能表达自如。其次要培养即兴表达的语言能力,提高临场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记者在做现场报道时,应尽量使用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做到言简意赅、简单明了。另外,要注意语气的控制,不同的场合要有不同的表达。在欢乐的场景里,语调要轻快热烈,而在悲伤沉重的新闻现场,语气则要庄重深沉。

五、现场提问肤浅化

在现场出镜过程中,提问是激发现场、增加信息量的重要手段。有的记者习惯这样提问,“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你有什么打算”。此类问题大而笼统,暴露了记者没有精心设计话题,准备工作不充分,现场提问流于肤浅。面对这种提问,被采访者往往不知道怎么回答,往往会含糊其词,应付了事。因此,掌握提问的技巧很有必要。首先要确定主题,深入挖掘。要通过提问获取最关键、最核心、最精彩的信息。其次是提问的切入要小,问题要具体。出镜记者要有提前准备,尽量将问题设计得细致具体,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另外要灵活主动,见机提问。现场采访中,尽管记者有了充分的采访大纲,但被采访者的行为往往具有不可预知的随意性,记者经常会碰到一些与事先设想不一致的情况。面对突发情况,记者要随机应变,迅速提出新的问题,使采访能顺利进行下去。如果一味按照原来构思的问题来提问,也许就会错过更有价值的信息。

一次成功的出镜报道,包含了很多环节和因素。出镜记者除了需要把握好以上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外,还要注意仪态、镜头感、服饰、神情等方面的细节,这些细节看似微小,但会影响出镜的整体效果,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