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如何挖掘真相
——以广东卫视《社会纵横》“王凤雅事件”报道为例

2020-02-23范迪

视听 2020年8期
关键词:家人舆论

□范迪

近年,自媒体的爆发式发展对社会舆论风向产生了很大影响。自媒体逐渐成为各类媒体中最大的内容生产者,网络“大V”的影响力不断跃升,普通受众也开始在公众平台发表观点,并逐渐形成“集群”效应,使得社会舆论走向难以把握。一个颇具自媒体时代特色的新产物——“反转新闻”出现了,而与之伴随的常常是“网络暴力”。本文以广东卫视电视新闻访谈栏目《社会纵横》的一期获奖节目《“王凤雅之死”引发冲突,谁是谁非?》为例,探讨新时代主流媒体对事件真相的挖掘,以及新闻职业道德的坚守。

一、冷静应对反转,厘清事实真相

2018年4月,“河南眼癌女童王凤雅”事件占据了各大新媒体公众号的头条。事件的来龙去脉大致如下。

2017年10月底,河南周口太康县女童王凤雅高烧不退,随即在县医院检查出视网膜母细胞瘤。2017年11月3日,为筹化疗费用,王凤雅的妈妈杨美芹发起了第一次水滴筹筹款。2018年2月底,杨美芹开始在火山做直播,做了57次直播,耗时2000多分钟。3月9日,在直播过程中,有爱心人士发现,凤雅的病情突然恶化,眼球凸出。2018年3月15日至30日,杨美芹陆续发起两次水滴筹。此时,有网友举报,质疑善款并未用于救治王凤雅。舆论开始由同情眼癌女童转向批评“母亲诈捐”。期间,有志愿者团体前往河南将小凤雅接往北京救治,因和凤雅家人在医院发生冲突,凤雅家人连夜回到河南家中。2018年4月9日,作家陈岚在微博上发布第一条实名报警微博,称“王凤雅疑似被亲生父母虐待至死”,引发轩然大波。2018年4月18日,“明白漫画”发布了名为《“救我……”3岁女婴正在等待被父母拖死》的漫画,被许多自媒体多次转发,王凤雅家人被贴上了“重男亲女”的标签,网络上对王凤雅家人的质疑声愈演愈烈。2018年5月4日,眼癌女童王凤雅在镇卫生院去世。5月24日,“有槽”发布文章《王凤雅小朋友之死》,再次引爆了公众舆论。该文章怀疑王凤雅家人挪用筹款给凤雅弟弟治疗唇腭裂。文章经多个大V转发后,迅速发酵,网上骂声一片。2018年5月24日晚,红星新闻连夜辟谣,撰稿人核实了凤雅弟弟的治疗费用,来源是嫣然天使基金。水滴筹负责人则发微博声明称,杨美芹通过本平台筹集资金提款不到4万元。5月25日上午,河南省太康县公安局公开接受采访时确认,王凤雅家属实际上只收到38638元善款,没有发现王凤雅家属“诈捐”等犯罪的证据,因此未予立案。5月25日,凤雅家人公开善款收据并将剩余的1301元捐给政府,网友纷纷道歉。

王凤雅事件在网络上迅速发酵后又几经反转,引发了社会广泛的热议,尤其是“有槽”发布文章《王凤雅小朋友之死》之后,迅速点燃了公众的怒火。凤雅妈妈杨美芹的手机陆续收到了上百条诅咒和谩骂短信,最高时一天多达47条。这起社会事件引发了严重的网络暴力。

广东台记者开始着手“王凤雅事件”选题时,已经有多家传统媒体和自媒体发布了相关稿子,但大多都是跟随事件的不同反转阶段进行“转载式”报道。到了后期,各方媒体报道角度也千篇一律转向对凤雅家人的同情。记者收集了大量的前期资料,了解多方观点,并深入事件发生地进行实地调查和采访。王凤雅一家人本已对媒体存有很深的戒备之心,但记者用诚意和真心赢得了他们的信任。他们允许摄制组跟拍家人长达一周的时间,让广东台记者拿到了比其他媒体更翔实、更有深度的内容。此外,记者还穷尽一切办法采访到了事件中涉及的近十名核心当事人,包括舆论漩涡中的网络大V、爱心团体等,拿到了宝贵的第一手采访资料。值得一提的是,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有几名爱心团体的代表在个别媒体的报道中其实也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成为对立双方中“被失声”、被质疑的一方,且情绪激动,拒绝相信任何媒体。在记者的诚意邀请下,爱心团体的几名代表独家接受了采访,并以短片形式在节目中呈现。节目结合现场多方嘉宾的不同观点,最终为观众呈现了一期角度多元、层次丰富、客观公正而又带有人文温度的访谈节目。

二、充分展现人物冲突,引发深层次思考

“眼癌女童王凤雅事件”之所以持续发酵,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其所涉话题的争议性。面对绝症,家庭本就贫困的凤雅家人治或不治?凤雅母亲几次发起水滴筹是否诈捐?网络大V和爱心团队对凤雅家人是否存在道德绑架?监护人能否决定孩子的生死……这些都是从王凤雅事件中引申出来的社会话题。如何解答这些问题,满足观众的知情权,并在释疑解惑的同时,引发观众思考,弘扬正能量,都成为该选题的痛点和难点。

在广东台《王凤雅之死引发冲突,谁是谁非?》中,除了演播厅现场大屏幕会根据访谈层次的递进播放内容丰富的调查短片外,编导还邀请了舆论风暴中的核心当事人、现场观众、公益人士以及言辞尖锐观点中肯的媒体观察员置身于同一个“舆论场”中,结合短片中的内容进行评论、辩论,从而引发观众思考、关注事件背后的伦理问题。

由于“王凤雅之死”事件本身的复杂性,节目的一开始就连续播放了两条短片:第一条短片是王凤雅爷爷上坟的画面,哭着要为凤雅讨说法,画面语言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第二条短片则客观梳理了事件反转的经过,让观众大致了解事件背景。在短片的结尾,王凤雅的爷爷抛出了“我想说陈岚,你做的事、你说的话,对得起我这个家吗?你认为你说的话、你做的事,不该付出点什么吗,陈岚?”几句话,引出了演播厅现场的第一位主嘉宾——网络大V陈岚,并由此展开了层层深入的访谈。节目的短片部分采访到位、调查扎实、客观公正,披露了大量不为人知的细节。演播厅的访谈部分内容饱满、深刻,现场几方观点的交锋精彩而又引人深思。在本期节目的最后,为了探讨大病救助的最佳模式,引入了广州“珠珠救助”的案例,为类似“王凤雅”的案例给出了一个圆满的解决方法,弘扬了正能量。如何厘清事件的真相,如何分辨网络传言的是与非,如何理解捐助的真正含义等,这些问题都在现场访谈中一一得到解答。

三、“后真相”时代的新闻职业道德坚守

“新闻真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以接近真相为目标的持续过程。”在“后真相”时代,网络新闻事件的病毒式传播会以情感风暴的形式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公众往往只凭自媒体上发布的煽动性言论,便各持己见,纷纷站队,可能离“真相”越来越远。

从2018年4月,网络大V陈岚发布微博报警称“王凤雅疑似被亲生父母虐待至死”开始,“王凤雅事件”就被贴上了“诈捐”“虐待”的标签。此后,经过“明白漫画”和微信文章《王凤雅小朋友之死》的煽动,以及网友爆料“杨美芹水滴筹所得并未用来给小凤雅治病,而是给其弟弟治疗兔唇”之类的言论,“重男轻女”的标签再度引发了网民的愤怒,并因此产生了网络暴力。在警方辟谣、事件被反转之后,公众又开始一面倒转向同情凤雅家人,抨击陈岚及公益志愿者。但这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没有媒体进行扎实的实地采访。

《“王凤雅之死”引发冲突,谁是谁非?》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对事件的报道从事件的梳理和描述开始,就是中立的、公正的,并提供平台让事件中的所有核心人物发声:从王凤雅的爷爷、母亲、奶奶,到舆论漩涡中的陈岚,再到被人质疑的公益团体……将事件真相的还原做到了极致,这在当时有关王凤雅事件的报道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得以生存的根本。坚守新闻职业道德,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面对“后真相”,主流媒体记者需要担当起公共生活的信息提供者、事实采集者的角色;而面对虚假消息与网络舆论的走偏,更需要新闻人的专业立场和担当精神,做真相的守护者。与此同时,对网络热点事件的报道也要注意引导舆论,要坚持正确导向,给观众释疑解惑,提供解决方案,传播正能量。

猜你喜欢

家人舆论
我的家人
最好的养生是对家人和颜悦色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与家人一起进餐有助于身体健康
家人不支持直销怎么力?
国际“舆论战”对地方舆论工作的启示
西方舆论观的历史沿革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