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今对照,在语言实践中感悟文言文的魅力

2020-02-22王林波王露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司马光王老师文言文

王林波 王露

教学实录

一、图片引入,在古今对照中感悟文言文的特点

师:(出示图片)同学们,我知道你们读过很多故事,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哪个故事?

生:《曹冲称象》。

师:曹冲很聪明,想到了称象的办法。下面这幅图呢?(出示图片)

生:《乌鸦喝水》。

师:真好!原本喝不到水的乌鸦动脑筋想办法,最后就喝到水了。下一幅图呢?(出示图片)

生:《司马光砸缸》。

师:都听过这个故事吗?不过,今天王老师要讲另外一个版本的故事给大家听: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故事讲完了,你听后什么感觉?

生:太深奥了,有点听不懂。

师:你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很好。因为这是《司马光砸缸》的文言文版本,的确不好理解。接下来大家再听一听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

司马光

有一回,司马光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师:这次听懂了吗?

生:一下子就听明白了。

师:来,说说你的感觉,文言文版和现代文版有什么区别?

生:文言文不好理解。

生:文言文的故事短,现代文的故事长。

师:对,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区别。刚刚听了故事,大家一定知道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

生:司马光。

师:你们猜猜他姓什么?

生:姓司马。

师:像“司马”“诸葛”“呼延”等姓氏都是复姓,我们一起来写主人公的名字。

(师板书课题,指导书写生字“司”。)

(评析:小古文首次在教材中与学生会面,用古今对照的方式,有益于降低难度,拉近距离。)

二、整体感知,运用多样的方法学习多音字读音

师:文言文看起来特别短,但却不好读。大家先来试着读一读吧,注意把字音读准确,语句读通顺。

(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然后教师请一名学生读课文。)

师:你读得真不错,有什么经验吗?

生:我以前读过文言文,我觉得读的时候要慢一些。

师:对,这样才能读得更有韵味,谁再来试试?

(另一位学生读课文,读得很不错。)

师:大家看,课文中这个字是一个多音字,这两位同学不约而同地都把它读作mò,为什么选择这个读音?

生:这个字有两个读音,如果读成“足跌没(méi)水中”,就特别不顺,所以应该是“足跌没(mò)水中”。

师:这位同学告诉了我们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叫“感觉”,那我们把两个读音分别带入句子中读一读,大家感觉一下。

生: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mò)水中。

生: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méi)水中。

(生笑)

师:大家是不是一下子就感觉到有问题?感觉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学语文语感很重要,不过我知道,刚刚大家选择读音mò肯定还有别的原因,谁来说?

生:“没”是多音字,我给它组了两个词,一个是“没有”,一个是“淹没”,在这一句里我觉得“淹没”更合适,所以应该读作mò。

师:就是说这个孩子掉进水缸中被水“淹没”了,而不是掉进水缸中就没了,(生笑)所以“没”在这里读作mò。这个同学用的方法更好,它叫组词法。

生:还可以看看这个多音字的意思,“没méi”就是什么都没有了,“没mò”就是被什么东西盖住了。

师:根据字义来判断,这个方法很好。这一课还有一个多音字,“儿得活”的“得”,用刚才大家说的方法,你觉得应该选择哪个读音?

生:“儿得活”就是这个孩子得以活命。根据这个意思,我觉得应该读dé。

师:字音我们全都掌握了,那位同学也告诉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要读得慢一些,下面,大家再练习读一读这篇课文吧。

(生练读。指名读。)

师:听完这位同学的朗读,我又发现了读文言文的一个妙招——声断气不断。听老师读一遍。

(师范读。生听读后再次练习读。)

师:特别好,文言文就要多读,读得多了自然就明白了,大家放出声音,再一起来读一读。

(评析:文言文的学习,“读”是关键,读通读顺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大致明白其意。这篇文言文中的两个多音字的读音是读准课文的关键,所以王老师将其作为一个重点,不惜花时间,從多个角度引导学生掌握。)

三、聚焦字词,在古今联系中理解文言文的大意

师:同学们,学语文要多读,还要多思考。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句话,把你不明白的地方圈画出来,一会儿我们交流。

(生自读,圈画。)

生:我不知道“群”是什么意思。

生:我不知道“戏”和“庭”是什么意思。

生:“足跌”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说他的脚摔倒了吗?

师:很多人认为文言文很难学,其实一点儿都不难。王老师要告诉大家文言文中的不少字的意思从古代到现代都没有变,我们可以用现代的意思来理解它。比如“群”,现在的意思就是“一群”,“群儿”就是——

生:一群儿童,也就是一群小孩。

师:很好。“庭”就是——

生:庭院。

师:“戏”就是——

生:游戏。

师:“跌”就是——

生:跌倒。

师:原来古今很多词语的意思没有发生变化,现在,这段话的意思谁理解了?

生: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一个小孩爬上水缸,不小心跌了下去。

师:真不错,看来学习文言文并不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句话。我写一个字,你们猜一猜它是什么意思。“光持石击瓮破之”的“持”是什么意思?

生:拿着。

师:“持石”就是拿着石头。拿着一根棍子,叫——

生:持棍。

师:拿着一把剑,叫——

生:持剑。

师:拿着一把大刀,叫——

生:持刀。

师:拿着一把枪,叫——

生:持枪。

师:“持”的意思就是拿着,是不是不难理解?我们再来看一个字“击”,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击打。

师:古今意思不变的字大家都理解了,很好,不过,这里有一个字很特别,它在古文中很常见,现代文中不多见,“光持石击瓮破之”,这个“之”是什么意思?

(生摇头)

师:想想看,他把什么给击破了?

生:哦,我知道了,他把那个大水缸给击破了,这个“之”就指的是“瓮”。

师:很好,这个“之”的确指代“瓮”。现在,大家把这个“瓮”放在“之”的位置上来读一读。

生:光持石击瓮破瓮。

师:跟课文中的句子比一比,什么感觉?

生:两个“瓮”字中间就隔了一个“破”,感觉有些重复。

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再来体会体会。

生:(齐)光持石击瓮破瓮。

师:你们读得越来越好了,王老师要表扬你们!我们知道,“持”就是“拿着”,“击”就是“击打”,那么“光”是什么意思?

生:“光亮”“光明”。

师:难道光亮还会用石头?是不是发现有问题?怎么办呢?王老师教给大家一个方法,叫作看注释。大家看看注释,“光”是什么?

生:司马光。

师:原来它既不是“光亮”也不是“光明”,而是课文中的主人公司马光。课文中还有一个字,“水迸”的“迸”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水流了出来。

师:你觉得是怎样流出来的?看看课文插图。

生:快速地流出来。

(评析:指导小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不宜用枯燥的一一对应的方式。王老师很巧妙地和学生对话,在对话中帮助学生理解,学会思考,掌握方法。)

四、引导想象,在语言运用中丰富故事的画面

师:司马光拿着石头砸破了水缸,这个孩子得救了,其他孩子怎么做的?

生:“众皆弃去”。

师:三人成众,大家看这个“众”字,三个“人”字的写法一样吗?比一比“人”和“众”中的三个“人”的写法,你发现了什么不同?

生:最上面的“人”字要写得大一点,把下面的两个“人”盖住,左下方的“人”字捺变成点,要给右下方的“人”让位置。

师:对,如果三个“人”一个不让一个,写出来就变成了这个样子,(范写)好看吗?

生:不好看。

师:来,在你的课文纸上练习写一写这个“众”字吧。

(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课文中写到“众皆弃去”,咱们来还原一下当时的情景,请几位同学到前面来,两个人够不够?那几个人合适呢?

生:五六个吧。

师:再上来几位,现在够了吗?

生:够了。

师:课文中说这个孩子掉水缸里了,其他孩子是“众皆弃去”,如果你要“弃去”,你会怎么走?

生:我就跑了。

生:我会边跑边喊:“救命啊!救救那个孩子!”

师:那咱们来试演一下当时的场景,其他同学注意看看他们几个人是怎么做的。

(学生表演,“砰”的一声响,台上的几个学生四处跑走。)

师:谁来说说,刚才这几个同学是怎么做的?

生:他们几个有的摔倒了,有的喊救命,有的边跑边大叫。

师:“众”指人很多,在第一句话中,有一个字的意思也是人很多。发现了吗?

生:“群儿戏于庭”的“群”。

师:非常好,“群儿”是一群孩子,“戏”就是游戏,一群孩子在院子里做游戏,会做什么游戏呢?

生:我们一起踢球,一起跳绳。

生:我和小伙伴玩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师:根据你的经验,你还能不能接着说下去?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一儿——

生:一儿蹴鞠。

生:一儿跳绳。

生:一儿拍皮球。

师:有了大家的想象,這个故事更有意思了,现在,请同学们加上他们是怎么玩的,一儿跌落水中后其他孩子是怎么跑的,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一听,同桌之间先来互相讲一讲。

(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师:谁准备好了?讲给大家听听。

(几位学生分别加上想象的内容讲故事)

师:这几位同学故事讲得真不错,值得表扬!同学们,这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故事,我们要把它记下来,会背诵。现在大家练习一下,我们看谁能背过。

(生练习背诵。师指名背诵。)

师:背得真好。课文学完了,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两个人,一个是——

生:司马光。

生:另一个是掉在水缸里的那个孩子。

师:作者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先写一群人,

然后有重点地写那个登瓮的孩子;再写所有人,再有重点地写司马光。所以我们对“一儿”和司马光印象深刻,这样选择有代表性的人物来写,能够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值得我们学习。

(评析:故事性是这篇文言文的特点。教师用想象、用情境表演来丰富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也是充满情趣的。)

五、拓展阅读,在比较中再次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师:同学们,我们再来看看这幅图,你想到了哪个故事?(出示图片)

生:《龟兔赛跑》。

师:对,就是这个故事——(出示并讲述)

森林里举行了一场赛跑,参赛队员是乌龟和兔子。随着号令枪的响起,兔子就像是离弦之箭一般冲出去,而乌龟只能慢慢地一步步朝着终点卖力地爬去。

一会儿工夫,兔子已经将乌龟甩得没影了。兔子心想,这比赛也太没有悬念了吧。于是直接靠在边上的大树旁打起了瞌睡,很快兔子便进入了梦乡。而乌龟却在不断卖力地爬着,虽然速度很慢,但是一刻也没有停下。

兔子在睡梦中突然惊醒,感觉自己好像睡了很长的时间。往终点那一看,烏龟已经快要到达终点了,兔子连忙蹦起来,迈开腿向着终点冲去。但是已经晚了,乌龟还是先兔子一步到达了终点。最终乌龟赢得了这一场看似不可能赢的比赛。

师:这个故事相信好多人都听过,这是它的现代文版,你们猜测一下,它的文言文版会有几行?

生:四五行吧。

生:两到三行。

师:看,只有两行。文言文特别简短,这就是它的特点。(出示)

龟兔竞走

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师:同学们,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要下课了。这节课留给大家的作业有:1.书写本课生字,背诵课文。2.对照阅读现代文和文言文版本的《龟兔赛跑》。下课。

(评析:适当的拓展阅读,再次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简短的特点,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文言文不是呆板的“故纸堆”,它也会讲有趣的故事。)

教学评析

为更好地传承中国古典文化,统编本教材增加了古诗文的数量,将文言文学习的年段提前了。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司马光》是统编本教材中第一篇文言文。人教版教材中将第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安排在五年级上册。年段提前,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相应的学习要求也要有所不同。王林波老师执教的《司马光》关注到了学情,从兴趣入手,调动学生潜在的学习经验,在语言实践中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的魅力。

一、兴趣——开启文言文快乐学习之旅

1.从故事入手,降低学习的心理难度

编者将《司马光》作为首篇文言文,源于学生对《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十分熟悉。因为熟悉内容,所以当语言形式发生改变时,学生并不排斥。王老师显然是深谙编者意图的,他在呈现文言文后,立刻将故事的现代文版本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版和现代文版的差异,发现同一个故事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呈现,挺有意思的。学生带着已知的故事走进文言文,原本“太深奥”“有点听不懂”的内容,和自己的距离似乎近了些,从而愿意走进它。

2.在丰满故事场景中激发兴趣

尽管是用文言写成的故事,其终究是故事。教学时,要将故事味还给故事。王老师熟知这一原则,他引导学生在想象中丰富故事。一个是还原“众皆弃去”的场景,先让学生想象如何“弃去”,再表演。还有一个是结合学生的生活,丰富“群儿戏于庭”的画面。两处教学让学生对故事有了生动的感知。更重要的是,学生从极精简的用字中读到了丰富的内容,进而对文言文产生兴趣。

二、方法——奠定文言文学习的基石

1.充分用好学生已有经验

文言文在教材中虽然是首次出现,但学生的学习并不是零起点。他们有古诗词学习的经历,有现代汉语语言学习的经验,这些经历和经验可以很好地迁移到文言文的学习中。

王老师让学生确定“足跌没水中”中“没”的读音时,充分用好学生的语感,挖掘学生已知的据义定音的能力,运用好已掌握的方法。声断气不断是文言文朗读的一个要诀,这一点,在古诗词的朗读过程中,学生是有体验的。王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读,是为学生主动迁移创造了机会,一旦有个别学生在读中揣摩到了方法,就顺势放大。用好学生已有经验,实现正迁移,可以有效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

2.教一点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文言文有其独有的语言特点,针对语言特点,我们有必要教给学生一点必备的学习方法。初始阶段,我们不应用繁杂的方法难倒学生,但可以通过一些手段,让学生对方法有一些感知。王老师在教学生理解文言文时,很巧妙地给了学生两种方法:第一,文言文中不少字的意思从古代到现代都没有变,这种字只需要将其组成合适的词就能理解。第二,有些特别的字,文言文中常见,现代文中不常有的,可以结合语境来理解。如“光持石击瓮破之”中的“之”,想想击破的是什么,就知道“之”代表的是什么。这两种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对初学者来说是很有必要的。王老师在简单的师生对话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并运用方法,可谓高效!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江西南昌市东湖区教研中心)

责任编辑 郭艳红

猜你喜欢

司马光王老师文言文
奇妙的旅行
文言文阅读专练
有趣的动物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永不说假话
司马光说谎受责
司马光“警枕”夜读
难忘的“记者招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