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政助推转型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经济发展

2020-02-22

山西财税 2020年6期
关键词:财政资金开发区财政

先行先试,创新发展的背后,始终离不开的是财政资金的保障。“一级财政,一级金库”,转型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财政局紧跟山西转型综改的步伐,凝神聚力支持开发区经济发展,在开源节流上做文章,在积极筹措资金上下功夫,在创新投融资上出政策,坚持聚焦经济建设,精准发力,认真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力助推开发区经济发展。

一、开源节流,积极的财政政策作保障

积极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培育实体经济发展。通过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扩大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范围,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等措施,全区2018-2019年为企业实际减负达6.8亿元。培植企业发展后劲,涵养财源的同时,开发区财政全力压减一般性支出,连续两年在预算编制阶段即对一般性支出硬性压减20%,并加大统筹力度,将所有行政性政府采购进行统筹安排,有效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为多方筹措资金,开发区财政千方百计争取上级各类政策性资金支持,2017-2019年共争取上级各类财政补助资金46.3亿元。财政扎实“紧日子、保基本、调结构、保战略”的思想,将节约眼前、培植今后、争取上级作为资金筹措的有效方式,在综改起步阶段高效保障了开发区的战略发展。

二、好钢用在刀刃上,产业扶持资金助转型

2017-2019年开发区财政共安排产业扶持资金14.4亿元,对100余户企业的技改升级和科技创新进行了财政资金的引导性扶持。其中为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促进了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壮大,三年来安排科技扶持资金8600万元,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净增23户,达到74户,占到全市的52.9%;为解决企业临时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建立3000万元的民营企业解困保障资金,为企业提供“低息、短期”应急还贷服务。山西吉利汽车、山西德元堂药业等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产值、税收等指标年增长率达到25%以上。2018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70.49%,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同比增长47.67%,开发区区域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升级。

三、创新投融资方式,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

2017-2019年开发区财政三年累计投入6.4亿元,撬动企业和社会投资104亿,共建成金科产业园、晋晟鼎业、吉利汽车部件配套产业园、精工谷、北方食品产业园等标准化厂房近30万平米,招商入驻企业近30户。机器人、智能设备、智慧医疗、生物医药、云计算、物联网等高端产业集群正在形成。财政通过筑巢引凤,以商招商的方式,创新投融资形式,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四、助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营商环境

为服务开发区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在硬环境建设方面,开发区财政积极应对综改后区域面积拓展到236.8平方公里基础设施亟待完善的课题,2017-2019年以来,下大力气在区域内道路、电力、用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资金8.7亿元,有力提升了区域内项目建设的承载能力;在节约有效用地方面,投入土地收储资金40.8亿元,收储土地1万亩,为项目落地建设提供了保障;在软环境建设方面,安排配套5000万元,使我区在全省率先推进落实了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并通过政务大厅、政务平台建设和提供地堪、文堪等19项政府服务事项的落实,实现了经济和财政的良性互动。财政资金的服务保障作用,为开发区营商环境的上档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五、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财政监管

开发局财政制定出台《支出预算编制、执行及暂付款审批办法》《财政预算评审管理办法》《产业扶持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务报账管理暂行办法》《机关事业单位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管理办法》等涵盖预算管理、资产管理、政府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制度办法,形成了用制度管权、管钱、管事,规范透明的公共财政资金管理体系。一系列创新性的办法措施,强化了预算刚性约束和预决算公开制度,从根本上规范各单位资产取得、日常管理、处置收益等方面的管理,政府采购和招投标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攀升,在全市名列前茅,投资评审工作近三年共完成评审项目591个,送审金额33.97亿元,审减金额6.03亿元,节约率17.74%,切实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猜你喜欢

财政资金开发区财政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打造廉洁高效财政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开发区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挤压还是带动:开发区FDI外溢对无开发区城市经济的影响
浅议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完善措施
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以南昌高新开发区为例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