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人体解剖学教学的实施和思考

2020-02-22冯改丰杨蓬勃李月英许杰华董炜疆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4期
关键词:解剖学学时实验课

冯改丰,杨蓬勃,靳 辉,李月英,许杰华,董炜疆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陕西 西安 710061)

人体解剖学是学习和研究人体正常器官的形态、位置、构造及相关功能的学科,是医学专业的基础。“没有解剖就没有医学”,因此人体解剖学教学历来是各个医学院校本科生教育的重中之重。2020年春季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役中,全国广大师生响应国家号召,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依托雨课堂、智慧树等网络平台,进行网络教学,力争将疫情对教学的影响降到最低。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开展好本科生解剖学教学,我们结合学科特点,进行了分析和尝试,并对以后的工作有一定的思考,提出建议,请同行指正。

1 人体解剖学学科特点

本科生人体解剖学主要包括两门课程: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系统解剖学按人体的功能系统描述各系统内器官的形态、位置、结构及相应功能;局部解剖学是在学习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为了临床需要,按局部描述人体的层次结构、毗邻、血供和神经关系。人体解剖学具有下述特点:

1.1 实践性强

解剖学来自实践,很多知识必须在实践中学习或验证。在系统解剖学中,观察人体标本、辨识结构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而局部解剖学是以尸体解剖、寻找分离结构等操作为主要实验内容。在教学安排中,实验课常占很大比重。以我校本科生(中国学生)为例,系统解剖学总课时为106学时,其中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64学时。局部解剖学总学时64,其中理论16,实验课48学时。

1.2 内容繁杂,专业词汇多,记忆量大

人体结构复杂而巧妙,虽然多数器官的形态直观,通过文字描述、图片容易理解和记忆,但也有大量的结构空间构造复杂(如翼腭窝,网膜囊、颈部的筋膜间隙等),通过图片文字难以理解,需要结合标本、模型等反复揣摩,仔细领会。此外,解剖学知识点多,信息量大,重点难点多,相对缺乏逻辑联系,学习的过程中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大量的知识点是建立在学习和掌握专业术语和概念的基础上,短时间内掌握这些术语和概念对学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1]。

1.3 学习资源特殊

人体解剖学以人体为学习和研究对象,观察标本和解剖操作均依赖于特殊的资源——尸体。由于涉及尸体和标本,部分学生对解剖学心存恐惧,相反,有的学生对尸体和标本缺乏足够的尊重,这些都需要教师和同学的疏导和帮助。

2 疫情期间解剖学教学任务及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2020年春季,我系承担的本科生解剖学课程分别是2019级中国学生的系统解剖学和留学生的局部解剖学。

2.1 中国学生系统解剖学

包括临床专业、非临床专业,共4个大班,34个小班。根据教学安排,第一周学习解剖学总论和骨学,共2次理论课(4学时),两次实验课(8学时)。第二、三周分别学习骨连结和肌学。随后是内脏学。

存在问题分析:本学期学习系统解剖学的学生为大一新生,根据往年的教学经验,很多学生并没有完全适应大学生活。在开学第一周要学完全身骨,学习任务非常重,其中形态不规则的颅骨、髋骨等更是必须通过实验课中的手摸标本,从不同角度观察才能理解其形态和结构的空间关系。以往,即使在有实验课支持的情况下,很多学生仍然感到进度太快,要学习的内容太多,专业词汇太多。由于疫情,本学期网络授课仅限于理论,无法进行实验课。首先,学生难以看到真实的人体结构,尤其是一些比较复杂的器官,仅靠图谱或理论讲解很难建立立体空间概念。其次,由于理论课时间有限,很多知识需要在实验课补充学习,目前这些知识,只能让学生在家里自学。在随后进行的教学中如关节学、肌学和内脏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2.2 留学生的局部解剖学

分为临床专业和口腔专业,其中临床专业2个大班,5个小班,理论课20学时,实验课88学时;口腔专业1个小班,理论课16学时,实验课56学时。

网络上课存在的问题:首先是上课时间的问题。我校医学留学生来自亚洲、非洲等不同国家,由于时差,北京时间早上8点上课,印度等邻近国家是当地时间早上5点,而伊朗等国家是凌晨2点钟。其次,可能是国家网络等原因,有些国家的学生反映应用雨课堂等网络直播时听不到声音。另外,与系统解剖学一样,局部解剖学实验课并不纯粹是理论课知识的验证,有很多理论课没有讲的内容需要在实验课中学习。

2.3 网络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

由于全国大、中、小学均使用网络教学,网络可能出现崩溃、卡、堵塞等情况。此外,在面对面的教学中,教师能方便地掌握学生学习状态,学生有问题也能及时解决。但网络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靠学生的自我约束,对一些自觉性较差的学生,缺乏监督性。

3 疫情期间解剖学教学的实施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广大教师首先在思想上必须重视,听从学校、学院的安排。做好网络教学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提高。

3.1 掌握“思源学堂”的功能

思源学堂是由美国Blackboard公司开发数字化教学平台。其功能覆盖整个教学过程,通过简单易用的功能模块,教师可以有效地管理课程、设计教学、制作内容、布置作业和评测反馈。在2019年下半学期,我系部分教师已经在护理学专业学生的解剖学教学中使用了“思源学堂”,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本学期疫情期间,要求所有解剖学授课教师掌握“思源学堂”的功能和操作。教学组长在开学前完成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课程要求、考试方式等内容的网络发布。各位大课教师在上课前将课件及准备使用的网络平台告知学生,在通知通告中发布预习、作业等,启动跟踪功能,掌握学生访问、查看的情况,并通过平台批改作业。

3.2 掌握至少两种授课平台的使用

由于网络可能出现崩溃、卡、堵塞等情况,根据学院的要求,每位教师掌握至少两种授课平台的使用,确保课堂在一个网络平台不可用时,快速转换至备用平台。目前可用的网课授课平台有雨课堂、智慧树、腾讯课堂、腾讯会议,企业微信等。这些平台各有特征,教师可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但在选用时一定要注意,解剖学属于形态学范畴,在课件中有大量的图片,有些平台不能显示鼠标和激光笔,需要在图上标注,否则很难用语言描述清楚,或者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尤其是当结构复杂或图片较小时,效果不佳。从3月5日,雨课堂开发的子平台“长江雨课堂”实现了鼠标可见、录屏、摄像头和屏幕之间灵活互换等功能,而且平台运行稳定,基本没有卡堵等现象,为我系教师应用的一个主要网络平台。

3.3 适应网络授课

教师习惯于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授课,可以充分利用肢体语言表达来增加课堂效果,更希望能通过和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的跟随、理解程度。而网络授课对着电脑,刚开始很难找到上课的感觉,需要教师尽快适应。一般经过一两次的使用,教师均能运用自如。但对于课程由多位教师分段承担的,要注意衔接。要注意在家直播时的环境,尽量安静,避免家人,尤其是婴幼儿的打扰;如果采用视频授课,也要注意保护隐私。

3.4 适当调整授课的内容

网络上课,不同于面对面上课,需要掌握好上课节奏,调整上课内容。由于学生可以看回放,有些在面对面课堂中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而需要重复、强调的内容,只讲一遍即可。因此,网络课在单位时间内可以讲更多的内容。比如在我承担的呼吸系统的讲授中,往年面对面课堂,只能讲呼吸系统的组成,喉和肺等内容。今年的网课中,我在备课中增加了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的内容,适当调节了节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教授内容。

3.5 将“思政”融入知识传播

人体解剖学是进行课程思政的良好载体[2]。由于教学所用的标本或尸体多是遗体捐献而来,这些遗体在医学界称为“大体老师”,老师无言,却献出大爱,让后人解剖学习。因此在授课当中,除了要消除部分学生的恐惧心理外,要培养全体学生心怀感恩、敬畏生命,尊重标本的素养。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广大医务工作者不顾安危,逆行出征,不辞劳苦,不计报酬,表现出崇高的职业道德,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当代最可爱的人”。84岁的钟南山院士,依然亲赴武汉,更是我们医学人的楷模。通过这些事迹,培养医学生以人为本,顾全大局、乐于奉献的修养和素质,也让学生感受到医学人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3.6 积极发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由于不能来校,实验课不能开展,原来在实验课中学习的知识不能及时教授,给后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带来了困难。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予以解决。在疫情期间,各大学的解剖学慕课、微课和解剖学教学软件都免费向师生开放,其中,山东大学医学部的网络课程中,除了图片,部分结构有实物标本的展示,有助于对解剖结构更好的学习;四川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也有较系统的解剖学网络课程,建议师生充分利用。3D body等解剖学软件对学生理解器官的位置、形态、毗邻很有帮助[3]。

3.7 建立师生微信群

通过微信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困扰,有问题及时予以帮助解决。大课教师需要和大班建立微信,方便通知上课,或在平台卡堵塞时,及时通知学生更换平台。我们要求小课教师尽早和所带班建立微信或QQ联系,提前进入教学状态,虽然不能开始实验教学,但建议在原来安排的实验课时间段内,小课教师和本班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学习大课没有讲到但后面课程会用到的知识,同时对大课内容进行答疑解惑。

3.8 学生学习状态的管理和监督

对中国学生,严格实施上课签到制度,通过上课随机点名、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状况;对于部分留学生的时差问题,确有困难难以进行实时听课的学生,不做强求,允许在合适时间看直播回放。通过微信沟通及完成作业的情况,掌握其学习状态。经过多位教师的摸索,发现用企业微信的方式,可获得较好的直播效果,因此,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我们采用“企业微信+思源学堂+微信群”的方式教学和管理。

4 今后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疫情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方式,也使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教学工作。我们认为复学后应进行或完善以下方面的工作:

4.1 建设数字陈列室

实体陈列馆在实验课教学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其中陈列大量珍贵而精美的人体标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可让学生感受到人体艺术之美。部分院校的陈列室标本数字化,可通过网络访问,极大地方便了教学[4]。我系已基本完成陈列室标本的拍照,数据采集,正在对主要结构进行标注,希望能尽快完成,届时学生可通过手机扫描标本上的二维码,即可得到标本的介绍,数字图像,也可获得有声讲解。

4.2 制作完善实物标本示教的视频库

虽然实物标本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但其使用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经此疫情,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制作重要标本的示教视频,建立视频库,既可平时上课用,也可供学生课下学习或复习。

4.3 推行翻转课堂,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解剖学开课对象为低年级学生,虽然经过了半年或一年的大学生活,很多学生仍然不习惯于大学的教学模式,在学习上对教师有很大的依赖。近年来国内外多家单位在医学教育中使用翻转课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系在留学生系统解剖学教学中尝试翻转课堂[5],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利用碎片时间非常有帮助,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医生是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大学一、二年级更是医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人体解剖学是引领学生步入医学殿堂的第一个台阶,除了教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医学情怀。在这个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完成教学任务。

猜你喜欢

解剖学学时实验课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有趣的实验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