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在医学生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020-02-22史秀娟金彩霞田海滨吕立夏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4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医学生思政

史秀娟,金彩霞,田海滨,李 姣,张 陈,徐 磊,吕立夏

(同济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上海 200092)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的关键在于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培养和人格养成。课程思政是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课程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在这种新形势下,针对医学生的专业课程,如何挖掘思政教育资源,把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从而提升医学生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学会珍爱生命、关爱患者是医学院专业课教师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3]。

生物化学课程是医学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也是医学生最早接触的专业课程之一。该课程的学习对学生今后的临床和科研实践的顺利进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深入挖掘生物化学课程中的立德树人元素,将医患关系、医学生职业规划、医生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职业认同感等作为思政元素融合进生物化学课程中,使学生刚刚进入到医学领域,就受到良好的职业素质教育,对于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新时代医学人才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我们对同济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的“课程思政”内容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力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对医学生的医德培育中[4]。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进而给课程树魂[5],并将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和医生职业道德教育贯穿整个课程,最终形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效应,并体现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和开放的网络教学中。

1 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措施

1.1 加强教师“立德树人”的综合教育理念的培训,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的作用

课程思政的核心在于引导价值追求和引导学术精神,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6]。将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立体化育人转型。价值引导的内涵包括责任、担当、爱国和爱校;学术精神引导则包括兴趣、视野、勤奋、批判性思维和学术诚信[7]。同济大学自2017年对于全体本科新生实行全覆盖本科导师制培养,所有参与课程思政的教师均为同济大学本科生导师,接受本科导师制的系统培训,对于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育人的教育理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群策群力,积极探索并参与该课程链的课程思政建设,目前已形成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帮助和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专技教师队伍。其次,医学院党委全程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建设,学习创新理论,坚持学习时代楷模黄大年、钟杨等先进事迹,学习他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们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们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与时俱进,进而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政治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有效实施课程思政的根本保证。为此,请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加入核心教学团队,对授课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的培训,统一课程思政的理念:解析专业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对医学科技进步和相关大事件引发的人文思考,从人文的视角审视医学科技的发展,并作为课程思政的立足点和落脚点,使得专业课教师知道如何开展课程思政。例如对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伦理思考,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摈弃功利性,要做真正能为人类健康带来益处的事情,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基于生化技术的科技创新如基因疗法、免疫疗法等都属于课程思政的内容,使生化教师不再认为课程思政无从下手。

1.2 建设生物化学蕴含的思政元素的资料库

通过故事(如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诺贝尔奖的故事,在生化发展史中的中国科学家的贡献的故事)、视频、图片等,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依托我们已有的上海市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平台(tongji.fanya.chaoxing.com),在各章节后新增《课程思政》模块,根据关联的内容所有资料全部上网,并将中国科学家对医学发展史做出的贡献融入到课程中。例如,在讲述酶这一章内容时,引入公元前22世纪,中国开始酿酒实践;周礼中有造酱、制饴记载;讲糖的结构和功能这一章时,向学生介绍《黄帝内经·素问》中的关于糖的营养价值的记载,并区分谷、畜、果、蔬四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将代谢部分内容时,引入《本草纲目》上千种药物和对人的代谢物和分泌物的详细记载。生物化学领域中国科学家的贡献包括:吴宪创立血滤液的制备和血糖测定方法;1965年我国科学家人工化学合成有活性的牛胰岛素;1981年采用有机合成和酶促法合成酵母ala-tRNA等。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的事件也有中国人的身影:2018年世界第一例克隆猴,世界第一例干细胞肺再生等。这些事件使学生在了解当前科学前沿进展的同时更意识到中国在医学发展进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增加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1.3 挖掘生物化学内容相关的思政元素,形成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的有机融合

将生物化学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大事件、生化领域内有杰出贡献的科研工作者的事迹以及当前生化领域科研前沿和最新临床医学转化成果融入授课过程中。生物化学的核心内容包括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和遗传信息传递三大部分。在大分子结构与功能和遗传信息传递部分,重点通过引入诸多生物化学相关的诺贝尔奖的故事和中国科学家贡献,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学习大分子结构,加深学生对蛋白和核酸两个生物大分子功能的理解。通过学习与蛋白质高级结构相关的诺贝尔化学奖的故事,如:Linus Pauling提出了价键理论,由于他在化学键本质以及复杂化合物物质结构阐释方面杰出的贡献,获得了1954年诺贝尔化学奖,提示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在讲解核酸结构的时候,通过向学生介绍Watson和Crick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DNA双螺旋模型,并因此获得196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两位科学家一个是生物学家,另一个是物理学家,向学生传递学科交叉、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在讲解物质代谢部分内容时,以“物质代谢和糖尿病”为核心,以营养物代谢-整体调节-疾病的流行病学-疾病预防-患者教育-健康中国为育人逻辑,并结合真实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案例,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医学生进行价值医学、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教育。在讲糖代谢部分内容时,通过向学生介绍胰岛素应用的变迁,从胰岛素的发现,到动物胰岛素提纯,到基因工程方法合成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的发明和应用等,结合胰岛素发展史,促进医学生对医学创新、医学发展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理解,引入卫生经济学概念,代谢相关疾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强化学生预防重于治疗的意识。

1.4 密切关注国情社情,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

在抗击新冠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致敬最美逆行者”成为永恒的话题。其中,广大医护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冲锋在前,无私奉献,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医学生的课程思政提供鲜活的素材。把这些鲜活的事例融入生化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生命的敬畏;强化医学生的专业归属感;对比中美的疫情防控,凸显中国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越;学生感同身受;目前,疫苗被认为是终结新冠肺炎传播的有效方法。在中国,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疫苗、核酸疫苗等等多种类型的新冠病毒疫苗都在研发当中。新冠灭活疫苗(4月1日中国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腺病毒疫苗(陈薇院士团队)等实验结果都是在中国首发,这些科技成果不仅令国人振奋,激发国人的自豪感,而且对医学生于科学精神和责任担当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

2 教学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在学生。为了了解学生对于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元素内容的接受程度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对同济大学医学院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1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为92% (138/150)。98%的学生表示对于“专业课教师除专业内容外,在教学中涉及的专业相关的社会问题、临床案例、时事热点等话题”比较喜欢;93%的学生认为“教师在专业课堂上的思政教学对于自己未来作为医务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感有提高”;85%的学生对于“生物化学课程中的思政内容”比较满意,另有15%的学生希望教师在今后的授课中,思政元素内容和形式能够“更多样”;92%的学生认为“将思政元素引入课堂”提高了对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来自教师的反馈也颇为积极和正面。经过2年课程思政的实践,团队教师能够以学生为中心,密切联系实际,设计学生能自然接受的课程思政内容,并将其有机与专业知识相融合,恰当引入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提升学生分析社会热点的能力,能够有效地激励学生产生学习动力;课程思政作为一个新的教学常态被师生接受,我们认为课程思政的目标达到了。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对于思政内容在每次课堂内容中应占的比例以及对思政内容的“度”的把握有时候不够准确。比如针对个别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由于学生的反应过于热烈,占用了比较多的课堂时间,反而有喧宾夺主的结果。由于学生的“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需要加以正确引导”[8]。为此,我们加大集体备课,充分利用《生物化学》上海优质在线课程的线上平台,把思政相关的内容置于线上必学内容,并纳入期末考试。

教师作为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执行者,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9]。在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专业课教师还需要加强自身思想政治意识和道德素养。此外如何进一步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能力,增加思政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进一步提高交叉运用和融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能力,真正将思政内容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不牵强不做作,不让学生感觉教师是在说教或强制性的灌输,真正将思政内容“基因式”植入专业课需要潜移默化的渗透[10],是对专业教师的挑战,也是目前我们专业课教师需要进一步努力和加强的地方。

3 结语

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强化了所有课程的教育性[11],把价值引领和学术精神引领贯穿到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课的教育活动中,形成课程教学“大思政”的新格局。我们的生物化学的课程思政改革刚刚起步,在探索过程中会不断总结经验,与时俱进,时时挖掘课程蕴含的育德功能,发挥医学课程的育人功能,推进卓越医师培养计划。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医学生思政
我校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22年活动计划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