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文默写及诗歌鉴赏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

2020-02-22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润城学校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0年4期
关键词:昆明市古诗文题型

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润城学校 李 敏

古诗文默写与诗歌鉴赏是昆明市中考“语文积累与运用”和“阅读”部分的必考内容。古诗文默写通过识记型默写、理解型默写和开放型默写等考查方式检测学生们的古诗文积累和运用。诗歌鉴赏属于能力运用的层级,通过炼字,描绘诗句画面,归纳作者思想感情等题型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针对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解决问题,为今年的中考奠定基础。

一、古诗文默写

首先分析古诗文默写,《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背诵默写的要求是“考查学生的记诵和积累”,所以中考把古诗文默写作为“语文积累与运用”的一项重要内容来考查。古诗文默写是整张试卷中最容易得分的部分,也是评分最严格、最易丢分的部分,考生通常因为写错字、同音字、形近字造成错误而该句不得分。现以2019 年昆明市语文中考古诗文默写题为例,从考查诗歌的内容和形式、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具体应对策略三方面来分析。

(一)考查内容及形式

昆明市中考古诗文默写考查的内容都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这些名句名篇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即使经历千年历史的洗礼,在现代人的思维和表达中依然闪耀着光芒。正确背诵和书写这些古诗文,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传统,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其人文底蕴,增强其在交往中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形成积极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热爱并传承中华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昆明市古诗文默写的考查方式主要有识记性默写、理解性默写、运用性默写三种:

1.识记型默写

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识记和再现能力。它是一种常考的传统默写题型,其难度较小,考查形式为给出古诗文的上句默写出下句或给出下句默写出上句。该题型特点是要求考生根据原文直接写出空缺的文句,要求考生准确无误地写出古诗文内容。例如,2019 年昆明市中考古诗文默写题第(1)至(6)小题: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感时花溅泪,_________。(杜甫《春望》)

(4)__________,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5)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6)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第(1)至(3)题要求考生根据古诗词上句的内容提示默写出诗歌的下句,第(4)至(6)题则要求考生根据古诗文下句的提示默写出诗歌的上句。一空一分,写错字、别字,多字、少字均不得分。此类题型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在学生的能力层级中属于简单范畴,但学生在答此类题时却因为错字、添字、漏字、倒字等而不能得分,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训练时特别注意识记的准确性与书写的规范性。

2.理解型默写

此种类型的题目是在学生理解古诗文的基础上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该题型特点是告知要求默写的语句的意思或提示其在文中的作用,让考生据此默写出相应的句子。昆明市在考查此类题型,通常设定好一个主题,考查与这一主题相关的古诗文。它的难度较直接默写稍大,考生不仅要准确地把握原文,还要对古诗文内容有一定程度上的理解。由于此类题型缺少上下文的提示,如不理解意思,即使背得滚瓜烂熟也是无济于事,同时回答此类问题时还要注意题干中的限制语和提示语,在准确理解题目要求和原文意思的基础上默写出相应的句子。例如,2019 年昆明市中考古诗文默写题第(7)小题:

一次行走,一道风景;一段旅程,一种人生。诗人王湾乘船来到北固山,在《次北固山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描绘了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的壮景;杜牧夜泊秦淮河,触景生情,在《泊秦淮》中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表面斥责歌女,实际讽刺了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陆游去职回乡,在《游山西村》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的境界,富有哲理,给人启迪。

此题以“一次行走,跨度大,综合性强,内容涉及面广,这不仅要求考生平时背诵储备大量的古诗文,而且要注意根据其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较前面的题目难度有所提升。该题型重在考查学生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果考生对原文没有整体理解把握,平时不注重知识的运用,考试时就很难从容应对。因此,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要注意加深考生对名言名句的理解,把握深层含义,找到与现实的结合点,培养学生对现实的分析能力。

3.开放型默写

开放型默写即给出一个主题,请同学根据主题自由作答。例如,2019 年昆明市中考古诗文默写题第(8)小题:“东”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方位。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东”字的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从这题可以看出学生可以答课内外含“东”的诗句,就不局限于课本而是将目光放眼于浩瀚的古诗文长河,凡是符合诗句要求的都可以,这类考题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宽度,延伸了知识的外延。

(二)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

古诗文默写中存在学生写错别字、张冠李戴、答非所问、多点少横、误用偏旁部首、谐音误用、字义理解错误误用、形近及同音字混用、受习惯语序干扰误用等情况。例如,多点少横出错,将“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中的“怆”误写成“创”,“可怜身上衣正单”中的“怜”常常漏了一点,把右边的“令”字写成“今”;误用偏旁部首,将“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晴”写成“情”“清”“请”;谐音误用,将“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晴川”写成“秦川”;字义理解错误误用,将“海日生残夜”中的“生”误写成“身”或“升”;形近及同音字混用,将“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暗”写成“岸”“按”,“村”写成“材”“春”;受习惯语序干扰将“山重水复疑无路”中的“山重水复”写成“山穷水尽”。

古诗文默写出错,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记忆不准确。学生在背诵古诗文时方法不当,刚学时能够背诵,但时间长了以后导致记忆模糊,到考试时不能准确书写,有的诗句甚至忘得一干二净。②书写出错误。很多考生也会背诵要默写的句子,但是却把句中相对冷僻的字写错。③心理素质差。一些考生因为考试紧张,导致默写时出现多字、漏字或别字。④理解、归类及应用能力差,答案不符合题目要求。有些学生每个题目都答上,也无错别字,但所写的句子与所给的句子在思想内容上毫无关联,自然也不能得分。

(三)具体对策

1.明确范围,抓住重点

初中阶段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约101 篇,其中文言21 篇、古诗词80 首(包括课外古诗词背诵),这大大缩小了背诵范围,要让学生准确背诵这101 篇。考查题型以记忆性为主,适当增加理解性和运用性的默写,默写重点是名篇名句,适当涉及重要作家和作品等文学常识。复习时要诗词文兼顾,抓住重点。

2.理清文脉,情景串联

篇幅长的文章必须采用意义识记的方法才能有效,首先必须掌握文章内容,理清整篇文脉,理解句意段意,这既是一个分析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有效背诵的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种记忆方法属于意义识记。篇幅太长的文章要以意义识记为主。可以根据古诗文的描写情景进行串联,将名句有效整合在一起,大大降低了记忆的难度,也有利于比较和综合,提高学生对名句的应用能力。如2018 年云南省中考默写题中的第五小题,《爱莲说》中表现君子行为刚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品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题考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能通过简单的背诵记忆来达成,要答对这道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串联名句内涵,结合莲蕴含的寓意来完成,因此在背诵时要结合情景将内容特别是名句的内容进行串联。

3.化整为零,归类记忆

文章较长,内容复杂,容量太大,理清文脉思路还不行,必须化整为零,各段击破,必须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不断反复记忆的方法来记忆,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如2018 年云南省考中考语文默写第一、二两小题,(1)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这两题都是考查比较长的文章的背诵,要做到这些题考试时正确无误,那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根据实际,规定什么时间背诵一个大段或者几个小段,什么时间完整背诵,同时精选出来的名句,反复练习,加强记忆,确保准确。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还可以按时代、作者、类别、内容等将80 首古诗切割成不同的板块,如归纳出描写“雨”“花”“山”“鸟”的句子,然后规定每天掌握其中的1~2 点。这样既保证了识记的计划性,也消除了畏难情绪,可以将课本中的诗句按照内容归纳整理记忆。

二、诗词鉴赏

(一)考试内容及形式

《语文课程标准》对诗词赏析提出的要求是“诵读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考查范围为课本内的80 首古诗。

古诗词鉴赏可以充分考查学生的文学鉴赏功底和语言能力。中考把诗词鉴赏安排在“阅读”的第一部分考查,属于中考语文试题中较难的题,能力层级属于D 级,分值3 分,题型为主观题。鉴赏的考点涉及对名句的理解和赏析;理解内容主旨、思想感情;品析表达技巧;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感知艺术形象等。学生在古诗词鉴赏方面失分较多,得分率偏低,同时古诗词鉴赏是中考语文复习中耗时多、见效少的薄弱环节。

(二)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

2019 年昆明市中考语文试题考查了晏殊《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句作者的感情变化。参考答案为:“花落去”表达了作者对春花消逝的怜惜和无力挽回的无奈之情;而归来的燕子似乎给作者带来一丝喜悦;但物是人非,作者独自徘徊于“香径”,越发孤寂伤感。从参考答案可以看出,考生因扣住“花落去”“燕归来”“独徘徊”三组词传达出的情感来具体分析,但考生往往不扣住画线句子具体分析,而从全诗的范畴泛泛而谈,有的只答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漏答“花落去”和“燕归来”的感情,有的只答了“花落去”和“燕归来”,漏答了“独徘徊”,这样往往只能得1~2 分;加之在表述中还有一部分考生表意不明,前言不搭后语,造成失分严重。

总体来看造成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完全不看试题要求,导致答非所问。有的考生连题目都没有认真读。(2)忽视题干隐含信息,造成要点不全。(3)忽视对诗歌题目的研读,造成理解有误。(4)忽视对注释的把握,影响答题的准确性。(5)对作品中的关键字体味不深,导致答题有偏差。

(三)具体对策

1.着眼题干,圈点批注

以2019 年昆明市语文试题为例,考生应关注题干“请具体分析画线句中作者的情感变化”中的“具体”“分析”“画线句”等关键词。“具体”提示考生不能脱离内容空谈,要结合实际;“分析”提示考生感情有波折变化,需要辨析;“画线句”将答题范畴缩小了,但很多考生对题干只是一带而过,并未仔细读题,就根据以往的经验答题,造成失分严重。

2.把握主旨,立足整体

主旨,是诗歌的灵魂,是全篇的统帅。诗歌写什么以及如何写,最终都指向主旨,为主旨服务。正确地把握主旨是鉴赏和解答的关键。学生对诗歌的主旨把握不准,就会导致“一步走错,满盘皆输”。立足整体,准确把握主旨,我们需要一是关注背景,因为它影响诗人创作的动因与目的。如2018 年云南省中考题中考查了陆游《游山西村》中“拄杖无时夜叩门”中“无时”一词所传达出作者的感情。此题表面上考的是词语蕴含的情感,但诗是作者传情达意的载体,考词语的情感归根结底也是考作者的情感,因此把握作者情感再具体分析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二是注意诗中典型的意象,它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载体。诗句中很多典型意象都是作者情感的化身,如“从今若许闲乘月”一句中的“乘月”就融入了作者希望在明月清辉笼罩下,拄着拐杖,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的感情,所以透过意象的分析,也是解开作者思想感情的钥匙。三是把握诗中关键词句,它往往直接体现主旨所在。如“拄杖无时夜叩门”中的“无时”,其意思是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它传出诗人在游了一天,看到美丽的自然景观,感受到淳朴的风土人情后,希望想要隐居此地过惬意生活,随时与农民亲密无间交谈,传达出了作者对山西村的喜爱之情。

3.分清类别,探骊得珠

诗词根据所写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的种类。同学们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别有针对性地答题。例如,送别诗,主要抒写离别情思或表达深厚情谊;咏史诗,常常借古讽今,吟咏盛衰无常、物是人非;思乡诗,表现羁旅愁思,思念亲友,边关思乡;爱国诗,抒写爱国情操,关心民族命运,立志报效祖国,渴望民族统一,反对分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等;咏物诗,表达不愿同流合污,保持清白的情操,或报国无门,对怀才不遇的感慨,表达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每类诗可能在内容上会有所不同,但情感上有很多共性。如2015、2017、2019 年云南省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分别考查了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秋瑾的《满江红》,初看三者是来自不同时代、不同作家、不同题材的作品,而细究其内容就发现他们都是爱国题材,虽然跨度不同,但爱国的主题是共通的,复习时可以根据主题的归类,分清类别,探骊得珠。

4.分清手法,有的放矢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来抒发情感的手段方法。同学们常常犯的误区就是把这种手法说成另一种手法,把对全诗的手法分析成对一个局部的分析,把衬托、比喻说成借景抒情,还有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分不清。例如,2019 年云南省语文中考第12 题古诗赏析,考查了对“四面歌残终破楚”一句的赏析,参考答案为运用“四面楚歌”的典故(或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国家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有的考生由于分不清比喻的修辞手法,不知道“四面楚歌”的典故,存在答不完整,答非所问,甚至乱答一通的情况。

因此日常学习中要注意对古诗鉴赏的表现手法进行系统的归纳和练习,做到有的放矢。例如,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等;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喻理等);表现手法:衬托、虚实、动静、正侧面描写、象征、联想、想象、对比、动静结合等。通过对常见表现手法的系统归纳,有利于考试时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综上,通过昆明市2019 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及诗歌鉴赏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古诗文默写及诗歌鉴赏考什么、怎么考,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为来年的中考复习未雨绸缪。

猜你喜欢

昆明市古诗文题型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昆明市延安医院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Radiomics of rectal cancer for predicting distant metastasis and overall survival
诵读经典古诗文的策略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