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年昆明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特色

2020-02-22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罗浩宇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0年4期
关键词:昆明市学业试题

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罗浩宇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2019 年昆明市语文试题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试行)》(《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调整后的云南省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方案(试行)的通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为命题依据,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为导向,以客观反映学生在初中阶段习得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水平为原则;以提供客观有参考价值的考试结果作为评价学校办学质量和高中阶段招生的重要依据为目标,同时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引导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使其能够持续不断地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培养情感、提升能力。

试题全面反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知识内容和能力目标,充分体现苏教版实验教材的特点,兼顾昆明市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和学生的学业水平,充分考虑考生所在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以及不同层次、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实际,力求客观公正地衡量每一个学生的语文学业水平,尽可能呈现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运用能力。

试题在保持历年特色的基础上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稳中求活。注重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考查,注重引导教师重视教材、用好教材,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试题特色

2019 年昆明市语文试题重德亦重才,重稳亦重变,重面亦重点,重史亦重时,重速亦重缓,注重基础,考查能力,弘扬传统,双向引导。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的任务之一是彰显提升考生之“德”,德的凸显较为到位,学生做题的过程,便是提升品德的过程;稳中求变,学考应该如此,稳乃必需,不稳则乱,变亦必然,无变则滞,度的把握很好;一套学考卷,语文的面要宽,知识点要尽量多地覆盖,但不可能全覆盖,所以突出重要的点是关键;注重语文的历史性,也看重语文的时代性;学考语文120分钟,答题的节奏和速度很重要,欲速则不达,过缓答不完,2019 年学考语文,有些题可速答,有些题则宜缓。全卷紧扣课标要求,体现教材特点;试题命制严谨科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图文并茂,适合初中学生的思维习惯,难度合宜;题型丰富多样,文体搭配得当,所设考点知识与能力并重,有效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试题所选材料内容丰富,文体多样;注重情境的设置,能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灵活多样,为学生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承;试卷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的融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并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的调配,“成人”与“成才”的把握等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很好的导向性。试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恰当的难度,有利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有利于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1.试题有很强的思想性、教育性和时代性

语文不仅教会学生知识提升学生能力,而且应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生活,关注社会。2019 年昆明市语文试题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的升华和人生价值观的塑造,有很强的思想性、教育性、科学性和时代性。

如“积累与运用”的第一个语段材料:“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爱的表达,就有多少种礼物……用你的双手去丰富这个世界,回馈这个世界,世界就会变得更绚丽多彩。这是你给世界的礼物……”引导学生学会回报社会,回报生活。“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奢’‘傲’二字者……”文言篇目从家风家教角度引导学生保持良好心态,学会节俭。“科技服务于课堂,……我校借助远程互动系统,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活动……‘智慧课堂’丰富了课堂形式,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精彩。”综合性学习关注“智慧课堂”的话题,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

2.立足教材,知识与能力并重,有效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9 年昆明市语文试题知识点丰富广泛,能力点灵活多样,知识与能力并重,立足教材,有效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1 题,请用正楷将第②③段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强调了汉字书写的基础;第2 题,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考查汉字的读音;第5 题,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考查汉字字形;第6 题,请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涉及铭、王维、莫言、莎士比亚),考查古今中外文学文化常识;第7 题,请按要求默写;第9 题,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考查文言实词……这些题目,非常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又如,第3 题考查句式和连贯;第4 题考查修改病句;第8 题考查古诗词的鉴赏能力;第11 题考查文意翻译;第14 题考查筛选概括信息;第15 题考查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第19 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第20 题考查想象和语言运用;第22 题考查文章内容和主旨;第23 题考查口语交际和概括归纳。这些题目知识与能力并重,立足教材,能有效考查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3.所选材料内容丰富,文体多样

2019 年昆明市语文试题内容宽博丰富,在考试素材的选择上下功夫,充分考虑到文体的丰富多样,所选材料既有课内的,也有课外的;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既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从表达方式上看,有记叙、有议论、有说明、有描写、有抒情;从文章体裁上看,有记叙文、有议论文、有说明文。全卷内容丰富,文体多样。

4.试题设置灵活多样,为学生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

语文学科知识点丰富广泛,能力点灵活多样,同时还蕴含着极为深广的思想情感。2019 年昆明市语文试题,与以往的试卷一样,在题型的设计上力求灵动多样、图文并茂、富有生机和活力,带给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和积极的情绪引导;在题目设置时都积极关注学生的考场心理,尽量从学生的实际感受出发,避免试题的考点和难度不适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在试题的难度安排上,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活动特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从开考的紧张焦虑状态逐渐平静下来,再进入积极的思考,思维的活跃状态,有利于学生的考场发挥。试卷,题型灵活丰富,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综合探究题、写作题合理分布。整套试卷在难度安排上呈现出一个螺旋形的梯度变化,有利于学生在考场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实际水平。2019 年语文试题,在考点设置上充分考虑到学业水平考试是初中阶段的结业考试,要能够客观反映全市学生的学习水平,让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这一阶段的学业。

5.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承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精博,数千年的优秀文化需要中国人世代传承延续,语文学科义不容辞地承担着这一历史使命,2019 年昆明市语文试题力图在素材的选择、题目的设置上体现弘扬传统文化、彰显时代气息、注重思想教育的原则。如第1 题请用正楷将第②③段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强调中国艺术的标志——书法,以试题的形式呈现,足以体现对汉字书写的重视。又如第二大题的第(三)小题说明文选择“形神兼备中国画”为说明对象,第三题综合性学习中考查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第二大题的第(二)小题文言文考查《诫子书》和《曾国藩家书》。

6.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很好的导向性,能正面引导教学的方向和趋势

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启发教师思考。在试卷中,除了各个语段的思想性熏陶之外,学生在试题的解答过程中,也能获得学习方法、思维的指导。例如,说明文阅读第17 题,要求学生运用文本中的信息去解决现实的相关问题,注重运用能力的引导;综合性学习第23 题,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整合教材,获得新的发现。全卷对基础的重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着重考查,都在引导教师要转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教死的知识。除此之外,在综合性学习中设置了三种类型的课堂教学,从“复习课”到“自主教学的名著阅读课”到两地互动的“智慧课堂”,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也在启发教师思考: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课堂开展教学,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刷题”上,而要真阅读、真作文,特别是要真思考、真思维、真思想,获得更高的课堂效益。

试题注重情境的设置,情境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能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综合性学习,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情景,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在设置情景时,注意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整合教材,获得新的发现。

7.稳中求变,符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

与2017 年相比,2019 年的试卷难度比仍为7∶2∶1。在汉字书写、汉字注音、修改病句、改正错别字、文学常识、古诗文背诵积累、文言实词的词义解释、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文言句子翻译、筛选信息和理解文意、文段分析、信息提取、说明方法及作用、文章内容和语言理解判断、修辞手法、想象、人物心理描写、口语交际与概括归纳、名著阅读、写作能力等考点的设置上与2017 年保持一致,而衔接连贯、古诗品读、文意理解及知识探究(扇面)、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理解、文章主旨、文章内容、概括内容(拟标题)等方面则力求变化。

8.作文命题让学生有话可说,贴近学生生活,体现开放性和限制性的有机统一

作文题目依旧是选择性的题一与题二任选,两个题目各有不同,适应不同能力发展的考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来写作。

题一是一个半命题作文“我___________解决了这个问题”,作文题目构思源于教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命题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必须经历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能力差异会表现出来。题目的提示语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给出“习题”“小事”“矛盾”等提示,指向学生在生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采用半命题的形式,留空部分直接要求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且留下了个性化的空间,意在避免套作。

题二和以往的试卷一致,都是材料作文。三则材料表面上只是简单的语句,但实际上内涵丰富,且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三则材料的内容和指向有较明显的差异,提供了多种立意的可能。为了降低试题的难度,命题者还给出了提示语,提炼三则材料最核心的立意供考生参考选择。在提示语提示的立意之外,考生也可以从材料中选择自己确定的立意,只要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从半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作文题目都在努力地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写作的材料;作文分值比例较高,为了能够让学生有话可说,命题者提供了多种题型和立意选择的空间,尽可能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和立意。

猜你喜欢

昆明市学业试题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艰苦的学业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昆明市延安医院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