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体育素养培养路径研究

2020-02-21田剑恒李伟峰

四川体育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全科素养农村

田剑恒,李伟峰

我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体育素养培养路径研究

田剑恒,李伟峰

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湘潭,41110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厘清我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以下简称“全科教师”)内涵的基础上,从体质健康、体育理论、体育技能、体育意识以及体育道德方面阐述全科教师体育素养的培养内容;从体育课程分配、课程开发、教育实习和职前教育等方面阐述全科师范生的体育素养培养路径。旨在提升未来我国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解决我国农村小学师资结构性缺编问题。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体育素养;培养

全科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我国农村小学基础教育可持续与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教师教育要“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1]。”在第五次全国师范教育会议上再次明确了教师教育在教育发展中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目前,我国农村小学教师短缺、课程开设不全等现象严重[2],特别是体育教师岗位配置严重失衡,培养素质优良的全科型小学教师队伍是解决其问题所在最快捷有效的路径。而全科教师的体育素养如何培养、培养内容以及培养路径等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1 相关文献综述

关于“全科教师”一词较早提出者是学者李海平2007年在其文章中对全科教师作了简单的概念定义:能驾驭不同学科知识与领域,并能将其整合运用于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创新型教师[3]。但此概念定义是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定,并未对全科教师的释义作详细阐述,但却为此后全科教师的“诞生”提供了基础性理论参考。直到2014年“全科教师”的到来,肖其勇和张莲在其关于针对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相关领域的研究中作了相关定义: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即能担任小学全部学科教学工作的教师[4][5]。虽然这两位学者对全科教师的内涵作了比较详细的释义,但学者田振华却对此有着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全科教师并不是要什么学科都会教,而是针对分科教师来讲,知识面相对较广,知识体系相对完整,要具有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通识性知识[6];笔者对此观点也比较认同。随着全科教师的快速发展,相关学者关于全科教师素质结构也有了一定的研究,其中关于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体育学科能力的培养研究在2018年岳新坡、李大帅等的相关研究中对全科教师体育学科能力结构进行了详细的体系框架建构,作为全科教师需要具备基本的体育素养:体育基础理论知识、体育技能、教学掌控力以及课程实施能力等[7]。但此内容对于全科教师应具备的体育素养构成并不够具体和完善,因此笔者整理了相关学者关于体育素养构成的研究:其中,赵富学在其研究中总结体育素养主要构成要素为体育品德与修养、运动兴趣与能力、健康行为与习惯、运动品质与意识等[8];尚力沛等在相关研究中认为体育素养主要由运动技能、运动习惯、健康知识、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以及体育情感等要素构成[9];姜勇等在其研究中指出体育素养构成要素由体育理论知识、运动技能、体育创新、健康体能、体育意识、体育道德、社会适应等构成[10]。而在此后关于全科教师体育素养构成要素的相关研究已逐渐趋于规范与统一。

2 近年来各地实施状况

2013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计划招录700名本科层次小学定向全科教师,以期促进农村小学开足、开齐、开好各门课程,提高农村教学质量[11]。

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卓越教师培养的意见,目的是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的好”的综合素质过硬的全科教师[12]。此后我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开始快速发展。

广西省教育厅为贯彻落实全区教育发展大会,全区教师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从2013年到2017年,将计划培养5000名左右,能胜任小学各门课程教学任务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13]。

2015年,南京晓庄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入选了江苏省教育厅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试点负责培养全科教师,采用“卓培班”小综合培养模式,毕业生将掌握教授小学阶段主课课程的能力[14]。目前江苏已有小学启用全科教师,并推行“包班制”模式。

安徽省教育厅将从2016年起,连续实施5年,每年计划培养2500名左右全科型农村教师。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进一步充实和优化农村师资配置,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5]。

河南省教育厅决定在2018年将继续培养农村小学教育专业全科教师。目的是为进一步优化农村小学教育教师结构,建立并完善农村小学教师培养与补充的长效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教学点从教,提高农村教学质量[16]。

此外,福建、四川、浙江、江西等地也纷纷出台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

3 体育教育于农村教育发展的意义

关于农村教育,首先要认清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是个农业大国,而农村教育便是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服务农业的教育。农村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与教育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教育不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更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体现和显著标志。

而农村体育教育不仅是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完善农村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体育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不合格、不全面的教育,没有体育教育的农村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育。发展体育教育,是提升我国体育事业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更是体育主动参与农村教育事业建设,体现其自身社会责任的时代需要;发展体育教育,不仅是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最大支持,更是实现我国教育事业现代化的基础与前提。而农村体育教育发展的好坏与否,对我国素质教育全面协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甚对于我国人口的整体素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4 全科教师及体育素养的基本内涵

从字面意义来理解,“小学全科教师”是指可以担任小学教育教学中所有科目教学的教师。若从“全科医生”的内涵来诠释“全科教师”的话,则全科教师并不是指要教授所有科目,而是可以在有需要时能胜任所有科目,于此,在结合目前我国农村小学教师资源结构严重失衡的情况下,需要能胜任小学语数英、思政自然、音体美等课程教学任务的全科教师。

然而我国相关研究学者并没有对全科教师体育素养内涵作出统一释义,而国内比较认可的是学者杨献南的观点:体育素养是基于个体的遗传,并在多方面的影响下,主要为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涵盖身体和精神方面的综合性文化塑造[17]。

5 全科教师体育素养培养内容

全科型小学教师体育素养培养具有鲜明的职业定向性,是一个多因素的系统工程,其构成主要分为身体与精神两个层面:其中身体层面包括体质健康、体育理论和体育技能等要素;而精神层面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体育意识和体育道德等。

5.1 身体层面构成要素

5.1.1 体质健康 体质是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18]。而关于健康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给出: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

从体质与健康的相关定义与内涵来看,不仅是对于体育学科的教师来讲,对于任何学科的教师来讲,只有拥有健康的体质,健康的思想,才能保障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5.1.2 体育理论 体育理论指体育基础理论知识,是体育科学的一门重要的学科,以研究体育一般规律为对象,主要内容包括:体育历史发展、特点作用、目的任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锻炼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以及学校体育,农村体育等[19]。

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对于全科教师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职业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胜任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工作。此外,全科教师还要掌握关于运动保健、运动损伤和运动恢复等基本的理论知识,预防以及能及时处理在平时的体育教学工作出现的学生受伤事件。

5.1.3 体育技能 运动技能是指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有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体育技能包括体育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技能、体育赛事组织与策划技能[20]。

全科教师作为农村未来教师行业的主力军,掌握必要的体育运动技能是其最基本的职业需要;在教学技能上,不仅要能熟练示范基本的技术动作,更要做到正确的动作讲解,以及掌握积极有效的练习方法,达到教师在体育教学工作中的基本要求;此外,全科教师应在应对相关体育活动时,要具备基本的组织策划能力。如学校举行的运动会、趣味体育活动竞赛等。

5.2 精神层面构成要素

5.2.1 体育意识 体育意识是指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后,认识到体育运动对身心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基础上所产生的思想观念与心理活动,从而表现出对体育运动的重视以及未来对体育运动参与的自觉性[21]。

意识是个人内在想法,而且能动性较强。对于全科教师体育素养培养要求来讲,体育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俗话说“爱一行,干一行。”施教者只有真正接受体育教学工作,贯彻发展终身体育意识,才能全身心的传教于学生,投身于农村教育事业。

5.2.2 体育道德 体育道德是指人们在参加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将其中所蕴涵的“行为应当”内化为自己的个体人格品质,然后再通过自己自觉、自律性地行为追求在真正的诚实与公平的体育活动中来实现对自我的超越的主体性精神[22]。

教师是一种职业,体育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不仅对于体育教育工作者来说,对于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工作者来说都需要遵守职业道德,它是衡量与评价行业工作者职业行为知廉耻明的标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道德观念与行为规范不仅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影响学生今后道德素养的形成,起到榜样表率的作用,也是对施教者职业生涯的一种升华。

6 全科教师体育素养培养路径

6.1 合理分配教学课程课时

全科教师应对所有科目相关知识体系“面面俱到”,而其体育素养的培养区别于其它学科,要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更要能熟练地示范相关技术动作,全科教师在体育教学的专业化方面虽不需要“高、升、专”(小学课程教学属于基础教学,所以对教师的职业素养要求相对要低一些),但要具备基本的体育教学能力。体育素养培养核心是通识能力与体育技能培养,通识是体育教学的基础,体育技能是体育教育的核心部分,两者耦合,并驾齐驱,缺一不可。培养单位在构建全科教师体育素养培养课程时,要注重“文武并进”,合理分配课程课时,构建合理的知识——技能结构;此外,还要注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实时关注体育相关领域的发展态势以及体育学科前言热点问题。以适应参加工作后体育教育教学的需要。

6.2 针对性开设体育课程

全科教师体育素养培养具有独特的职业定向性;未来的教授对象是小学生,综合他们的年龄及身体发育等方面对运动能力的限制考虑,针对小学生所开展的体育与健康课程需要根据其自身特点来进行量身定制。因此,针对全科教师的体育专业课程应具备以下特点:课程开发内容要适用于小学生,应当遵守安全性、参与性、生活性等标准;体育运动技术动作难度不易过高,遵守专业化、专项化、娱乐化等特征;教学目标要明确,功能性要突出,完成益智、益心、益体等目标。例如,利用民族传统体育集文化、娱乐、体育于一身的特性,增加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如少儿武术、趣味球类活动、趣味田径比赛、踢毽子、跳绳、拔河秋千之类的趣味健身类的传统项目;增加引入新兴体育项目,例如瑜伽、轮滑、攀岩、飞盘、慢投垒球、街舞、象棋等运动的一些基础教学;另可依据教学需求开发,如素质拓展、少儿游戏、定向越野等课程,但要遵从“安全第一”的教学宗旨。

6.3 注重教师教育实习

全科教师属于实践应用型人才,教育实习是培养其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实践中丰富理论,才能完善教师“知识基础—技术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结构框架。实践教学实习能否顺利完成是检验教师全面综合能力重要指标。全科教师需要对农村小学所有学科知识体系面面俱到,从而导致其体育素养培养的体育课程学习课时有限,而在校期间对体育理论与实践以及体育教育能力的掌握只能通过教育实践才能得到巩固、加强、和完善,实习过程中通过体育竞赛、体育活动、体育教学等诸方面能力培养的实践,有利于提高其教学组织、德育、教学改革创新等能力,以及掌握多媒体等现在化教育工具、场地器材的合理利用分配等能力,更有助于培养教师的开拓精神和合作精神,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达到全科教师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6.4 加强职前教育

职前教育是教师在正式从事教师职业之前接受系统化培训及学习的过程,是教师职业生涯的基础[23]。教师职前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一名合格的教师。它可以为准教师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与职业方向。帮助准教师提升职业文化,增强职业信念。负责职前教育的培养人员,一般多为从教多年、具备丰富经验的老教师,不但能客观的指出准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更能发现其优势所在,避免新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少走“弯路”。针对全科教师的体育技术能力培养是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才能达到教师的基本职能要求,而经过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其进行培训,准教师们对自己体育教学能力能有个“摸底”了解,能更快的修正自己的不足,少走“弯路”。此外,职前教育还可以塑造教师的优良个性,更好的为人表率,使之成为符合现在化小学基础教育要求的优秀教师,达到全科教师教育培养规格。

7 结 语

我国农村小学基础教育与城市及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我国农村体育教育发展令人堪忧,不仅处于被语数外等主科“边缘化”尴尬地位,其教师配备资源更是泥船渡河。因此,构建我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队伍已是大势所趋,特别是注重全科教师体育素养培养,坚持遵从我国新课程改革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等思想的指导思想。把教育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为未来我国青少年全面素质发展打下坚实根基。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2010-7-29]. http://old.moe.gov.cn/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2]黄 鋆.农村教育现状及对策——评《农村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4(06):116.

[3]李海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教师专业发展与全科教师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07):37~40.

[4]肖其勇.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特质与发展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4(03):88~92.

[5]张 莲.农村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4(05):8~10.

[6]田振华.小学全科教师的内涵、价值及培养路径[J].教育评论,2015(04):83~85.

[7]岳新坡,李大帅.我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体育学科能力培养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8,35(02):185~190.

[8]赵富学,程传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基础及结构要素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8,37(06):104~112.

[9]尚力沛,程传银.核心素养、体育核心素养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概念、构成及关系[J].体育文化导刊,2017(10):130~134.

[10]姜 勇,王梓乔.对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特征与构成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6,3(10):39~43.

[11]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3年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工作的通知[EB/OL]. http://www.cqedu.cn/Item/10345.aspx. 2013-05-22.

[1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4-09/18/.

[13]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今年起定向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EB/OL].[2013-6-3].http://www.gxedu.gov.cn/.

[14]钱红艳.全科教师离我们有多远[N].南京日报,2015-8-18.

[15]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关于2016年定向培养乡村教师的公告[EB/OL].http://jyt.ah.gov.cn/.

[16]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8年小学教育(全科教师)专业定向招生工作的通知[EB/OL]. [2018-5-18]. http://www.haedu.gov.cn/.

[17]杨献南,鹿志海.形式逻辑视角下的体育素养概念辨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02):89~92.

[18]陈明达.实用体质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37~40.

[19]周正国,高奉仁,常锐伦,梁焕国,丘岱安,姚今迈.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体音美卷). 沈阳:沈阳出版社,1991~06.

[20]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21]向家俊.论社会环境对大众体育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7(08):46~4.

[22]蒋晓丽,夏思永.体育伦理与体育道德的区别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05):47~49.

[23]程方平,王玉晶.中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的“学术性”与“职业性”[J].教育科学研究,2019(05):78~83.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Path of Physical Education Literacy of General Teachers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in China

TIAN Jianheng, LI Weife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ation Institute,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Hunan, 411100, China.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logical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o clarify the connotation of rural primary school general teachers(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general teachers”), from the physical health, sports theory, sports skills, sports awareness and sports ethics of general teachers sports literacy training content; From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llocati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education practice and pre-service educ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general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physical literacy training path. The aim is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level of basic education teachers in China in the future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structural shortage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especiall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Rural primary school; General teachers; Physical literacy; To cultivate

G807.2

A

1007―6891(2020)04―0137―04

10.13932/j.cnki.sctykx.2020.04.32

2019-10-11

2019-11-29

猜你喜欢

全科素养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