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干预对老年人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

2020-02-21古翠翠王岸新

四川体育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太极拳体质老年人

古翠翠,王岸新

运动干预对老年人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

古翠翠,王岸新

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110034。

老年人的体质会随着年龄增长逐年下降,出现一系列体质健康问题。缺乏有规律的运动是导致老年人体质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综述前人的研究证实运动对老年人的体质健康存在一定的提高和改善的可能性,并且能明显改善心血管疾病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但是针对于失能老年人及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运动干预较少,需要进一步研究。

运动干预;老年人;体质

全球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美国数据调查预计到2040年65岁以上的老人将增至13亿[1]。而中国老龄化也正以3.2%的年增长率快速增长,高龄老年人的年增长率为5%左右[2]。这预示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必会受到老龄化的巨大影响。目前“运动是良医”这一思想在国内盛行,并且研究认为缺乏运动是导致老年人出现一系列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整理运动干预对老年人体质健康具体影响,为提高老年人的体质健康水平作参考,期望能够帮助老年人重新回归社会。

有研究[3]认为体质健康反映个体能否独立的完成相应的身体活动,是健康的基本维度。而运动干预对体质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方面。

1 运动干预对老年人身体形态及身体机能的影响

肥胖对身体健康的负面影响在不同年龄的人群中都有所体现。赵超[4]通过24周运动干预对60-69岁老年人体质健康影响,训练强度为每周3次,每次训练1h。结果发现24周的运动干预对男性老年人体重、胸围和臀围具有显著性影响,但是对腰围的影响不显著;相对于男性,24周运动干预对女性老年人的腰围、胸围、臀围和体重都具有显著性影响。24周运动干预对于老年人女性及男性的肺活量、血压等机能指标均无明显差异。这说明对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锻炼仍需要一定的强度与负荷。柯丹丹[5]通过监测中日老年女性的日常身体活动,发现采用日常身体活动的监控促进了老年人体脂率、体水分率、肌肉力量等体成分的改善。孙小明[6]通过为期3个月的实验,训练形式包括武术、快走慢走和球类运动,每周体育锻炼3-4次,每次30-40min。结果发现老年人的腰臀比、BMI均明显下降;其中快走和慢走的效果最为显著、武术次数,球类运动效果最差。对于身体机能的影响,其中快步走对于老年女性的心率具有显著性的影响,其他项目则略有差异,针对肺活量这一指标,球类运动实验对于老年女性男性具有显著性差异。

综上可见运动干预可对老年人身体形态及机能有所改善,运动干预能够降低老年人的腰、臀围度及体脂率等,这些指标的降低能够明显改善老年人的肥胖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肥胖是间接导致老年人身体机能负面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老年人由于诸多因素导致了一系列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1.1 运动干预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老年人是患心血管疾病高风险的人群,是危及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头号杀手[7]。老年人之所以频发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心血管系统机能的减退所致,其不仅导致心脏体循环和肺循环能力减弱,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也使得老年人在体力活动中耐力水平降低[8]。而科学的运动干预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提高老年人的心肺耐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9]。杜美燕[10]通过对老年人进行长时间的太极拳训练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老年人的心率明显下降,血压、血脂与血糖指标明显下降。这说明运动干预对心血管疾病能够产生积极作用。

1.1.1 运动干预与高血压 据相关报道称,我国现阶段患有高血压人数达到2.7亿[11]。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高血压患者不但人数更多,且更易发生脑卒中,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生风险的比值高达6.56-13.00[12]。

学者保文莉等[13]在研究太极拳、健身操、瑜伽和健步走对老年人高血压的效果中,将受试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进行太极拳健身操、瑜伽与健步走,通过为期5个月的运动干预发现与太极拳、瑜伽相比,健身操与健步走运动血压下降更加明显。另外王晓军[14]在其实验中,对高血压患者分别实施小强度太极拳运动与中等强度的太极拳运动,对比对照组均取得显著性效果,他建议高血压体弱者益进行小强度的太极拳运动,而高血压肥胖人群首选中等强度的太极拳运动更好。王爱明[15]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不同储备心率脚踏车运动发现,以2min50%储备心率加1min80%储备心率脚踏车运动的降压效果最为显著。王军威[16]进一步对国内外有关运动干预治疗高血压进行Meta分析发现,运动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均能产生良性的影响,但是不同的运动强度、运动干预时间对降低高血压的效用并不一致,究竟运动强度与运动时间那个是主因素,还需进一步研究。

1.1.2 运动干预与老年人II型病糖尿病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进程,糖尿病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加,据科学统计我国至2025年糖尿病患病人数将至3.33亿,众所周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10]。根据糖尿病现代治疗的要点,运动疗法对糖尿病的干预是积极有效的。

Carmen研究认为16周的抗阻练习可以降低血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提高骨骼肌糖原储备[17]。刘政潭[18]在对比有氧运动与抗组训练对II型病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水平中发现,有氧运动降糖效果为26%,而抗组训练的降糖效果为38%。除此之外张迎军[19]在通过太极拳对老年人II型糖尿病中的影响中认为有氧运动可以有效减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王正珍[20]对70位糖尿病患者进行12周有氧运动,发现仅6周的有氧运动就有效降低了糖尿病人群的空腹血糖(由5.5±0.55减低至5.28±0.56)和胰岛素水平(由8.78±1.30减至6.79±1.47)。姜继权[21]进一步对比研究发现,不同的运动干预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并无显著性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同的运动干预形式干预时间与强度均不相同,因此不能做统一比较,但是有氧运动与抗组训练相结合的运动形式对糖尿病的降糖效果要显著优于其他运动干预形式。

综上可以看出运动干预有助于老年人慢性疾病的改善,能够有效的改善心血管疾病,增强心脏活力;健步走运动是高血压人群最为简单有效的运动形式,而抗阻训练加有氧运动可以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血糖水平。因此建议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的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同时可以适当增加抗阻训练。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目前运动干预对于老年人慢性疾病的研究均关注于各种运动形式的治疗效果,但是关于运动量的控制与运动时间的掌控未有一致定论,不同运动形式对慢性疾病的治疗究竟以多少的运动量作为标准,这其间的关系如何,还需进一步研究。

2 运动干预对老年人身体素质的影响

科学的运动干预可以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活动水平。老年人因为其自身原因,身体活动时间相对更少一些,因此他们的身体健康水平较低,并且在执行基本运动技能方面遇到更大困难,体现在身体素质的各个方面。

王莉华[22]认为12周的健身气功能够对老年人的柔韧素质、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均有积极的影响。栾兆奕[23]探讨不同形式的健身方式对老年人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中,调查160名60—69的老年人分别进行徒步走、太极拳、广场舞与乒乓球运动持续一年以上,结果发现不同的运动形式对老年人身体素质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乒乓球运动对老年人握力及反应时影响较大,而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坐位体前屈和单脚闭眼站立影响较大。而太极拳对老年人的柔韧性及平衡素质具有显著影响。李永航[24]研究网球运动对老年人体质影响中,以沈阳市63名网球爱好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网球训练,6个月后对其身体素质指标对比发现,老年人握力及反应时比实验前具有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以健身气功及太极拳为代表的有氧运动能够明显提高老年人柔韧素质和平衡素质,而以乒乓球及网球为代表的球类运动能够显著提高老年人的力量素质及灵敏素质。而对老年人影响最大的是平衡素质,老年人平衡素质差将会导致老年人跌倒的发生。

2.1 运动干预对平衡能力的影响

据有关研究表明,大约有30%~40%的中老年人发生跌倒是因为平衡能力的下降[25]。而大多数学者认为核心训练是防治跌倒的有效措施。

Exton-Smith[26]认为通过提高腰椎-骨盆-髋关节的核心区域的肌肉力量可以增强人体的平衡能力,这主要是由于人体核心区域的稳定支撑是椎体系支配肌肉的收缩来实现的。刘善云[27]研究认为核心力量训练在提高男性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平衡能力,降低跌倒指数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唐斯英[28]也在实验中证实核心训练能够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并增加其肌肉力量。周瑾[29]指出通过提高人体核心区域的稳定性,不仅能够进一步增强上下肢的协调能力,维持身体姿势的定型,并且还可以增强机体的平衡能力。

但是常风等[30]认为老年慢性病人群的跌倒风险具有增龄性变化,规律的太极拳、广场舞、骑自行车、打乒乓球、慢走运动可降低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跌倒风险,且太极拳效果优于慢走,并得到了实验验证。梁小娟[31]采用实验法对180名年龄在60-70岁的老年人进行了测试,分为太极拳组、易筋经组、广场舞组和对照组,结果发现太极拳组对老年人静态平衡及动态平衡的效果最好,广场舞次之,但是此实验需要长期坚持。

综上所述,不同的运动对于老年人的平衡问题均有增强的效果,但是以太极拳为代表的有氧运动需要长期的坚持才会显现效果,而核心训练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需要把握好强度和负荷,这一点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证实。

3 运动干预对老年人运动能力的影响

研究发现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骨质随之流失,肌肉重量会逐渐减少,肌力逐渐下降,最终导致骨质疏松及肌肉摔跤症。这些症状的发生会导致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发生失能。

目前,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为3300万人,预计到2015年,失能老人将超过4000万[32]。而失能老人中,84.3%为轻度失能,5.1%为中度失能,10.6%为重度失能[33]。国内以张婷[34]蔡冰琳[35]袁泉[36]文顺菊[37]等为代表的众多学者对于老年失能的干预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患者教育、营养干预、养护服务及综合干预模式的建立等方面。只有极少数研究制定运动处方,进行康复训练计划。

张亚群[38]针对女性轻度失能老年人的体质特点制定了专门的运动处方,并实验对处方的有效性进行验证,认为针对轻度失能老年人运动处方的实施在改善老年人的体质健康的同时,提高其生活质量。孙博文[39]研究认为失能的发生可能与炎症因子水平相关,通过实验证实在老年汉族人群中,炎症因子水平升高与失能相关。有研究者[35]评估认为失能老年人在生理领域存在着13个健康问题,其中对生活能力影响最为重要的是认知能力、肌力下降问题,因为随着这些问题的进一步发展,会导致老年人的失能程度逐渐加深,并且其生活质量与生存问题也会逐渐恶化。

因此通过上述论述中,对于轻度失能老年人群我们可以通过运动的手段对其进行干预,并且这种干预是简单有效的。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对基于轻度失能老年人出现的生理问题进行运动干预。

4 运动干预对老年人心理素质的影响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及生理机能的明显弱化会显著降低心理素质,对生活满意度及生存质量会明显下降;并且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也明显衰退。研究表明,运动干预能够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使老年人处于积极的生活状态中。于安然[40]对360名60-69岁参与空竹运动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经常参加空竹运动的老年人睡眠质量和幸福感要好于不经常参加空竹运动的老年人。马国义[41]以夜间活动的老年人为实验对象,进行健身操干预,结果发现健身操不仅对老年人身体机能与素质指标有较大改善,并且生活充足与生活满足等生活满意程度指标显著提高。史琦[42]进一步研究发现经常参加有氧运动与益智游戏的老年人不仅身体素质要好于常人,并且其心理素质与认知能力要优于不参加有氧运动与益智游戏的老年人。栗国军[43]研究认为力量练习能够明显提高男性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与生存质量。

通过以上所述可以发现,运动能够增加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程度,提高老年人幸福感、睡眠质量等,多种形式的运动能够明显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但是目前对于老年人心理素质的研究并不多见,但是老年人的社会参与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下降,导致其心理素质逐渐变差,这也成为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关注到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需求。

5 总结与展望

运动是老年人重归社会的一种方式,对老年人进行运动干预,丰富他们的日常活,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他们的体质健康。而目前对于运动干预对老年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频发性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对防治跌倒的研究,对于老年人身体形态及机能的影响也较多,而对于轻度失能老年人和老年人心理素质的研究并不多见,而现阶段我国逐渐关注到了失能老年人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并且随着老年人增龄,以及慢性疾病频发,我国失能老年人的数量逐年增加。因此希望研究者可以对这一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1] Kinsella K,He W.U.S Census Bureau.International Population Reports,An Aging World:2008.Washington, DC: 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009 95/09-1.

[2] 潘金洪,帅友良,孙唐水,等.中国老年人口失能率及失能规模分析——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8(04):3~6+32.

[3] 张天成,张福兰.我国少数民族青年学生体质水平综合评价的因子分析[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12):85~89.

[4] 赵 超.24周运动干预对老年人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5,37(06):58~62.

[5] 柯丹丹.中日老年女性日常身体活动监控方法与体质健康效应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7.

[6] 孙小明,马相华,赵 勇,等.不同运动项目对老年人身体形态和机能的锻炼效果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03):68~70+81.

[7] 王维群,李志清.老年健身运动的研究综述[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1(01):74~79.

[8] TAYLOR Exercisebased rehabilitation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Am JMed.2004 116(10): 682~692.

[9] 陈伟伟,王 文,隋 辉,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要点解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7,25(07):605~608+600.

[10] Kjeldsen SE, Julius S, Hedner T, et al. Stroke is more commonthan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hypertension: analysis based on 11major randomized intervention trials[J]. Blood Press, 2001, 10(04): 190~192.

[11] 张红叶,杨 军,周北凡,等.我国十组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6(04):8~10+30+49.

[12] 李文川.身体活动干预与老年人健康促进研究进展[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06):129~137.

[13] 保文莉,毛健宇.运动方式对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影响的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8,37(05):32~35.

[14] 王晓军,荆治坤,郑宁宁.不同太极拳运动强度防治原发性高血压病干预效果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30(04):82~85.

[15] 王爱明.不同程度有氧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02):36+38.

[16] 王军威,袁琼嘉,杨澎湃,等.运动疗法对我国原发性高血压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04):454~460.

[17] CARMEN CASTANEDA, JENNIFER E LAYN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resistance exercise training to improve glycanic ontrol in older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J].Diabetes Care December,2002,25(12): 2335~2341.

[18] 刘政潭.不同运动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相关指标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07):46-~51.

[19] 张迎军,陈明坤.太极拳对中老年人血脂及肥胖II型糖尿病的调节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05):625~626.

[20] 王正珍,王 艳.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09):1~8.

[21] 姜继权,夏小慧,王 卉,等.不同运动干预方式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血糖相关指标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7,33(02):189~192.

[22] 王莉华,高 亮.健身气功锻炼对老年人身体形态、机能及其素质的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2018,37(11):996~999+948.

[23] 栾兆奕.不同形式的健身方式对老年人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6.

[24] 李永航.网球运动对老年人体质状况的影响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5.

[25] FullerGF.fall sinthe elderly[J].AmfamPhys, 2000, (61): 2159~2166.

[26] Exton-Smith AN. Functional consequences of ageing: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 Exton-Smith AN, Evan JG, eds. Care of the EIderIy: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Dependency. London, United Kingdom: Academic Press, 1977.

[27] 刘善云,陈东烨,连志强.核心力量练习对男性老年人下肢肌力、平衡能力与跌倒风险的干预效果[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5,34(12):1139~1142+1151.

[28] 唐斯英.核心力量训练对老年人平衡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8.

[29] 周 瑾,W.Ben Kibler,Joel Press,等.核心稳定性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2):1710~1714.

[30] 常 凤,石金毅,王 露,等.不同运动方式、不同慢性病老年人群跌倒风险指数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9,38(06):441~448.

[31] 梁小娟.长期不同运动对老年人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6.

[32] 人民网.2015年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EB/OL].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14045819.html, 2011-3-2.

[33] 胡梦梦.居家长期照护失能老人跌倒危险因素及干预研究[D].解放军医学院,2015.

[34] 张 婷,刘金枚,杨 佳,等.成都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失能状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5):3869~3871.

[35] 蔡冰琳.杭州市医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下社区失能老人健康问题的随访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7.

[36] 袁 泉,姚文兵.老年失能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9):4909-4910.

[37] 文顺菊.我国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与照护成本测算—基于2013年CHARLS全国基线大调查[D].西南财经大学,2016.

[38] 张亚群.居家养老轻度失能女性老年人康复运动处方制定和效果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8.

[39] 孙博文.炎症因子与老年人失能的相关性研究[D].成都医学院,2016.

[40] 于安然.空竹运动对老年人的积极心理效益研究[D].郑州大学,2017.

[41] 马国义.健身操舞干预模式及对中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42] 史 琦.不同运动方式对老年女性认知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3.

[43] 栗国军.力量练习对男性老年人体质健康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2.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Exercise Intervention on Physical Health of the Elderly

GU Cuicui, WANG Anxin

College of Sports Science,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China.

The physique of the elderly will decline year by year with the growth of age, there are a series of physique health problems. Lack of regular exercise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physical health problems in the elderly. Through reviewing previous studies, it is proved that exercise can improve the physical health of the elderly to some extent, and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adverse consequence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However, there are few exercise interventions for disabled elderly people and elderly people's mental health, and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Exercise intervention; Elderly people; Constitution

G804.26

A

1007―6891(2020)04―0039―04

10.13932/j.cnki.sctykx.2020.04.10

2019-09-16

2019-10-19

猜你喜欢

太极拳体质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