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发展视阈下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亚文化分析*
——以R地区为例

2020-02-20许军华张启睿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亚文化流行音乐群体

杜 娟,许军华,张启睿

(1.西南民族大学,四川 成都,610225;2.西南交通大学,四川 成都,611756;3.西南民族大学,四川 成都,610225)

一、引言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始终坚持把青年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青年的全面自由发展和民族复兴及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真情关心青年、关爱青年,悉心教育青年、引导青年,尊重青年天性,照顾青年特点,关注青年所思、所忧、所盼。”《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要“更好引导青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时代实施青年文化行动,引导各族青年坚定“四个自信”,增进“五个认同”,对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R地区在地域上和尼泊尔接壤,与众多南亚国家有着频繁的商贸、宗教、工作等跨境交流,这个地区青年喜爱印度流行音乐是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新近出现的青年亚文化现象之一。文章以R地区青年偏好印度流行音乐的现象为切入点,通过以生活在R地区与就读于M大学的R地区生源为样本,就R地区多元文化特征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从而探索分析影响R地区青年偏爱印度音乐的影响因素,了解少数民族青年的文化需求,从心理维度及社会环境维度对R地区青年偏爱印度流行音乐的现象进行分析,解析其亚文化特征,深入研究边境地区青年亚文化现象,研究异域文化对我国边境地区青年产生的影响。结合边境地区少数民族青年发展特点,讨论边境青年的亚文化现象的正确认知和有序疏导对凝聚青年思想、繁荣青年文化、培育青年人才,对促进我国边疆治理、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综述

国外对青年亚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同国家研究的侧重点又有所差别。戈登(2008)将亚文化视为“基于种族、经济、宗教和地区等不同社会要素而产生的差异文化”。①曹殿朕.高校“亚文化”问题分析[M].安徽:科教文汇杂志社,2008。20世纪90年代之后,国外研究者对青年亚文化的研究视角开始从亚文化转化到后亚文化,后亚文化研究者普遍认为青年人内心更倾向于后现代的多重人格,从而使青年亚文化表现出“碎片化”“异质化”“暂时化”和“人性与自由化”等后现代主义特征。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1998)认为“在任何时期,青年首先意味着各民族喧闹的和更为引人注目的部分。”②周剑.埃里克森谈青年的同一性危机[J].青年研究,1988(07):48+44。从数量上来看,青年并不占优势,但论其影响力而言,无人能出其右。S·霍尔(2000)指出“尽管这种离经叛道的亚文化缺乏明确的政治目标,但它仍是对一种前革命的社会、政治和组织问题的后革命的文化反应。”③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国外研究者对亚文化概念内涵的认识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从着重其与主流文化的“异质性”,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所偏重的“抗拒性”“关联性”,再到后亚文化理论所提出的“创造性”,较为清楚地阐明亚文化概念的定义过程是一个流动的过程。自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提出亚文化理论之后,国外对青年亚文化的研究标志为后亚文化的研究范式,研究方向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国内现有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社会背景下的青年亚文化研究,从思政等方面关注青年亚文化对青年成长的影响,如王亚科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路径研究—以青年亚文化为视角》中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环境的复杂、干扰认同的宣传灌输、影响认同的效果,并探索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曹殿联在《高校“亚文化”问题分析》中对高校亚文化出现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李春玲在《社会变迁背景下中国青年问题研究》中研究迅速变迁的社会带给青年的新问题以及青年所取的相应对策;施涛在《主流文化与青年亚文化辨析》中辩证的分析主流文化与青年亚文化,并提出正确处理主流文化与青年群体亚文化关系的原则和策略;第二,对青年亚文化单一群体的研究,关注某一亚文化群体的特点,如《青年亚文化群体研究—以动漫一族为例》,从生活面貌,行为特征,价值体系,活动组织等方面研究动漫一族的青年亚文化特点;张庆梅在《创意市集:青年亚文化资本的场域生产、景观消费和群体狂欢》中对创意市集这一青年亚文化群体进行调查研究,挖掘这类亚文化的社会学的本质内涵;第三,对青年亚文化基于网络视角的研究,从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两个维度展开了分析,如陈龙在《青年亚文化与当代媒介素养》中分析青年群体在新媒介影响下的细微变化;董子铭在《情绪释放与技术催生:新媒介环境下的“丧”文化解读》中从社会学、心理学及网络媒介催生三个方面分析解读丧文化。此外,有关电影、自拍、直播等都市文化研究中同样涉及青年亚文化。

由于青年处于成长的特殊时期,会有一定的反叛心理,这种心理促使亚文化形成。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跨境民族由于地缘或亲缘关系,历史发展相近、民族语言相似、社会文化趋同、宗教信仰相通,导致青年在跨境交往过程中,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改变。印度音乐具备非常特殊的文化特征,这种音乐传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时间和历史长期的积淀逐步形成的,陈霞(2017)将印度音乐的特征描述为“正是因为印度音乐有了这种哲学思想作为内容铺垫,其很多音乐都将印度教文化进行宣传和扩大,在音乐的调性中更洒脱、更强调超脱和升华,也正是因为音乐有了这种思想,才会让欣赏者,在听到音乐后,会萌生克服物质欲望、追求精神本性”。④陈霞.神秘的音迹——宗教文化视野下的印度流行音乐探究[J].艺术评鉴,2017(11):68-70。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青年对音乐的热爱也具有一种虔诚的认同感。我们看印度音乐的传播过程,一定要看到印度音乐传统在当今社会时代背景下,文化语境中变与不变的融合,这些因素使得印度音乐得到广泛传播。印度作为中国的邻国,二者的音乐及其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别,也正是这种差异性,使得青年对于这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中的音乐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

三、研究背景

为了更好的了解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亚文化现象,我们对就读于M大学的R地区生源和R地区的青年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通过实地调研,我们了解到了R地区青年亚文化现象的现状如下:

由于青年群体的特殊性,他们本身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在选择娱乐方式时存在多样性。R地区青年偏爱印度流行音乐的现象,一方面内嵌于边境区域下社会关系网络和多种跨境交流活动;另一方面基于当地青年群体标新立异、从众等心理特征的影响,他们身处异域文化充斥着的生活环境之中,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的选择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随着R地区青年对于印度音乐的了解、熟知,他们逐渐开始接受印度文化,喜欢印度文化,最终在R地区青年中形成内在差异性,并呈现从主流文化中逐渐分离的趋势。就目前的研究而言,我们认为R地区青年对印度文化的认同和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疏离正处于一个缓和的过渡阶段,在该阶段,文化和谐交流下的文化冲突以一种柔和的方式对青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今,经济全球化仍是世界发展大趋势,加之互联网科技迅猛发展,青年会受到多元文化冲击所带来的影响。但是在R地区这样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边境地区,运用边境视角来了解青年内心需求,引导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营造积极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应该受到学界重视。

四、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分为就读于M大学的R地区生源和R地区的青年两个部分,在对偏爱印度音乐的R地区青年进行深度访谈后,根据所得信息、经验设计出调研资料及相关问卷。对R地区青年偏好听印度流行音乐进行调研:青年群体具有特殊性,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他们在选择娱乐方式时存在多样性,项目组以问卷和深度访问的形式对R地区青年的娱乐方式(以喜爱印度流行音乐为代表)展开调研,针对青年偏好印度流行音乐的群体分布状况、比例、性别、年龄、喜欢程度、接触程度、获得歌曲的渠道等问题进行了解,在掌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文化认同理论和青年的心理特征进行深度调查,为后期工作做铺垫。

整理调研结果后进行研究分析,探索青年群体偏好的深层原因: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将问卷和深度访谈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类比青年群体的心理偏好,探索R地区的青年群体偏好的深层原因。结合青年的心理特征,基于青年发展的视角探究此现象对该地区青年的深层影响,分析其多面性;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影响青年文化自信的原因,为日后学者的研究提供参考依凭。

五、原因分析

(一)青年亚文化的内在动因

1.心理动因:鲜明个性与独立标签。研究个体心理,要从其身临的社会条件和具体活动两个方面来看。董子铭(2017)提到“自从雷蒙·威廉斯(Raymond W illiams)将文化界定为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开始,文化就已不再是精英文化的‘缩写’,而是与社会日常、政治经济、媒介科技形成了互渗共生的统一体,凝结其中又游离之外”。①董子铭.情绪释放与技术催生:新媒介环境下的“丧”文化解读[J].新闻界,2017(11):45-51。青年的个体之间具有很强的差异性,他们对主流文化的态度表现出“被动认可”,而非“主动传播”,一方面,他们是富有“朝气”“锐气”“勇气”的有生力量,另一方面,他们又被贴上“张扬”“个性”“叛逆”的标签。青年亚文化依托青年群体乐于接受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缓解青年的紧张焦虑,使他们不成熟的思想得以宣泄。

青年在思想上天马行空,行动上标新立异,心理上渴望沟通、被认可及实现自我价值。R地区的青年生活在多元文化交融的环境中,对于音乐、文化有了更加强烈的个性追求,加之从众心理的推动进而对印度流行音乐产生兴趣。除此之外,青年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着来自学习、人际交往、家庭环境等各方面的压力,急需寻找出口,印度流行音乐节奏欢快,能够引起青年共鸣,使他们在音乐中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抛开不安情绪、平静心灵。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青年的健康成长与外部环境有密切关联,调查中有19.75%的青年提到“我平时听印度歌曲的时间很多”,41.98%的青年提到“我平时听印度歌曲的时间较多”,只有3.7%的青年表示“几乎没有”。数据表明,当地青年接触印度流行音乐的频率频次相对较高,印度流行音乐成为其情感表达的出口,思维个性的标签和标榜独立的旗帜。在“对印度歌曲是否喜欢”这一问题中,有38.27%的青年“很喜欢”,48.14%的青年表示“喜欢”,只有2.47%的青年表示“非常不喜欢”,青年在印度音乐中投入的时间越多,影响就会越大,从而使得他们对异域文化的认同感越强。虽然青年时期他们较为独立,但是缺乏对事物的分辨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加之猎奇心理的影响,难免出现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多于传统文化的了解的现象。

2.文化动因:原生文化与地域文化。R地区的民族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和社会发展过程,建立起独具特色的多样化边境文化体系。当地青年在地域及民族文化影响下,呈现出热情爽朗、能歌善舞的性格表征,受原生文化的影响,欢快的歌曲和律动的舞蹈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青年群体和音乐的互动使他们不断增强对异域文化的喜好,促进了印度音乐在边境地区的传播,使得当地青少年容易对异域文化产生亲近感,在其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等方面产生影响。不难发现,印度电影中常常出现边歌唱边舞蹈的情景和音乐紧密联系,渗入到社会生活、交往等各个方面。调查数据显示,有28.4%的青年“对印度歌曲旋律的关注度高”,38.72%的青年“对印度歌曲旋律的关注度略高”“我对学唱印度歌曲感兴趣”,印度音乐渐渐被当地青年熟悉和喜爱,文化符号的相似性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印度流行音乐、印度电影。由此可见,原生文化与地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这种亚文化现象的形成。

3.情感动因:群体狂欢与情感认同。青年在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愤怒、叛逆、孤独等情绪,需要一定的出口依托来进行自我调适,他们喜欢跟自己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分享信息、交流感情,由此,青年人聚集而成各类风格不同的群体文化,构建和守护属于自己的“小世界”,形成一个个彼此认同的社群共同体。青年以兴趣界定自己的认同,以“独而不孤”界定个体归属,有自己的表达形式,在很多方面与成年人难以产生共鸣。施涛在《主流文化与青年群体亚文化辨析》中提到:“青年群体亚文化是亚文化的一个分支,它是由各种社会和自然因素而自发形成的、特殊的青年群体文化形态。一般来说,生活在同一类型的青年群体亚文化环境中的成员有着大体相同的语言、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价值标准”。印度音乐通过极强的感染力作用于边境地区青年心理,节奏鲜明的音乐能振奋情绪,使青年得到心理上的放松,青年们在“小世界”里享受着印度音乐为其带来的情感释放。调查中,有17.28%的青年对“与朋友因印度音乐而有了更多的共同话题”表示非常同意,49.38%的青年对“与朋友因印度音乐而有了更多的共同话题”表示同意,在“身边的人听印度音乐会对自己产生影响”这一问题中,17.28%表示影响很大,58.02%表示有影响,仅有2.47%的人表示没有影响。

在青年时期,他们容易从众跟风,R地区青年在自己身边的同学、朋友都表现出对印度流行音乐的喜爱时,如果自己不参与到其中,必然会感觉不合群,觉得被他人孤立、与他人缺少共同话题,此外,R地区青年被这种对音乐喜爱牢牢地聚集在一起,追求喜欢的事物,结交爱好相同的朋友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恐惧感、孤独感和迷惘感逐渐消失,在此过程中不断彰显自己的社群特征,继续深入了解印度流行音乐、印度电影和印度文化,印度流行音乐只是他们寻求认同的一个载体,在此过程中他们进一步强化了对这种载体的热爱和对自己亚文化群体的身份认同。

(二)青年亚文化的外部推力

1.首因:独特的地理位置。R地区作为我国与印度、不丹、尼泊尔等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孕育了丰富的文化“流动”。特殊的地理区位使得R地区呈现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民族成分复杂、传统社会色彩浓郁等特征,这些成为R地区青年亚文化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R地区与尼泊尔接壤,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的深入发展,两国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方面深化务实合作,互联互通让不同文化和文明间对话交流、互学互鉴,文化、艺术、旅游、商贸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青年间的广泛交往使得印度流行音乐作为媒介被广泛传播。问卷调查中有35.8%的青年提到“我们有很多获得印度音乐的渠道”,38.27%表示“一般多”,可以看出大部分当地青年有获取印度音乐的渠道,其中在“印度明星和电影对我听印度音乐的影响”这一问题中,6.17%的青年表示非常大,34.57%的青年表示一般,也有34.57%的青年表示不确定。

2.土壤:频繁的社会活动。R地区是连接中国与南亚市场的重要纽带,随着口岸的开放,R地区与尼泊尔地区的交流不断强化,印度流行音乐随着CD、磁带等商贸产品传入我国边境,印度电影在青年中大热。在频繁的商贸往来和跨境交流中,两国青年对彼此的风俗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上相互认同。印度有着丰富的宗教活动和节日活动,歌舞和各种民俗文化盛行,两国边民以节庆活动为契机进行交流,促进文化互通。在交往交流的过程中,受到节庆活动的推动,印度流行音乐在青年的家庭中认可度也颇高,在娱乐方面,青年往往会去追求新鲜感与刺激感;在认同方面,他们往往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部分疏离和自我意识的对立懵懂。依托共建一带一路,繁荣的旅游经济和跨境交流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依托跨境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不断推动形成特色引领、文化聚集、服务发展的旅游线路和跨境青年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在边境地区,朝圣文化对两国边民的文化互动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毛金金(2018)认为“朝圣是指信徒带着强烈情感与复杂的心愿,沿着一条相对固定、充满神迹启示的圣路,向着信徒们公认圣地进发的过程”。①毛金金.阐释人类学角度的藏传佛教信徒朝圣行为分析——以电影《冈仁波齐》为例[J].名作欣赏,2018(06):159-160。R地区青年生活在多元文化交流的语境下,对于各种文化的交流大多采取开放、兼容的态度。

3.催生:多样化的新媒体时代。如果说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可以论证为什么R地区的青年偏爱印度流行音乐,那么多样化的新媒体时代则催生了这种青年亚文化现象的产生。新媒体时代带动了当下各种文化的繁荣发展,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局面,文化传播的特点由“单向”“落后”“延迟”转变为“交互”“即时”“迅速”。全方位认识这一青年亚文化现象,需要基于网络视角,从青年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两个维度进行探索。

(1)传播模式碎片化。“碎片化传播是受众以自我为中心构建的信息传播接受体系”。②张怀琛.关于网络信息传播“碎片化”的思考[J].青年记者,2010(12):39-40。新媒体时代下,碎片化的传播使文化更加迅速的从多种层面渗入社会生活,青年在网络空间中有更多的选择权与自由,由此青年亚文化群体大幅提升自身文化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在互联网中可以展示全部的感情和自我,他们拥有足够的信息渠道和媒介,可以自由传播、获取各类资源,多样的社交媒体为青年群体释放感情找到了出口。R地区的青年拥有广泛的新媒体渠道和平台共享印度音乐、印度电影等资源,便捷的网络载体使得他们可以进行实时分享、娱乐互动并通过网页、直播软件、音乐软件等平台进行广泛的、碎片化的传播,利用多种社交媒体进行社群沟通和交往,在网络交互中不断地进行碰撞,并形成社群整体嵌入部落化版图中,展现出多变性、差异性、鲜明性、流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新媒体时代,在极具特色的印度文化和印度明星效应的结合下,印度流行音乐及印度文化吸引了受访对象。调查发现,多数受访对象都有自己喜欢的印度明星,“喜欢萨尔曼?汗演的印度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其中的情结让我动容”“是因为喜欢阿米尔·汗去听印度歌曲”“我听的大部分都是印度电影的主题音乐”,碎片化的传播方式为青年提供了更多表达与释放内心的情感的空间。

(2)分享方式大众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青年拥有了相对自由的话语权,在场域和空间上为社会主流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同时,微时代中信息实时性、爆炸式的传播,加之信息来源的复杂性,使青年群体对主流文化的认同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青年亚文化主要寄生于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社交平台中,他们的学习生活、自我表达、社会交往等方面也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青年在网络空间中寻求平等和自由,现实生活则充满源于学习压力、代际沟通、社交障碍等种种压力和挑战,他们渴望着达到得到认同,但由于自身或社会条件的限制,结果往往不尽人意,所以倾向于在网络中找寻心理安慰,寻求情感释放,获得内心的满足。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72亿,手机网民占比达97.5%,实现“万物互联”的新局面”。③周静.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危机及其治理[J].湖北社会科学,2018(02):184-188。在我们的调查中,有受访对象提到“在微信朋友圈经常分享喜欢的音乐”“我们有专门的印度音乐爱好者的微信群”,青年活跃于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微平台,通过这些虚拟社区形成的固定分享圈,加快了印度流行音乐及印度文化在青年中的传播速度和效率,青年选择通过网络社区的互动来进行情感和思想交流,加速了印度文化在固定群体中的传播,使其在青年群体中迅速发酵。

六、对策与建议

本研究在剖析社会心理、地缘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新媒体社交这一特点,从多种因素及社会环境的维度对R地区青年偏爱印度流行音乐这种现象进行分析,探索主流文化、青年亚文化之间的关系,学者可以根据本研究的分析结果,进一步深入对青年心理学与边疆地区社会学研究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近年来,“边疆本位”的研究范式已经逐渐成为我国边疆研究的主要模式,但边疆治理理念与实践方式仍然需加强对边疆青年的关注,特别是对边境区域少数民族青年内心世界与行为逻辑的关注,要真正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进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积极营造各民族青年“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和“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发展条件。

(二)关注青年的文化需求

把握好“一”和“多”,“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结合边境地区青年思想状况、文化习俗,为其提供符合其成长规律、得到其认可认同的文化产品,用民言民语讲好青年发展奋进的故事,用网言网语服务青年发展的点滴,构建起相知相容相生相成的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学校、进社区,根植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理念,把握青年“拔节孕穗期”的关键节点,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优秀文化交融互鉴。

(三)加强清朗网络空间建设

网络发展,越是步入快车道,越要筑牢安全屏障。世界因互联而精彩,生活因互联而丰富,加强对网络及自媒体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提高网络建设者素养,促进新媒体行业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守正创新做好边境民族地区青年的思想引领工作,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引导青年有效利用互联网时代接收和传播信息,提高青年对信息的辨别能力,积极探索新媒介下的少数民族青年思想教育新途径,增强网络思政教育针对性。

七、结语

边境地区的青年亚文化有多种表现形式,这种亚文化现象的产生既有宏观的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也有青年心理因素所导致。青年亚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会对成长过程中的青年产生非正向引导,无不时刻冲击着青年的心理建设防线与思想道德防线,这必然会对边境少数民族青年的成长成才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分析,R地区青年偏好印度流行音乐主要是多种跨境交流活动和青年群体标新立异、从众等心理特征的影响作用,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选择都会被潜移默化的改变,在对多元文化的冲击与调试过程中,对一种文化关注的增加必然会导致对其他文化关注的削弱,对一方的认同会产生对另一方的疏离,这是一个此消彼长,并有一定波动的过程。面对印度流行音乐对我国边境地区青年产生的影响,我们应该思考,在跨境交流下的多文化交融语境中,从关注边境青年的内心文化需求开始,把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放在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位置,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五个认同”,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为抓手,搭建一套完善的文化育人体系,引导少数民族青年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年的心灵深处。

猜你喜欢

亚文化流行音乐群体
亚文化视角下青年干部懒政现象危害与治理路径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亚文化,不可怕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把脉“腐败亚文化”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